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鹿邑:走村進企促發展 陶衛華的“抗疫、復產”足跡

周口日報 記者李瑞才 李小偉

“衛華,你去忙你的吧,這裡有咱爸咱媽照顧著,下午的手術醫生也安排好了,你不用擔心。你自己也要注意好身體,注意休息,別把自己累垮了”。3月5日下午1點,在真源醫院11----42病房內,妻子王靜對丈夫說道。她從他接聽的電話中知道,下午兩點半還有個企業疫情防控培訓會要在園區舉行,要他組織召開,所以就勸他早點回單位準備。從春節前的禁燃到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再到園區內的企業復工復產……什麼時候不忙呢?一個多月以來他象上滿勁的發條,一直在工作的道路上奔跑著、奔跑著。他,就是鹿邑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陶衛華。

陶衛華的妻子王靜因車禍腳部受傷已住院10多天了,他還沒有真正來照顧下妻子,下午要做手術,他才抽空過來看下。他歉意地對妻子說,等不忙了,再過來好好陪你。

鹿邑:走村進企促發展 陶衛華的“抗疫、復產”足跡

從大年初一,按照省市縣疫情防控會議精神要求,鹿邑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迅速落實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的他,深感這次疫情的嚴重性,任務的緊迫感,他也感到自己身上擔子的沉重性。他要對10個行政村2萬多名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負責。卡點佈置、道路封閉、人員值班、防控物資購買、武漢返鄉人員排查和隔離……每樣工作都需要他部署安排並進行督導落實。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不管颳風下雨,他都堅持每天到各個村莊的卡點了解人員值班,出入登進等情況。夜裡10點多經常看到他到各卡點督導落實工作的身影。有時為了及時準確掌握某個武漢返鄉人員信息,他不顧個人安危,他親自帶領工作人員到武漢返鄉人員家中詢問情況。在疫情防控的卡點、在社區裡、在村莊的居民家中總能看到陶衛華忙碌的身影。

“在這次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我更要衝在一線,率先垂範,靠前指揮”,他在工作日記中寫道。是的,陶衛華用行實際動詮釋了他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責任擔當。

鹿邑:走村進企促發展 陶衛華的“抗疫、復產”足跡

疫情防控關乎群眾健康及生命大事,而復工復產關係園區乃至全縣的經濟發展大計。產業集聚區共有企業300多家,這些企業是鹿邑縣的經濟命脈,對鹿邑縣的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放鬆,企業復工必須進行。復工復產的工作部署後,他更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疫情防控相當嚴重,300多家企業復工復產談何容易?面對壓力,面對挑戰、面對困難,他沒有退縮而是迅速調整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去。產業集聚區成立了復工復產領導組,陶衛華任組長並帶領工作人員又投入到新的經濟復甦這場戰役中來。他到每家企業去調研瞭解企業員工復工比例、企業物資儲存運營能力、企業方控物資準備情況、外地員工返廠隔離措施等,經過幾天緊張的調研,經過班子會研究討論,有關產業集聚區復工復產的指導性意見制定出來了。該指導意見對產業集聚區內的企業復工前的準備、復工後的管理要求、工作落實督促等作了詳細的說明。

鹿邑:走村進企促發展 陶衛華的“抗疫、復產”足跡

梵迪詩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襪子的紡織企業。疫情發生後,該企業負責人丁貴良想上馬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這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在疫情期間這些單位都沒有正常上班。丁貴良非常著急。陶衛華得知情況後,與丁貴良溝通;並迅速安排人員專門負責幫他辦理手續,在陶衛華與相關部門的積極協調下,該企業營業執照在短短的3天內就批了下來,交到他的手中。當前梵蒂詩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口罩生產線已經正式投產運營了。“要不是陶主任鼎力幫助,我們企業根本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辦好手續,進行生產”,梵蒂詩負責人丁貴良感激地說道。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到企業復工復產和防控工作同步開展進行,陶衛華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未能在新春佳節陪伴父母左右,也未能在醫院的病房內照看妻子,更不能在家裡對上網課的孩子進行輔導盡父親的責任;但他卻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兩大戰役中勇挑重擔,負重前行。

烈火鑑真金,任重顯擔當。這就是陶衛華的真實寫照,他的足跡走遍了園區的每個村落每家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兩次大考中,用他的擔當作為向黨和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