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落户天津上名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最近,小妹发现一个城市的名字出现在新闻上的频率很高,它就是——天津市。

落户天津上名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随着全国各省市抢人大战的愈演愈烈,每个城市都使出了看家本领来吸引人才的落户。

这场始于去年春天的"抢人大战"打响之后,"战场"从武汉、西安、成都,迅速扩展到更多的各类城市;争抢对象,也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扩展至往届的年轻大中专生,从"人才"放宽到"年轻人"。比如,西安规定,凡是在该市已经就业的35岁以下的年轻人,无论学历,皆可落户西安。"抢人大战"承载的已不仅仅是集聚自身发展所需的优质人力资源的功能,更承载了从战略上优化城市的人才和人口结构的功能。总体而言,它的社会效果是积极的,尊重人才,拥抱青春,为城市增添活力和生气,也让千万大学生直接受益多多。现如今,作为直辖市的天津直接放了大招: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放宽对学历型人才、资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和急需型人才的落户条件。根据这一政策,在津无工作、无房、无社保,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全日制高校毕业本科生可"零门槛"直接落户。

落户天津上名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样一个低门槛的落户政策,一时间让天津变得炙手可热。政策引爆众多外地人才申请热情,不少北京及周边省市的申请者远道赶来。

据新闻报道,自政策公布的16日中午12:30分至5月17日早上8:30分的统计数据显示,不到一天,已经有30万人登陆并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

小妹认为一个被全国公认是"高考天堂"的直辖市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大多数人都抱着如果能赶在政策一次次发生变化前就办好准迁证,也许有望在天津买房投资,未来让孩子轻松考上"双一流"的大学这样的想法,不远千里落户天津。

但是没有如果。一切以投机欲望为注脚,试图利用"bug"毫无代价地获得稀缺资源的故事,注定要这样收梢。

17日周四中午,天津官方媒体称,从16日12:30到17日8:30之间,有30万人登陆并下载了"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这个App一夜成为新"网红",在苹果商店App Store一度飙升至免费应用排行榜前十,超过京东、快手和百度。由于使用的人太多,服务器被挤爆了。崩溃的服务器打乱很很多人想网申的节奏,直接飞奔去了天津。

落户天津上名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17日官网又发布了文件流程,会发现无论办理哪种类型落户,第一步都是先要办理在线申请。只不过由于服务器的瘫痪,官方临时决定允许大家不经网上申请,直接到线下来办理。但实际上,这种"线下办理"的实质,不是跳过线上的步骤,而是到线下来进行网申。

落户天津上名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面对"汹涌"而来的落户人流,天津市开始细化规定:5月18日下午稍晚,天津市公安局在发出的《天津市公安局优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理落户手续》中称,按照市人力社保局要求,对无工作、无名下住房,拟落户北方人才集体户的人员,需本人在北方人才办理个人人事档案存档手续后,再到各区行政许可中心引进人才联审窗口办理准迁手续。

落户天津上名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18日一天,根据河西、河东和滨海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所公布的数字,天津当天发出了265张准迁证。加上滨海新区前一日发出的57张,截至21日官方所有公布过的已发准迁证的数量是322张。据天津河西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当日只能发60个号。根据相关要求,刚过去的周六、周日休息已改为加班办公,行政服务中心附近的酒店早已爆满。此外,多数开发商售楼处也挤满了人,都是前来购房者。

到了19日晚上19:15分,《天津日报》刊发了天津人社局对政策的进一步解读。其中提出,在外省市有工作单位的人员,不能按在津无工作单位申报落户。如弄虚作假骗取落户资格,将会被注销户口、纳入诚信"黑名单"并通报原籍。并且,落户程序有所变化,北方人才市场不是必到之处,各区联审窗口也能领到提档函,同时还对人才相关资料预审核,预审合格的出具天津市引进人才落户审批表,然后回原籍提档,调入北方人才市场。北方人才出具的存档证明和人才落户审批表,是办理准迁手续的必备条件。截至21日,该政策仍然延续,尚未发生其他调整。

这就意味着在外地有工作的人是不能落户天津的。

96个小时, 322张准迁证,1万多份调档函。目前只有极少数人拿到了"天津绿卡",人来人往,太匆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天津户口"含金量确实不低。2017年天津高考报名人数为5.7万人,数量是31个省和自治区中倒数第4位,而本科一批录取率是25.02%,位列全国第一。

落户天津上名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从理论上讲,就是每4个天津考生,就有1个能被一本院校录取。对比高考大省河南9.48%的一本录取率,简直不能想象,这比在北京买学区房划算很多。有些网友调侃,"大都看准了天津高考升学率吧。可能在拿到准予迁入证明的一刻,孩子报考的大学都想好了。"

小妹觉得天津想要的人才是能真正扎根在那儿,工作生活在那儿,能为城市的发展起到一定带动的作用的人。而不是住在天津享受着天津的教育资源,工作在北京,为北京创造价值的人吧。

然而在天津人才新政出台的96个小时里,数百万人经历了从狂喜到震惊,从满怀希望到彷徨不甘。更多人只能将它当成一个做得太美的梦,醒时再空余一声叹息。

落户天津上名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