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胃癌通过什么检查最准确?

老大唐能国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们最近发表了一篇《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的文章,对针对胃癌的各种检查手段作了总结,给出了比较精确的诊断准确率数据,其中准确率最高的还是内镜,跟大家分享一下。

日新月异的内镜检查技术对于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至关重要

  • 普通白光内镜(WLE)筛查可以发现胃肠道局部病变,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一些微小细节的病变无法识别。增强放大内镜通过在普通电子内镜的基础上增加变焦镜头,使黏膜组织放大1.5~150倍,能够更加清晰的识别出胃部微小病变,大大提高了胃癌的诊断率。

  • 随着醋酸-靛胭脂增强放大内镜(ME-AIM)与窄带成像增强放大内镜(ME-NBI)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ME-AIM、ME-NBI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

  • 有研究表明,ME-NBI诊断胃癌癌变准确率为94.2%,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5.3%。ME-AIM诊断胃癌癌变准确率为88.9%,敏感性为83.8%,特异性为91.5%。而普通光镜准确率仅为65.8%,敏感性为63.2%,特异性为68.2%。

CT等影像学检查

  • CT检查的优点是可以清晰显示胃癌的形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而且随着高分辨CT的问世,更有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 有个小范围(90例胃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28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率为97.8%,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71.4%。

  • 另外,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超声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MRI及PET-CT因价格较贵,不做常规推荐,且主要用于辅助胃癌分期。

晚期胃癌预后差, 术后五年生存率仅为10%~20%, 而早期胃癌的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胃癌的关键措施, 能大大提高胃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内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目前诊断早期胃癌的“金标准”,更准确的发现并及时治疗早期胃癌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务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爱平,马臻棋.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153-154.


子乐健康科普


你好,我是齐冬梅医生,一位中医肿瘤科的老中医。长期从事肿瘤科的诊治、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很荣幸能够回答您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你。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就是我所说的癌症,您提问的胃癌通过什么检查最准确?如果是怀疑胃病甚至胃癌的患者来说,直接简单又准确的检查方式就是胃镜了,必要的话还可以进行胃镜下的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另外也可以做螺旋ct,通过做螺旋ct扫描来重建三维立体,可以模拟内腔镜,属于一种无创伤新型的检查手段,主要是采用一种放电发射成像的技术判断淋巴结以及远处的转移病灶情况,真要检测胃癌的准确率比较高。

如果是怀疑患得了胃癌的话,可以了解一下胃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胃癌患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也没有什么特意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往往病情已经发展到了胃癌的中晚期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明显的症状,比如上腹饱胀感、食欲减退、嗳气、呕吐、恶心、黑便、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症状虽然是胃癌早期的症状,但是经常有患者误诊为胃溃疡,这点要多注意。一旦发现身体不适,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一旦出现了胃癌的早期症状,应该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中医治癌在医学中是比较重要的方式,“中医三位一体疗法”采用内服与外用,局部和全身,脏腑和经络穴位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有效缓解,消除症状体征,消减瘤体局部病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保障免疫监视系统正常运行,以使机体主动消灭转移的癌细胞,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胃癌患者日常特别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一定要远离变质、过期的食物,过夜的剩菜尽量倒掉,吃饭不能太快,要细嚼慢咽,少吃腌制的食物,限制盐的摄入量,注意饮用水的质量,养成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吃一些刺激肠胃的食物。这些对疾病的恢复都是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欢迎关注和转发,大家有什么癌症方面的疑问,都可以私信、评论您的问题,我将尽力为您解答您的疑问。


齐冬梅院长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1。

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下面小医介绍以下几种胃癌的检查方法:

1.胃镜检查

能够直接观察胃粘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以对可疑病灶钳取小块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广的检查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2.X线钡餐检查

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做出诊断。优点是痛苦小易被病人所接受;缺点是不如胃镜直观且不能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

3.其他影像学检查

螺旋CT、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等。

4.其他检查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125在部分胃癌病人中可见升高。

通过临床表现、纤维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多数胃癌即可获得正确的诊断。

关注小医,小医每天给您分享各种健康小知识。


河州小医


我是小影大夫。胃癌通过什么检查最准确。最准确应该是做胃镜取活检。胃镜是唯一能发现早期胃癌的检查。胃镜下发现有可疑的病变,就直接取取一点组织出来化验,如果能实实在在的看到癌细胞,那么就是胃癌。确诊了胃癌,需要评估分期,这时候会做腹部CT检查。目的是看有没有侵犯周围器官和远处转移,不是为了确诊胃癌。

胃镜取活检是确诊胃癌最准确的检查

目前检查胃部疾病,大多数要靠胃镜。胃镜胃镜是从嘴巴伸镜子进去观察食管和胃部的黏膜结构的检查。可以直观的看到里面有没有长东西,如果怀疑有病变,可以直接做活检,取点组织出来化验,看看是什么性质的病变。如果取出来的组织,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癌细胞,那么就可以确诊胃癌。做活检的目的是明确诊断,指导下一步的治疗。胃镜也是目前确诊胃癌最准确的检查。


比如做胃镜看到,有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这时候需要做活检,因为不知道这糜烂的组织里面有没有恶变的组织,要取一点组织出来化验。如果化验出来是单纯性炎症,对症治疗即可,但是如果是看到了一些癌细胞,即便是看到一个癌细胞,都能诊断胃癌。在治疗方面就要,评估能不能做胃切除手术了。

比如做胃镜看到胃里面有个息肉,如果很小,可以直接摘除,摘除后也要做活检,看看是什么样的息肉。如果很大的息肉,只能取活检,活检是良性的,那么手术方式就直接切除即可,但是如果是恶性的,就需要评估能不能手术。

检查胃部还有X光钡餐,CT和PETCT。这些检查都只能怀疑是胃癌,并不能做确诊。一般是做了胃镜确诊了胃癌,才会做CT和PETCT两种检查,目的是为了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所以怀疑有胃癌的,一定要做胃镜取活检,这才是确诊胃癌最可靠的检查。


小影大夫


胃癌通过什么检查最准确?

大家对于胃癌都存在一定的认识,但是认识可能又不够全面和准确。那么什么是胃癌呢?临床工作中,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其实我们所说的癌症,称为恶性肿瘤更加准确)。来自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那么就像题目中所说的,胃癌通过什么检查最准确呢?如何早期发现胃癌呢?



胃癌的临床症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胃癌的临床表现。不得不说,早期胃癌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更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或者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也不具有特异性。如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食欲减退、暖气、呕吐、返酸、恶心、黑便、体重明显减轻、贫血、上腹部疼痛、腹泻、甚至全身骨痛等。这些症状本身不具有明显的胃癌指向性,可能与胃炎、胃溃疡等不容易鉴别。当然,有一些症状是在疾病晚期才会出现,如全身骨痛。

胃癌的基因诊断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胃癌的基因诊断。这个大家可能了解的不多。微小 RNA(miRNA)-196A 是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生物标志物,其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文献报道,miRNA-196A 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100%和75%。除此之外,还有ras、p16及p53等也与胃癌有关。但是基因诊断,在目前临床上应用并不普及,且费用较高。

胃癌的肿瘤标志物

然后就是我们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这里面主要是指癌胚抗原(CEA)、CA72-4、CA19-9、胃蛋白酶原(PG)Ⅰ、PG Ⅱ和胃泌素-17。这些肿瘤标志物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结合患者的胃镜及影像学表现,往往能够提供较大帮助。

胃癌的影像学检查

胃癌的相关的影响学检查,其实首先是指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它对临床医师手术方式及胃切除范围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但目前临床使用正在减少。除此之外,CT、MR、PET/CT、SPECT等都有各自的价值。临床上会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胃镜

应该说无论对于胃癌的早期筛查还是对于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胃镜发挥的作用都是其它检查没有办法代替的。胃镜能够非常直观的观察到病变的位置和病变的外形,并且能够取出组织进行病理学的检查。而病理学的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因此,张大夫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怀疑胃部病变的话,胃镜是一个最经常可能选用的检查方法。


张之瀛大夫


胃镜取组织活检。

针对胃癌诊断的方法比较多,比如胃镜、造影、CT等,总的来说胃镜优势明显,准确性高,检查痛苦也小。

每一种辅助检查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医生选择主要以准确性高为目的,其次才是副作用及成本因素。胃癌早期基本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而胃镜也不在常规体检方法之列,所以在胃癌的中后期发现率高,也会首选做胃镜。

胃癌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出现的恶心、呕吐、左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胀满等症状与上消化系炎症和溃疡很难鉴别,使用胃镜可以仔细观察,而且也能提取病变组织送检。





星151226


胃癌通过什么检查最准确?这个问题的意思应该是怎样才能确诊是胃癌,也就是说,初步检查怀疑是胃癌可能,什么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这个在临床上没有争议,癌症确诊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也就是取得病灶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如何取得病灶的组织呢?可以是活检,可以是手术,不同的癌症取组织标本的途径和方法不同,就胃癌来说,由于胃是空腔器官,通过食管口咽通向外面,因此,胃镜是取得组织标本的最好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没有确诊之前都只能叫可疑病灶,就像一个犯罪嫌疑人,在明确证据之前只能叫嫌疑人),然后活检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有的人会说,既然做胃镜就可以确诊,那为什么还要做其他检查,比如抽血,比如做CT等这些检查?这个很好理解啊,一是请问你是怎么怀疑胃癌的?正是因为其他检查提示可疑癌症,所以通过胃镜活检来确诊,二是一些必要的抽血检查也是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了解贫血情况,大小便检查,还有肝功能检查等,这是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三是全面检查进行分期,胃镜活检只是为了确诊胃癌,而其他CT等检查是为了了解是否还有其他地方的病灶。

此外,对于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的健康人,如是是胃癌高危人群,或者有的人就是担心会不会得胃癌,想要筛查胃癌,也可以做胃镜检查。


肿瘤专科医生


  • 胃癌是全球第2位最常见的癌症。



世界各国胃癌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大,日本、中国、智利、冰岛等国的发病率非常高;美国的发病率近年却逐年在降低,这和他们开展的胃癌普查有很大的关系。

从胃癌的病理学上看,胃腺癌的发生率占胃癌的95%。这种病理学的诊断,依赖胃镜去夹取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一般不典型,主要表现为饱胀感,即使不吃也有这感觉,饭后更加明显。疾病的后期,可能会出现幽门梗阻和胃出血的表现;吃不下,一吃就吐。



针对有怀疑胃癌的患者,要做胃镜检查加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有一些患者,可能要通过CT和超声内镜的辅助检查,来提供更多诊断胃癌的依据,并同时了解到胃癌的分期——这些,跟胃癌的预后有很大的关系。

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由于胃是一个空腔的脏器,如果做活检时采取组织的部位并不是在病变的部位,往往可能造成漏诊。一般要做多点活组织检查和细胞学刷检。



必要的时候,要做X线和腹部CT检查以明确病灶播散的范围,这对指导治疗方案和判断疾病预后是非常重要的;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明确肿瘤在胃壁或者食管壁内的侵犯深度和区域淋巴结的受累情况。

一个胃癌的诊断,不是说确定是胃癌就万事大吉了。也要做其他的一些辅助性质的检查,比如说要做血常规、电解质和肝功能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贫血、水-电解质平衡和是否有肝脏转移等情况;幽门螺旋杆菌检查,也是必需要做的,这个细菌感染和胃癌的发生有关。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在治疗后根据其水平是升高还是下降,来判断肿瘤是否有好转和复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