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她是大明最倒黴的皇后,捲入兩皇帝的爭鬥,結局讓人感慨

在明朝將近三百年的歷史中,有一段時期發展非常曲折,即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這兩位皇帝的統治時代。歷史上對於朱祁鎮的介紹是:明代第六位,第八位皇帝。光看這句話,你就可以猜到一個大致的脈絡:問題出在這第七位皇帝身上,而這第七位皇帝,恐怕沒有善終……

公元1449年,明英宗做了一個衝動的決定:親征瓦刺。為什麼說此舉衝動呢?首先,朝中無人治理,即便是皇太子朱見深也年僅兩歲而已;其次,朱祁鎮這一去,帶走了五十多名朝廷裡的老臣,他們位高權重,且對明朝意義極大,土木堡之變,這些人全部死了,造成明朝有史以來,朝廷中的第一次“斷層”。這一年,朱祁鎮剛剛二十二歲,年輕氣盛,尚不識得愁滋味。

她是大明最倒黴的皇后,捲入兩皇帝的爭鬥,結局讓人感慨

很快,明軍這邊大敗於瓦刺,損失慘重。根據《明史》記載:二十多萬大兵,受傷的一般人,死去的佔三分之一。損失馬匹二十萬頭。這是明朝有史以來第一次對外失敗,明成祖朱棣曾經留下的精髓部隊,幾乎全都折在此。

話分兩頭,這一邊朱祁鎮輸的一塌糊塗,另一邊皇宮裡,朱祁鈺被于謙擁立為新皇帝。朱祁鈺乃是朱祁鎮同父異母的弟弟,登基後為明代宗,國號景泰。這裡,本篇文章的女主就要正式出場了:

她是大明最倒黴的皇后,捲入兩皇帝的爭鬥,結局讓人感慨

雖說這朱祁鈺當了皇帝,理由是“避免國家無主”,可是時間久了便想著這是理所當然。更何況,留京的大臣們也不想國主頻繁變動,說他們是怕家國動盪也好,怕丟失了既得利益也罷,總之,最後,拒絕了朱祁鎮入京。

而此時,朱祁鈺眼裡還有個“麻煩”:明英宗親征之前,立下了兩歲的太子朱見深,此刻已經逐漸長大,等他再大點,恐怕就是個威脅,有心之人難免拿來做文章。於是廢太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是明代宗這時最想做的事。

明代宗只有一個獨子,名為朱見濟,母親為杭氏,本為朱祁鈺的側室,入宮後先封為貴妃,後升皇后。

她是大明最倒黴的皇后,捲入兩皇帝的爭鬥,結局讓人感慨

要說這杭皇后,十分無辜,幾乎是明朝史上最倒黴的皇后了。在她為朱祁鈺的側室時,並沒得到丈夫的重視;在她為朱祁鈺生下兒子後,也沒有受到什麼關愛。直到有一天,朱祁鈺意識到,要用自己的兒子,頂替下當朝太子,這位母親才開始被看重。可是好景不長,朱見濟五歲時便去世了。經歷大起大落,杭皇后一方面傷心於兒子的早亡,另一方面也在為自己的未來擔憂,沒兩年,也就病死了。

當然,以上都不算倒黴。諷刺的是,杭皇后生前做了這麼久“後宮之主”,都不見朱祁鈺對她的家人有什麼嘉獎,反倒是寵愛唐氏,讓唐氏父親接連升官。足以見得,若是沒有兒子,杭氏恐怕會成個透明人。

她是大明最倒黴的皇后,捲入兩皇帝的爭鬥,結局讓人感慨

明代宗只做了不到七年的皇帝,王位便又被朱祁鎮奪回。或許是明英宗曾經被人惡狠狠的從至高無上的地位拉下來,嘗透了人間冷暖,而深深記恨這些人吧,他歸位後快速的對他們展開報復,這其中包括已經死去的杭皇后。

朱祁鎮記恨杭皇后生下了朱祁鈺唯一的兒子,以至於自己的太子朱見深被廢,也記恨杭皇后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妄圖去爭取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總之,一切家國仇恨,彷彿一瞬間都分給了杭氏一半。

朱祁鎮先削去杭皇后的皇后名分,嚴令禁止別人再稱呼其為皇后!又毀壞了她的陵墓,破壞了墓葬,杭氏的棺槨,屍身不知所蹤。這個結局,真的令人咋舌,到此我想,大家也會認同,她是明朝歷史上最倒黴的皇后。

她是大明最倒黴的皇后,捲入兩皇帝的爭鬥,結局讓人感慨

朱祁鈺結局挺慘的,被軟禁了一段時間,暴斃身亡,死因成謎(也不謎)

朱祁鎮復位後,變得挺恐怖。有一天他上著朝,突然悠悠的對大臣們說“弟弟他身體好多了~能吃粥了”。底下的大臣沒人敢回答。這是朱祁鎮對曾經自己造到背叛的不滿,也是想維繫自己的兄長形象,儘管他知道,沒人會信。

都說土木堡之變是“王振”的一意孤行和瞎指揮,也都說朱祁鈺登基是被“于謙”煽動。但是怎麼說呢,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也或許是這些人替皇帝背了罵名。所以本文沒有過多說他倆。

她是大明最倒黴的皇后,捲入兩皇帝的爭鬥,結局讓人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