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亲戚不亲,农村现在的“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怎么回事?

新大风歌


以前的农村逢年过节都是热闹非凡,平常亲戚走动的也多,关系很亲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交往也很多。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地走动就少了,亲戚变得也不亲了,村民之间的交往也少了,出现了冷清的状况。


那亲戚不亲,为什么好多农村出现了断亲潮了?


1、忙于生计


以前的农村,以农耕为主,家家都是围着自家的田地打转,就在附近走动,收入低,经济不发达,外出工作的较少,相处在较窄的环境中,意识不强,能吃饱就行了,没有压力,过着休闲的日子,整体社会大环境都是如此。


现在社会环境不同了,生活节奏快,压力大。


老人、孩子、家庭、房贷、车贷处处都要经济支撑,就拿孩子来说吧,以前养个孩子费用少,不费劲,没有补习班等其它过多的费用。


现在养个孩子不容易,费用超多,比如:奶粉、尿片、补习班、兴趣班,学杂费等各种费用,家长还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房贷和车贷也是不少的开支,不努力赚钱能行吗?


忙于生计呢。


各有各的事要忙,没有过多的时间联系亲戚,所以越来越淡了,亲戚也不亲了。


以前的工作没有压力,现在工作跟业绩挂钩,业绩不好,工资就少,工资少就养不活家人,所以不拼命努力工作能行吗?


工作是一个家庭的命脉,没有工作就没有经济收入,没有收入一家人进入了瘫痪的状态。


时代进步很快,不进步,随时会被社会淘汰和抛弃,各种技能需要时间去提升,学习也需要时间,为了生计,你不提升,不努力,能行吗?


所以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亲戚联系就少了,时间久了,就不亲了。



2、贫富差距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越来越好了,有些能力好的村民,越来越富有,建别墅,买车子,也有些能力较弱的村民,住平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共同语言也少了,亲戚交往也少了,慢慢就不来往了。


有书君的村子就有这种现象,伯伯家的儿子能力好,是个企业的老板,招聘了不少员工,货物销往全国,每天忙个不停,家有别墅豪车。


叔叔家的儿子就不一样了,普普通通的打工一族,过点温饱的日子,经济增长也不大,几十年依旧如此,两家的贫富越拉越大。


富有的家庭在吃喝用和其他方面都不同,交往的圈子和层次也不同,贫穷的家庭,每天过着三顿温饱的生活,交往的人也相对较底层些,两极分化严重,观念和想法也不同,变得无话可谈,亲戚的关系自然就淡了,慢慢就断了。


3、亲戚疏远


现在留在农村的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在农村住了几十年,自己种点菜,孩子留在老家上学,中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一年在外,春节才回家,亲戚之间的走动也少,平常也不联系,慢慢的淡了。


还有原因是现在很多人好不容易回趟家,很疲劳,也懒得联系亲戚了,各自呆在各自的家,陪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以前村里的生活环境大同小异,低头不见抬头见,现在是一年见不到一次,有些就是在外面工作,在外面买房,在外面永久定居,不回农村了,亲戚都不联系了,也就慢慢的断了。


还有些人,他们外出二三十年了,只回来过一两次,然后又匆匆的走了,老家的亲戚,哪里还亲呢?


还有些是嫌贫爱富的,不愿交往条件差的亲戚。



4、自私自利和相锋相对


有些亲戚之间心里都有各自的小九九,自私狭隘,见不得别人好,计较别人多得一点和自己少得一点,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断,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深,兄弟之间互不相让,反目成仇,对薄公堂,这些情况在农村时有发生。


前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新闻,说的是一个87岁的老奶奶,生了六个孩子(四男二女),老奶奶41岁的时候,丈夫去世了,一个人独自把六个孩子抚养长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养活就不错了,可想而知当时有多困难了。


孩子大了,各自成家了,时间久了,兄弟之间常为了一些小事争吵和计较,矛盾日益增多。


二儿子说:”母亲偏心,给谁多一些,对谁好一些”。


母亲说:”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一样对待”。


二儿子不相信,觉得母亲对自己不好。


母亲说:“至于某个儿子实在是特殊情况困难,就帮一下……”。


母子多次争吵,二儿子和兄弟也相处不好,其它兄弟之间感情也较淡漠,常为小事互不相让。


没人关心老人,老人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了,于是他们开了家庭会议,说每家轮流照顾老人,每户住两个月,从老大开始,然后老二,老三,老四,以此类推。


可刚开始轮完第一圈,第二轮开始了,从老大开始,老大照顾完了,轮到老二接老人了,可老二不接,老三不在家,老大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不愿意继续留老人,于是老大把他母亲赶了出去。


老奶奶没地方住,晚上只能自己走到老二家门口,不停地喊门,老二一家人始终不应答,不出来开门,大冬天严寒酷冷,老奶奶就靠在门口的大树下活活冻死。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才发现老人确定去世。


看到这个新闻,有书君当时的心在颤抖和酸痛。


一对父母可以养活十个孩子,可十个孩子却养不起一对父母。


在农村兄弟之间,亲戚之间的矛盾常有发生,经常互相猜忌,自私自利,不顾别人的感受,没有同理心,亲情淡漠,兄弟断亲。


当然,有些亲戚也依然保持很亲,经常联系和相聚。


总之,亲戚不亲和断亲都有各种的原因, 但有书君觉得,亲戚之间还是要多多走动和联系,和睦相处,互不计较,互相帮助会更亲,如果一味的猜忌和自私,那只会越走越窄。


社会都是群居群体,不能单独地闷着头过日子,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和谐相处,恢复生活的气息,会有更多的活力和见识。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幸生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亲戚不亲也不是其中一方的错,双方多少都有责任,说到“断亲”哎……我真的深有感触。

我爸兄妹五个排行老二:一哥一弟两妹妹。其中仅有的两个妹妹早在几年前就没有了来往,在这里我就不说他们兄妹之间的事情了,其实我本身对这两个姑一点好感都没有,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我大姑吧:小时候和大姑的关系感觉都不怎么好,我姨家和我大姑家是前后院,记得小的时候我经常在我姨家住,有的时候也想去后院我大姑家玩,可是却进不去,因为我大爷的孩子和我大姑的孩子关着门不让进。儿时的事我也不说了,我就说前两年的事吧:记得有一次我和姨弟回他老家去钓鱼,经过我大姑门口的时候,看到大姑在门口本想着怎么着也得给她说句话,他们大人之间再怎么不好也是他们大人之间的事,可不曾想快等到大姑面前的时候,她和我姨弟说完话看到我索性就直接不抬头了,我的天啊,我哪里得罪你老人家了,我们是什么关系?姑侄关系啊!用得着这样嘛,你们大人之间再怎么有矛盾,也不用这样对小辈吧?从那以后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彼此都没搭理过对方……

再说二姑:记得那是头一次去上海,当时二姑他们也在上海打工,因为他们家有孩子,不方便和别人一起合租,他们就自己租了一套房,说实话他们家过得也不富裕,就想着让我和我大爷的儿子一起去上海找他们,也能给他们减轻一些房租压力,去之前,二姑她也给我们说好了拿多少钱房租,也都同意了,临走时,我爸还特意给我说:你二姑家过得也紧张,自己多注意点。可谁曾想刚到上海他们家,还没坐下来吃饭就给我们说房租要涨,想着涨就涨吧,多大点事。

刚开始的时候还说得过去,我们村在那附近的人也多,感觉挺好的,可过了一段时间,二姑说如果你们想要和我们一起吃,要交多少钱。我说不用了,我自己吃,大爷的儿子也说自己吃,可没过多久,大爷的儿子不好好上班,最后也没什么工作,一直都在家里闲着。我呢,每个月按时交房租,自己吃自己的,大爷的儿子没工作,房租不交了,人家在一起吃,我一看这情况,心里肯定不舒服啊,再加上我大爷家那个儿子,什么话也都给我说,我知道后心里特郁闷,同样的姑,同样的侄,却不同对待。

就这样过了没多久,我就搬出去和村里的人住在一起,搬走的那天,我哭着给二姑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知道我为什么来吗?因为我二姑你在这,我才来的上海,你口口声声说对待我们俩都是一样的,可为什么他可以不交房租并可以和你们一起吃饭,而我却不能像他那样,不但不能像他那样,而且还要从这里搬出去,为什么我要搬出去,这就是你说的同样对待?我就这么搬出去,你也能放心?你可知道你不是别人,你是我姑啊,难道真的还不如一个村的人亲吗?呵呵呵……那好,从此以后你不再是我姑,我也不再是你侄……

事后给我爸说了,我爸听后很生气就让我回家了,二姑给我爸打电话解释,被我爸说了一通,爷爷奶奶也把她骂了一顿,我妈就说了一句:如果是我侄子,我自己即使不吃不喝也不会这样对他,在上海那么大的地方,你说让他搬出去,就搬出去,如果没有认识的人,你让他一个孩子怎么办?从那以后我家和二姑家就再也没有任何来往。

仅有的两个姑就这么没了,大姑是父辈的事,二姑是和我的事,其实我也知道:爷爷奶奶和大爷一起住,两个姑肯定就会对大爷的孩子好,可是好归好,但也不能如此不同对待吧,嘴上叭叭叭的说:都是一样对待,可做出的事却又天差地别。哎!算了,世界上谁离开谁不能过,各自安好吧!


鲁南小邵


一哥“俗眼看社会”――

缘何出现断亲潮

不知从何时起,亲戚间走动少了,或者是逢年过节匆匆来往,也没有了浓浓的情意,微信短信的问候来自网络,多是编辑好的网络用话,兄弟姐妹只有过年时才于父母处短暂一聚,平常没事家庭群里是一片沉寂,若或有红包跳出,定是那家的孩子要办事了,至于姐妹因钱财反目、兄弟因赡养成仇的也时有听闻,我们不仅要问,我们的亲情怎么了?

亲戚不再亲了,是因为我们之间有了距离,(亲、堂、表)兄弟姐妹为了各自的生计、怀揣各自的梦想、依据各自的技艺分赴各自的战场,或是南国都市、或是北方小城、亦或某个边隅乡村,经济的发展与地域的开放催促着更多人寻梦的脚步,距离产生了思念的美,也磨灭着人的记忆,更有下一代对于叔伯姑舅姨等概念缺少了感性,假如你我是那空中的风筝,现在尚有家中老人一线相牵,那一天老人的手不能牵动你我的线,你我或许是那聚合的白云,不知何为归途,有可能欣喜不再漂泊,然而你我已不再属于那故土的你我。

亲戚不再亲了,是因为我们的下一代没有亲戚,这一代有多少是独生子女啊,多少人说这代独生子女是幸运的,双方父母都在为他们积累财富,然而倒金字塔式的养老重压却落在他们身上,放开之后,为了完成上代的生育梦想,下一代、二代的金字塔又正了过来,他们如何承受这种亲情带来的压力。或许这一代印象里的兄弟姐妹是隔壁王叔家的,下一代印象中的叔伯姑舅姨是楼下王奶奶家的,亲情的感性中已经鲜有了血缘的成份,有点苍凉的可悲。

亲戚不再亲了,是因为金钱占据了我们的整个生活,那时出门我们多想挣钱成家立业,翻腾摸爬我们已是焦头烂额,或许小有所成我们筑起那个叫家的小窝,家中的父母要赡养,身边的孩子不想让他再接受你我受过的搞笑般的教育,我们在奔波的路上没有停息,也不敢停息,金钱对于你我是何等的迫切,我们也常常会问时间都到哪了,自己的内心狠不得抓住生命的秒针,然而真的不够,父母那里的费用口头上说的大方,内心何尝不是压了又压,孩子的费用还按着我们上学时可怜的花销预算,兄弟姐妹间或许因为你少拿一点你少侍候老人一天而斤斤计较,亲情中少了几分宽容多了几分尖酸,世风日下几成规则,无不让人唏嘘。

亲戚不再亲了,是因为你我泛滥的“义”灭了我们的亲情,古人所谓的大义灭亲的义是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义,是江山社稷危亡匡扶的义,是持守道德底线遵循群体利益的义,而你我的家中,把亲人错误当作不义,把亲人的借贷当作不义,把亲人的不孝当作不义,把亲人的一句闲话当作不义,等等,断而绝之,从此反帖门神不对脸,兄弟也成陌路人,儿孙计仇难化解,可知娘胎血脉亲。

亲戚啊,自古就是民族、社会、国家的一部分,是千年传承的血脉,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伤痛,是灵魂归宿的盘根错节,岂能断绝在你我手中?然而,时过境迁,谁还说这无用的亲情。





一哥于一


不要说别人吧,我说说我自己,俺姊妹五个,一个一个都特有本事,都在城里安了家,都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唯独我是个农民,守候着老家这一亩三分地,目前为止还没有脱贫,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我曾记得在二十年前,去过一趟姐家,那脸色一脸的不高兴,我真体会到了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地步啦,走了一趟妹妹家也是如此,人常言说一辈子亲,二辈子表三辈子噎他姥姥吊,我看这第一辈就把亲戚断啦,以后再也没走过亲戚,过的穷啊,穷人难登富人的门哦。这就是命,命中注定你享个啥样的福,受个啥样的罪,正应了这句话,为人处事心不狠,社会家庭占不稳,都是金钱闹的,没有谁对谁错,这社会很现实,有钱就任性,给没钱的做亲戚咋来往。


狼善良617


今年春节,我们按礼数去给亲戚家拜年,可巧五六家遇到了一起,本来也没啥,大家坐下来,拉拉家常,相互说说近况,弄些菜,大家高高兴兴吃饱肚子,回家就完了。

说话的气氛还可以,平日里我和兄弟媳妇就不多来往,因为分家我们有老人,多占了房屋,事情都过去三十年了,我早都在镇区买了楼房,当年老房子锁了门,闲殖着。

酒足饭饱,我们都从亲戚家出门,因为都走一条路,大家可以一起走到路口再分开,但弟媳妇啥话也没说,宁是把本家侄儿拉过去,问急了说是去商店买东西,我们信以为真,还傻乎乎等他们,谁料他们过了马路,连商店门也没进,从另一边马路,超过我们走了。事若平日也没什么,爱咋走都行,万家团聚的节日,连点齐码的礼仪都不顾,一下子惹恕了我,回家后,本来打算去兄弟家拜年,没去。本来两家平日就不多往来,现在更少来往了。

这是不是断亲的节奏?

农村有句老话亲兄弟明算帐,老人请了权威亲戚分家,不满意可以明确提出来,老人活着时充当好人,老人死了,纠结往事,亳无意义。

把这些陈年往事总是纠结在生活里,真的很累,兄弟情,少走动也好,大家说呢。


开心151933790


亲戚是无法忽略的一个群体,好的亲戚对家族帮助是巨大的,不好的亲戚会起到反作用,无论好坏,我们始终十分重视亲戚这一族群。我是70后,记得小时候亲戚总是来往不断,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家常事,如果两家离的远分别时哭的真亲。

现在,感觉这个族群只是维持一层血缘关系,不爱来往,无话可说,甚至有的连名字称呼都忘了,隔着一两代都变成陌生人。导致亲戚不亲的原因有三。

一、走亲戚不再是亲情,是利益。过去每个家庭状况比较相似,谁也不攀比不利益化,相互沟通非常自然,如今亲戚变得更加功利主义,相互防守。

二、亲戚贫富差距加大,看不起穷亲戚。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亲戚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势必会出现裂痕。(这种嫌贫爱富的亲戚最好断交,他帮不了你还小看你)。

三、自私自利攀比。有的亲戚看不得其他亲戚过的好,如果某些方面优越于他,可能引起嫉恨与不满。还有亲戚之间攀比也是疏远亲情的罪魁祸首。

其实亲戚都是一家人,都是有这血缘关系的,踩别人几脚并不会显得你比他高贵,而更加显现出你的人品。

信息发达的时代,缩短了地域距离,却拉长了人心的距离。


大漠珍奇


现在社会,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确都存在着亲戚不亲的情况,也确实出现了断亲潮。不过这种现象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亲戚之间关系疏远,有些亲戚之间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毕竟血缘关系在那放着呢。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母亲那边兄妹七个,我有四个姨,两个舅,我们这一辈老表总共20个。我小的时候,感觉各家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农忙的时候,我的姨,舅都会去我家帮忙干农活,谁家有啥农产品了,也都会给其他亲戚送一些,那时候经常吃到大姨家的桃子,二姨家的苹果,舅家的蘑菇,我爸妈也会给他们几家送西瓜和蔬菜。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之间,也会赠送衣服。我大姨是他们兄妹中的老大,她家孩子自然也是我们这一辈里面最大的,他们家孩子结婚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家伙们都在上学,也就是我们的父辈给他们家上礼了,我们这些没成家的表弟、表妹们都没上礼。我大姨夫是个特别精明的人,感觉他们是老大,如果等到其他家孩子结婚的时候,他们也只上一份礼,感觉他们已经成家的孩子如果再上一份礼,他们家就吃亏了,我大姨夫宣布,由于我们这一辈小孩太多,为了不增加彼此的负担,老表之间不再走动,不再上礼。从那时候起,也就是形成了结婚的人,都不再去走亲戚的现象。说实话,我都十来年没见过我的好多老表们了,见了面也不一定第一时间能认出来。说句不好听话,这也意味着,等父母这一辈,百年之后,老表们就断亲了。

我爸兄妹四个,我有三个姑姑,我们这边亲戚走的都比较厚道,红事、白事都走动,去年我大姑家的孙子结婚,我们也是全体老表都上礼,而且礼金比我们那一辈的还涨了一倍。也就意味着我们不但老表之间走动,连下一代也会持续走动。

现在社会亲戚不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贫富差距大,相互攀比、妒忌、看不起,还有些亲戚借钱不还,不照面。感觉亲戚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纯粹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相互依赖的程度低了,也导致亲戚之间越来越疏远。


新农人文案


很多人利欲熏心,还那里记得什么是亲情?我深受其害,现在也对亲情看的很淡。我一个亲外甥,我把他当成儿子,他背后给我搞鬼,你说还怎么再走动?我这些年以承包水电为生,所有的材料工人工资都让他管理,是我给他提供了平台,不是他能力多强。他背后以我名义接私活,还用我的材料工具,拿着我的高工资偷着赚钱,一个几百万的工程,都被他把钱搞去了。还有一个我亲姐,我工程缺钱向她儿子借了几万块钱,她竟然大年三十哭着来我家要账,我当时火了就让她走,明确告诉她钱不是借她的,你没有权利找我要。说实话有些事情我也有不对的,比如有些事情太感情用事,总感觉亲人就是可以完全信赖的人,经历过很多才明白,这个世界上唯有老妈可以信赖,就是亲爹都要留个心眼。现在我对亲情很淡,也不喜欢过年走亲戚,没事带带孩子看看新闻,三五好友喝酒聊天,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享受孤独寂寞冷,远离亲情独善其身。话有偏激可以批评指正。




双喜红娘


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农村根本就不出现什么"断亲潮"。只是现在社会发展较快,生活节奏也快,人们为了钱,四处奔波。甚至有些农村地方,家里只剩老人和小孩,大家都外出打工,亲戚之就很少走动。但是农村人纯朴友诚,热情好客,亲人间的事,他们都深藏在心里。比如说,有亲戚办酒,他们多远都要回来参加。比如说,春节期间,不管多忙,都要走亲戚。还有前段时,我们村子里有人病危,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他的亲戚朋友们在微信自发捐出了3万多元来。

我也是农村人,我们都很珍惜亲戚朋友之间的情意。虽然我们不常在一起,一旦见面我们都会热情的问长问短。当然也些亲戚,因为不常见面,他们的儿女就不认识了,也有人因为搬到城里住,很少回来,大家也慢慢地淡忘了。

所以老人们常说亲戚关系是: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就认不了!


手机用户真话里说


先说说我老公他们一家吧,他就一个妹妹,但是肯定处不好,有很多事情可以说明,1.当初他妹妹没钱买房子付首付,我们借了首付的可以说是一半的钱,后来我老公父亲和他妹妹倒过来说:要不是我老公借钱给她,她就买不起房,她也就不可能欠房贷,也不会那么辛苦

2. 他妹妹家有个孩子,男孩,由于我老公妹妹出国打工,孩子呢就一直放在我老公家,一直是我老公父母在带,大概带了四年了吧,这期间我孩子一直是我带,后来由于我们遇到事情实在困难,需要我上班,需要他父母帮我们带一年孩子,也就一年孩子就去幼儿园了,我老公的妹妹和我老公父亲当着我老公面说没义务带孙女法律没说有义务,他们说的是没义务,但是为人父母在孩子困难的时候帮一下没什么

3.我们买的房子比较早,因为当时孩子小,也不急慢慢装修呗,后来我老公爸爸天天催着问我老公要钱,说装修,前后要了15万,让我们家孩子早点上学,那年我们家孩子才一岁半,当时我和老公都不明白,后来我老公无意中听到他爸爸和他妹妹的对话,说你哥房子要装修好了,你家孩子可以去住,去上学了,那时我和老公才恍然大悟 ,后来因为房子卖了没住成,他们一家把我和我老公骂的难听

4.老公妹妹喜欢嚼舌根,遇到事情就说我老公无情,没有人情,但是真的有事了,例如:我老公外公生病了,我老公尽自己所能去帮,小姨去世了,开车12个小时赶回家,相反他妹妹呢,什么都没做,说没时间工作忙,大家都有工作这个年代谁不忙,只能呵呵哒了

5.有钱得意忘形的人,之前大家经济水平一样的时候,还可以,出国打工赚了钱,非常神气,说她和她孩子老公是我老公父母的底线,谁都不能碰,我只能呵呵了,你们高高在上别人就是低贱被你践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