03.07 如何避免兰寿的失鳔呢?

青城


你好,兰寿是比较娇气的金鱼品种,我觉得养护不得当容易造成失鳔。如果是天生的体型或者鱼鳔有缺陷,这个是无法避免的。

假设您的鱼没有这些问题,那第一点就是自己的鱼缸是否选对,兰寿喜欢低水位静水饲养,如果用养热带鱼的高缸或者水流过大,也可能造成失鳔。

然后就是喂食情况,这个您需要自己掌握了,如果喂的过饱或者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也容易有失鳔的情况出现。好在这种失鳔是可以恢复的 一般停食一阵或者换低蛋白饲料都可以解决。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欢迎关注:清清来了 或者:清清家来了

谢谢


清清来了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问题,个人认为,要想尽量避免载头失鳔,有些东西是必须注意的:

第一,体型挑选

这个肯定要多下功夫的,这是前提和基础。

第二,水质控制

不好的水质可能引起氨中毒或者亚硝酸盐中毒,这些会导致金鱼机能絮乱,载头是轻的,死亡是重的,且长期的轻微氨中毒会不断侵蚀鱼体健康,引发体内病变;同时水质不好会产生大量病菌,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令体质下降。

第三,食量把握

要学习积累足够的经验在不同的季节掌握不同的喂食量,要会分辨水质,不同的水质也需要调节喂食量,比如明明水质不是很好了,你还大量喂,拉一堆大便更严重的污染水质,只会让情况越来越恶化。

第四,重视温差

金鱼虽然非常耐寒,但肯定不是非常耐温差,这是不同的概念,你说既然金鱼零度都冷不死,那怎么我把它放外面10度降到零度它就死了,我对这样的问题无语得很,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鱼不怕大温差的,迁徒鱼类,它们可以从一种水体突然跳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水体中并且无不适应感,但绝不会是你的金鱼,温度的剧烈变化会令金鱼迅速丧失体力和失去机能调节能力。

第五,不要喂不卫生的食物

金鱼虽然几乎什么都吃,但实际上它的肠道是退化了的,抵抗能力绝对比你想象的要低得多,灰分多的饲料,细菌多的活食很容易导致它肠炎,肠炎经常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果你是喂饲料的,选好一点的,而且注意下饲料的保存,如果你是喂活食的,注意下消毒工作。

第六,注意金鱼的体表炎症

相当多疾病会影响到金鱼的侧线功能,如果你会治疗尽快把它治好,恶化以后往往来不及补救。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小吴聊犬


兰寿这个品种没背鳍,并且身子短而圆。在身体结构上就已经比别的品种更容易造成是鳔,尤其是一些身子比例失调的,更圆、更短的。

喂食的时候,真是一言不合就翻给你看,翻了以后,可能过几天就好,但会经常的犯毛病。抛弃还可惜,不抛弃看着还闹心。

最主要的是挑选好体型。不要选头过大或是肚子过大的,选择体型匀称的。

然后是喂食,条件允许的话喂食活的水蚤,鱼吃了不涨肚,但要清洗干净。红虫,线虫都可以,但都有一定风险。冻好的丰年虾成虾,红虫,水蚤也是不错的选择,比活的省时,省事。

最后就是喂人工鱼食了。喂之前最好用水泡一下。可以很大减免鱼食在鱼肚子里遇水膨胀给鱼带来的伤害。

喂鱼最好根据温度,水温34摄氏度以上减少喂食,水温12摄氏度以下减少喂食。水温4摄氏度以下就可以停止喂食了。少量多次是最好的,但不适合现在的生活节奏,那就少喂一些,不要把鱼撑到。喂食过多得肠炎也是兰寿失鳔的主要原因。

记住挑鱼的原则,鱼食的选择,喂食的温度,喂的多少。可以有效的预防兰寿失鳔。


聊个鱼


很多鱼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金鱼横七竖八,或侧卧,或倒立,甚至腹部朝上,浮于水面或沉入水底。

这就是金鱼的鱼鳔失调,也叫失鳔病,是金鱼的常见病之一。金鱼鱼鳔调节能力下降,或者是失去调节能力,就会造成失鳔。

造成失鳔的原因:

(1)喂养金鱼的饲料营养过于丰富,营养配比不适合金鱼,过度投喂会导致金鱼过度肥胖,过多的脂肪也会容易压迫鱼鳔,造成失调。

(2)饲料影响:金鱼在养殖鱼农的池塘里长期所吃的食物是天然活饵料,如水蚤、血虫和水藻等。当鱼友购买带回家后,立即换喂人工饲料,包括颗粒饲料、薄片或者贴片饲料。这些人工饲料虽然包含了更为丰富的营养,但没有天然活容易消化,容易造成肠阻塞。造成鱼的肠道膨胀,使金鱼失去平衡。

(3)病毒侵染: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弹状病毒会引起鱼鳔上皮组织发炎变性,鱼体内积存大量体液,压迫体腔管,造成鱼鳔内的空气无处可去,浮沉调节机能实效。发病的金鱼消瘦,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头朝下滚动。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鱼体表有瘀斑,常并发肠炎。发病的金鱼会在一周左右死亡。

(4)水温变化:金鱼是冷血动物,对于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急剧地改变水温时,降低和升高均能刺激金鱼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发病的症状是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侧卧在水面或水底,懒于游动。金鱼特别是名贵品种长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精心呵护,换水时新旧水温一致,因此更为“娇气”。当水温突然变化在3度以上时,极易引发失衡的病状。

(5)体型因素:根据经验,很多金鱼的品种,如文种鱼中的珍珠,蛋种鱼中的兰寿,龙种鱼中的蝶尾会较其它品种更易患上鱼鳔失调症。体型因素并不是造成鱼鳔失调症直接原因,但这些品种的体型短小,在正常的情况下加速游动也容易失去平衡。因此一旦鱼鳔出毛病,更容易出现失衡的病状。

(6)生理缺陷:有的金鱼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鱼鳍的不对称生长及鱼鳍的缺失,比如出现单臀鳍、无臀鳍或臀鳍的左右不对称,都会使鱼出现鱼鳔病症状。

(7)生理构型:特别是发头类金鱼,如果体型过短,在越冬期就很容易出现鱼鳔病症状,所以在留选种鱼时,建议不要选择体型过短的金鱼当作亲鱼。还有一类构型问题就是尾鳍,当金鱼的尾柄与尾鳍面的交接处的夹角小鱼90度,尾鳍呈现一种上翘的感觉,随着金鱼肥胖程度的增加,就容易出现鱼鳔病(这一情况常见于蝶尾金鱼)。另外尾鳍过小的金鱼也容易发生。

(8)缺氧造成:由于缺氧(闷缸)可以造成鱼体内酶活力的降低,就会使一些金鱼失去自身调节平衡的能力,从而发生鱼鳔病。一些体质较好的金鱼,在水体溶氧量上升后会自己恢复过来的。


一只小虫v


1、买蓝寿之前,先评估一下自己的饲养水平。假如是十多年二十年经验的养鱼高手,那不说了,自然是能够较好的规避蓝寿失鳔的风险。

2、假如是新手,那就要从买鱼说起。其他的诸如水质、饲料、喂食、环境等因素,属于养鱼基本功,也属于老生常谈的内容,不说也罢。

3、新手买蓝寿,如果喜欢大鱼,就一定买大的。千万不要想着买小鱼,慢慢养大。在你想把小鱼养大的过程中,免不了过度喂食,极易造成失鳔。

4、直接买大鱼的好处,就是不用考虑再拿饲料把它继续撑大了。每日或者隔日喂食一点点,无非就是让鱼维持正常体态而已。而少喂食,正是避免失鳔的最直接的办法。

5、所以说,直接买健康的大蓝寿,回来之后坚持少喂食。只要鱼在鱼店里不失鳔,回家自然不会失鳔。除非是病鱼。

3.5、补充一点,要是喜欢小蓝寿,那就买小鱼。但是一定要坚持这个喜好,不要到第二天又改主意了又喜欢大鱼,又开始拼命喂食,想让鱼快长大。养鱼的心态变了,就会导致喂食量增大,蓝寿吃多了,就容易翻。

6、养金鱼,成果在缸内,功夫在缸外。养鱼也是一种修行。新手注意不要把精力都放鱼缸里了,容易走偏。

以上几点是给新手说的,高手请忽略。


我是蝌蚪在线


你好,如何避免兰寿失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经常喂一些植物性的鱼食,比如我们经常吃的蔬菜。2.要保持好水质,水质不好容易引起病菌感染导致失鳔。3.换水时要保持水温一致,不要忽高忽低,这样金鱼就不容易失鳔。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养鱼大全


失漂原因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1、饲料营养

现在喂鱼一般都在用饲料。这些饲料虽然营养全面,但有由于不利于消化,造成肠道的堵塞或者过度肥,失去平衡。

2、水温

金鱼对于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快速的升温或者降温,都会导致金鱼器官活动失调。因此千万注意水温度额变化。

3、病毒感染

病毒的入侵鱼鳔会引起金鱼的体内大量积液,身体浮沉失调,身体膨胀。金鱼身体表面会有瘀斑。并且伴随肠炎。

4、另外一种是天生的,生理缺陷!

对于已经有病鱼的治疗应急措施以及预防:

1、单独隔离饲养,水位不要过高,比金鱼体稍微高点就行。

2、在水中加入千分之一的粗盐,防止与消灭病毒的入侵。

3、喂食植物性的饲料,如浮萍等。

4、穿插喂食植物饲料和人工饲料,保持营养均衡。

5、保持控制水温。注意水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