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細數工地上的100種浪費——來看看你的利潤到底哪裡去了?


​/<font>

細數工地上的100種浪費——來看看你的利潤到底哪裡去了?

土木工程大師兄純乾貨分享:細數工地上的100種浪費,快來對號吧!

一、工期/<font>

1.施工工序安排不當,導致施工過程中產生等待,或停工待料。/<font>

2.現場人員缺乏對整體工作內容的認識。/<font>

3.施工班組各行其職,缺乏整體協調。/<font>

4.命令或指示不清楚。/<font>

5.未能確實督導工具、材料、設備等應放置於一定處所。/<font>

6.不應超時的工作,造成超時施工。/<font>

7.未檢視每一階段的工作,是否供給合適的工具與設備,如水電管線等。/<font>

8.對員工督導不力,工作散漫,效率低。/<font>

9.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施工人員不足。/<font>

10.缺乏施工經驗的工人太多。/<font>

11.流程繁複,要求填寫報告及申請表格太多。/<font>

12.縱容聊天、擅離工作崗位、浪費時間的壞習慣。/<font>

13.疏於監督,工序銜接跟不上,造成施工空白期。/<font>

14.員工的執行力跟不上。/<font>

15.出現問題是,不能立即清查出原因,導致誤工。/<font>

16.不按規範施工,工程質量不達標,導致返工。/<font>

17.與監理方溝通不暢,頻繁停工整改。/<font>

二、材料/<font>

18.監管不嚴,進場材料不符合要求。
/<font>

19.材料領取不規範,鋼筋、水泥等主材浪費或流失。/<font>

20.材料隨意堆放,未考慮施工及加工方便。/<font>

a/<font>

鋼筋/<font>


/<font>

21.鋼筋專業知識不夠,圖紙看不明白,就開料單。
/<font>

22.因圖紙破損、難懂、看錯,造成加工失誤。/<font>

23.技術交底含糊不清,沒有明確技術指標要求。
/<font>

24.鋼筋加工機械調試不到位。/<font>

25.未對每一工序的材料及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標準與差異分析)。/<font>

26.現場管理人員對材料的價值認識不夠。/<font>

27.缺乏紀律,縱容粗心或不當的工作。/<font>

28.搬運過程中,導致物料損壞。/<font>

29.加工標準或規範未及時更新,導致加工材料不能用。/<font>

30.施工過程中,施工不規範導致材料浪費。/<font>

31.容許使用不適當的材料,如太好或太差。/<font>

32.出現問題,不能追蹤事故責任人,以致不能糾正。/<font>

33.領取材料過多,卻未辦退料。
/<font>

34.未領取正確的材料,用錯材料。/<font>

35.把可再用的材料當廢料處理。/<font>

36.產生不合規物料,未立即停止生產。/<font>

37.未能檢查水、電和壓縮空氣等管路、線路的裂開、破損情況。/<font>

38.把不良材料當良品流入製程。/<font>

39.缺乏有效系統防止材料外流、避免損失或被偷。/<font>

40.鋼筋綁紮過程中搭接過長。/<font>

41.拉筋及箍筋彎頭的長度過長。 /<font>

b/<font>

混凝土/<font>


/<font>

42.混凝土質量不達標。
/<font>

43.澆築過程中,模板封堵不到位造成材料浪費。/<font>

44.混凝土振搗過度或不夠,導致返工。/<font>

45.商品混凝土強度,未按設計要求提供。/<font>

46.高層混凝土施工,設備落後導致的浪費。 /<font>

c/<font>

模板/<font>


/<font>

47.模板加工不當,或加工標準不統一。
/<font>

48.防護措施不夠,導致模板重複使用率低。/<font>

49.模板正反面混用。/<font>

50.支撐體系不科學,導致模板變形或損壞。/<font>細數工地上的100種浪費——來看看你的利潤到底哪裡去了?/<font>

三、機械設備/<font>

51.缺乏整體調度計劃,可用的機器未獲得充分利用。/<font>

52.疏於檢查機器,使其保持良好狀態及避免故障。/<font>

53.未定期檢查——繩、皮帶、鏈條、輸送帶、潤滑系統等。/<font>

54.缺乏定期清潔、維護。 /<font>

四、場地空間/<font>

55.材料不適當地排放與儲存。/<font>

56.未充分注意材料從出廠到現場的運輸計劃。/<font>

57.機械設備的錯誤安置。/<font>

58.不能保持走道清潔,工具亂丟亂放。/<font>

59.廢料未報廢。/<font>

60.材料供應處場地交通、空間能滿足實際需要。/<font>

61.不常用的機器與設備佔據大量空間。/<font>

62.照明不足,形成黑點,死角。/<font>

63.單位內佈置不良,不能保持條理。/<font>

64.工作場所放不需要的物料,倉庫與工作場所不分。/<font>

65.未重視事物整頓的重要。/<font>

66.未培養及督導物品用完要歸、定位。/<font>

67.定期(每日、每週、每月)清理,未能長久保持。/<font>

細數工地上的100種浪費——來看看你的利潤到底哪裡去了?

五、場簽證
/<font>

68.挖方中有滲水,可以簽證地下水位高度,挖溼土價格比干土高。/<font>

69.滲水較大,還可以編寫施工方案申請排水降水措施和邊坡支護措施。/<font>

70.遇到有地下障礙物,應該簽證。/<font>

71.現場狹窄或者邊坡不夠穩定等情況下無法在現場堆放足夠的回填土時,應該簽證外運土方量以及運距。/<font>

72.基礎施工期間,如果因雨停工或者因甲方原因延誤工期,其排水降水費用可以按照臺班簽證。/<font>

73. 如果長期停工,一定要記期停工,一定要記住不要拖到開工才簽證,至少一個月要辦一次。/<font>

74.砌築部分的簽證一定要說明磚的破損程度,不然審計會直接把材料減掉。/<font>

75.趕工增加的模板,是可以正大光明地簽證。/<font>

76.核算時,不要忘記保溫層的排氣管及管件,面層保護層的油浸木絲板和油膏嵌縫。/<font>

77.分包單位如果損壞或者汙損了你的設備,毫不客氣找他要,協商不成找甲方簽證。/<font>

78.成品保護做了才有錢,現場哪怕是拿竹篙子圍一下,破麻袋鋪一下也要儘快證明,辦理簽證。/<font>

79.嚴格控制灰縫,砂漿比磚貴的情況下,砂漿灰縫應儘量留小,反之則應儘量留大,當然首先應滿足規範,在可調的範圍內進行調整。/<font>

80.清理的殘渣可以作為回填土夯填到一層地面裡。/<font>

六、意外事故/<font>

81.未認識到預防意外事故是工作的一部分。/<font>

82.安全防護不到位。/<font>

83.未按要求標上危險記號,並保持乾淨與易讀。/<font>

84.未建立良好的安全操作規程,不能長久地執行。/<font>

85.缺乏必要的安全裝配:如手套、安全帽等。細數工地上的100種浪費——來看看你的利潤到底哪裡去了?/<font>

七、人事、管理/<font>


/<font>

a/<font>

人事費用/<font>

86.無節制的業務招待費。/<font>

87.沒有明確標準的獎罰制度。/<font>

88.人員變動導致的直接與間接成本增加。/<font>

89.施工現場無關人員過多。/<font>

b/<font>

項目部管理/<font>

90.項目部生活費用無明確標準。/<font>

91.辦公用品管理混亂。
/<font>

92.物資採購環節不透明。/<font>

93.職工差旅、交通費用管理鬆懈。/<font>

94.生活區規劃不科學,附加費用瑣碎、繁多。/<font>

c/<font>

現場管理/<font>


/<font>

95.焊條、鋼絲等小型生產工具、用具浪費嚴重。/<font>

96.場地水電線路混亂,影響施工。/<font>

97.安全工作不到位,隱患多。/<font>

d/<font>

部門合作/<font>

98.缺乏與其他管理人員或部門的溝通、合作。/<font>

99.公司政策執行不到位。/<font>

100.部/<font>門、班組間互相推諉扯皮。

細數工地上的100種浪費——來看看你的利潤到底哪裡去了?


細數工地上的100種浪費——來看看你的利潤到底哪裡去了?

土木工程大師兄整理,本文資源源自網絡,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都是乾貨分享,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關注轉發評論,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