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历史故事:曹彬装病灭南唐

  北宋建隆七年秋,赵匡胤一纸诏书,命南唐后主李煜,来东京汴梁朝见他。李煜怕被扣留后,再也不能偏安江南,便推托有病不敢前往。这一下,赵匡胤勃然大怒,立刻拜大将曹彬为元帅,择日起兵讨伐李煜。

  曹彬领了圣旨,回到家中便请来众位将士,也不谈战事,只是饮酒作乐。有人耐不住性子,劝他不可轻敌。曹彬苦笑道:"从口袋里掏出一件东西,没有什么难的,我看李煜就像口袋里的东西。我担心的,倒是不知我的寿命,还有多久啊。"好好的,说这话什么意思?众将大惊,忙问其中缘故。曹彬长叹一声说:"这个,还是到阵前再说吧。"众将素知他脾气古怪,私下里常管他叫"怪将军",这会儿见他面色如此凝重,也都不敢多说什么。

  两个月后,曹彬的数十万大军已准备停当,驻扎城外随时待发。出兵的前一天,曹彬和往常一样,带上几个护卫,到军营的四周详细巡视。路过一家农户的时候,忽听里边传出一阵呼救声,曹彬忙停下一看,原来是一个小校,正在抢劫百姓财物。曹彬大怒,命护卫们绑了那小校,喝道:"狗胆包天!来啊,快给我军法从事!"那小校早吓得说不出话来,可谁知,就在护卫们举起军棍,要重重责打他的时候,曹彬却突地一怔,挥挥手,居然命护卫们饶了那小校。众人不解,"怪将军"向来治军严谨爱民如子,今天他这是怎么了?那小校也怀疑自己听错了,发了一会儿呆,慌忙爬起身,一溜烟逃去……

  紧接着,北宋的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往南进发了。行至半路,曹彬把副将潘仁美叫到帐前,要他率兵一万,到西南方向的荆州去。潘仁美不知这"怪将军"要干什么,笑道:"荆州没有战事啊。"曹彬说:"那里盛产巨大的竹子,你要多多砍伐一些,然后顺水漂运下来,以备攻打江南之需。"潘仁美心说,看来这"怪将军"一点也不怪啊,竟然考虑得这么深远!他对曹彬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即刻点上一万精兵,马不停蹄赶往荆州去了。

  这边,曹彬行军并不着急,用了近二十天的时间,才慢慢到了长江北岸。待将士们安顿下来后,他也没有立即拟定作战方案,而是经常站在江边上长吁短叹,对众将道:"可怜江南富庶之地,不几日将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啊。"众将官也没法劝他,因为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不可能像田园诗那样温柔地进行。

  但曹彬终究于心不忍,派了一个使者过江去,想说服李煜投降。可是没想到,李煜竟然不自量力,以为有长江作天堑,要凭借地利优势,与宋军拼一把。曹彬见他这样,心里郁闷,忽然想起那个抢劫百姓的小校,便命人拉他出来,重打了五十军棍。那小校哭道:"末将已悔改,近日并无半点过错,将军处理不公!"众将士也都觉得,"怪将军"这秋后算帐,来得并不好。曹彬对那小校道:"你既如此说,我倒要你心服口服。当初,我不打你,是因为我见你胸佩喜庆的红丝,知道你刚娶了新媳妇,如果打了你,你的家人必定会迁怒到你媳妇身上,必定会说她是扫帚星,从此你媳妇就再没有好日子过了。我今天告诉你,你媳妇是无辜的,你到现在才挨打,全是她救了你!你还有什么话说!"

  曹彬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那时候,宋人确实有这样的民俗,要是谁刚结婚就出了祸事,一家人都会埋怨新媳妇是不吉祥的。听到这儿,众人折服,都为曹彬的仁慈深深感动。那个小校也不再叫屈,一边泪流满面地磕头,一边感谢曹彬。

  处理完这事儿,曹彬亲自写了一封信,又派那个使者送给了李煜。信上大致是说,长江不是什么天堑,宋军可以在上面建一座大桥,到时候,南唐就像个鸡蛋,会碎得一塌糊涂的,希望能以芸芸众生为重,能以国家统一为念,化干戈为玉帛!李煜拿着这封信,两手颤抖,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连忙召来大臣们,商议究竟是降是战。他这些大臣,个个都是养尊处优的,压根儿不会打仗,但是却清高自傲得很,纷纷笑道:"曹彬这不是胡说吗?长江这么宽阔,上面怎么能够架桥?"听了这话,李煜心下稍稍宽慰,怔怔地说:"我也觉得曹彬这是玩儿戏。"于是,便决定不理睬曹彬,任凭他来攻打。

  这一下,曹彬除了对李煜动武外,显然已没了别的办法!其实,这样的结果,他早有预料,当初派潘仁美到荆州去,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数日后,潘仁美凯旋而归,并顺着长江漂来了大量的巨竹。曹彬很高兴,夸奖了一番潘仁美之后,便当即下令全军,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长江上搭建竹桥。

  众将领了命,刚要回去动员部下,不想曹彬却大叫一声,脸色铁青牙关紧咬,跌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众将大吃一惊,这个节骨眼上,主帅可千万不能出事啊!潘仁美也慌了神,赶紧派人把曹彬护起来,命军医快些来看。军医们不敢怠慢,一下子来了好几个,又是要掐人中,又是要灌姜汤。可谁知就在这时候,曹彬突然一跃,站起身来,拨出宝剑一边怒吼,一边逼军医远去。众人唤他,他也不答理,待军医稍一走开,他便又一次脸色铁青牙,昏倒在地上。军医再次靠近,他便再次跃起,拨剑怒吼……这样来回几次,大伙都没了辙,只好四处打听,在附近找了一个人称神医的老郎中,来试着给曹彬看病。

  可谁知,这老郎中一到,还没来得及细瞧,曹彬便好了。他发了一会儿怔,把众将召进大帐,问是怎么回事。潘仁美连忙上前,一五一十地说了情况。曹彬拍一下脑门,神情黯然地说:"诸位,可曾记得我刚刚受命时,说过的话?我说到过我的寿命?"众将听了,不由身上一阵发冷,纷纷低头不语。曹彬咳了一声,又说:"那时候,我只要眼睛一闭,就见一个老者站面前,不停地问我的寿命有多长,所以我才会说那样的话。如今,他又来了,要带我归天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听他这样说,众将慌忙跪下,齐声泣道:"将军不能走啊,军中不能没有将军啊!"其中一个将领,竟然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一边放大悲声地哭喊着,一边倏地拨剑道:"将军若要归天,末将愿随将军到地府去!"众将见了,全都噌地亮出宝剑,朗声道:"愿随将军!"曹彬紧皱着眉头,踱了几步,忽然说:"承蒙诸位不弃。不过,那老者曾说,曹某的性命其实掌握在诸位手上。"

  众将又是一惊,忙请大帅明示。曹彬虚喘口气,接着说:"那老者告诉我,这次出征江南,诸位若是妄杀一个无辜,便要减我一年寿命,若是奸淫一女,也要减我一年寿命,若是私抢百姓一物,还要减我一年寿命,诸位想想,我的寿命岂不是在你们手上?"众将连忙表示,到了江南一定秋毫无犯。曹彬摇摇头,不自然地一笑道:"人道是,江南富足,财宝甚多,而且佳丽如云,诸位如何做得到?"这时,潘仁美如有所悟,朝曹彬一拱手,眼睛湿湿地说:"曹兄,潘某自愧不如啊!"说罢,他转身又向众将道:"破了江南,谁要是妄杀一民,奸淫一女,私抢一物,便是想要曹帅性命,全军共诛之!"众将一时精神大振,高举刀剑齐声高呼:"全军共诛之!"然后,大伙又焚香发誓,做了一番保证。

  见众将这样坚决,曹彬点头道:"好!既然如此,便要赶快造桥!"接下来,由于他的精心部署,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分工,再加上大伙的齐心协力,不到三天,一座长长的竹桥,赫然出现在长江之上!有学者认为,这便是有史以来,的的确确存在过的第一座长江大桥!

  有了这样的大桥,宋军渡江如履平地!果然如曹彬所料,李煜的军队不堪一击,遇上宋军还没怎么打,便哗一下散开了,弃戈投降者不计其数。当时,因为奸臣的蒙蔽,这一个个败仗,李煜竟然丝毫不知!宋太祖建隆八年春,大军围住了他的都城。这天,李煜偶尔登上城头,见旌旗遍野都是,才大惊失色,慌忙组织起御林军,打算进行最后的抵抗。

  可惜为时已晚!不久后,都城陷落,曹彬率兵进驻的时候,众将士怕落下"全军共诛之"的罪名,个个都做到了秋毫无犯,真正是秩序井然!到了李煜的皇宫前面,曹彬停下来不进去,静等着李煜出来。李煜见曹彬如此仁义,非常羞愧,忙带着近臣四十多人,出门迎拜……

  就这样,江南终于平定了。曹彬回到朝庭,赵匡胤大大奖赏了他,笑着问道:"曹爱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先灭后蜀,又降南唐,你凭的是什么啊?"曹彬答道:"臣蒙陛下教诲,只是对'仁义'二字略知一二,别的没有什么。"

  听了这话,赵匡胤哈哈大笑:"朕听说有人叫你'怪将军',你还在阵前得了一场'怪病',莫非全是'仁义'二字所至?哦,既是如此,也不要当什么'怪将军'了,朕封你为'仁将军',如何?"曹彬慌忙跪下叩头谢恩。--自此,他这"怪将军"名头算是去掉了,大伙开始叫他"仁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