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对对联讲究的是平仄,读起来才有抑扬顿挫,你怎么看呢?

独秀峰1号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对联也有叫楹联的,在过去主要还是贴在各种门上的喜庆之联,或者是遇到了白事贴在门上的祭奠之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葩,有着对联的本身固定的要求,所以说对联也是一种很高雅的艺术。特别是对联在今日头条上十分的热闹,我也很喜欢对联,对于对联的要求略知一二,在这说来看看。

第一,对联为什么这么美?因为那是有平仄要求,才能读起来有着音韵之美。平仄要求总体上"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必严",这是说七字联。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对联很有名气了,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平)仄平平仄仄平",所以说此联读起来就朗朗上口。由于有一三五不管之说,对联的第二句头一个字可平可仄都是可以的。但是对联中的"山、路、为"和对句中的"海、涯、作"是十分严格的,平仄平对仗仄平仄这是个铁律,不能变动。

第二,对联的起句,也就是常说的上联最后的一个字,一般情况下都是仄尾,而对句也就是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都是平收。这是指常规的对联,当然特殊的对联也有不讲究这些的,但是那样的对联极少。举个例子吧,作生意的门上常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上联的收尾字"海"是仄音,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江"是平声,这个联就代表了对联的规则。

第三,在出联或对联的时候能够遵守以上的规则,就不会出现对联的失替或者是失律了。至于在对联的意境上有些好的发挥,那就全凭个人的艺术造诣了。今日头条里有很多的对联高手,所以在这个平台里对联经久不衰,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支持!





封护胜463


对联,是一种韵文,它要求具有音乐美。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调好平仄,使全联平仄和谐。所谓平仄和谐,就是要求上下联相应处的词要平仄相对,一联之内要平仄交替。对联要讲究声律,所谓声,指的是声调,主要是指平仄而言。所谓律,指的是平仄分布的规律。要把对联作好,必须懂得声律方面的基本知识。

所谓平仄,乃是汉字声调的两大类型。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上、去、入合称仄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仍分为平仄两大类:即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去为仄声。但阴平、阳平中有一些是从入声演变过来的。所谓平声,就是不升不降很平坦的音;仄声与平声相反,是倾侧不平的意思。平仄声的区别,简单地说,平声较仄声为长,而且始终能保持其强度不变;而仄声刚好与此相反。我们作对联,可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的平仄声字去调配平仄。

为什么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要平仄相对,一联之内要平仄交替呢?就是为了使联语的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动听。平声和仄声既是相互对立的两大类型,所以有意识地让这对立的两大类型声调在联语中交替错综出现,就能使用声调有规则地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造成回环起伏的旋律,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请看一例:江山无限好 平平平仄仄 祖国万年春 仄仄仄平平


杨柳145822138


对联是中文特有的文学体裁,其他任何文字语言中都没有对联,对联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逐渐确立了一系列基本规则。

对联首先要确保对仗,而对仗有六个基本要求,即“六相”: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

作为对仗的一种特殊形式,对联有以下基本要求:(1)字数、句数相等;(2)平仄相对、上联以仄声收尾、下联以平声收尾;(3)意思相对或相反;(4)出句和对句的字不得重复。这几个要求必须全部满足,否则不能称之为对联。

对联的出句要求平平仄仄两两交替,不能出现孤平或孤仄;不能出现三平尾或三仄尾;二四六处交替(七字联为例)。与韵律诗类似,有些位置的字可平可仄。

对句则根据出句情况,如出句为标准韵律,对对句也应采用标准韵律;如出律的上联,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须要平仄相对。


零点拾韵


对联也叫楹联,纯洁贴的叫春联,悼念用的叫挽联,诗歌里面成对联写作的方法叫对仗。

对联的写法大体来源于近体诗,也就是律诗,当然,对联的字数是不限的,其它区别多少有点。二者最大的相同点在于,对联和诗歌中的对仗诗句都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者平仄关系最严格的地方就在这。

当然,平仄只是其中一方面,字句的意思也也得相对应,一般来说,对联是意思相近的对仗,或者相反的对仗,总的来说都相关。这个是正常的对联,还有一种游戏的对联,叫无情对,或者叫绝情对,比如:堂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这个对联非常工整,但是意思南辕北辙。

以上写法都是古代对联的正规写法,现在因为白话文的普及,很少有人专业去练习写作对联。加上商业化的需要,对联用得多的春节期间,卖的很多所谓对联都是一些吉祥话,用严格的对联写作方法来看是不成立的。但是这样的问题没法深究,买卖买卖在于双方自愿,而且也没有人去注意这些细节,即便发现了也是一笑二过。

因此,您若是想专业学习对联创作的话,可以关注我,私信互动。若只是了解的话就无所谓了!





飞云冉冉


对对联也讲究对偶对仗词性相对,讲究有意境,讲究言词达意。如果仅有平仄相对,即使字字相对也索然无味。现在是处于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的时代,有多少人有空闲暇每天沉浸在寻寻觅觅字词的平仄之中,又有多少人能熟记住多如牛毛的汉字的每个字的平仄呢?还是各遂所愿、双管齐下、争辉斗艳。


士心湘人


对对联,一是讲究对仗工整,二是讲究平仄。

讲究对仗工整,主要是指字数,词性,结构等,上下联一定要呼应对等。在这里,主要讲一下,对对联,只有讲究平仄,才能保证韵律,才能出现一种抑扬顿挫的美。

我们在唱歌,唱戏曲时,大家都知道,一定要讲究字正腔圆,如果一个腔调唱下来,能好听吗?這里的“字正”,就是我们在对对联时,一定要讲究上下联的字数,词性,结构等,对仗工整;這里的“腔圆”,就是指音调,音律,就是指我们在对对联时,一定要讲究平仄,讲究韵律,才能保证旋律优美,才能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大树天音


我主张平仄大体对称,完全工整当然最好,但若因平仄伤了意,就得不偿失了。有首古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二十个字,出现两个山,两个春字,若对联下联出现与上联相同的字,是不允许的。但这首名诗为了达意,重复用了二个字,可见诗人更注重意,而不拘泥用字的重复。既然用字就可以打破规则,平仄也可因意而灵活运用。


三人行97497


对联讲究平仄是古理。从春联的问世,就是以平仄为格律的,就应该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之文化精神。时间进入21世纪,新生事物应运而生,网络信息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年轻人追求时尚,对联映入眼球,很多人试对,这就需要鼓励,参与,学习,提高。为使新青代追求时尚,参与其中,对春联的要求也应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既平仄对整,又不拘一格,只要内容清新高雅,正能量,也应鼓励。使中华民族的这一古老文化发扬光大,孕育出新旧体之作。


生石花637


大部分人是在学习,有时对的不太好可以理解,都在慢慢提高。

如果就只是那么几个行家里手在对,那还有什么意思呢?重在参于共同提高。

顺便说一下,有人在出联时放着难听的音乐,练着歪歪扭扭的书法,影响着人们思路,就不太好了吧?要展示你漂亮的书法,请换个场合,好吗?


用户4600064940


对联,对联,最讲究的就是上下联平仄相对,读起来确实有抑扬顿挫之美。但还有对仗,就是上下联的同位置的字,词句也要求相对,也就是对仗。这样不但能增加韵律感还能加强铿锵之力,读起来更有气势。而且一对好联,更要求有现实或者历史意义,富有一定的趣味和哲理。所以说,对联在意义和意境上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读书,特别是多读一些诗词韵律方面的书籍和历史文学著作,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多看多练,对作诗对对,会很有益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