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写书法,墨汁怎么调才好呢?

品玉斋刘智华


写书法中的调墨,需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正式写作品,尽量不加水,直接倒新墨,也不用宿墨,宿墨指隔夜过的墨,除非追求宿墨的特殊效果是也可以,如果为了惜墨,宿墨也建议调和成跟新墨差不多的浓度来使用,这样写字的流畅度与纸墨的摩擦是比较适宜,写起来的效果,不会太淡,调墨太淡,写字就显得不够精神。

其次,初学者墨的把控能力比较弱,可以适当加点水稀释,增加运“水墨”的手感,也不浪费墨,逐步过渡到不加水,主要用于毛边纸练习上的书写。

第三,在宣纸上的书写,特别是生宣和半生熟不加水调墨为宜,不然容易晕染开,书法家是否加水可以自己把控。

第四,无论新墨、宿墨,加水调墨需要磨调匀来再使用。

第五,用传统的砚台磨墨,可自己掌握浓度,和想要的效果,可以在纸上面试墨。

是否调好墨,主要还是看想要的效果,是否达到。








本心堂书法


我看了几位答主的帖子,觉得有些人说得不完全对,我补充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参考。

市面上卖的墨汁有的是需要加水,有的写着不必加水可直接使用,我的体会是,其实都要加水,不加水太涩,除了去写丑书以外,都得加水,只是加多加少而已。

加水调配墨汁既要看你的书写字体,还得看你使用什么宣纸综合考虑,不能一刀切。

1、在使用生宣纸的情况下

如果需要书写楷书、篆书、隶书这三种书体,由于相对来说行笔速度较慢,加少量水即可,大约10:1的比例即可,加多了会洇墨。

但如果书写行草书、狂草书,由于生宣纸吸墨很厉害,如果加水太少,行笔迟涩,根本拉不开,写一个字笔头里的墨水就可能已经耗尽了,草书的连绵不绝的气势就发挥不出来。这一点我看到有位答主说反了,请大家注意。通常写行草书时加水比例可以按照10:3的比例加水。

2、在使用熟宣的情况下

在使用熟宣的情况下,问题比较简单,由于熟宣基本上不会洇墨,加水多少问题不是太大,只要颜色黑亮就可以了,我觉得通常按照折中比例10:2比较好,这是我的体会。

顺便说一点,加水后墨汁尽快用完,市面上常见的几个品牌都是过不了几天可能就臭了。前段时间有人给了我一瓶日本墨汁,标价1200日元,说实话,不是我媚外,真比咱们许多国产墨汁做得好,比如,加水后永不会发臭!


永书101


1墨汁的浓淡。

墨汁虽然使用方便,而浓谈却是固定的(墨汁厂生产墨汁的时候就已经调好了),我们书写的时候,墨汁太浓,拉不开笔、容易滞涩;墨汁太淡,笔一上纸就洇墨,总之浓淡不合适的话都会影响到书写。因此 ,墨汁浓了就要加水,淡了就应用墨研研,使墨浓淡适宜,才能写出好字来。

2加过水的墨汁不要倒回了。

很多书法高手在使用时都会根据作品风格来取出部分墨汁适量加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加水后的墨汁千万不要再倒入瓶内,否则会造成瓶内墨汁变质。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前几天写字留下的墨汁过几天再用时,发现已经臭了,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兑了水的墨汁更容易臭掉,这就是因为墨汁变质的缘故。

3作品需要放置。

书写完作品后要放置24小时晾干,让墨固定下来,以免托裱时跑墨。

4很多人写书法喜欢宿墨的效果。

宿墨制作其实很简单:先把一得阁煮一下,煮至黏糊状,有时候会看到盆底沉胶糊了,不要紧,这是把一得阁中胶的成分给破坏了,这是第一步。然后把墨谅干,干了再泡开,如此反复几次更好用。写的时候先蘸水,后蘸墨,墨和水的层次便会显现出来。用有颗粒的宿墨,写出来的字很有质感。做的时候如果嫌墨少了,千万不能重新加墨汁。

5不同书体建议用不同浓淡的墨汁。

写楷书,一般多用较浓的墨,而写行草,墨汁就要相应的淡些。有的书法家追求一定的艺术效果,在用墨上是非常讲究的。所以我们在一开始学习书法、练习毛笔字的时候,就要懂得用墨,无论是用研墨,还是用墨汁,都应该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它们的规律,才能更快地把字写好。

6墨汁凝冻。

冬季凝冻是传统墨汁的特性,所以应在高于10℃的室内存放。如果凝冻,可以用温水浸泡瓶身即可融化,质量如初。千万别将墨汁沾在衣服上,否则很难彻底清洗干净,甚至比圆珠笔的油墨还难洗净。




月亮肩上站着北


书写时墨汁合适的浓度,与书体、字体大小、书法风格、个人习惯、纸张类型、墨汁类型等因素都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1、墨汁

市面上销售的墨汁练习用墨和超浓、浓黑等品种。其中练习用墨可直接使用,超浓、浓黑等品种一般要需加水稀释。

2、纸张

生宣吸水性强,熟宣吸水性差。而生宣中的特种净皮相对较厚,拉力强,吸水性也强;生宣中的净皮棉则相对较薄,拉力弱,吸水性稍差。

纸张的性质在兑墨时需要考虑。

3、书体

篆书、隶书、楷书书写速度较慢,墨汁可稍浓;而行书、草书书写速度较快,墨汁可稍稀。

4、字体大小

小字尤其是小楷,墨汁可稍浓,大字则可稍稀,这样方可拉得开。

5、书法风格

书写颜真卿楷书或行书,墨可稀浓,尤其是其行书,枯笔较多,墨可稍干。

而书写王羲之行书,则应适当加水,以表现其圆润妍媚。

而书写王铎大气磅礴的草书,则加水量更大。

不同的书风,加水量不同。

墨汁的稀释,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开始时,可以往墨中加水,边加边试,直到满意为止。待经验成熟后,可一个容器盛墨、一个容器盛水,书写时边蘸墨边蘸水。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其实我现在每天写日课都是磨墨写,磨墨时间长了即使最好的墨汁都不愿意用。因为工艺不一样,最差的墨腚比最好的墨汁都要好。磨的墨写起来比较润,而且墨色的变化明 显,字显得活,就像一个表情丰富的人……而墨汁写的字就显得死黑一些。建议您有兴趣可以尝试磨墨写写,自己体会一下磨墨的乐趣与妙处。

发几张黄宾虹黄老临的《大盂鼎》请您欣赏一下。黄老是自己制过墨腚的,所以他要比其他的书画家更了解墨,也最善用墨:

不过您的问题我还是可以回答的,毕竟也用了那么多年墨汁。

墨汁中我用过最好的墨汁是日本原产的玄宗墨液,胶没那么重,不过中浓墨液往生宣上写也得加水,不然干了也会略起皮儿。 不过现在玄宗已经被红星收购了,国内产的玄宗我没用过,没有发言权,我用的是前几年存的日本原产的。国内的墨汁一得阁的胶最重,最浓稠,曹素功墨汁、红星墨汁等都比一得阁胶轻一些。加上每个人喜欢的手感不一样,所以加水的比例并不会统一。

调墨汁最好买一个水滴,一点一点加水,一边加水一边用笔轻轻地混合混合(想省钱呢也可以弄一个用完的眼药水瓶儿),混合后在您要写字的纸边儿上试试(要写作品的话作品纸也一定要有备用的可以试写)。具体加多少只能靠您自己摸索试验,一般生宣少加一些,半生半熟略微多加一些,熟宣建议还是磨墨写吧……直到在纸上写字感觉挺润的,既不会稠得粘笔拖不动笔又不会洇墨(生宣上有点儿自然的洇化正常,更有墨趣,别写字洇得笔画臃肿,看不出个数来。)

下图是我买过的一个仿汝窑的水滴:

以上是我在墨方面的经验之谈,供您参考,希望采纳。


书法海悠阁


你好,我是青翁文化,很荣幸与您交流。

您提到的问题――写书法,怎么调节粘稠度和稀薄度?其实这是广泛书法爱好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太稠则导致毛笔在纸上运行呆滞,太薄则容易洇纸,让人好不扫兴。

以青翁的实际经验,新的墨汁往往都很淡,达不到书写的理想效果。陈墨(一年以上),经过时间沉淀粘稠适中,但陈墨往往有股异味,不推荐使用。

解决办法如下:

必备工具――新墨汁,砚台,金不换墨块。

一,在砚台倒入少量墨汁,用“金不换”墨块开始研磨,记住,一定要顺时针研磨,这时你会听到“沙沙”的摩擦声,随着研磨则闻到淡淡的墨香,墨汁会渐渐由淡变浓。

二,这时可以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试写,如淡则继续磨,如浓则少许加水,方法很简单。








青翁文化


那要看你用什么纸写了,如果你用生宣书写的话那么墨水不要太稀,因为生宣吸墨性特别强,墨水太稀就会晕墨导致字体不清晰混成一团。

如果用熟宣写那么调稀一点也没事因为他不会晕墨,但也不要太稀,太稀了颜色就是灰色的了,和纸质达不到强烈的对比。

如果用半生半熟宣纸书写的话墨水也不要太稀,她虽然没有生宣吸墨性强,但是墨水太稀也会有墨晕。

当然在书写之前也可以找一些破旧的宣纸边调墨边尝试书写效果,这样就能更好的把握墨汁的适度。

谢谢,希望能够帮到你。



拙笔书者


写书法如何调墨?对于初学者不必太讲究,尤其对于写墨色变化不大的字,比如楷书,基本调一次就可以用了。

具体方法如下:用毛笔蘸水在白瓷盘或砚台中点几滴然后到少许墨汁,用笔调匀即可。但是和品牌或者不同的墨有关。以我的经验,现在大家常用的一得阁,红星和玄明为例。其中一得阁普通墨汁胶性浓可以多加点水,红星普通墨汁比一得阁胶性少一些,可以少加一些。玄明属于高级墨汁,如是超浓款需多加水。

所以调墨没有固定比例,调完试一下,浓淡合适,书写顺畅就可以了。无论怎么调,“浓淡合适,书写顺畅”这是终极目标🤓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欢迎留言讨论或私信。





犀犀牛老师


墨汁,用清水调,一定注意不要太多,保持墨色乌黑发亮,行笔顺畅而不滞!若是墨条,就要用砚台,用少许清水,用力均匀磨,加少许墨汁更好!另外还有一个密窍,墨汁加一点高度白酒,墨色更加乌黑发亮!这个可是一般人不知道的!



紫砂艺术东篱先生


调墨步骤:

1、选好笔,放入水中按压,将笔毛散开,这样可以将笔腹中残留的颜色洗净,以保证不会有其他颜色残留。再收笔,在笔洗的边缘擦(刮)两下,以减少毛笔上过多的水分。

2、按照毛笔中的墨色由浅到深的顺序,先将笔肚蘸入淡墨。

3、接着将笔的前半部分蘸入重墨,这样就调好了两种墨色。

4、然后用笔尖蘸入浓墨,注意笔头的最顶端也可以有少量的水。

5、最后,用纸巾轻轻吸收一些水分,就完成了笔的调色。

扩展资料:墨色的调法

1、浓墨的调法

将笔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笔中保留的水分调和墨汁,调出来的墨为浓墨。

2、重墨的调法

将笔全部浸入水中,提起笔时用笔轻轻在笔洗边刮一下,用笔中保留的水分调和墨汁 ,调出来的墨为重墨。

3、淡墨的调法

将笔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笔中保留的水分调和墨汁,这样重复蘸两次水调出来的墨为淡墨。

4、清墨的调法

将笔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笔中保留的水分调和墨汁,这样重复蘸三次水调出来的墨为清墨。

希望能喜欢,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