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家乡的红白喜事办酒席,总有两个场场必到且从不用出份子钱的人,你说这两个是什么人?

乡民锋哥


在农村红白喜事办酒席场场必到且从不用出份子钱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刷碗洗盘子,村里的孤寡人,还有一种就是上了年龄的大支。或许你认为这是两个极端,但这确实是农村宴席之中非常两个独特的存在。

第一种农村大支

在农村谁家有酒席,主人家首先会通知村里的大支,用我们家乡话说就是村里的明白人。在农村一般能当上大支的,都是一些有见识、懂礼数、有威望、有气度的上了年纪古稀之年的老人,你要知道农村的大支,不是靠选举、靠比拼什么上位的,他是村民自发拥护、簇拥走上前台的,不德高望重、不明理明情,你是做不了的。

农村大支的重要表现在那里

喜事还好说,最起码的礼节礼仪说的过去不会让人笑话,可是在丧事面前,没有两个年龄大的长者是万万不行的,无论是宾客的礼仪回复、到送殡出行、那几句荡气回肠的喊话,一般人是做不了的,在加上指派人做各种各样繁琐的事情,没有一定的声望和名誉,你是指挥不了别人的。

在村里不管是多富裕的人,又或者是多刺头的年轻人,哪怕你家族人数在多都不好用,在这个场合大支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干什么,听招呼就行,你敢犯犟自然会有人收拾你。

因此大支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中是场场必到的,不是他事事要去,是事事都有人来请,而且大支也都会事事都到。他们大都是上了年纪,一般都是不随礼的,忙前忙后的这个辛苦都是义务劳动,大家都能看在眼里,安排所有人吃完饭,事事安顿好以后才能轮到他们,你想一下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跑前忙活对于他们的身体又是怎么的一种负担那?

我们这里是不给大支送任何东西的,客走主人安,一般都会在事情结束以后,主人会单独的宴请大支门简单的吃喝一些,年龄大了根本也吃喝不了多少,无非就是表达一个谢意。

第二种刷盘子洗碗的

刷盘子洗碗通常都是村里一些孤寡的脑子有些不灵光的人来做这件事情,当然绝对不是歧视这些人,他们大都很乐于来参加宴席,去了以后都会很主动热情的帮忙做事情,但是很多事情有做不了,于是就把刷盘子洗碗的工作交给他们来做,一来是怕他们乱跑会出现什么差错,而来也让他们吃饭的时候会感觉心安理得,另外刷盘子洗碗这份工作量也是很重的哦。

临走的时候办事的主人家通常都会把一些饭菜给他们打包带走,当然烟酒都是少不了的,这样最起码未来的几天他们的生活都会有一个改善。这样的人也是农村宴席中缺少不了的,一般办事的时候主人家也都是回去请的。

农村生活不如城市,很多事情都是要依靠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团结起来才能完成的,人多力量大,好办事情,在农村红白喜事确实体现的淋漓尽致,花花轿子人抬人,你有事情的时候我帮助你把,我有事情的时候你来捧个场,这不才是和谐共处最微小直观的表现吗。

我是农村小小李,如果你感觉我的回答还有些许满意,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关注。


农村小小李


家乡红白喜事,场场必到而且又不随份子钱的人,真实地存在着。我所居住的老家,就有这样一位张同志。绰号:二宝子,今年已年过五十了。这位二宝子因为好吃懒做,家境贫寒,至今尚未娶妻,整日游手好闲。但是此人就是消息灵通,方圆十几里之内,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升学,乔迁等宴席者。此人不请自到。并主动帮忙,刚开始时他只是在自己先吃饱的情况下,把其它人吃剩下的菜饭带回家吃上几天。时间长了,他也改变了策略。无论到了谁家主动刷碗,洗盘子。他一个人基本上就把这个活承包了。他虽然不随份子钱,但是每家的主人们見他积极帮忙多少还给他点赏钱。毕竟是每个家庭,办一次宴席都有少点麻烦,順顺利利的心理想法。拿点赏钱打点一下就不奇怪了。长期下来就形成了一个模式,发赏钱,挣工资了。


老李头强


这个真不知道,但我们这里白事确实有不出份子钱的,但是也特别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办事结束还得专门登门拜访,最少再给300元,

我们老家称呼这种人叫照料事的,就是在出殡的时候喊号子的,没有出殡前这种人负责喊口号,有时候有人吊孝,他喊一声,告诉屋里的孝子有人吊孝你们开始哭吧!

这种人每个村里都有,专门负责村里的丧事,喊一天晚上要热情招待,好烟好酒伺候,现在我们老家不叫吹喇叭了,照料事的有音响,他会带上音响去办事的这家,等出殡结束他带上音响回家,晚上主家带上现金300元以示致谢。

照料事的不随礼,但是最后还得给他送礼,毕竟人家帮忙几天,总不能亏待人家吧!我们这里都是这样,以前是烟酒,现在直接给钱300元,确实很累,这类人最受尊重。

红事不随礼的很少,除非你邀请的司仪,其他人都会随礼,我经常给别人做证婚人还照样随礼,不随礼难看,所谓的不随礼应该是司仪吧,也只有这类人不随礼了,其他估计都得随礼。

所说的这两个场场必到的应该是司仪和照料事的,其他没有混吃喝的,特别是红事都是邀请才去的,没有邀请谁也不去,丧事就不一样了,根本不用打招呼,只要知道大家都会去帮忙,他和红事是有很大区别的,丧事一般全村都去,这是人生最大的事情了,死者为大是我们的传统。


大海传媒


回答

农村红白事,场场必到的这两人,是对本村红白事各种事务处理比较明白的人。各地的风俗是不相同的,我只就我本地而言,大体淡一淡。

红事的两个人:一个红总,一个是执笔,

红总的任务,在男方娶亲的头两天按排本族人员,迎接女方来的贵宾,迎接方试,谁迎男客,谁迎女客,按排车辆去迎新人,人员分工,预定饭店,。到娶亲这一天,贵宾到家后,负任典礼,吃饭前按好桌位《人仙桌,每桌八人》,而后在按排每桌每人应坐的坐位,再按排好每桌的赔客人员,然后开讲祝酒词,对号入坐就餐。

执笔人;用毛笔书写,在娶亲的前三天开始书写各类请贴,便于提前送到亲戚家,请贴用传统格式还是现代格式书写,需通过主家通一后方能开笔。迎亲贴,会亲贴,请媒人贴,亲眷贴,朋情贴,友谊贴,人兄贴等。然后在把所有的贺礼人的名子和钱数,写在红纸上贴于正房明间的上首墙上。

这两人是否出分子钱,是看相互之间平时关系而定,没有具体规则。

农村白事这两个人:一个人是大总理,一个是执笔。

总理,死者死后按排本村人员去外村通知亲眷前来吊唁, 主要亲戚,待亲戚来全之后,按排火化车辆及工作人员,出殡时这一天接排忙人,忙人各自的任务,花圈的迎接,孝子应跪谢的客人,来客的招待,出殡的时晨,按排挖坟坑,坑的定向,来客的吊唁方试,来客的生活午餐,等等。

执笔人;死者死后执笔人需写“报丧贴”并排人送于亲戚家,一般贴的内客都是用传统写法,《以家族的名议,抱括去世人的性别,病因治疗无效,去世的时间,吊丧的时间,地点,及丧主的丧情》出殡当天执笔者需给来吊丧者书写挽联,花圈联,由于各亲戚的关系不同,写挽联时需要准确的用传统称呼类来书写。

出殡这一天,其它一此小事情有本家族的人“内总”处理。

提主所说的这两个人,以上所说的就是这两个人的大体工作范围。


用户9380037162867


农村红白喜事自办酒席,图的就是人多热闹,不得不说还是为了省上几个,收一些“份子钱”。这事情啊,也算做得体面,办得划算。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了,那就是“不速之客”的来到。他们甭提送上份子钱,只是他们个人“形象”,已显得与这种场面格格不入,更别说安排他们上酒桌了。因此,只要见到他们,主人都会忙不可迭的将酒菜打包,让其顺顺当当的离开。农村里这两类人应该是独过的光棍汉、精神病患者。


独过的光棍汉。在一些农村受地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停滞,还是有很大的贫富差异,加上个人生性懒惰等原因,结婚娶媳妇还是面临着现实的问题。光棍汉在农村并不稀奇,一家两三代光棍也不是没有。

光棍,也是有区别的,“搭火”过日子的、自己独自生活的。所谓的“搭火”的,就是有父(母)“陪”着的、或有哥(弟)“罩”着的。这种光棍汉,没媳妇是最大的缺憾,其他的,如生活也凑合,个人卫生、居住环境、穿着基本过得去,也算不上邋遢之人,还是可以“合群”的。

只是另一种光棍,那就是父母不在了,兄弟不管的。这种人“一人吃饱全家饱”,一日三餐很少自己做。胡乱的弄点,或宁愿被饿着,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自己居住的屋子卫生差、物什摆放凌乱,被褥污渍,室内不堪入耳,更有霉气扑鼻。不用说他们的衣服,脏而带“味”,更有甚者,蓬头垢面。走路总会耷拉着头,也从不与人多说一句话。别看他们这样,耳朵可灵着呢,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了,邻村也有了,那可是屁颠屁颠天天往那家跑,不就是去想“蹭”顿饭。特别是“动静”太大的摆酒席之日,他们更是非去不可。这一天的“收获”可以是自己在家吃上几天呢!

在这一天,就会有农村的“大锅菜”,更有鸡鱼大肉白馍白酒,会有好多乡邻亲友来“赴宴”,独自生活的光棍汉岂能不去?这种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力维持,谁还会给你掏个份子钱?他们来了,本想让他们上了桌,也算彻底为他们“改善改善”生活,只是他们一上桌会影响其他人的食欲和雅兴,还不如赶紧在酒桌弄些饭菜打包让他们拿走,以免影响了过事的氛围。至于酒啊,那最多也给半杯。多了怕摊上事。

精神病患者。农村还有一类很可怜的群体,那就是精神病患者。比独过的光棍汉不同处就在于他们都是低保对象,享受着国家政策补助。虽然每季度有八百多元,但是这些患了精神病的大都是间歇性的。如果父母不在了,基本上也是过着没人照看的生活,不按时吃药,病情时不时就会发作。精神病发作的情景,想必大家一定见过,失去意识的行为,有时还会出点岔子。因此,那些办了酒席的人家,只要看到他们的影子,也会赶紧将饭菜打包,并说着好话,连哄带劝,让他们赶快离开。想一想,这类人还会给你送份子钱?只要不在这场合胡言乱语,安心的离开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其实,生活在农村,对这两种人也司空见惯了。他们也确实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出于无奈让他们生活在“边缘”。农民的本性是善良的、憨厚的,只要他们的来到,就应该多一份包容,献上一片热心。


为生活而提神


我说的这几个不知道是不是你要说的,每个地方不同。

大厨,有些地方大厨是请别人来的,有些就是在自己房头里找来的,都是自己人,都是亲戚。大厨就是列出菜谱和说出做法,别人把准备好的拿给他他再炒,或者说出方法让别人弄,多大的火,什么时候放料,都是有讲究的

还有一个就是挂账的,就是写给份子钱名单的那个人。一般都是书法好,写的工整的人,我们这里的就是这种人,能写对联。结婚,入新房一般都有对联,就不用去额外请别人了,他一个人就搞定了。

我们这里白事的还有一种人不用给份子,主家还要给钱的,道公!


音乐无集限


这个习俗我们这里无有。红白事场场必到的人是总理(总管丶理事)丶副总理两三人,这两三人不论红事还是白事非用不可,但作为亲友间的交往,他们的家人还是要来随礼的,没有不随礼的习俗,过事结束后,东家送两条烟或两瓶酒以示感谢。


奇疆6688


1、白事的阴阳风水先生

2丶红事的主持人

3、宴席当天来的丐帮人士


中國龍507


我们这这边叫先生,还要给他红包


连城县朋口弘昇纸箱厂


我们村子有2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