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浠水是要撤縣建市還是併入黃石?

47777086


我不看文件,不找地圖,單說感覺好吧。

浠水既不會撤縣建市,也不會併入黃石的,原因有二:


其一、撤縣建市不合時宜。一般的所謂市,其實就是集市的市,就是商業相對較為發達、工業實力比較雄厚、城鎮化水平比較高的地域。浠水在整個黃岡的縣域經濟範圍之內,居中等偏下的水平,總體上比較,比麻城、團風、黃梅稍弱,比羅田、英山、紅安稍強,與薪春、武穴不相上下的樣子。如果說工商業還有點亮點、有點基礎的話,還真是依託於江對面的黃石,是靠向黃石輸出農副產品和勞動力資源的結果,但是要想撤縣為市,火候還不夠,自己的底子還是太薄了,嚴格來說,浠水還是個農業縣,還達不到建市的標準,硬要霸王硬上弓,拔苗肋長,會適得其反,而且,黃岡不會答應,兄弟縣市也會不服,省裡也不會批准!


其二、黃石想吞噬浠水,己經是司馬昭之心,人皆知之之的事了!但是,黃石、黃岡畢竟是兩個同一級別的地級市。黃石吞併浠水,在目前的國情、省情、市情下,應該是朱八戒娶媳婦,是單相思的事情。黃石建的兩座橋、然後在浠水建的飛地江北農場,還有一些大企業過去圈地,其實都沒有什麼大的用處的。浠水永遠是黃岡的,永遠不會劃給黃石的,最多隻是黃岡做為吸引黃石企業過江去投資、去上雞踢屁的拋磚引玉的地界。這多年了,其實黃石也死了心了,黃岡不放,省裡不準,只好向南發展,往大冶、陽新,環大冶湖方向去搞戰略縱深了!


坐看雲起於此時


這個問題對於整個湖北來說,答案取決於武漢未來的發展路線。

如果武漢只是想做好湖北的省會城市,中部大都市,那麼浠水的可以選擇撤縣建市,黃岡不發展浠水就由浠水自己來發展。

如果武漢未來希望成為新的直轄市,就不能光顧著自己發展,就還要再省內培養一個新的大都市,可能會是黃石,那麼黃石存在的問題就是整體土地規劃,黃石市國土總面積4583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4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然而大地盤都在一個縣和一個縣級市手上,並且所有土地全在江南。可以聯想一下長江沿線的重慶,南京,武漢等都是長江兩岸都有屬地管理的重要城市,江南江北共同發展。所以像武漢,南京,重慶那樣的例子可以直接複製在黃石市。

而且不存前有水後有山,難以發展的說法,長江兩岸若同為一市可以建橋來便利交通,與大冶之間的黃金山可以打通隧道,並且已經有不只一座橋隧了,武漢就是多修橋,減少了三鎮的距離,重慶到處都是山也發展的很好。

浠水和新春若歸黃石,再加上政府的支持,肯定大有作為。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看法,不存在地域黑,地域偏心,文明交流。只願大湖北,大中國繁榮昌盛!


心似琉璃38809619


感謝網友668信任暨邀請回答本話題!關於“浠水是要撤縣建市還是併入黃石?”這一話題,本人認為這兩個選項都很難,觀點如下:

①撤縣建市和區劃調整的事情,浠水和黃石根本無法做主,就連省裡也沒得這個權限。因此,假設說這個前提存在,首先會在“密不透風”的環境下運行。比如某個股票要漲停,在你毫無預感的時候突然就漲了,莊家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②浠水是湖北省著名的“革命老區”黃岡屬縣之一,倘若“改旗易幟”到黃石,我敢說就算湖北省同意,那北京也不會同意。因為,這是聖地黃岡而非其他城市,你脫離黃岡是否意味著什麼?看似民間問題,實際上是政治抉擇,自斷生路,不瞭解的朋友去查查黃岡的內存。

③浠水本為縣級行政編制,撤縣建市的可能性絕對大於脫離“窮媽”至黃石。但建市並非易事,區位優勢明顯之處在於黃岡腹地,地處三市中心地帶,建成地級市的可能性為零。

那建縣級市怎樣呢?我認為也不可行,從地圖上看浠水則是黃岡堅強的後盾,也是中部最發達地區暨武漢城市圈的輻射區,就算改成縣級市也毫無意義,尤其是在大武漢的光芒照耀下,亦如黃石、鄂州、孝感等地級市。

此外,撤縣改區是一種趨勢。有利於浠水城市化、信息化、現代化的建設。可作為黃岡市儲備中心城區,著力提升全縣綜合競爭力和總體水平。

基於發展是第一要務原則,這才是最好的出路!


看鑑襄陽


我是浠水人,有緣在一起說說:當時如果按鐵道部規劃的火車大站能建在浠水,是從大局考慮將英羅蘄三縣以浠水為中心拉動大經濟圈的發展,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今天發展局面肯定會是一個良性化的。國家也是從一這個方面考慮的,怪只怪當年浠水的核心領導人沒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而座失良機。貪近利而忘了遠慮,否則也不至於今天讓大家爭來爭去浠水明天的去向會是怎樣?大家都來說說如今麻城的經濟發展水平現在又提高了多少呢?只能說是不倫不類的了!其他的我覺得真的不好評述了。還是關注大家的建議。


東門金劍


10年內黃岡,鄂州,都會併入黃石,因為武漢在10年內行政區域會升級為直轄市,省會自然會定在黃石,雖然現在的宜昌,襄樊,十堰在經濟上有超黃石,但黃石在歷史文化和交通紐帶還有城市規劃都直接秒掉這幾個市,


Cxviva


浠水縣城距離黃石市區隔江而望不到50公里:

浠水加入脫離黃岡加入黃石是最好的選擇:

1.脫離黃岡符合浠水的利益:浠水這幾年在黃岡發展成了最落後的縣,與浠水的自然交通區位條件嚴重不匹配,省裡規劃經過浠水的武岡城際延伸線被上級改掉,斷了浠水的發展後路。“黃州市政府”繼續只管黃州那一畝三分地,浠水不能再荒廢這麼好的條件,必須尋求改變。

2.浠水的最好出路是加入黃石:浠水是連接黃州與蘄黃廣的紐帶,如果浠水脫離黃岡,那蘄黃廣勢必將一起脫離。

個人認為,浠水加入黃石最好:首先,浠水的經濟不會被黃州嚴重吸附,相反,浠水可以和黃州一較高低,憑藉自己的人口規模,資源優勢,縣城的發展將蒸蒸日上,城際鐵路的走向上也可以聯合蘄黃廣並在黃石支持下和黃州據理力爭.其次,散花濱江新區的發展,必將得到黃石的大力支持,無論是修基礎設施,搞房地產還是招商引資,甚至將來成為黃石的江北新城區都非常有可能.成立新蘄州市的問題在於:江北四縣經濟人口相當,再扶植一箇中心容易誰也不服誰。江北四縣曾經為了扶植黃州區犧牲過,再也傷不起了。而加入黃石,則沒有這個問題。省直管,對於浠水來說是次優選擇。


黃石好運


黃岡比較大,但是黃州在黃岡的存在感很低。浠水,蘄春,黃梅離黃石近,一般都會去黃石,麻城,紅安離武漢近,一般會去武漢。

隨著城市的發展,黃岡應該會有些動作,浠水併入黃石也不是沒有可能。黃岡有四個城市人口過百萬,麻城,蘄春,浠水,黃梅,如果合理的劃分一下,對彼此應該都有好處。


十年讀書


浠水縣是中國湖北省黃岡市下轄的一個縣。總面積為1949.3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為103萬人。浠水縣原名蘄水縣,為避免與蘄春縣縣名相混,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為浠水縣。
浠水縣位於大別山南麓,湖北東部,長江中游北岸,浠水縣位於大別山南麓,湖北東部,長江中游北岸,隸屬黃岡市。處在九江、黃石、武漢的長江開放開發區內,長江水道、柳界公路、滬蓉高速公路平行過境;黃石長江大橋直跨浠水散花;京九鐵路橫穿境內,並建有客貨兩站,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的網絡。

浠水縣轄15個鄉鎮(場),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國土面積1949.3平方公里。她是著名愛國詩人、學者、民主鬥士聞一多先生的故鄉,也是陳潭秋、董必武、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鬥和生活過的地方

關於浠水撤縣建市或建區,還是併入黃石的問題,多年前就開始討論,下有之前部分網友發貼:

討論的異常熱烈,現如今還不是老樣未變。


元元和圓圓


不可能併入黃石,黃岡正加快黃團浠一體化步伐,18年巴河2號大橋正式開工,又一條貫穿黃浠的公路開建,從浠水至西河,穿橋至黃岡城鐵東站,明年黃岡東站開始擴建,國家投資幾十億。建成後從黃岡東站到廣州只需幾小時,南至廣東,北至北三省,受益的是廣大農民群眾


少71021022


浠水縣併入黃石既無可能也無必要。浠黃一江之隔可是卻無鐵路,這就是兩地相聯發展的短板。浠水要發展,鄂東要振興,最好的區劃是浠英羅蘄武黃成立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