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200年后,却被酒鬼对出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对联有着句式短小,言简意深,平仄协调,结构相同,对仗工整等特点。

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200年后,却被酒鬼对出

对联因为在字数、形式、对仗等多方面的严格要求,导致对对联的困难程度大大提升。因此,想要作出一个令人称赞的对子是很不容易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时候人们作了一个精妙绝伦的上联,却想不出能与之相对的下联。因此,很多对联往往就成了“孤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200年后,却被酒鬼对出

比如唐朝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因为诗句浪漫而饱含感情,含义深刻又朗朗上口,此诗一出便广为流传。有人甚至以此作为上联,广求下联,在当时无人能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200年后,却被酒鬼对出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李贺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时,两百年后的宋朝,一位名叫石延年的文人的出现,终于让这幅对联变得完整。石延年,字曼卿,不仅是一个大文学家和书法家,同时还是一个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在官期间政治成绩显赫,非常受百姓的喜爱,同时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

“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200年后,却被酒鬼对出

石延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经常与人聚众喝酒。在一次聚会中,当众人把李贺这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搬出来对对子时,正喝着开心的石延年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这幅对子终于完整。

“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200年后,却被酒鬼对出

“天”对“月”,“情”对“恨”,“有”对“无”,对仗工整,且都用自然作对,不管是形式上还是感情上都是非常工整。可谓是千古绝对,因而一直流传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