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千与千寻》和《大鱼海棠》剧情相似,看过的小伙伴能分析下剧情吗?

锦堂爱武侠


作为上映就看过这2部电影的我,这两部剧相似的地方就是同样是为了去“救人”,千寻是为了去救自己的父母,大鱼海棠则是为去救自己的喜欢的男孩,而两个女孩在这段经历中的经历以及成长。我来给你简要分析一下剧情及其中内涵吧:

《千余千寻》

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叫做千寻,跟爸妈离开自己原来的地方,搬家途中遇到一个神秘山洞,随后穿越过去竟然是一个灵异世界,而他爸妈看到很多好吃的东西就大吃特吃,被神灵变成了肥猪,这一段故事代表来大人们没有经得主人同意就擅自抢占,讽刺了那些喜欢不劳而获的人

自此千寻踏入这个世界去解救自己的爸妈,期间来到一个澡堂子魔法屋,进入这个魔法屋所有人必须得工作,这个情节也说明了勤劳肯干的人终究获得回报

千寻在小白龙的帮助下进入澡堂工作,也偶遇了无脸男,工作的期间她勤勤恳恳,面对一身长满臭污、流着黑泥的河神,别人都不敢去给他搓澡,只有千寻去了,因此受到了河神的奖励;无脸男在澡堂子给人金子以换取食物,而把那些拿金子的人都吞噬掉了,但唯独千寻拒绝了无脸男的金子,这在告诫人们不可贪婪。

后来在帮助小白龙的情况下无意间澡堂子主人「汤婆婆」,命令小白龙去偷「钱婆婆」印章,结果小白龙受到印章诅咒,因为她们2个是孪生姐妹,互相争斗,而汤婆婆的孙子也被钱婆婆变成了小人。于是千寻为了救小白龙,带着无脸男去往「钱婆婆」处道歉,钱婆婆原谅了小白龙,而千寻也在向钱婆婆正在寻找父母,于是钱婆婆告诉千寻,无论是什么事情,包括与父母回到原来的世界、救白龙等等,都要靠自己。

这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规则,无论做什么总要靠自己,并要善良帮助别人,因为善有善报!

最终千寻找回了自己的父母,千寻在这个与人类世界一墙之隔的世界里的经历,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爱。

个人所得:我想宫崎骏在《千与千寻》里面想要告知的人们就是这个世界人要活的真实,千万不要去想着不劳而获,要做一个踏实肯干、博爱、不贪婪、尽自己能力做一个帮助他人的人。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学习的地方。

《大鱼海棠》

在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的海洋深处,有个女孩叫住在“椿”,十六岁生日那天变作一条海豚到人间,碰到危险被一个男孩救了,但是男孩为了救他而牺牲了,为了报恩,她牺牲了自己一半寿命的代价,赎回了男孩的灵魂,而男孩的灵魂化成了小鱼,女孩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小鱼成长为大雨,甚至比鲸更大,并回归大海。而她帮助这条小鱼成长的过程中违背了很多她所在世界的原则,因为她的做法导致村子被大水淹没,最后在女孩的一个爱慕者帮助下,牺牲自己的生命,化作了海棠花。

她为了一个人而不顾一切、牺牲所有、付出所有,但后来经历了灾难而最终成长,也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最后她勇于去承担这些责任,愿意化作海棠去补天,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个人所得:大鱼海棠或许想要告诉人们的是应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碰到事情要博爱;做错事要敢于承担;走自己该坚持走的路。

总结

两部剧虽然有着类似主题,但其中的含义可谓天差地别,《大鱼海棠》的剧情终究是没有那么接地气,毕竟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谁愿意有这样的博爱情怀,这个也是大鱼在豆瓣没有那么高评分的原因。但是《千与千寻》则是从小事、情节上能联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或许千寻的立意更加深远吧。


无尘弟弟


千与千寻与大鱼海棠剧情十分相似

千与千寻的剧情

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在期间她遇见了白龙,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千寻最后救出了爸爸妈妈,拯救了白龙

大鱼海棠的剧情

在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的海洋深处,生活着掌管着人类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其他人”。居住在“神之围楼”里的女孩“椿”,十六岁生日那天变作一条海豚到人间巡礼,被大海中的一张网困住,一个人类男孩因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为了报恩,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帮助男孩的灵魂——一条拇指那么大的小鱼,成长为比鲸更巨大的鱼并回归大海。历经种种困难与阻碍,男孩死后终于获得重生,但这一过程却不断地违背“神”的世界规律而引发种种灾难。


君心与我心


题主您好,很高兴回到这个话题[耶]

下边是我的个人观点,笑纳笑纳[祈祷][祈祷]

首先是宣传片,无论是画风还是其他元素很多都能看到千与千寻的影子,

大鱼海棠的人物方面主要是:椿、鲲、湫,全程主要是鱼为主,当然也很心疼湫(备胎)

再看千与千寻,对应的三个角色是千寻、小白、无脸男,千寻爱小白,无脸男暗恋千寻,小白也会经常化身一条白龙,多的不说直接进入话题

这两部电影都可以被理解为爱情动画片

大鱼海棠:椿为鲲不顾一切,备胎湫为了椿和鲲在一起牺牲所有,电影也传递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灵婆说的欠下的债是还不清的讲的是人情债难还的道理,椿的爷爷临死前告诉椿不管做什么只要是从善良出发那顺着心意去做就行了,这是勿忘初心的道理,还有当椿为鲲辩护告诉族人他本是人类他妹妹还在人间等他时,被回以因为椿而下落不明的廷牧的妹妹也在家等她哥哥回来,这一段是对报恩方式和善良初衷的思考。然而,大鱼海棠剧情的主线就是椿为报恩而不顾一切爱上鲲的故事

在电影

千与千寻里,剧情方面,虽然也有千寻与白龙之间的感情线,但整个故事的主线还是讲一个小女孩在一段奇妙而惊险的经历之后的自我成长

千寻喜欢白龙,却明白白龙有他的归属,而自己还有父母需要解救,她更愿意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千寻在那个世界里每一件事除了白龙的帮助,很多还得靠她自己来独自完成,甚至她还帮助白龙找回了名字“琥珀川”,她从电影开始的那个胆小软弱爱哭鼻子的小千寻到结局里那个一直向前走不回头见到父母后回头看看隧道似乎对经历的一切有些许怀念,显然这时的千寻已经完成了成长的蜕变,她明白很多事情必须独立去完成,也明白每个人的名字不能忘记,千与千寻所传达出的价值观更容易被人接受!






影视剪辑经典剪辑


这两部电影的确有相似点,比如都会有爱情、都有报恩、都有善恶势力。下面分别说说剧情吧:

《大鱼》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在本是天神的“湫”帮助下与彼此纠缠的命运斗争的故事;《千与千寻》讲述的是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后,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的故事。

《大鱼》整部剧情就是男一救女主死了,女主把命给男一,单男二把命给女一,最终实现目标的过程剧情相对俗套。《千寻》是女一为救父母与男一相遇,同患难共帮助,经历了若干人和事情之后实现一个愿望的过程,剧情相对简单。






伊伊111


《大鱼》里展现了很多中国元素,大部分都是国人知道的,表达的也挺好的。但就是觉得元素太多反而让人记不住了。

它揉杂了:

1)佛教元素:生死轮回(灵婆和鼠婆代表了好的归属和坏的归属);

2)中国神话元素:天神、祝融这一类的人物;还有孟婆汤;

3)中国哲学:庄子,虽然我觉得很强行装逼,因为这跟庄子的思想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摘了一句描写鱼的话;

3)传统建筑元素:福建土楼(跟现场一模一样……这个3d建模水平服了);

4)其他硬件:灯笼、床、梳妆台等等都比较能体现传统中国元素。

反观《千寻》,同样体现了本土建筑文化(如汤馆)和内部的硬件和小物件(像榻榻米、木地板、服装(包括肚兜)等)。不知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日本除了罗列这些硬件之外,还会展示一个如何正确使用这些东西的“教程”。于是有了数次千寻脱鞋入室的场景,另外还展示了一个睡觉的场景,这让人很清楚地知道了日本的一些文化习俗。虽然是小细节,但是很生动很真实。相比之下,中国的只有硬件,而缺少了一些血肉。

除此,《千寻》中还有泡澡文化(2015年已经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文化(汤婆婆那每个人都必须工作)等,这些都是无形的文化。

总之,《大鱼》里文化元素略多但缺少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无形文化;相比之下《千寻》元素少了很多但是比较注重软实力和细节。

[赞][赞][赞][玫瑰]


小轩漫剪


作为一个动画迷必须可以啊!要是说他们剧情相似,是因为两部剧都是救赎类剧,“舍小爱成就大爱”不向命运低头并且敢于挑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两部剧。

《千与千寻》作者宫崎骏

简介:现实的残酷与美好都集中在这部剧中

剧情:剧中主线为 女主以忘记自己姓名的“舍小”为代价挽救家庭“求大”展开的一系列故事。10岁的千寻和父母一起搬家到城镇,在路途中发生了一些奇异的意外使得他们误闯入了汤屋(浴池)老板魔女控制的鬼怪神灵休息的世界(一个人类不该进入的地方)—在那个世界里没有工作的贪婪人类将会被变成猪。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而被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历经了千辛万苦得到汤池的工作,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忘记自己的姓名赐名为 “千” ,在此期间她还遇到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白衣少年“白龙”,千寻在救出了爸爸妈妈之后还为白龙找回了自己的名字解除了身上的魔咒。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献给孩子们的一部伟大的作品,饱含着宫崎骏爷爷对孩子们的爱,孩子们终将长大,希望他们在面对和汤池一样冒着黑烟,被贪婪自私笼罩的社会时仍能不忘初心收获美好和幸福。

《大鱼海棠》

简介 :舍去自己的命只为成全你

剧情:椿在16岁生日这天前往人间巡礼但不幸被人类编制的海洋巨网给罩住,一个人类男孩为了救她坠入深海身亡。为了报恩,椿需要在自己的世界帮助男孩的灵魂(一个比拇指还小的鱼长到鲸鱼那么大)并且回归大海,为了这一目标历经了艰难困苦并以一半寿命为代价,男孩总于获得了重生。但是这一行为无疑违背了“神族”世界的发展规律,而湫为了椿能好好活下去也付出了生命代价。

这两部剧都非常值得看,其中的深意更是值得我们反思,不管进入社会多长时间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我命由我不由天。


一地金一地金


7月8日,由梁旋,张春打造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在全国公映。历时十二年的制作,让国人充满期待。但上映后的《大鱼》却因剧情单薄,台词尴尬等原因遭到部分网友吐槽,一时间毁誉参半。面对质疑和掌声,《大鱼海棠》该如何存在?

  电影剧情:与人类世界平行的深海世界中有一个“神之围楼”,楼中的居民既不是人,也不是神,却掌管着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他们的天空和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少女椿是生家族的继承人,在成人礼中,椿变成海豚,通过“海天之门”来到人类世界,却被渔网网住。一个渔家男孩为解救椿,不幸被卷入漩涡失去生命。回到深海世界的椿决定要救活这个小男孩,椿不惜违背族人戒律,献出自己的一半寿命从灵婆那交换到小男孩的灵魂。之后,椿为了保护这条小鱼饱受磨难,她青梅竹马的好友湫则默默守护着她。小鱼最终长成了“鲲”,但这也让整个族群遭到灭顶之灾。

  支持声

  观点一:历时十二年,从心出发

  “秋去春来海棠花开,你在梦里我不愿醒来”是《大鱼海棠》主题曲《在这个世界相遇》中的一句歌词。事实也正如歌词所写,从筹备到公映,《大鱼》也经历了十二个秋去春来。在电影上映前夕,导演梁旋和张春分享了这十二年间从创意到完成的历程:2004年,《大鱼海棠》诞生于梁旋的一个梦境,他随即和张春把自己的梦制成了一部短片放到网上,获得了一致好评。看到这么多人喜欢,两个人打算做一部电影,然而从一部7分钟的短片到90分钟的电影,故事、世界观、角色关系上都需要重新构建,绝非易事。制作电影的另外一大难题就是资金,在那个国产动漫还只是喜羊羊的年代,没有任何一家投资方敢把资金投向《大鱼海棠》这样一部电影。在历经了众筹、撤资、跳票等一系列磨难,电影的资金才最终到位,而此时已是2013年。三年过后,电影上映,十二年的筹备既是一次实现梦想的征程也是主创人员用心凝造的结晶。

  观点二:画面精良,尽显东方之美

  看过《大鱼海棠》的观众一定都赞叹于电影的画面,无论画风还是取材,都十分具有中国传统元素。早在预告片期间就有观众大呼电影画风“美得不像话”,成片上映后才发现原来电影的每一帧都精细到可以当背景桌面。电影中既有十分恢宏的场景,也有很多耐人品味的细节,不管什么样的场景都刻画得极致完美。再看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福建土楼、华山云海、西南梯田、茶卡盐湖这些著名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都被运用在影片中,加上充满中国韵味儿的海棠花、莲花灯、油纸伞、凤凰、石狮子等,一下子就拉近了电影和观众间的距离。像片中主角鲲、湫、椿甚至打酱油的角色人设,很多都来自于古籍《山海经》、《搜神记》、《诗经》的记载。

  反对声

  观点一:剧情尴尬,台词生硬

  尽管拥有精良的画风和人物设计,但也掩盖不了剧情上的单薄与漏洞。其中一点就体现在电影对细节解释不够充分,人物前史交代不够清晰。在电影所构建的世界观里,所有人的一生都是一条巨大的鱼,从出生之日,人们便开始从此岸到彼岸旅行。在浩瀚的海洋中,每个人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导演也借机告诉我们:不要辜负生命中和其他人相遇的瞬间,也许这是你一生中最美的重逢。导演也将这个观念融入到了椿、湫、鲲三个人设当中,本想表达出一场置天下不顾的相遇相爱的传奇故事,没想到却最终整成了一段背叛亲友的三角恋小说。此外,台词也是吐槽的重点,“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你接受的是一个天神的爱!”“你对我就像哥哥一样好”这样尴尬且无味的对白简直就像在看一部网络小说,万年备胎不惜牺牲一切只为成全女主和男主,让我突然又有一种重温《来自星星的你》的冲动。所以说,在台词十分狗血的前提下,剧情的尴尬和单调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天不怕地不怕,唯一怕的就是让我爱的人受苦”,“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很难想象在剧情发展的关键阶段突然蹦出这样金句的感觉是有多么糟糕,看一部动漫还不忘给我们灌输鸡汤,也真是难为台词的设计者。我不禁想搬出《后会无期》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金句虽好,但也要注意场景。

  观点二:抄袭现象严重

  令《大鱼海棠》备受争议的源头,就是电影涉嫌抄袭的可能。无论电影的主题曲、海报还是内容,都被找到了其抄袭的证据。从一开始预告片的出现,就被指画风十分像“吉卜力”动画,电影公映后更有甚者大批严重抄袭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这么说也不无道理,电影中的很多桥段的确存在宫崎骏动画风格的影子,像背篓中会眨眼睛的植物,老鼠在洞穴里的欢腾,都有《龙猫》和《千与千寻》的痕迹。此外,电影的主题曲和海报的设计也被直指抄袭,这无疑对《大鱼海棠》的主创们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对此,导演梁旋回应这是件很正常的事,宫崎骏是非常优秀的动漫大师,天才的作品是没有办法被模仿的。其实抄袭这件事儿见仁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在看来《大鱼》主创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叙事阶段,把故事讲好才是根本。

  ■还有一说

  十二年无疑是一条漫长的路。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有的人坚持了下来,有的人则选择了放弃。《大鱼海棠》也经历了十二年的漫长筹备才得以与观众见面。我们在感到时光飞逝的同时,更感叹国产动漫行业发展道路之坎坷。但好在从《喜羊羊》、《熊出没》到《大圣归来》再到《大鱼海棠》,国产动漫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和完善。或许它进步的速度不如你预期的那样快,但切勿让谩骂阻挡了国漫前行的道路……





寧大王


千与千寻: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在期间她遇见了白龙,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千寻最后救出了爸爸妈妈,拯救了白龙。

大鱼海棠:在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的海洋深处,生活着掌管着人类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其他人”。居住在“神之围楼”里的女孩“椿”,十六岁生日那天变作一条海豚到人间巡礼,被大海中的一张网困住,一个人类男孩因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为了报恩,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帮助男孩的灵魂——一条拇指那么大的小鱼,成长为比鲸更巨大的鱼并回归大海。历经种种困难与阻碍,男孩死后终于获得重生,但这一过程却不断地违背“神”的世界规律而引发种种灾难。




电影僧哥


第一,千与千寻本身就有中国元素,宫崎骏承认里面有关于山海经的元素。其次早期的日本漫画家也是受到中国动画激励。

可以看出《大鱼·海棠》的创作基础是《山海经》和《庄子》逍遥游这个两部中华经典著作出现的时候,日本好像还不存在吧,与其说中国抄袭日本,不如说日本几乎把中国文化照搬,一些不了解中华文化的人居然还抨击是抄袭的,简直可笑。所以他们就叫借鉴,中国的就叫抄袭?什么逻辑?!


美少女影视


按理来说,这两部动画是不应该拿到一起说的,但在大鱼海棠放出预告片时,有人说:大鱼海棠碾压千与千寻。或者:大鱼海棠像千与千寻。

画风这个东西,由于了解的不深,就简单说说。我猜测说后一句的人,应该是被预告片误导了。我是到电影院观看的大鱼海棠,全片很少察觉出千与千寻的影子。

大概是预告片剪辑的问题,导致观众有大鱼海棠像千与千寻这种错觉。确实,只看预告片的话,大鱼海棠有一种比肩千与千寻,甚至超越的感觉,特别是周深“大鱼”的配乐,烘托出一种诉之不尽的美感。但是,看完了全片后,我有一种正片不如预告的感觉,故而也就谈不上比肩或者碾压了。

大鱼海棠还没有上映的时候,我在偶然间看到了它的宣传片,里面的“中国风”、“神兽”、“山海经”、“庄子”等等都让我眼前一亮,我不禁依据宣传片的内容开始构思、想像它的内容,我认为大鱼海棠应该是一部无数上古神兽、神话故事、唯美爱情、励志奋斗的精彩故事,当时我觉得我的思想高度还不够,这么好的动画,编剧肯定打我脸,设置出更好的情节。

然而,脸是打的飞起,情节却一言难尽。

在我刚接触到大鱼海棠的同时,我对其背后的创作人以及团队有了很大的兴趣,查了一下叫做彼岸天,听名字就是一伙干大事的人。然后查了查他们的故事,历时12年,我的天呢,十年磨一剑,十二年磨的肯定不得了。接着是主创团队众筹后,远赴日本制作配乐。然后是主创人,他俩从清华辍学全心全意做动画。

我深深的被他们折服了。佩服佩服。

接着,我又查了查他们前期的一些宣传资料,其中有一个小短片,是纯flash制作的那一版,当时我心底第一次有了不详的预感,资料中显示,彼岸天凭借该短片荣获了很多国外的奖项。我真的想问一句,这真的能获奖吗?

后来我了解到,这部动画起源于主创人的一个梦,那版flash短片大概就是他的梦的内容。至此,我终于明白了。

某天小明做了梦,梦非常的真实、非常的美好,第二天他做出一个决定,拍动画。

他拉上他的好哥们,不顾学业开始了动画的制作。但当他提笔撰写剧本的时候,发现梦里的一部分内容记不清了,模糊了,而且即便把梦完完整整的写下来,也写不出梦里的那种感觉,也齐整不出一个动画电影剧本。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发现市场上,大家都喜欢中国风。于是他加了一些大家喜欢的东西,然后把他所尊崇的庄子也写了进去。

最后,生搬硬套的大鱼海棠上映了。

电影上映的那天,我怀揣着“中国动画的巅峰”、“中国动画的崛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超越宫崎骏超越千与千寻”的自豪感走进了电影院。

当意外的领到3D眼镜的时候,我更加高兴了,主创团队真用心,还改成3D的了,不得了不得了。

接着影片开始,一大群巨大的鱼从眼前游过,我激动的直想站起来,啧啧,这作画,简直不能再好了。

然后……

剧情越来越迷,越来越没意思。到了影片的后半段,连作画都开始粗糙了起来。我脑袋发懵,意识逐渐空白。

说好的“崛起”呢?说好的“千与千寻”呢?

最后,我失落的走出了电影院,从此不再相信国产动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