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当年考上医学院校的你或你的同学,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学医后悔了吗?

唯美短句精选


学医没有后悔,我的高中算省里面不错的中学。我所在的班又是所谓的火箭班,都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因此高考之后,有好几个都考上了国内比较好的医学院。比如华西、协和、中山医、第三军医大学等医学院。

目前,华西、协和毕业的同学,有的留在了附属医院,目前还处在主治医生这一级别,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比较累,科研和临床工作压力比较大。虽然压力大,但是平台好,起点高,接触到的都是国内、国际最先进的知识。其中有两名同学已经被选送到国外做博士后。


而有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了去二线城市的医院就业,由于学校牌子硬,现在基本上都提了副高职称,开始自己带着自己的小组在临床上打拼。由于这些医院科研任务轻,主要精力就在临床上,因此活得比较滋润,收入也并不比前面的几位同学低。而且由于小城市,很容易出名气,在当地人脉极广。但是相较于前者,可能以后的发展没有那么大,但是轻松自在。


可以说,基本上,我的这些医生同学们,现在都三十多岁,有车有房,衣食无忧,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基本上算是中产了。

还有两个同学,报考了军医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了基层,在卫生队工作,每天处理的就是脚气、感冒之类的疾病。收入大概只有前面两类同学的五分之一左右。他们基本上和医生这个行业说再见了。他们两个人很后悔,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高中同学会,本来曾经都是班里面成绩数一数二的,现在混得不是很好,自己觉得没有面子。不过,虽然他们收入低、工作辛苦,但是我觉他们很伟大,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学医,真的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差,但是一定要进一流的医学院,这样,你的眼界才高,起点才高。如果真的想要当医生,在医学上有所建树,我建议还是不要考定向卫生院的专业,或者是军医大学。


人体探索者


高中同学读医科的有五个,一个消化内科,一个骨外科,一个肿瘤外科,一个超声,一个急诊的就是我了。两个在山东,三个在广州,大家都是副高甚至正高,都算是老医生了。

大学的同学自然都是临床医学,当年在山东的一个医学院读书,同班同学50个人,毕业那一年去读研究生的37人,后来没读研究生的应该不超过5人吧。反正我们宿舍7个人,全都去读研了。


研究生毕业之后,大概一半做了临床医生,一半做了基础研究,基本还在医疗圈。目前好像还没有去做医疗器械的。有几个同学科研做的好,出国就没回来,也是继续做基础研究,有一个还读了曹雪涛院士的博士。


总体来看,当年医科毕业后,改行的不多,医疗领域可以选择的职业也不多,大家还是愿意做一个医生的,毕竟研究生毕业去的医院不差,收入也能满足家庭生活需要。


对于我本人来说,学医并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路,好好走,哪个行业不辛苦不累呢。帮助病患恢复健康,工作就是直接帮助他人,这样的行业也不多见呢。


急诊夜鹰


医学院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大体有这么几个去向:

1.绝大多数进入医院。医学也是有很多的专业分类,有临床医学,护理,检验,影像,药学等等。我个人是临床医学,毕业之后还是继续做了医生,大学期间是不分科的,无论是内科、妇科、外科或儿科,都是学的临床医学。这个专业也是可以转其他的专业的,比如说影像检验。那么就会有人可能还是继续当医生,或者是转到影像、心电图、b超等等。

2.继续学习,读研读博。我是在山东,山东这一块儿的医学院比较多,除了山大青大有医学院之外,还有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有山东省中医药大学,还有很多的专科医学院,所以竞争压力是非常大,就业压力也比较大。很多县级医院都已经开始要求研究生学历了,本科生会越来越难,所以不少学生都会选择继续的上学。

3.做医药代表,推销医药公司产品。我国大部分的医院,购买设备和药品都采用招标,那么医药企业就会需要比较懂行的去跑业务,做推销,这些人就被称为医药代表,简称“药代”。这个行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也是成了一个比较系统,要好的话也是非常挣钱的,利润非常大。

4,除了药代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进入企业,他们参与一些药品的研发设备的研发之类的。尤其是药学这个专业,医药企业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给的工资比医院还要高。

5.开诊所或药店。不少医学生的,家里是医药世家,因为父母的缘故,所以才会去学医,继承父母的事业。

6,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医学这个行业还是比较累的,教材多厚,如果真去医院的话,大概就是要终身学习,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文件,应对患者各种各样的矛盾,也有一少部分人会放弃这个专业而去做别的东西。




大概就是有这么几个去向吧,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

对于我个人来说,高中的时候我是非常不喜欢学医的,当初高考报考的时候,也是家里要求报的,一个人就是说自己的高考分数也比较尴尬,另一个就是除了医学想想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专业,所以当初就选择了医学。大多数的医学生、医生会抱怨“学医太累”,大家通常说的一个口头禅就是“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学医”,但是实际上真后悔的应该没有几个,如果再选择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学医。


儿科医生孔凯


不请自来。本人2014年考入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现在在某省立医院实习中,实话实说,我是特别后悔的。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也许都是负能量。

后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当时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是我爸让我学医的,还罗列了学医当医生的种种好处,什么社会地位高,是个人都会得病,所以谁都会有用到你的时候,有面子,家长脸上也有光。学医永不失业,铁饭碗,工资也不会太低。家里有个学医的,家里人看病也方便,不怕被庸医忽悠。当时高中刚毕业,除了高考的知识外什么也不懂,听信了我爸的蛊惑,就报了医学。

大一第一学期,两门专业课,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由于我带着对医学殿堂的憧憬和高中学习的那股认真的尽头,这两门专业课都考了九十多分,但是后来我发现就不行了,最多的时候一学期学了13门专业课,虽然有些不是那么重要。学医真的是太累了。文末是四年来学的所有课程。

医学培养周期特别长,5+3+X模式,当你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已经30岁了,别的专业的同学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也许你还得靠爸妈的接济过日子。

这些倒不是我后悔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实习的时候深深感觉到现代医学的无奈和局限。没学医之前觉得什么病都能治,学医后才发现一本像砖头一样厚厚的内科学,罗列了几百种病,能治愈的病屈指可数,其余都是对症治疗罢了。前几天我爸干活的时候被烧伤了,住在我家当地的市立医院,期间我去探望,聊起医学来,一个病房里的患者都对医院不满意,包括我爸,抱怨医院收费高,前两天刚交了几千块钱,今天怎么又欠费了,服务态度不好,护士扎针技术太差等等,当时我就非常后悔学医,现代医学既无法完全治愈疾病,又让患者花费大笔的钱财,而且患者对你的工作还不满意不理解,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工作谁愿意干呢?

实习期间,在ICU,看到每个病人身上插满各种管子,一点生活质量都没有,这和当初医学生誓言里的“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大相径庭,而且里面费用特别贵,都是数以十万计的,有多少家庭因病致贫。在烧伤整形科,经常有小孩子面部外伤来缝针的,因为是美容针,线比较细,精度也比较高,所以价格相对普通缝针贵一些,竟然要三千多,好多人都望而却步。

此外,医生没有假期没有周末,特别辛苦,而且常常不被患者理解,所以才有了“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庭”的说法。

本人现在正在准备跨专业考研,如果考研不成功,今后也不会从事临床方面的工作。

以上是一个未毕业的医学生的一些想法,肯定有不少漏洞和错误,希望各位前辈指正!!!








希波克拉底的杏树


2012年高考完,一本线过了10来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填志愿,家里人亲戚都说学医好是个铁饭碗,给人看病治病救人也是大好事。但是分数很尴尬,一本的医学院校上不了,后来报了个外省的二本,后来发现还是个2B,也是很尴尬了,报了个临床专业因为是外省分数线更高,后面被调剂到了医学检验,学了五年,从13年检验医技类的变成了四年制,16年意外股骨颈骨折,实习的一年基本没有,17年毕业找了个私立医院,一个月休息两天国家规定节假日也不放假,就这样实用了半年,主任才同意转正,一个月3000多到4000多,从早上7:40到下午5:00,工作了一年多,感觉很迷茫,年前重新找了个工作,正在跳槽中,可能是我太弱了吧,所以我有些后悔,不喜欢在医院的工作,觉得职业发展很有限。


苏苏or书书


一、一高二女同学.

上高二班上有一个个子矮矮的女生,她大学是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上的,后来又在那个学校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以后他回到县里面的中医院上班。

记得那时候大学毕业同学聚会的时候,她说那些患者见她矮矮的个子,还是学生一样的装扮,不是很信任她,听起来挺搞笑的。

二、高一女生.

我有一个高一时候的女同学,这个女同学在上高一的时候本来进班成绩挺好的,后来因为不适应高中的生活,最终把她的学籍转到了家附近的一个高中。

也因为这个决定,最终导致她高考的时候考到一所专科院校,让他在县城里面重点高中读书的话将来可以考个本科院校。

在专科时候他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但是当时他考虑到专科临床医学,将来不容易就业,所以他努力的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了一所二本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以后,她又通过努力进入了县医院上班,现在工作方面还是挺不错的。

三、小学班长.

我上小学时候的女班长,那时候她不仅学习好而且很有管理能力,然后老师就一直让她做小学时候的班长。

不过这个一般长在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退步挺大的,最终是补习了一年考入了一所二本医学院的药学专业,大学毕业于后通过托关系进入了地级市中心医院上班。


饕餮视听


我自己不是学医的,初中的同桌大学上的一个二本医学院。

本科学的是临床,大学毕业后,去一个市医院实习了两年,今年考到了我们乡卫生院。

过年的时候听同学说,家里找关系把他弄到市里卫生院了。

这也基本上就意味着他以后不会在一线从事医学工作,相当于一个公务员了。

身边的另一个同学,女生,大学上的是卫校,大学毕业后去各地实习,最后回到了家乡,现在在我们市里一家医院做护士。每天都是很累,经常看到她在朋友圈里发的很多负面的状态。

学医很累,如果不是出于热爱,我想很难有人能坚持下来,并做出成就。


师兄说教育


不后悔

最初的最初,是因为我最爱的人在我面前离开,而我却无能无力,应该很多人都有那种感受吧!医院的ICU,真的很凉很凉,凉透人心!

我曾天真的认为,只要到了医院,就一定有活的机会,可是那一次,我才发现自己真的好傻好天真!

ICU病房里,仪器的滴答声,深夜的ICU更显得沉寂冰凉,无论怎样的呼唤,都得不到回应,躺在面前的人,是那样让人心疼,让人不舍,那时候我就发誓,我要当医生,我要去攻克这些不治之病,年少时期的赤子之心,是那样真诚而又坚定。

我在这条路上,一直慢慢地前行,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有一天实现,但是我在路上,我在前行,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即便大小考试,熬夜熬得脱发,可我依旧不曾后悔。为何会后悔?????因为工资少,因为医患,因为夜班吗?????哪一行没有特别的苦呢!哪一行又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呢?干一行够一行,可能更多是因为生活的枯燥,为了治病而治病,为了赚钱而赚钱,生活的琐事磨光了一颗年轻而雀跃的心,不是行业问题,是我们自己心的问题。

不会后悔,每一条路,都是那时那刻那人,内心最想走的路,没有白走的路,都是人生的谱写,一张白白的人生,每一次的决策都是人生的第一次,从一无所知的到来,到有一天的不惧归去,坦然淡然,都是一场特别的历练!


不成熟的大人长不大的



当年我们班共有56名同学,其中有一些已经失联了。

就我所知的同学之中,大多是依旧还在做着医生的工作。

但,也有一些人已经转身离开。

其中一位同学毕业后直接干起了物流,现在开着一家物流公司。

有一位同学同样是毕业后直接转身离开,投身到互联网行业,目前在行业内做的风生水起。

有一位同学在临床上工作不到三年,便辞职下海,目前在上海经营着几家连锁餐饮企业。

还有一位同学因为受不了临床每日每夜的夜班,后来考入了当地的公共卫生部门(CDC)。

其它留下来的都还坚持在临床工作岗位上,依旧承受着现实的悲与喜。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改行,虽然大家总是喜欢抱怨。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除了治病救人之外,大家身无长处;没有创业的启动资金;安土重迁;难以放下心中关于医学的理想。

事实上,改行做物流的那位同学是因为家中原本就经营着物流公司;在上海开连锁餐饮企业的那位同学是因为继承了岳父的产业。

只有投生进入互联网那位同学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特长来打拼的。

关于学医后有没有后悔?

这个问题,我曾经多次提及过。

要说没有后悔是假的,事实上,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曾经后悔过。

但,这也仅仅只是身心俱疲之后的抱怨罢了。

绝大多数人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中,因为我们生是白衣天使,就算死后也忘记不了自己曾今发下的医学生誓言。


最后一支多巴胺


关于这个问题,春雨君特意找到一位医生朋友来回答~

以下内容来自医生本人:

我当年大学的医学院里有三个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头两年学的课程基本一样,后面几年有所不同。

五年大学读完后,一大半的同学继续读研究生,一小半直接到县级或市级医院做医生了,还有几个去了保险公司和医药企业。

现在三年又快过去了,当年读研的同学们有一小部分继续深造博士,大部分都工作了。这些医学硕士工作种类更多,不过大部分还是去了医院做医生,有些去了诊所,有的去了默克、强生等大企业,有的去医学媒体做编辑,有的自己开公司,有的去了医学院做老师,有的去做选调生、考公务员成了国家干部。虽然转行的同学有不少,但整体来看,大部分还是坚守在医生的岗位上。

其实不只是医学专业,很多专业的同学毕业后都有转行的情况,我的同学们转行并不是不热爱医学了,而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更适合哪个方向,即便转行,大部分还是选择了和医学相近的行业。

不过,现在的医疗环境和医生待遇并不是太令人满意,大家转行时基本也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我们从不后悔学医,虽然学医很苦很累,但我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个精神在新的工作中能给你更强的适应力和学习力。对我来说,学医是一笔财富,如果重新选专业,我应该还是会这么选择。

希望春雨医生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关注头条号【春雨医生】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