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邢臺縣“六個結合”模式推進植樹造林

為抓住春季植樹造林的黃金時機,實現全年綠化任務高質量完成,我縣統籌多方資源、創新思路,“六個結合”模式開展植樹造林,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多豐收。

一是與種植結構調整和群眾增收相結合。在淺山丘陵區,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太行山綠化工程補助資金,對適宜地塊種植酸棗,成活後移交給村委會,分配給群眾管理、收益。在環市區域一般農田,重點種植大棗、山楂、桃等經濟林,樹權和收益歸農戶所有,政府每年補貼 1000元/畝,連補五年,確保群眾收益不降低,增收有保障。

二是與非法採砂、採礦專項整治相結合。把多年來形成的採砂、採礦跡地作為造林綠化的重點,圍繞大沙河、白馬河、廢棄露天礦山等重點區域實施生態修復,其中在大沙河北岸規劃造林5000畝,在白馬河沿岸規劃造林1000畝,生態修復廢棄露天礦山跡地25處、2910畝。

三是與大氣汙染治理相結合。在去年對緊臨主城區的南石門、晏家屯周邊實施規模化造林綠化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在皇寺周邊規劃造林1000畝,選用耐旱、成活率高、淨化空氣能力強的國槐、紅花槐等鄉土樹種,有效抑制揚塵、吸附汙染物。

四是與項目建設相結合。重點突出對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委託國有邢臺縣龍岡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在太子井石灰岩礦生態修復區,堅持綠化為主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工礦用地資源和現有崖壁,積極引進攀巖、射擊、群眾性休閒體育項目為主的體育公園項目,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依託河北國金太行中醫藥工業園項目,大面積發展配套的酸棗種植基地,實現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多豐收!我縣“六個結合”模式推進植樹造林

五是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實施村莊綠化工程,創建森林鄉村,圍繞農村綠化美化,實行所有縣直單位分包56個重點村莊開展幫扶造林,改善農村人居生活、生產條件。

六是與生態景觀相結合。繼續實施“七彩太行”工程,在淺山丘陵區荒山綠化中,堅持常綠與落葉搭配、觀花與賞葉結合,種植50%的側柏,保證四季常綠;種植25%的山桃、山杏,春季可觀看漫山的桃花、杏花;種植25%的黃櫨、五角楓、火炬,秋季可以欣賞遍山紅葉,力爭把淺山丘陵區“綠化斷帶”打造成太行山“七彩林帶”,提升景觀效果。(來源:邢臺縣發佈 編輯:劉山杉 青媒編輯:張雨虹 責編:張永忠 監製:耿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