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们首先对您放下手头的工作和繁忙的家务来读这封信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您为孩子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培育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

高考在即,您的孩子即将迎接人生旅途中的又一次挑战,而这也是对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考验,我们真诚地希望与各位家长携手互助,迎接挑战,让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在2014年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在此关键时刻,您对孩子状态的调整和正常水平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是第一次面临高考,面临影响他们命运的考试,因此很多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考试焦虑情况,而原因则大多来自于对自己的不信任、对父母的“感恩”、“期望高”等心理,可以说,您的心态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心态,那么在这段时间,您如何来帮助孩子呢?我们提供以下建议,供参考: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一要放轻松

有研究表明,情绪反应具有相当的传染性,考生年龄正处于十七八岁,心理结构尚不稳定,受暗示性强,加上高考应激,正是负性情绪易感人群。有些家长在孩子高考前,自己心理上变得紧张、焦虑、不安,担心孩子考试失利,担心孩子承受不了高考失利的打击,担心孩子一旦失利,日后难于生存。

这些预支的担心,势必会在家庭内部造成一种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有些家长甚至请假专门在家照顾孩子,把高考变成生活的重中之重,对孩子的生活细节过分关心,这都是自身焦虑情绪的表现。

所以,建议您借助孩子高考的契机,把生活节奏适当放慢,不要把工作安排得太满,学会“慢生活”,在呵护孩子的同时,也呵护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关系,适当满足自己,这是保持情绪愉快的关键。您不需要时刻死盯着孩子,孩子学习的时候,您可以和爱人去公园散步,也可以跟朋友去看场电影;您不必为孩子端茶倒水、不离左右、疲惫憔悴,要知道,温暖明媚的笑容远比战战兢兢的呵护更能稳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带来轻松。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二要适度照顾

过度照顾会让孩子背上情感包袱,也无形中削弱孩子的力量感。比如很多学生会这样讲:“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所以我一定要考好,万一考砸了就完了,没脸见他们和亲戚朋友啊。”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到考试水平的发挥,而孩子这种观念的形成也和家长的做法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做好每一顿饭,加强营养,大鱼大肉地补。其实没有必要,生活上的规律是要有的,孩子本身也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家长如果偶尔有照顾不周的时候,也没必要过于自责,孩子给父母做顿热乎饭,体验当家作主的感觉,也不是坏事,赏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远比自责来得积极。饮食上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营养平衡搭配就好。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三要用耳朵陪伴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伙伴,尤其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里同学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彼此沟通的机会少了,有些孩子感觉情绪无处宣泄,压抑苦闷。这时候您便有了用武之地,但需要注意的是:陪伴孩子最好多用耳朵少用嘴。您无需挖空心思、想方设法给孩子出主意;您也无需充当一个心理分析者和安慰者……您只需面带微笑,专注地倾听孩子的诉说,或点头,或简短回应:“哦,是这样”,“后来呢”,目的是表明你在认真地听,促使孩子继续说下去。

其实,您的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接纳和包容,这让孩子可以勇敢地说出所有内心的感受,您也有机会充分了解孩子,便于双方建立亲密互动关系。倾听表示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在您无条件倾听下,有机会梳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找到答案。有了倾听做前提,孩子更愿意听从您的意见,减少逆反。总之,用耳朵陪伴孩子能给其带来信心和力量。

四要多提醒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考前一天要提醒孩子将考试用的各种工具准备好,包括准考证,将其装在考试专用的透明工具袋内,并放在醒目的位置。

注意饮食卫生,按常规习惯就餐,给孩子做清淡饮食,以利于胃肠消化吸收。凉拌菜最好经过开水焯过消毒,自然状态放凉,确保吃着放心。如果去外面就餐,要保证卫生,不要吃太多的大鱼大肉,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休息和大脑思维(消化食物时,身体内的氧将有一大半供应胃肠)。

要保证晚上睡眠充足,如果出现失眠,也不要紧,绝大多数的失眠是因为焦虑而引起的,而关于失眠本身的不合理观念又会引发新的焦虑。绝对的彻夜不眠是非常少见的,而人在应激状态下,每天少一些睡眠并不会影响自身能力的发挥。当孩子为失眠而痛苦不安时,您可以告诉他这一道理。有些家长一味强调孩子考前要有充足的睡眠,因而在临考前一两天一改平时的生活习惯,晚上早早地就让孩子熄灯睡觉,这反而会引发失眠。所以应该尽可能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不打乱孩子的生物钟。

孩子如果选择自己去考场,您不必强求接送。孩子在考场上时,您也没有必要在场外等候,如果您一定要在场外等候,当孩子走出考场,也不必刻意地告诉孩子,您可以轻松地对他(她)说:我刚过来,陪你一块回家。另外,考完的科目请不要询问考得如何,如果孩子自己主动讲考试,那您就当一个倾听者吧。但别忘了提醒孩子:考完的就过去了,目标指向下一科!

五要当参谋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在高考志愿的填报过程中,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事先做些调查研究,收集信息,掌握有关招生方面的政策规定,尽可能为考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作为选报志愿的参考材料,做孩子的参谋,为孩子节约一些时间。条件不具备的家长可以与老师取得联系,也可以向报考方面的专家请教咨询,寻求专业帮助,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孩子的情况。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家长的建议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但如果您与孩子的意愿出现严重冲突,高考志愿的选择还是要以孩子为主,最终尊重孩子的意愿,毕竟将来的人生之路是由孩子自己去走的。

六要考后关怀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都松了一口气,对孩子的关注往往成了“真空”。从高考结束到接到录取通知书,可以说是考生心理的“真空期”,这段时间往往为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结束了,缺少思想准备的考生心理容易出现失重感,考前虚拟的紧张和焦虑都化作了对考试成绩的担忧。尤其是考后两周,60%-70%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了正常生活。这个阶段,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无聊心理、焦虑自责心理、绝望心理、迷茫心理、放纵心理等。考生既要面对命运的莫测,又要面对周围人的各种询问,容易出现突发性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后高考心理”。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考后心理调节,会对未来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 所以,建议您在高考结束后帮助孩子做些安排,比如同伴旅行、运动健身、技能培训以及其它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分散注意力,重新找到生活重心。

距高考仅剩一天!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大学,我们一起拼了!

高考是孩子成长必须要跨越的台阶,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作为父母,您只需做您能做的,做您该做的,以从容的心态陪伴孩子长大成人,让家庭成为孩子心灵的避风港,成为孩子理想火箭的发射站,让孩子将来回忆起高考时,内心涌起的是暖流、感动 、骄傲、自信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