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知行合一怎么理解?

自由人明白


知行合一就是知和行本是一回事,中国思想自古以来注重实践,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学习就是为了实践。历代贤人都注重知和行,法制和行比喻成车之两轮了之双翼,是非常重要的两件事。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把知和行,说成一回事,也就是说你知道一件事,你就一定能做到,你做不到的话,就不能算作知道。王阳明自己也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那关键的问题来了,我们生活当中知行为什么不能合一?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活当中知行不能合一怎么办

1.并非真知,只是了解一点皮毛,就以为自己知道了,末有知而不行者,真知即能行。我们在学习很多理论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幻觉,对所学的事物了解一个大概,知道一点皮毛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就像我们学习王阳明的思想一样,所有人基本都知道王阳明的思想,心既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但是你知道以后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其实你并不是真的知道,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

方法论:当你学习一个理论,你发现你知道,但是不能做到的时候。的追问为什么?在追问的过程当中,会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不断的解决这个问题,随着你的追问,你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深沉,你对所学的这套理论会变得越来越完善,你学习一个东西足够深刻以后,更本不用你时刻提醒自己我要去实践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已经融入到你的思想当中,变成了你的一种本能,直接影响你的行为,孔子其实随心所欲而不欲拒,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但是也不会超出仁的范畴,孔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仁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体系里面。把刚开始反本能的东西,慢慢的内化成自己的本能。这个时候知行就就能合一。

2.知行不能合一的第二方面,被私欲阻断。

今天中午吃完饭,你突然想看一下书,学习学习上,没看两分钟拿出手机来开始刷抖音,刷着就停不下来了,看书这回事被忘到九霄云外。等你刷完两个小时的抖音又觉得有深深的愧疚感,感觉我怎么会这么颓废呢?你也知道看书好看书能够增长知识,但是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就是坚持不下去,被你心中的私欲所阻断,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天理和私欲,而且天理和私欲在你的内心当中不断的较量打架,当天理占上方的时候,你就能秉除私欲去看书,当私欲站上方的时候,又去刷抖音去打游戏,抓抖音打游戏会分泌多巴胺让你很爽。

方法论:这时候你需要格物,格除私欲,保存天理。存天理去人欲。

3.知而不行,对你影响不大

假如你和你仇人两个人站在悬崖边上,你心里知道你再往前走到边上去,你仇人一定会把你推下去,那么试问这个时候你会往前走吗?我想绝大部分人不会,为什么这个时候你知道你立马就能做到,知行能够合一,因为这个时候知而不行,对你的影响极大,甚至会让你没命。

方法论:知而不能行的时候,就想一下不行的后果,以结果倒逼过程,


知行至善


亚里士多德曾把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之知,一种是实践之知。理论之知以明确的公共知识系统为归宿,实践之知则关涉到每一个行动者,是由行动者组织起来的。


在理论之知这个层面,所谓「知」,只有对错之分,或者有无之别。是不是存在某个知识,或者某个知识是不是正确的。


而在实践之知这个层面,关键在于深浅厚薄,而不只是对错有无了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明白很多道理」,说的是「理论之知」,你知道一个道理,这道理是对的,但那只是一个知识系统中的一个道理,你只是知道而已,你并不懂得,或者说,你没有深切体会。这就是实践之知层面的深浅,所谓知得不切。


「生离死别」,这个词语小学生都知道。它是一个「理论之知」,你只是知道而已,没什么感觉。等你长大了,恋人离你而去,亲人远隔重洋,父母相继离世。这时候,你才真切理解什么叫「生离死别」。这时你对「生离死别」的理解,和你小学时对生离死别的理解,显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在于对错之别,而在于深浅之别。之前你只是知道一个「理论之知」而已,后来的你才具有更深刻的实践之知。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在实践之知这个层面上,知行合一了。


人为什么知道却不做?只是知的浅,还没到深切的实践之知。


你知道酒驾不对,但你还是酒驾。为什么呢?只是知得浅。你酒驾被罚了一次,你知的就深一层。你酒驾撞了人了,你知得就更深一层。你被酒驾的给撞了,你知的更深一层。最后你不仅在理论层面上知道不能酒驾,而且你真正做到了不酒驾。


只有当一个道理深切嵌入你的身心,嵌入你的行为,我们才说,你是真的知了。而到了这个层面,知行是合一的,知了就一定会做。


知行合一,并不只是强调知行是一回事,而是说,知到切身处,知行就合一了,而这种合一,是实然与应然的合一。


孙虚白


理论拗口,可直接下翻至下方加粗字体。

知行合一有其多重内涵,王阳明的解释与界定亦往往展开于不同方面。

从致知(达到、获得知)的角度看,知与行的合并不表现为静态的同一,而是展开为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它以预设的先天良知为出发点,通过后天的实践(行),最后指向明觉形态的良知。

作为出发点的良知虽然具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但却尚未取得现实的理性意识的形式,作为终点的明觉之知固然仍以良知为内容,但这种良知已扬弃了自在性而获得了自觉的品格。

所以,知行合一的如上过程可以简要地概括为:知(本然形态的良知)——行(实际践履)——知(明觉形态的良知)。

知应当落实于行,真正的知总是包含着运用于行的向度,并且只有在付诸于实行时才具有现实性。在此意义上进一步理解,行不仅是达到知的中介,而且构成了知的具体存在方式,即所谓知行合一。

作为达到知的中介与知本身存在的方式,行并非超然于日常世界,它存在于日用常行之中。王阳明一再强调致知过程与经验世界中主体活动之间的联系。结合《传习录》记载的他与一位学生的对话即可完成理解:

一个管刑狱的官员,经常听阳明讲学,也觉得课讲得确实是好,但他却向王阳明反馈:“你讲的课非常好,但是我公务繁忙,腾不出时间去学呀!”

王阳明回复他:“我什么时候让你耽误断案子去学呀?既然有公务,那就直接在处理公务的事情上学,这才是真正的格物之学。当你断案子的时候,还要注意:

不因涉案之人回答的不合你意就发怒;

不因涉案之人说话正合你意就高兴;

不因受人嘱托就要故意整他;

不因涉案之人有所请求就屈从他;

不因自己事情太忙就随便断案;

不因别人的诬陷听任他们处置……这些都有着很大的可操作性,也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在处理公务或断案的时候必须认真考虑、处理,并想法除掉做到最好,不偏不倚,不能颠倒了是非,这正是你在断案中所需要做到的“格物致知”,如此,心学也就随时存在于你的日常之中了,万不可再离开具体事物去学,那是空想!


明德书院


知行本是一体,知行不可分开讲,知而不行即为不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体,行是知之用,体用一源。所以知是知于本心,行是行于本心。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那好色,属知,喜欢好色属行,看到好色心即欢喜了,不是看到了有别立一个心去欢喜,同理闻到恶臭就已经厌恶了,不是另起一个心去厌恶,如某人鼻塞,那么他闻不到恶臭,也就生不起厌恶之心。


编号6357


知行合一,顾名思义就是把知道的东西与行动合二为一。

“知”就是知道,“行”就是行动,“合”结合的意思。知行合一就是把知道的知识,学到的理论付诸于实践!

曾国藩说过:“知而不行,等于未知”,意思是说,你知道的东西再多,如果不去践行,那也只能是空有满腹经纶,这些知识没有去利用,就是无效的,和未知没什么区别!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说,时常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叹,读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做到知行合一!


独处空间


知者 明心见性也

行者 利益众生也

合一 即 身为僧宝 语为法宝 意为佛宝

亦名身为清净 语出无误 意离三毒


手机用户50353358154


知行合一出自心学大师王阳明经典论述。知行合一,着重强调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相互协调,统一发展。

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一方面可以从对自然的理解出发,探讨自然界所蕴含的无穷力;另一方面,可以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性的本质。

围绕自然层面,我们能够看到自然界在给予我们无尽的宝藏的同时,也对人类某些行为进行了惩戒。比如,自然界给予了人们资源,让人类繁衍生息,生活在如此美丽的星球上。可是,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不和谐方面也会给予惩罚。诸如,海啸,地震还有其他的自然灾害,给人类敲响警钟。从这一角度来观察,尊重知行合一理念,切实的尊重自然规律,遵循人类认知规律,与自然和谐发展。

围绕人类自身层面,我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任何的行为产生都应该遵循自身的认知,包括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对事物的认知,对人性的认知……只有真正的懂得认知对于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才能够不断提升认知,也就是理解能力,辩证思维的不断优化组合,共同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图片故事记录员


“知行合一”,是为“真正明白,真正知道“了,行,是“真知道与假知道”的唯一检验标准,其二,“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做”。其三,真正明白了,也就是真正没有认知的障碍了,此时,知,必定会落实于“行”。其四,佛陀告诉我们,慈悲,要眼见为实。这里的眼见为实就是指慈悲要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当中。其五:知行不一,说明身心尚未一统,尚属于身心分裂的状态,是病态。其六,知行不一,说明禅定功夫还没有修炼到家,


北京得明


知行合一。那到底知什么?行什么?

如果你学的是儒家,那就要明白儒家到底讲什么!孔子的仁,孟子的义,王阳明的心,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真义……孔子为什么要提倡孝悌?为什么说孝悌是仁的根本?

那么行儒家之道,就是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你身上活出来!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心心念念都体现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你活在这里,就是孔子在世!你说话,就是孔子说话!你做事,就是孔子做事!

这就是知行合一!

那么,学佛,就先明佛理。明白什么是佛,明白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佛的清净、佛的无我……然后把所有佛陀的境界、智慧、慈悲、无我……全部活出来,你就是现世佛陀!

修道,就先明道之理。明白老子的无为无不为,明白道之玄、之微、之妙,明白老子的自然……然后把所有老子的境界、智慧、玄妙……全部活出来,你就是活着的老子!

如此,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无知先生


知行合一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你有的知识要用在具体实行上,比如说你知道你要好好学习,你回家就要看书、写作业。这也是大部分人对知行合一的认识,确实没有错,不过王阳明穷极一生总结出来的这四个字应该不会只有这么简单。

引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句话就很明了,在王阳明的认知里,知而不行就是未知。就像明白吸烟有害健康道理的人,他如果还在吸烟这就不算是他的知。知行合一,而不是知而行,是我知即我行。那清楚了这个我们要做的就是逐渐提高我们的知,这样我们和圣人就更近一步了。

王阳明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心学,他的心学真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大的突破。明以前儒学的目标和王阳明也是一样,做圣人。怎么做呢?尊崇孔子、学习孔子、遵循圣人的教导,孔子之后的儒生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王阳明龙场顿悟的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不过是人心被现实的污垢蒙住一些罢了。这个观点和佛教人人皆是佛这个观点有点类似。

就像圣人孔子说的仁义礼智信,每个人都有,我们只需要把他找到然后再放大增强就可以,不是非要参照古圣贤所说的那样。确实,仁义礼智信我们都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也都清楚对待长辈祖先该怎么样。这和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也很相像,他们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交流,并非只有那些神父才可以。从遵循圣人的规矩到像自己内心发掘自己的圣人之心,不得不说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大的思想解放。

他被后人称做圣人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提出了知行合一,并且他就是这么做的。在事业上他也确实是个很成功的人,在平定了宁王叛乱之后也被封为侯爵。这样一个有智慧且身体力行的人当然让我们甘心去学习他,这也就有了日本海军大将的“一生俯首拜阳明”的赞叹。也正是因为王阳明一生知行合一,所以临死前被问还有什么遗言他说到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