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老人兩套房全給兒子,不給女兒,卻指望女兒養老是為什麼?

鬼跟你玩


老人把所有財產給兒子,要求女兒養老的問題最近經常會報道,也可以在很多新聞或是電視節目裡播放,想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我是出生在農村長大在城市裡的生長環境,每逢暑假和寒假都在山裡的外婆家,看到過很多農村一帶的生活狀態。我們父輩農村那個年代一家最少是有3個及以上的孩子,每家必須要有一個兒子才會覺得這個家族有實力且強大,我爸爸有9個姐弟,媽媽有6個。在那個農業為主的年代,只能靠生孩子才能保證生產力,男孩子更加是家庭的頂樑柱,支撐整個家族的期望,養兒防老成了老輩人根深蒂固的傳統。

雖然說當今時代人們一直在強調男女平等,當然我們不可否認中國女人的地位在當下全世界的排名中都不會太低。但是在我們華夏5千年的傳承中,女兒的地位是永遠不及兒子的,這是文化根基,不是那麼容易就能一下子改變的。老人們覺得女兒遲早是要嫁出去的,只有兒子才能延續家族的血脈。再結合我們大中華養老機制還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成熟,人老了最後依靠的總是潛意識認為只有兒子。

為了討好兒子或是不放心家產落在女婿手裡,索性把所有財產給兒子,那麼問題來了,兒子遲早是要成立新家庭的,家裡的女主人也是可以左右養老的權力,兒媳婦的決定老人們是沒有辦法一定會掌控。最後就會變成,老人在無財產無掙錢能力的時候被拋棄,這個時候女兒就成了他們的稻草。這個時候女兒就會覺得你們有好處的時候沒有我,有困難了就要我出手,從公平性來說,女兒確實冤屈。

從道德層面上老人們確實太不應該,都是自己生的孩子,即便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能做得太絕。但是婚姻法21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無勞動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根據上述規定,家產給了兒子,女兒仍附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最終女兒還是必須要給老人養老,如此結果當然是讓人氣憤的,但隨著社會發展,文化教育的改變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但願每個女孩都能擁有幸福,也願所有父母都能平分對孩子們的愛。


清記二姐


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卻指望女兒來養老,為什麼?因為重男輕女唄!有些老人可能真是到死的時候才會對女兒有一絲悔意。講講我身邊兩個真實發生的例子吧!

一個是我閨密的姥爺。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年輕的時候能掙錢,給三個兒子都蓋上了房子,掙得錢都給了兒子,等到老了幹不動了,就跟閨女要錢要東西要衣服。前年突然腦出血癱了,看病的錢都是女兒出的,兒子一分錢不出。出了院好了,沒地方去了,仨兒子都不願讓去自己家伺候,竟然把老兩口扔在了馬路邊!那時候還是冬天,沒辦法了女兒給在路邊搭了個棚子,三個女兒輪流去給收拾,給送吃的,就這樣撐了大半年終於去世了!不知道他看到自己晚年過的如此淒涼有沒有後悔曾經對兒子做的一切?對女兒做的一切?!




另一個是我弟妹的姥爺。五個兒子兩個閨女,他姥爺年輕的時候是廚師,就是誰家有紅白喜事邀去做飯的,那時候很掙錢的,但掙得錢也是都給了兒子。倆閨女家庭條件都不錯,所以也不計較這些,逢年過節還都會給老人點錢,但是去年老爺子生病要住院,發生了一件奇葩的事,住院前幾天,老爺子拿出了一筆錢,整整五萬塊,大都是這幾年倆閨女給的。然後每個兒子分了一萬,因為年齡大了不會去銀行存款,又不放心給女兒讓女兒去幫忙存起來,放在家裡怕進賊偷了,於是拿出來分給了兒子!好了,高潮來了,去醫院住了一個月都是倆女兒輪流伺候著,最後出院的時候沒人結賬了,兒子們分了錢也不願分攤醫藥費了!最後還是倆閨女兌的錢,雖然氣的不行,但也不能把老爹扔醫院不管啊!但是心還是涼了,現在都不再給錢了,也不經常去看望啦!老人家現在也知道後悔,但晚了,兒子是指望不住,女兒心也傷了,晚年生活也不好過咯!



看看醫院裡在病床前伺候的80%是閨女,但閨女得到的卻很少有20%。我實在搞不懂同是自己生的孩子,為什麼要因男女而區別對待呢?財產都給了兒子,那就一點不要指望女兒,要不然豈不是缺德!


空谷幽蘭5961


在封建閉塞的農村不要說兩套房,就是父母有再多的房子也只會留給兒子,不會傳承給女兒的,因為在父母眼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生的孩子隨了別人家的姓,那就不是自家人了,而自家房子怎麼可以給外姓人呢。

現在農村人的思想雖說不那麼封閉守舊了,但即使有那種思想開放點兒的父母,也是把新房子好房子都給了兒子,剩下的老房子或者破舊的不像樣的才給女兒,就這樣也得徵求兒子兒媳婦的同意,否則為了房子,兄弟姐妹有可能結下很多矛盾,更有甚者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來。



在我們村裡這樣的家務事比比皆是。聽鄰居說過她侄子侄女就是因為房子,姊妹倆多年不說話。鄰居的哥哥給兒子在城裡買了樓房,村裡也有新房子,所以就想把自己住的老房子給女兒,並承諾無論父母生病還是養老,姊妹倆都是一樣平分,可兒子堅決不幹,揚言自己養老不用別人分擔,房子理應都是自己的。而事實大多是:爹媽有病有災的,女兒近身伺候,跑前跑後,兒子能去送個飯探望幾眼就不錯了。因為兒子們都“沒時間”,媳婦們又不是公婆生養的,所以病床前大多還是女兒們的身影。至於說養老,我覺得作為女兒,但凡有能力贍養,根本不用父母張口要,都會盡自己所能的去給予父母。農村有句老話:兒的江山閨女的飯店。就是說閨女回孃家吃點飯可以,別的就不用多想了。這足以說明農村的習俗、農村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日可以改變的。


一品小十六


這是典型的“指兒不養老、指地不產糧”,原本想,把房屋家產都給了兒子,指望兒子養老送終,可事與願違,兩個兒子、兒媳把房屋弄到手,把臉一變,再也不像以前一樣,爹長娘短的叫著,圍著老兩個老人轉了。

另一方面,也取決於兒媳婦與公爹公婆的關係,一般情況下,兒子與父母的關係,還是能和睦相處的,家庭中最難處理的,就是婆媳關係,往往是婆媳關係之間是否融洽,決定著這一家庭的聚散離合。

姑娘是個出嫁之人,即沒有繼承家業,也沒有在一起生活,老兩口所有家當都給了兒子,落了個一貧如洗,然後無處可投,想起姑娘來了,從道義上講,女兒也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像這種情況下,女兒可能不會有啥怨言,必然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女婿會怎麼想,這對女兒家似乎不太公平。

可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老人,家有幾個兒子,卻偏偏投奔女兒家養老,愚人給出自己的明確觀點,就是婆媳關係出了問題。

愚人點評:現今社會大環境影響下,咱們家庭中的婆媳關係,愚人斗膽講一句,“那是越來越差,公婆與兒媳之間的矛盾,不容樂觀”,這些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各位讀者朋友,說出您對此事的看法吧!


愚人多語


【農村小夥一枚,熱愛農村生活,喜歡分享農村的點點滴滴,歡迎關注我】

在農村我也遇見過這樣的事情。農村的老人把自己所有好的東西都給了兒子。對女兒反倒是很苛刻,但是到年紀大了,老人生病後,經常來看望伺候老人的反倒是女兒。兒子卻很少來看望老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從根本原因上進行分析的話,主要還是封建思想的原因影響,自古以來重男輕女的觀念,在農村人的生活中影響力一直很大。養兒為防老,以後的生活需要兒子來進行照顧。但是養女兒大了之後還要嫁到別人家,因此,對兒子的關心和愛護,比女兒的要多很多。

尤其是在財產上面根本不會考慮到女孩兒,直接把所有的家產都給兒子。如果對於孝順的兒子來說,小時候父母對自己加倍的疼愛,當父母老了,自己也會向父母疼愛自己一樣去照顧他們, 那麼這樣是最好的。

但是就怕遇上那種不孝順的兒子,而且娶了媳婦兒就忘了父母的那一類人。雖然父母把家產都給予了他,但是當父母老了之後,自己卻不能很好的孝順老人;倒是有的女兒會可憐自己的父母,不捨得讓他們受委屈,時常來照看他們。

因此,對於自己的孩子而言,男女都應該一樣看待。而且從小要教育他們要懂得感恩回報,不能太過於寵溺。

歡迎在文章下部留言進行交流,隨手點個贊支持一下吧~


鄉博博



重男輕女的現象依然嚴重嗎?南方比北方更重男輕女嗎?是兒子好還是女兒好呢?如何改變思想觀念呢?


看到這則新聞,只能說明在中國一些地區依然有很嚴重的重男輕女的現象,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如果家裡沒有男孩,就好像在全村抬不起頭一樣,房子給兒子但是最後沒得到兒子的贍養,兒子有原因,但是罪魁禍首可能是兒媳婦的事,女兒不同,女兒更顧家,但是沒有辦法,幾千年來中國都是男尊女卑的社會,這樣的習俗與習慣一直延續至今。雖然現在人們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這樣的現狀依然存在,而且這個還分區域的,農村比城裡人重男輕女,年紀大的人比年紀小的人重男輕女,南方比北方重男輕女!


記得有一次去廣東的某個城市,一個小飯店外一名身揹小孩的婦女正在洗碗,而她的老公正坐在藤椅上逍遙的看著東西!還有南方的一個工廠經理,前五個孩子都是女孩,第六個的時候終於得到了兒子!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

重男輕女這樣的思想隨著社會的進步會得到一些改變,但是想徹底根除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定這樣的傳統觀念與固化的思維不是簡單的教育就能根除的!

分享熱點熱聞,你關心的話題正是我想說的,點擊關注!你將第一時間獲取更多資訊,感謝有你。歡迎留言,交流探討!


霍偉光


這個在農村還真的很普遍。

我的小姨,去年就遭遇了拆遷。原來的二層小樓再加後面的廚房豬圈雞窩院子等折算下來一共拿了三套房子。他們老夫妻倆住一套,另外兩套全給了兒子,女兒一套也沒有。老夫妻倆住的那套房子,似乎以後也不打算給女兒。結果把女兒女婿氣壞了。後來說補償女兒5萬塊錢,然後又加到10萬,可是女兒女婿仍舊不樂意。老家的房子雖然在鄉鎮上,一套也值三四十萬,三套房子百多萬,換作誰大概心裡都不平衡。我們都覺得小姨太偏心了,像賈赦說賈母的那樣,心要醫生來針一針才好。

可能在老人觀念裡,兒子是自己家人,生了孫子可以給自家傳宗接待,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了,是別人家的了,根本沒有考慮骨肉親情,這樣的觀念到今天觀念都沒改過來。可是即使是如此,仍有很多孝順女兒,生氣歸生氣,父母還是照養。所以才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蘇小妮


農村老人財產留給兒子,卻指望女兒養老,這種情況在農村很少見。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家老人就是蓄意想害女兒離婚,存心不良。農村宅基地一般按兒子數量來分配,沒有多餘房產,而且農村嫁閨女都要彩禮,而這個彩禮大都被女方父母截流,現在女方父母的房產也要留給兒子,卻想讓女兒養老,根本就不可能,好處全讓兒子得了,別人都是傻瓜嗎,女婿答應嗎,你女兒同意嗎,別痴心妄想了。女兒不欠你的,協助你兒子幫你養老就不錯了,現在還想賴上女兒,那涼快哪待著去,一句話,不可能。


七彩薔3


養兒防老,養兒防老!這句老話實在是太不對了。兒子女兒不都是自己的孩子嗎?雖然現在全國教育普及,但在農村裡,老人的思想還是十分保守封建。

重男輕女現象雖然不嚴重但在行為表現上還是有著明顯的對待。兒子寵著、凡事都先想到兒子,讀書、婚事、工作等等。一旦女兒和兒子起了衝突,吃虧的永遠都是女兒。有時雖然疼女兒,但一涉及到兒子的利益,父母便不會對女兒太過感情用事。也正因為如此,兒女們成年了,工作了。父母也老了,他們為了兒子也就是家中傳承香火的人,女兒嫁了出去已成別人家的人,所以會主動選擇將房產金錢等交給兒子,而不是女兒。但又因為要兒子能放心工作,不要為了自己而勞累奔波,慣性的會想到女兒。選擇讓女兒回來照顧自己老倆口,卻又不分房產給她,只能是口頭上的親情談談,多了沒有,甚至還會因此撕破臉皮,強制要求。並且還得女兒與兒子平攤贍養費。

但說實在女兒大多孝順,只是現在新聞報道出來的都是兄弟互相推卸不願伺候父母,女兒不願伺候父母的新聞也有但不多。事情也大多發生在農村。最終解決的辦法竟是以法律協調,分配父母財產多少來確定贍養父母的義務。真是可悲!


君言語


我就是農村的,這有什麼奇怪,在農村就現在好多人的觀念裡也是家產全留給兒子,女兒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人家的,兒子才是自家的。就拿我說吧,爸爸09年腦瘤在西安住院,弟弟就在西安上班,只有下班過來看看,四十多天一直是我丟下自己的家出錢出力在那照顧,但是15年孃家拆遷4套房子,哥哥弟弟一人兩套房子沒我一分錢的份,就這媽媽還整天在我面前說弟弟沒錢裝修,都沒人幫忙,意思讓我給。在農村這種現象很多,從小灌輸的思想女孩子就知道孃家的一切自己沒有份,但是父母還是要養的,所以即使父母有再多,女孩子一般也不會去爭,該孝敬父母還是會孝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