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家乡是一个土肥物美的村庄,拆迁了,面对良田的消失,你有何看法?

田丫甜


家乡是个土肥物美的村庄,拆迁后,面对良田的消失,作为被拆迁的农民,心中是怎么想的?我作为一个被拆迁的失地农民,来告诉你农民被拆迁后的真实想法。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事实,就是农村的土地是属于谁的?这个答案很简单,土地法有明确规定,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农民有承包耕种经营的权利。

在我的家乡,农村耕地是在城市扩张中慢慢消失的。那些没有被征迁的农民,看着被征迁的邻居村民,住进漂亮的回迁安置小区,从心底是羡慕的。那些被征迁的农民,不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进行农业劳作,手上的老茧会褪去了,衣服穿着鲜亮了吗,甚至皮肤也会比仍然种地的农民白皙细嫩。那些没有被征地的农民,面对此情此景,心中期待的,就是自己的土地早一些被征收就好了,那样也可以像邻居村民一样,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我的家乡没有征收之前,村民们几乎都是这样的心态,盼着早一天土地被征迁。甚至会打听我们村被征收的大致时间。当我们村北决定征收时,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小兴奋~终于可以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做最辛苦的农民了!

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难道真的就不眷念自己的土地?非也!农民对于土地肯定是有深厚感情的。我们家土地被征收以后,我多次回到老家,在曾经流过汗水的土地边,回味在土地里劳作的过往。但我从来没有把在田里的劳作,当成享受去回味。我回味的,是自己曾经的岁月和汗水,留在了这块即将消失的土地上!没有人会留念辛苦,农业劳动的辛苦,只有农民自己的感受更加深切,那一种辛苦,远不是文学家笔下那么美好。丢开土地上的劳作,实际上是丢下了辛苦,哪里会有没有那么多的不舍?!

最后再接上刚开始的话题,就是土地的归属问题。农村的土地是农民的吗?肯定不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失去了,国家还要给予补偿,对于拆迁的房屋,国家会安置更加漂亮的楼房,对于六十岁以后的农村老人,国家会给予生活上的保障,作为失地农民,留在记忆深处的,是过去的岁月,曾经土肥物美的土地,只是岁月的背景。

我是老牛爱遛弯,是一位庄稼老把式,资深农民工。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关注。


老牛爱遛弯


大家好我是佬王,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家乡是一个土肥物美的村庄,拆迁了,面对良田的消失,你有何看法。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发展的变革,农民几千年的村庄模式必将迎来拆迁整合。

现在种植粮食赚不了几个钱,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种田,宁愿背井离乡出去打工,都是一些年纪大的人种田也是为了保障家里有粮食吃。

村庄拆迁是为了整合农村资源,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这样必定导致不能继续耕种田地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土地流失,可以发展农场模式,方便土地集中管理,增加粮食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再搞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农村生活环境既得到改善也提高了收入,

农民的生活条件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佬王


家乡拆迁了,良田消失了,真伤心,这是第一感觉。自已的全没了,那熟悉的院落,熟悉的老屋,还有那几亩良田,爹娘辛勤耕作,供自巳上学,那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真不舍那屋、那树、那几亩田。

街头巷尾谈论最多的便是拆迁、征地。真的有动作了,知道怎垟拆迁、征地了。咱也积极争取,按政策办,配合。有房屋住的,就要现金。想要房孑住的,就要回迁房,能不能多争取几平方。

在原址建了楼房,要了回迁房、住进去了。年轻人感觉还不错,老年人腿脚不灵便,上下楼层不方便,便把车库改一下,住进去,感觉还行。

燃气炉、电锅的蒸汽取代了远去的炊烟;健身器材替代了手中的铁锹;鞋底踏上了柏油路、水泥路;洋车子渐行渐远,小轿车、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


花千树sxd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的家乡也美丽,还是文明村,也拆迁了。

国家要发展,为了给我们以后有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拆迁征地是理所应当的,给予我们农民适当的补偿。

对于小孩子没有什么概念,对于我们成年人,尤其是住了几十年的家一下子说没有跟定有点适应不了。拆迁了,肯定舍不得,有点适应不了。但是你想想城里面的人一辈子一直都是那个样子也不是照样过。

包括我现在拆迁一年多了总感觉那都不是我的家。

就是我们这一代损失点,但是我们的后代以后的生活环境都比我们现在好的更多。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0910咸阳小伙


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第一个肯定是舍不得啦。看着自己长大的地方,全部都变了样,也许以后越来越老的回忆不起以前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但是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拆迁能够给家乡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给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把整块地方发展起来经济搞上去。我明也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多拍些照片留起来。什么时候闲下来拿出来看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幸福呢?






农村宝妈玲儿


你好,我是农村小哥93

农村的衰弱,土地的荒废我觉得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中国至少50%都是农村,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农村能够自产物资,如果农民不断减少,土地不断荒废,那么必定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若发生重大事件,必定受人制约,难以独善其身。



乡村小哥93


我也出生在农村,家乡也是个美丽的村庄,这种情感能体会到,两个字——伤心。

农村的生活是悠闲的,虽然挣的不多,可是生活质量还可以,所以我总认为农村是有前途的,更何况,我们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任务很重,农村还是我们的根本,不能忽视农村,不能因为种地不挣钱就放弃农业。

现在的农村,一没有人,主要是没有年轻人,二没有钱,没有多少资金投资在农业、农村上,三没有利润,人人都觉得种地吃亏。在这样的条件下,想叫农村发展起来真是难上加难。所以农村不被人看好,导致更多人逃离。

农村人少了,基础设施也不行了,学校不行了、医疗不行了、交通不行了,导致更多的人不看好农村。

但是进城并不是好办法,城市里环境肯定不如农村,各种拥挤,生活成本还高,最重要的是关起门过日子,没有农村那种互帮互助的好氛围。可以说,城里的高楼大厦不是谁想拥有就拥有的,有些只是看着好看,但不实用。

劝各位农村朋友,如果有机会还是回农村,未来空间广阔。


除夕放烟花


是的,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发展越来越好,许多地方的农村都在拆迁。

对于农村的农民来说,拆迁后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对他们的下辈子孙有更多的方便,他们心里也很高兴。坏处呢,就是上岁数的老人有些不习惯吧,因为他们习惯了在农村,邻里邻居在一起经常聊天喝茶。房屋拆迁后都不一定住得近了,他们会感到很孤独。

对于年轻点儿的人来说应该是好事,中国越来越强大,农民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好,年轻人在城里买了房,在城里上班会更加的方便了。

以后农村的人少了,人民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少了,以后的绿色食品可能还是大棚里面出现的多了。

不过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相应国家的号召了,希望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





aa做我自己aa


村庄 拆迁 良田 想必你家应该是属于城乡结合部。近些年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惊人,然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农村拆迁户也越来越多,毕竟城市的扩张必然要占用农村的土地,根据国务院批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标准 我国主粮基本上能自给自足。另外每年进口大量大豆 如今世界贸易自由 吃饭基本上没啥问题。 农民靠农田上的产出是无法维持生计的,所以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在沿海城市谋生。真正从事农业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留在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也靠在附近打零工为生,处于一种隐形失业状态。其余的数亿劳动力都得靠城市和工业消化。

目前农村土地过于分散,使得产出和容纳的劳动力都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大量农田抛荒。所以 只有城市化和工业化才能够容纳和转化过剩的人口。牺牲城周边的良田也是不可避免的


A辉54999972


朋友,这应该是社会推进的一个必然过程吧。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你有许多迷茫和不解。是啊,我们不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也不知道人类未来生存方式将是什么一个样子,所以对更换居住、生存方式有诱惑就不意外了。

但放远历史几千年,人们不仅仅在更新生活、生存方式,社会制度不断优化,也是人类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历史演变过程,无不带来更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便利。当猿人走出习惯的天然山洞,住进自己搭建的茅草屋,就解决了山洞容量小、不能解决日益庞大的猿群的问题,而且不在局限在大山里,平原、河边都可以安家落户,生存空间扩大,对人类了解驾驭大自然,提供了方便。但离开山洞时,猿人估计也和我们现在一样,对已经习惯了的生存环境有点留恋。

今天,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没有模式和经验借鉴,依然在摸索中前进。前些年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调整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就能感知。每一次的调整和革新,朋友,国家都为了能给人类带来方便,利益人民生存考虑的,请不要有顾虑,人类只有不断去改变现有的一切,才能发展。

希望我的观点和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