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能說一件最近讓你受到激勵的事嗎?

小凡先生


最近的事感覺就是這次的疫情,活了三十多歲頭一次感覺自己好渺小,在這個全國都在戰鬥疫情的戰場上,真的是有太多感動,和激勵人的事情發生了,我們這裡是黑龍江的一個小地方,雖然被傳染的人不多,但是政府為了更好的控制病情的傳播,還是響應國家的號做出了一些管制,雖然限制了很多。但是可以理解都是為了我們,這在被限制的時候,都自顧自的時候。還是有些不為危險,為了我們而整日付出看護我們的志願者,他們真的是盡職盡責的為了我們的安全付出了自己的安全,東北的天冷,在外面得穿的很厚,在小區的門口一站就是一小天,真的很辛苦,看著他們在寒風裡瑟瑟發抖還得堅持著,真的讓人敬佩,給人激勵,為了你自己的安全,和那些為了你的安全付出努力的志願者們,請配合他們的工作,希望這次得疫情快點過去[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郭偉逗


上週參加一個學習訓練營,聽完老師介紹的課程安排,我就開始頭疼,心裡不停地嘀咕,每天都要5點多起床那可真要命啊,讓我晚睡可以,早起可就難做到了,更何況每天晚上都要學到十一點多。

不由唉聲嘆氣,怎麼報了這麼個班,真是一萬個後悔啊。

滿臉愁容的我直接回到房間,剛打開門,一個輕快的聲音立刻傳到我耳邊,“你來報到啦,我們下午一直還在等你呢。”我愣住神兒,本能的回答道:“單位太忙了,下午走不開。”我看向這位滿頭花髮的同學兼舍友,疑惑地問:“您也是來參加學習的?”“是呀,不過我學的不好,還要多向你們這些年輕人請教呢。”她爽快的回答。我禮貌性的苦笑,心裡暗想:真正學的好的人哪會來這裡呀!

一天的緊張學習匆匆結束,我又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房間,才發現她還沒有回來。我不禁替我的“大齡”舍友擔憂,訓練營課程安排強度這麼高,她能堅持跟下來嗎?

不一會兒,她回來了。一進門就和我討論今天老師講的內容,漸漸熟絡起來,我忍不住問她,怎麼想到來這裡學習,多累啊。她哈哈笑起來,擺擺手“不累,想著還有兩年就退休了,多學東西以後還能多一份收入”。簡單直白的兩句話直戳我心,我不由地點頭,要說誰不是這麼想的呢?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靜下心來決心堅持學習。

大部分人報這個培訓班目的都是想偷懶省事,想著平時可以少下辛苦學,跟著老師上課劃重點,臨考前做幾套題,一出考場統統忘掉。

而我的舍友想法完全不同,她每天不知疲倦地認真聽課,比班裡的任何一個同學都用心學習,經常看到她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向同桌請教問題,培訓課程結束後,她也按時在學習群裡,完成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她總是半開玩笑的和我說:“我現在的記憶力不如你們,我得多學幾遍才能記住”。

聽著慚愧,我來到這裡,是不得已的被動學習。想著時間還早著呢,著急什麼,臨到考試前劃重點,簡單明瞭,從未想過要真正學會、掌握。看到舍友的辛苦付出,我怎麼還好意思再抱怨?人家都已經是快退休的年齡了,還和我們這些剛上班的人一起學習,沒比我們少學一分鐘,甚至比我們面對的困難還多,也從來沒聽過她抱怨什麼。

想起上週我剛看完本書,書名叫《你自以為是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書中的大部分內容是作者自己的經歷和身邊的見聞所感,看完不禁感嘆,我們生活的周圍,經常聽到太多抱怨的聲音,抱怨單位、領導、同事,父母甚至是走在街上的路人。

總是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羨慕不已,卻沒有看到他背後為之努力辛勤付出的一面。工作上想著偷懶、學習上喜歡走捷徑,到頭來看到原本不如自己的人也比自己升職加薪的快,又開始抱怨他只會拍馬屁,肯定是走後門。週而復始,自暴自棄。

昨天接到朋友小A的電話,她在一家企業上班,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很忙,難得她會打電話過來。寒暄之後她向我大吐苦水,她認為主管和她關係不好,總是和其他的同事一起排擠她,一些沒營養的活兒總是分給她,還總是讓她加班,一天到晚,累的要死,卻沒有一點兒像樣的業績。而那些可以在上級領導面前有面兒露臉的工作總也輪不上她,她有一種懷才不遇的不甘,但又不能意氣用事另謀高就。

和我同組的誰誰誰肯定私下找關係了,要不然怎麼會這麼受重用,我比他來公司的時間都長,怎麼沒有這麼好的待遇。”

電話那頭碎碎念個不停,我也只好開啟免提去忙別的事,聽她徹底發洩完,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現在這個年頭真是能把自己的時間留給你,聽你抱怨和嘮叨,絕對是真愛。等她稍顯平靜之後,我才能開始慢慢開導她。

像朋友遇到的這種情況,太常見了。領導肯定喜歡埋頭苦幹,任勞任怨,不求回報的人。我以前也像她這樣,憤憤不平,總覺得領導是區別對待,雙重標準。其實仔細想想,領導又不是你親爹,為什麼處處要為你著想?幹什麼工作能不把你累著?幹什麼工作能讓你得到鍛鍊?又幹什麼工作能讓上級領導看到你發光發亮的一面!(當然,領導是你乾爹的除外)

這個“排擠”根本不是真的排擠你,只是自己心裡的“小我”作祟,看到自己不被重用,臆想出來的。

我們從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為自己鳴不平,可想過站在你領導角度上看待自己平時的工作效率和態度嗎?領導不賞識、不重用你,肯定是在他心裡你不能勝任或是同事中有比你更適合這個項目的。每個人優點不同,只有堅持做好眼下的每一件所謂“沒營養兒”的工作,才能回到領導的視線裡。那萬一一直遇不到伯樂呢?

沒關係,為他人工作,長自己的能力,先成為真正的千里馬才行。

沒有任何一種工作是不費絲毫力氣就能取得的,沒有一個人是能不經歷失敗就輕易成功,就像剛蹣跚學步的嬰兒,也是摔了無數跟頭後才能慢慢平穩的走路。我們看著別人在朋友圈裡曬吃喝玩樂的照片,哪知道人家已經全年工作360天,只休息這5天呢?

希望幫助到你





薛大頭電影指南


能呀。

年前疫情還沒有爆發的時候來青島哥哥家過春節,後來疫情爆發不能回去在這裡呆了一個多月。嫂子前幾年身體不好就辭了工作在家帶孩子(孩子讀小學五年級了,其實不用怎麼帶了),雖然做起了全職太太,但嫂子對自身的提升上一點也沒放鬆。我在的這段時間發現她每天都堅持看書、彈鋼琴、學編程,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就陪在旁邊抄紅樓夢(練字),疫情沒有發生的時候還去練瑜伽。自愧不如啊,我也帶了兩年孩子了(雙胞胎),每天都被她倆氣得暴跳如雷,根本靜不下心來,跟嫂子相處的這段時間覺得什麼時候都要先穩住自己,等孩子大了不吱吱哇哇了我也要好好看書好好健身好好學技能哈哈哈哈哈其實現在就應該這樣


宋番番fay


有一件事挺受激勵和感動,鍾南山院士到病房去看一老年患者,這位老人他說戴癢氣罩喘不上氣來,要拿掉,鍾院士拍拍老年患者的手說:你會好起來的,你還很年輕,我為你加油。這就是院士跟一位同齡人說的最激勵人心,最感動人的一句話,當時看完這斷視頻,我流淚了…。我寫到這我又……,不在寫了……。


用戶5155867110212


在疫情面前,看到我們國人這麼團結,奮不顧

身的衝到一線去支援,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和敬仰。

還有的愛國,愛民的人士,捐款捐物,捐醫療

器材,幾經周折才買到急用器材,真的很受感

動,他們也在儘自己的努力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民,做善事,不求回報。這也是大愛呀!

還有在國外的華人,在國外買口罩和防護服通

過買一張飛機票的方法,把用品帶回來,可想

他們是多麼的用心幫助國內的人民,我們的中

國人是多麼的愛國呀,我們也要愛他們。

在這次戰役中,最能看到我們中國人的敬業,

愛國,團結一致至的精神,當然國家也非常愛

民眾,這樣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美好。



夢想之顛


就是不能出去玩,擠死人了





彤糖豆


國美電器的杜娟,當時他老公負債8億多,杜娟從一個家庭主婦,開始接手囯美,全新打造國美電器,至到利潤11億之多。只要肯努力去拼,借力打力模式!成功率非常高。





喜氣洋子


宅在家裡,廚藝不錯




齊魯大地916


最近看到一句話,比較激勵我,讓人貧窮的八個原因之一是拖延症,拖延一天是一天。反思了一下自己,拖延症比較嚴重,每次想要做一件事,激情滿滿的時候,想著說從明天開始吧,明天又想著說是從明天開始吧,明日復明日拖延一天算一天,最後激情消去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看到這句話之後,我就能夠時刻鞭策自己,想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立馬去做,堅決不能想著拖延。


草莓甜瓜


儘管正確理解互聯網是個光明體,但互聯網為是個可怕的載體,這個可怕是因為人的可怕。網絡時代,信息是爆炸性無死角傳播的。很多人總愛轉發些鏈接,這有些人已經成為了習慣。所以,信息製造者就必須更理性更理智了,否則,製造出來的信息有可能是自我毀滅的自爆炸彈。我個人就因再微信群寫的信息被轉發而引來麻煩,感覺很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