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一杯宜賓酒 香飄上千年

把酒問青天,是詩人的浪漫;

對酒當歌,是英雄的氣概;

勸君更進一杯酒,是離人的無奈……

北緯28.47度、東經104.34度,奔騰的金沙江匯合了秀美的岷江後,蜿蜒東去的那條大江才開始被人們稱為“長江”。坐落於這一座標上的宜賓,三江融匯、山靈水秀,這一方土地,有著上天賜予的釀造美酒的稟賦。於是,這座古城, 又有了另一個雅稱——酒都。

一杯宜宾酒 香飘上千年

釀酒。(圖片由宜賓酒提供)

隸屬北緯28度世界黃金釀酒帶,域內縱橫交錯大小優質河道600多條,得天獨厚的原生態環境,賦予了“宜賓酒”天然的優勢。

有江有河,城市才靈動飄逸;

有酒有詩,城市才活色生香。

在宜賓有個特別的公園,它是外地遊人、客商來宜賓旅遊,瞭解宜賓酒文化的必去之地。

它是宜賓乃至全國酒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古蹟,在宜賓的酒文化歷史中,它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一杯宜宾酒 香飘上千年

流杯池石刻題記。(照片由流杯池公園提供)

在宜賓絢麗多姿的歷史文化古蹟中,流杯池及石刻以其歷史年代久遠、文化底蘊深厚,集自然、人文景觀完美結合著稱於世。

流杯池

流杯池乃北宋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仿王羲之《蘭亭集序》“流觴曲水”之意,利用天然峽谷而建,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

一杯宜宾酒 香飘上千年

流杯池。(圖片由流杯池公園提供)

《宜賓縣誌》曰:“曲水流觴,為宜賓古八景之一。”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流杯池及時刻題記”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流杯池古蹟景區怪石嶙峋、古樹盤生、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意境清幽,為歷代文人雅士流杯飲酒、吟詩作賦之地。

一杯宜宾酒 香飘上千年

宜賓酒文化歷史遺蹟-流杯池。(圖片由流杯池公園提供)

自宋迄今,流杯池石谷兩石壁及周圍摩巖,刻有歷代名人詩詞、書法一百三十餘通,最早的紀年石刻為宋淳熙戊申(1189)年所刻。劉光弟、張大千、黃賓虹、張愛萍等人的字跡也躍然壁上,這是屬於宜賓的歷史文化遺產之瑰寶,宜賓酒文化歷史之見證,彌足珍貴。

一杯宜宾酒 香飘上千年

流杯池公園的黃庭堅雕像。(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黃庭堅

出於蘇軾門下,並與蘇軾齊名,宋代文學史上稱為“蘇黃”,被奉為宋代“江西詩派”的祖師,黃庭堅是發展宜賓(古稱:戎州)酒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名人。宋哲宗元符元年因遭貶謫遷戎州安置時,已經是名揚全國的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戎州住了三年,寄情於戎州山水的同時,宜賓的美酒也引起了他強烈的興趣。

“小院一支梅,衝破曉寒開,晚到芳園遊戲,滿袖帶香回。玉酒覆銀盃,盡醉去猶待重來。”對戎州美酒的陶醉和對大自然採取審美觀賞的態度,構成了黃庭堅在戎州時所作詠酒詩詞的主旋律。

一杯宜宾酒 香飘上千年

“山谷墨園”景色。(圖片由流杯池公園提供)

在黃庭堅的影響下,戎州飲酒風尚向雅、禮、詩方向發展,即崇尚文人雅集,淺斟慢酌,不尚狂醉濫飲;崇尚酒為社會交往的信使,禮信的媒介;崇尚酒與文學聯姻,酒為抒發情感的載體。可以說,黃庭堅對發展宜賓酒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杯宜宾酒 香飘上千年

“山谷墨園”黃庭堅雕像。(宜賓新聞網 陳泓宇 攝)

在流杯池公園新近打造的景點“山谷墨園”,黃庭堅的雕像栩栩如生,園內碑林題記均為黃庭堅詩詞、書法作品和歷代文人歌詠黃庭堅的詩詞。

一杯宜宾酒 香飘上千年

安樂泉頌

姚子雪曲,杯色增玉

得湯鬱郁,白雲生谷

清而不薄,厚而不濁

甘而不噦,辛而不螯

老夫手風,須此神藥

眼花作頌,顛倒淡墨

鎖江石安樂泉為僰道第一,姚君玉取以釀酒,甚清可口,飲之令人安樂,故餘兼二義名之曰:“安樂泉”,併為作頌。

安樂泉井在今宜賓市鎖江石附近,“安樂泉”是黃庭堅命名的一種酒名,且是名酒,從詩中描述此酒的幾種特色,純淨、晶瑩、清澈、口感回甜、辛而不螯舌和具有治“手風”來看,現今的宜賓酒依然具有宋朝時期宜賓名酒“姚子雪曲”的優秀品質。

曲水流觴,一杯酒,飄香了千年,經過時光的歷練,見證著宜賓酒的芬芳......

宜賓酒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哪一個才是你的最愛呢?(記者 陳泓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