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靈藏造像記》全稱《陸渾縣功曹魏靈藏河東薛法紹造像記》,簡稱《魏靈藏》,無撰、書人姓名,亦無鑿刻年月。但書法風格酷似同窟的“楊大眼題記”,或疑同出於一人之手。原石身高75釐米、寬40釐米、額高15釐米、寬15.5釐米,楷書十行,行二十三字,題額“釋迦像”三字居中,右為“魏靈藏”,左為“薛法紹”。此碑被稱為“龍門二十品”,亦是“龍門四品”之一,可見其重要性,現存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清乾隆年間錢塘著名學者黃易訪拓後始公佈於世。

《魏靈藏》屬於最工整者之一。其筆畫方勁精嚴,骨力洞達。此碑應是方筆露鋒之典型代表,因此最顯見用筆之妙。起筆都將鋒穎露在畫外,有的角稜若刀,有的細鋒引入,煞有情趣;即使橫畫也挺直有力,折筆顯見方稜;收筆處,有時斂毫便止,有時放鋒犀利。筆畫或大或小,大者縱矛橫戈,如虎奔龍吟,小者輕微一點,如蜻蜓掠水,皆能順勢合情,絕無率意輕發。撇一律是柔美的,捺一律則剛健的,這是多麼絕妙的組合!一邊是廣袖輕舒,一邊是大刀斫陣。

結體或取橫勢,或取縱勢,皆極意顯示雄踞盤關之威儀,懷隱瑰玉之神采。如“河”字,左邊三點,一、二點之間距離疏遠,右邊“可”字橫畫插入其中,長橫貫穿左右,一路上揚,出鋒如雁尾,有奇逸之致。再如“紹”字,左邊“糸”下部三點向左退縮,右邊一長撇如柯枝斜出,意態舒宕。字形乍看是平正的,細看卻處處在打破平正。長橫左傾右揚,撇盡情伸展,捺卻相對收斂;左右結構的字往往左低右高,左下右上,這樣都使得整個字形呈現出明顯的欹側之勢,如將字之四角連接起來,一定是一個平行四邊形,而不是方正的矩形。

整篇看來,嚴整肅穆,端莊雋潔,佈局森然,如步伍嚴陣,望而可畏。造像者那一份虔誠與景仰之情無可置疑地融鑄其中。

乾隆拓本第三行“騰空”之“騰”字“馬”部可見,“空”字未損。共應二百一十五字。有一裂紋,自左上第二行斜下至第一行第十四字處,中有四處當是空格無字。光緒拓本“空”字已泐大半。民國十年鑿損百餘字,碑額已僅存“藏迦像薛法紹”大字。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靈藏造像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靈藏造像記》現存刻石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靈藏造像記》清拓本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魏碑精品之《魏靈藏造像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