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四川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近幾年來,四川重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頂層設計,緊緊圍繞“以用促建、建用並舉”和“市場導向”兩個中心,“以改善全社會信用環境為目的,以建立健全信用基礎數據統一平臺為基礎,以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為主要任務,以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推進誠信文化建設為手段,以完善法制和信用制度為保障,建立符合慣例的

社會信用體系”。

四川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安排部署,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始終堅持制度先行,確保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走在法制化、規範化、科學化的正確軌道上。相繼出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省級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紅黑名單管理和守失信聯合獎懲等政策制度,研究制定誠信示範街區、誠信民營企業、政務誠信評價、“信易貸”等信用應用標準規範,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助力“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

四川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打造建設統一的社會信用信息平臺,以實現省、市、縣三級的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平臺包括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和組織機構信用信息數據庫。以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為例,它將記錄、整合個人的信用信息。平臺建立後,依據四川省共享原則,將逐步實現四川公共信用信息與社會各領域非涉密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此外,它還將設計和提供多種標準數據接口,實現既與省內各部門各地區相關平臺系統聯接共享,又與其他省(市)、國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第三方應用平臺等系統的對接共享。

四川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對於失信者,明確其約束和懲戒。在現有行政處罰措施基礎上,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建立各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完善失信信息記錄和披露制度,使失信者在市場交易中受到制約。對違規的失信者,按照情節輕重,實行警告、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懲戒措施,推動形成社會性約束和懲戒。

四川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2019年12月,省信用辦開展失信行為記錄、“紅黑名單”認定、聯合獎懲、個人信用分等政策措施自評估工作。初步統計,共梳理出220餘項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政策措施。從政策措施制定單位看,省級部門20餘項,各市(州)200餘項;從政策措施規範對象看,失信行為記錄措施50餘項,“紅黑名單”認定措施80餘項,聯合獎懲措施90餘項,個人信用分措施4項。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政策措施在數量上處於全國中等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