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尊敬的家長:

您好!我們首先對您放下手頭的工作和繁忙的家務來讀這封信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您為孩子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培育獻上我們崇高的敬意!

高考在即,您的孩子即將迎接人生旅途中的又一次挑戰,而這也是對學校和家長共同的考驗,我們真誠地希望與各位家長攜手互助,迎接挑戰,讓您的孩子、我們的學生在2014年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在此關鍵時刻,您對孩子狀態的調整和正常水平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孩子是第一次面臨高考,面臨影響他們命運的考試,因此很多學生存在各種各樣的考試焦慮情況,而原因則大多來自於對自己的不信任、對父母的“感恩”、“期望高”等心理,可以說,您的心態極大地影響著孩子的心態,那麼在這段時間,您如何來幫助孩子呢?我們提供以下建議,供參考: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一要放輕鬆

有研究表明,情緒反應具有相當的傳染性,考生年齡正處於十七八歲,心理結構尚不穩定,受暗示性強,加上高考應激,正是負性情緒易感人群。有些家長在孩子高考前,自己心理上變得緊張、焦慮、不安,擔心孩子考試失利,擔心孩子承受不了高考失利的打擊,擔心孩子一旦失利,日後難於生存。

這些預支的擔心,勢必會在家庭內部造成一種如臨大敵的緊張氣氛,有些家長甚至請假專門在家照顧孩子,把高考變成生活的重中之重,對孩子的生活細節過分關心,這都是自身焦慮情緒的表現。

所以,建議您藉助孩子高考的契機,把生活節奏適當放慢,不要把工作安排得太滿,學會“慢生活”,在呵護孩子的同時,也呵護自己,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平衡生活與工作的關係,適當滿足自己,這是保持情緒愉快的關鍵。您不需要時刻死盯著孩子,孩子學習的時候,您可以和愛人去公園散步,也可以跟朋友去看場電影;您不必為孩子端茶倒水、不離左右、疲憊憔悴,要知道,溫暖明媚的笑容遠比戰戰兢兢的呵護更能穩定孩子的情緒,給孩子帶來輕鬆。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二要適度照顧

過度照顧會讓孩子背上情感包袱,也無形中削弱孩子的力量感。比如很多學生會這樣講:“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所以我一定要考好,萬一考砸了就完了,沒臉見他們和親戚朋友啊。”這種錯誤的觀念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進而影響到考試水平的發揮,而孩子這種觀念的形成也和家長的做法有一定的關係。有些家長誤認為高考前應該給孩子做好每一頓飯,加強營養,大魚大肉地補。其實沒有必要,生活上的規律是要有的,孩子本身也有照顧自己的能力,家長如果偶爾有照顧不周的時候,也沒必要過於自責,孩子給父母做頓熱乎飯,體驗當家作主的感覺,也不是壞事,賞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遠比自責來得積極。飲食上孩子平時吃什麼就吃什麼,只要營養平衡搭配就好。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三要用耳朵陪伴

現在的孩子普遍缺少夥伴,尤其對於考生來說,在學校裡同學都在爭分奪秒地學習,彼此溝通的機會少了,有些孩子感覺情緒無處宣洩,壓抑苦悶。這時候您便有了用武之地,但需要注意的是:陪伴孩子最好多用耳朵少用嘴。您無需挖空心思、想方設法給孩子出主意;您也無需充當一個心理分析者和安慰者……您只需面帶微笑,專注地傾聽孩子的訴說,或點頭,或簡短回應:“哦,是這樣”,“後來呢”,目的是表明你在認真地聽,促使孩子繼續說下去。

其實,您的傾聽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接納和包容,這讓孩子可以勇敢地說出所有內心的感受,您也有機會充分了解孩子,便於雙方建立親密互動關係。傾聽表示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孩子在您無條件傾聽下,有機會梳理自己的內心世界,發現問題,找到答案。有了傾聽做前提,孩子更願意聽從您的意見,減少逆反。總之,用耳朵陪伴孩子能給其帶來信心和力量。

四要多提醒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考前一天要提醒孩子將考試用的各種工具準備好,包括准考證,將其裝在考試專用的透明工具袋內,並放在醒目的位置。

注意飲食衛生,按常規習慣就餐,給孩子做清淡飲食,以利於胃腸消化吸收。涼拌菜最好經過開水焯過消毒,自然狀態放涼,確保吃著放心。如果去外面就餐,要保證衛生,不要吃太多的大魚大肉,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影響休息和大腦思維(消化食物時,身體內的氧將有一大半供應胃腸)。

要保證晚上睡眠充足,如果出現失眠,也不要緊,絕大多數的失眠是因為焦慮而引起的,而關於失眠本身的不合理觀念又會引發新的焦慮。絕對的徹夜不眠是非常少見的,而人在應激狀態下,每天少一些睡眠並不會影響自身能力的發揮。當孩子為失眠而痛苦不安時,您可以告訴他這一道理。有些家長一味強調孩子考前要有充足的睡眠,因而在臨考前一兩天一改平時的生活習慣,晚上早早地就讓孩子熄燈睡覺,這反而會引發失眠。所以應該儘可能保持平常的生活習慣,不打亂孩子的生物鐘。

孩子如果選擇自己去考場,您不必強求接送。孩子在考場上時,您也沒有必要在場外等候,如果您一定要在場外等候,當孩子走出考場,也不必刻意地告訴孩子,您可以輕鬆地對他(她)說:我剛過來,陪你一塊回家。另外,考完的科目請不要詢問考得如何,如果孩子自己主動講考試,那您就當一個傾聽者吧。但別忘了提醒孩子:考完的就過去了,目標指向下一科!

五要當參謀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在高考志願的填報過程中,有條件的家長可以事先做些調查研究,收集信息,掌握有關招生方面的政策規定,儘可能為考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作為選報志願的參考材料,做孩子的參謀,為孩子節約一些時間。條件不具備的家長可以與老師取得聯繫,也可以向報考方面的專家請教諮詢,尋求專業幫助,認真、客觀地分析自己孩子的情況。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填報志願的問題上,家長的建議可以作為重要參考,但如果您與孩子的意願出現嚴重衝突,高考志願的選擇還是要以孩子為主,最終尊重孩子的意願,畢竟將來的人生之路是由孩子自己去走的。

六要考後關懷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高考結束,考生和家長都鬆了一口氣,對孩子的關注往往成了“真空”。從高考結束到接到錄取通知書,可以說是考生心理的“真空期”,這段時間往往為考生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十多年的寒窗苦讀終於結束了,缺少思想準備的考生心理容易出現失重感,考前虛擬的緊張和焦慮都化作了對考試成績的擔憂。尤其是考後兩週,60%-70%的考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近20%的考生會因為過分焦慮而影響了正常生活。這個階段,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無聊心理、焦慮自責心理、絕望心理、迷茫心理、放縱心理等。考生既要面對命運的莫測,又要面對周圍人的各種詢問,容易出現突發性心理衝突和生理紊亂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後高考心理”。如果不進行適當的考後心理調節,會對未來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 所以,建議您在高考結束後幫助孩子做些安排,比如同伴旅行、運動健身、技能培訓以及其它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分散注意力,重新找到生活重心。

距高考僅剩一天!致高三家長的一封信,大學,我們一起拼了!

高考是孩子成長必須要跨越的臺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作為父母,您只需做您能做的,做您該做的,以從容的心態陪伴孩子長大成人,讓家庭成為孩子心靈的避風港,成為孩子理想火箭的發射站,讓孩子將來回憶起高考時,內心湧起的是暖流、感動 、驕傲、自信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