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國內外研究機器人、自動控制、人工智能領域的大咖有哪些?

66的娃娃


機器人領域的大咖

  • Zvi Shiller,艾里爾大學機械工程和機電一體化系的創辦人和系主任、Paslin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汽車實驗室主任、以色列機器人協會主席。曾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機器人與自動化實驗室主任。

  • Young-Jo Cho,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副院長,韓國機器人學會(KRoS)主席。曾擔任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首席研究員與iControls公司研發中心主任。目前是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的首席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是基於網絡的智能機器人。

  • Oussama Khatib,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兼機器人實驗室主任,主要致力於以人為中心的機器人方面的方法和技術研究。擔任施普林格高級機器人報告(SATR)系列以及施普林格機器人手冊的合作編輯,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國際機器人研究基金會(IFRR)主席,曾獲IEEE RAS先鋒獎、George Saridis領袖獎、傑出服務獎、日本機器人協會(JARA)獎和IEEE技術領域獎。

  • Allison M. Okamura,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計算機科學教授(禮任)、醫療觸覺與機器人協作(CHARM)實驗室主任。此外,她還擔任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世界機器人與自動化大會》主編和《機器人與自動化信函》副主編、《國際機器人研究雜誌》編輯,以及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獲得多項研究及教學獎項。

  • Rolf Pfeifer,日本大阪大學特聘教授、瑞士國家機器人中心聯合創辦人。其著作《人體是如何塑造我們的思維方式:智能化的新觀點》已發行多語種版本。其開發的仿生機器人“Roboy” 也獲得了世界關注。

  • Torsten Kroeger,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教授、人體學與機器人研究所(IAR)智能過程控制和機器人實驗室(IPR)主任、斯坦福大學客座科學家、Reflexxes創始人。在谷歌擔任機器人專家(Staff Roboticist),兼機器人軟件部總監。

  • Jean-Paul Laumond,法國圖盧茲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繫統分析與架構實驗室(LAAS-CNRS)研究主任。組建了研究人類和擬人動作的研究團隊Gepetto,開展擬人化動作的計算基礎。曾獲得巴黎法蘭西公學院“Liliane Bettencourt創新技術教席”,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授予Inaba創新引導生產技術獎。


  • 陳羲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航天工程學院教授,現擔任該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院士、新加坡2017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主席(ICRA 2017)以及建築機器人和自動化公司Transforma Robotics(新加坡)的創始人。

  • 王鄲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子與電機工程學院終身教授,南洋理工大學新科技南大聯合實驗室主任,兼任Journal of Humanoid Robotics 副主編,並多次擔任IEEE IROS 和 IEEE ICRA 副主編。曾任控制與儀表工程系主任和南洋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參議員,並曾獲德國 Alexander von Humboldt 獎。

  • 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IEEE RAS)的現任主席Satoshi Tadokoro。2002-2007年,他是MEXT DDT項目的救援機器人項目負責人,以及NEDO項目的負責人,開發了一個 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使用的救援機器人。還於1999年成立RoboCupRescue,2000年SICE工程(第一屆主席),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RAS),2001年安全、保安和救援機器人技術委員會(第一任聯合主席)和國際組織救援系統研究所(IRS)等等。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國理工大學哈姆林醫療機器人中心主任Guang-Zhong Yang。他是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全球衛生創新研究所副主席,機器人外科手術中心主任兼聯合創始人。楊教授還在帝國學院擔任多個重要學術職位 - 他是英國皇家學會/歐勝醫學圖像計算實驗室的主任和創始人,歐勝外科技術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普適感知中心主席。楊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在醫學成像,傳感和機器人。楊教授是IEEE醫學和生物學學會的傑出講師。

  • 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IEEE RAS)前主席Raja Chatila。他是巴黎皮埃爾和瑪麗居里大學(UPMC)智能系統與機器人研究所(ISIR)的教授兼主任。他還是人機交互卓越實驗室“SMART”的主任。2007-2010年,他是法國圖盧茲LAAS-CNRS的董事等等。

  • 黃真。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機器人技術及並聯機器人。兼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構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2010年獲得IFToMM(國際機構學與機器科學聯合會)卓越成就獎。

  •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所長、機器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於海斌,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國際自動化學會ISA Fellow ,“網絡化控制系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工業通信與實時系統理論,分佈控制系統技術,工業無線技術,網絡協同與智能製造。

  •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黃強。2000年受聘“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3年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支計劃”首批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5年當選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2016年度IEEE Fellow(會士)。所在學科機械工程,包括仿人仿生機器人、視聽說人機交互技術、機器人網絡通訊與遙操作控制、微機電系統(MEMS)等。

  •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富春。博士生導師,校科研院院長助理,國家863計劃專家組成員。兼任大連海事大學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刊物“IEEE Trans關於“神經網絡”,“軟計算”和“國際計算智能系統學報”編委,IEEE控制系統學會國際會議編委會編委,IEEE控制系統學會智能控制技術委員會委員。

  • 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蘇州博實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孫立寧教授。孫教授多年來主要從事納米微驅動及微納操作機器人、醫療與康復機器人、微小型與仿生機器人等主要研究。

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

自動控制領域的大咖

  • 張立憲,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IEEE系統人控制論協會哈爾濱分部主席,為IEEE自動控制彙刊及IEEE控制論彙刊編委,曾任IEEE工業信息學彙刊專刊客座主編等任職。2016因在非確定切換系統領域中的貢獻當選IEEE Fellow。研究領域:切換系統控制、網絡化控制、模型預測控制、智能控制與系統、空中及多足機器人控制、航天飛行器控制。

  • 中國科學院系統控制重點研究室陳翰馥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IFAC Fellow,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他的研究領域包括隨機系統的辨識、適應控制、參數及狀態估計、隨機逼近和優化及其對系統控制、信號處理等領域的應用。
  • 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主任的郭雷院士。長期從事系統與控制科學研究,特別是隨機與不確定性動力系統的估計、濾波與控制理論等。在隨機自適應控制、非平穩與時變系統估計、反饋機制能力與侷限、多自主體系統的集體行為等若干重要方向的基本問題上做出了根本性貢獻。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控制理論基本問題、非平衡群體系統、複雜適應系統與量子控制系統等。
  • 東北大學唐立新教授。他是東北大學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席負責人、博士生導師,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東北大學工業工程與物流優化研究所所長,遼寧省製造系統與物流管理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規劃和最優化、機器學習與計算智能優化方法的研究,最優控制理論及應用、工業集成自動化過程優化與控制技術,新能源和智能電網調度,港口與礦業物流企業運作管理,流程工業(冶金、石化)生產與物流調度、庫存與供應鏈計劃。
  • 同濟大學陳啟軍教授。他是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曾任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集成自動化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等職位。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機器人及其系統,嵌入式系統,網絡化系統及其應用。
  • 國防科技大學馬宏緒教授。他是國防科技大學自動控制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科技部服務機器人專項專家組專家國防科技大學空天學部學部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機器人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機器人委員會理事等。馬教授從事機器人與自動化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兩足步行機器人和仿人型機器人、機器人控制技術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兩足步行機器人動態步行,負責研製出了我國第一臺類人型步行機器人“先行者”。參加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臺隧道鑿岩機器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現為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冶金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技術局成員及IFAC製造與儀表技術協調委員會主席(1996-1999),任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863計劃先進製造與自動化領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柴天佑教授長期以來從事智能解耦控制、自適應控制、過程工業綜合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基礎和工程技術的研究。

人工智能領域的大咖

學者名單參考:DeepTech深科技與學術分析系統AMiner聯合發佈的2017年度影響力最大的人工智能領域學者排行榜AI Top 100。(完整名單請自行搜索~)

部分名單如圖,圖源:深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