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高安陳姓村探源


“天下陳姓出義門,高安陳姓出延賞。”這是筆者在好奇心驅使下探索出的結果,不知這結果對於高安陳姓人來說有沒有道理。當然,這是在眾多有關高安陳姓發脈的信息中綜合出的籠統結果,而實際中他的後代是怎樣分支開葉的?在他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祖源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又順藤摸瓜,對高安陳姓的分支作了一番大略的梳理。

我所尋源的依據是1985年編撰的《高安縣地名志》,以陳姓獨立的村莊為主。如果《地名志》沒有錯誤的話,我尋源的結果便是:高安陳姓的陳家湖之源共派生出22個獨立村,其中筠陽街道有“院背”、“齋郎”、“金川門”、“黃湖”4村;灰埠鎮有“南陵和”、“花苑”、“塘下”、“塔泉”4村;上湖鄉有“坑東”、“古子橋”、“白竹山”、“埂子口”4村。

高安陳姓村探源


另外,從陳家湖還派衍出獨城鎮的“椒坊”、“板塘”2村;新街鎮的“雲下”1村;太陽鎮的“陳和”1村;相城鎮的“大泉”1村;建山的“泉富”1村;田南鎮的“橋頭”1村;礦山水庫管理局的“斛城”1村;村前鎮的“陳村”1村;汪家圩鄉的“石牛壠”1村。以上22村統稱為“陳家湖系”。

陳家湖系再往外分支,大致有7個分支。第一分支是以灰埠鎮的南陵和為祖源,始遷祖是陳繼襲。由此分衍出7個獨立村,其中有筠陽街道的“小湖”、黃沙崗鎮的“大路”、上湖鄉的“陳熊肖”、灰埠鎮的“圩口”、龍潭鎮的“北陵和”、以及楊圩鎮的“貢園”和“後港”等村。這7村權作“南陵和系”吧。

高安陳姓村探源


再往下,南陵和系的北陵和也分叉,分衍出石腦鎮的“社坪”、“肖家莊”和楊圩鎮的“衙門陳”3村。這三村屬“北陵和系”,北陵和始祖名叫陳文彬。

陳家湖系第二分支是以獨城鎮的椒坊為祖源,始遷祖是陳儻。曾聽說獨城有個陳姓“大城崗”,不知這“大城崗”是不是指椒坊。由椒坊分出去的獨立村有荷嶺鎮的“上寨”、獨城鎮的“西塘”、“嶺前”、“新坊”、“下保”、“八景”6村。這6村為“椒坊系”。

高安陳姓村探源


椒坊系的上寨又分出了荷嶺鎮的“下寨”、上湖鄉的“廟下”、獨城鎮的“觀裡”、“熊家”、新街鎮的“塘下”;西塘分出“和溪”,和溪分出“老屋裡”和“田壟”,田壟分出“雷港”。

陳家湖系第三分支是汪家圩鄉的石牛壠,始遷祖陳謙。從石牛壠分出的村有汪家圩鄉的“倉下”、“爐峰”、“前峰”、“廟前”、“鼓樓”和伍橋鎮的“東坊”6村。由廟前分出“嶺背”、“湛上”2村,由東坊分出“獅子腦”、“汗裡”2村。

高安陳姓村探源


陳家湖系第四分支是筠陽街道的小湖村,始祖不明。由小湖村分出的獨立村有筠陽街道的“新湖裡”、瑞州街道的“窩溪”、祥符鎮的“石上”3村。

陳家湖系的第五分支是上湖鄉的古子橋,始祖陳以異。由古子橋分衍出了上湖鄉的“新屋裡”、“東頭”和藍坊鎮的“藍橋”3村。

陳家湖系第六分支是田南鎮的橋頭,始祖陳浚。由橋頭分出本地的“秋塘山”、“石下”、“排下”、“廣城”4村。

陳家湖系第七分支是新街鎮的雲下,始祖陳延賞。由雲下分出了附近的“鋪背”、“老屋”2村。老屋又分出“新屋”等。

高安陳姓村探源


高安陳姓第二大祖源該屬大城鎮的赤土村。“赤土”其實是起源於“大田”的。大田不僅分出了“赤土”,還分出了“留田”、“下田”2個村。由於赤土分衍的村莊最多。所以在外人們都以赤土取代大田為高安北鄉陳姓祖源。大田始祖為陳倜,赤土始祖不明。

粗略統計,赤土共分衍出大城鎮的“田塅”、“眉崗”、“山背”、“樟婆壠”、“洲上”、“官莊”、“大莊”、祥符的“陳家崗”和建山鎮的“荷塘”9村。其中由“洲上”又分出大城鎮的“張家山”、祥符鎮的“赤崗”;由“荷塘”分出“新屋”、和“店上”。

高安陳姓村探源


高安陳姓第三大祖源則要數獨城鎮的善富村。這裡有個問題筆者至今不明,就是《地名志》上多個陳姓村莊都出於獨城鎮的“善富村”,但查遍所有資料都說善富村根本不姓陳,而是姓張。無奈,在無法到實地調研,又找不到知情人打聽的情況下,筆者只好暫時按《地名志》所記來溯源。按照《地名志》的記載,從善富村遷出的村莊有獨城鎮的“三皇”、“太平”、和石腦鎮的“牌樓”3村。而牌樓又分衍出附近的“橋東”、“橋西”、“梅江”、“濠上”、“馬埠”、“左家陳”、龍潭鎮的“廟背陳”。其中馬埠又分出龍潭鎮的“洛城陳”、“和”塔水陳”。

高安陳姓村探源


高安陳姓還有一個祖源就是相城鎮的“塘裡”村。塘裡村始祖陳元良似乎與陳延賞沒有關係,《地名志》記載他是從上高泗溪的良田遷進高安的,以後由塘裡分衍出“官塘圩”、“和塘”2村,再由“和塘”分衍出“新村”和“桐樹坑”2村。

以上是以高安本土陳姓為祖源而開支分葉的情況,至於其它高安陳姓村莊的起源,有的是直接從外縣遷進後沒有再開支分葉,有的是因為資料記載不詳,搞不清楚其源出何處,故無法一一列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