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样欣赏李商隐的唯美五绝《天涯》?

韩圣希


《天涯》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在那个鸟语花香的春天里,一个人独处在遥远的天涯。这是一个多么悲哀凄凉的处境,偏偏这时候又是处在夕阳西下的光景之中。


远方的爱妻呀!你若是真正的为我流泪,就应该浇湿我这朵最高之处凄楚的花。

整首诗“意极悲,语极艳,不可多得。”


20191123


用户60397079085


首先要指明的是,李商隐的这首《天涯》,表面上看起来字句唯美,实际上意境深沉,主要表达的是诗人悲痛的心情。

如果想要正确欣赏和理解这首五绝诗,则需要从李商隐的一生、《天涯》的解析以及李商隐其他作品的对比来一一分析。

1、晚唐第一诗人李商隐:伟大的诗人,悲惨的命运

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开创了诗歌朦胧风格的先河,并与白居易崇尚的通俗易懂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朦胧风格的诗,喜欢借助典故,使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在原本单一形象的基础上迭加多层次意象,就像给诗蒙上了一层纱一样,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这也造成了很多人觉得李商隐的诗难懂,尤其是李商隐还不喜欢给自己的诗取名字,经常叫个《无题》就完事儿了。当时还有人戏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李商隐。

所以我们在理解《天涯》这首诗的同时,要先来聊聊李商隐这个人。如果说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有多高,那他的人生遭遇就有多惨。

在李商隐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一直生活得很苦。于是,他11岁的时候,就不得不去打工赚钱。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以后能做大官,然后光耀门楣。

但他一生几乎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每一次都用尽全力想要融入官场,往往都以失败告终,始终处于困顿不得志的状态。而这种壮志未酬的苦闷,我们都可以在李商隐的诗中找到答案。

2、解析《天涯》:字句唯美,深沉凄婉

《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诗词大意是,在繁花似锦的春天里,我却独自一人在天涯,天涯的红日也在渐渐西斜。美丽的黄莺如果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20个字,构筑了“春日、天涯、莺和花”的唯美意象,却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

第一句“春日在天涯”,将“春日”和难以抵达的“天涯”相比较,说明“春日”指的是暮春时节,诗人发出了时光已逝的感慨,而“天涯”则是指漂泊在外的诗人自己。第一句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第二句“天涯日又斜”又说明这是落日时分,一天即将结束,时间飞逝,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与第一句相比,第二句的情感又加深了。

第三句“莺啼如有泪”,这是诗人借助黄莺啼叫很像哭声的意向,来述说自己的悲痛落泪。另外,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一个好朋友刚刚去世不久,所以也有失去朋友的悲痛。

最后一句“为湿最高花”与第一句“春日远”呼应,都是在写暮春时节,春日马上就要过去了。

整首诗以“天涯”为主题,从时光已逝的伤感、漂泊天涯的悲凉,写到失去朋友的悲痛,情感表达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状态,逐层深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

3、《天涯》与《无题》的意境对比

别人写诗,会写景、会讲故事和抒情,而李商隐大多数都是在描写“求而不得”的情感。但他的诗是真的美,就像《天涯》和《无题》一样,虽然表达的情感略有差别,但唯美的意向与深沉的意境相差无比。

据记载,李商隐以《无题》为题写的诗一共有20首,最著名的是这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从情人离别后的痛苦与思念入手,从缠绵而失望的爱情写到诗人仕途生活的苦闷,并从不同方面来展现这种复杂的感情。

与《天涯》相比,两首诗都写描绘出一幅令人遐想的意像,渲染凄婉忧伤的氛围,并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伤感。

所以从这个层次来看的话,字句唯美的五绝《天涯》,同样展现出作者深沉的情绪,意境也完全不输给《无题》。

总的来说,欣赏李商隐《天涯》的正确操作方式就是,首先,从人物背景入手,了解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人生的;其次,全面解读《天涯》的含义;最后,结合李商隐其他作品,来分析《天涯》的意境之美。


冬月的书影小屋


唉,李商隐的诗,总是带浓浓的哀愁凄惨的气息。这不,你看他的《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而在昨天,我刚刚读过了李商隐的那一首《端居》:“远山秋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一首《端居》,给人与无限的哀愁凄凉之意。
接着,您看他的这首《天涯》:“春日到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毫无二致。在诗人的眼中,这姗姗来迟的春日,虽然终于来到了天涯,但是天涯之处的太阳,已经是快要日薄西山了。一生抑郁不得志的诗人,哀叹自己的这一生,一事无成,却已经快要走到人生的暮年了。“春日到天涯,天涯日已斜”这两句诗,诗人用他来暗喻自己年华已逝,即便是有功名利禄来临,但自己已是消受不起了。

后两句“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抒发了诗人一生壮志未酬、事业未竞,如果上苍还会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那么他就会像啼叫的黄莺、像啼血的杜鹃一样,为自己的目标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而死,奉献出自己的终生。然而,假如终究是假如,如果终究是如果,他们都不可能成为现实。年未五旬的李商隐,终于抱憾而卒。他在《锦瑟》一诗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句,竟然成了诗人生命的最后的结局的Cen语。诗人,还是怀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图片是我用手机拍摄的,侵权必究。)


孤独之人


古代诗人很少直接抒发情感,而是喜欢借物抒情,或是融情于景。

李商隐的这首《天涯》,同样如此。并且在情感表达方面逐渐深入,十分巧妙。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是一首无言绝句,简单二十个字,表达出的情感却十分深沉。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春日在天涯。

何为天涯,远到无法抵达的地方就是天涯,春天在天涯,也就是说春天已经远了。所以这首诗写暮春。暮春在古诗词中所表达的往往是诗人对春光易老,时光易逝的感叹与惋惜。那么,这首诗,第一句已经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它是伤感的。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是,诗人当时漂泊在外,这里天涯二字,也是写自己的人生处境,正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再看第二句:天涯日又斜。

其中“日又斜”说明是落日十分,也就是日暮,一天即将结束,又一次表达了时光易逝。另外,落日这个意象,代表着悲凉,苍茫,如同李商隐另外写落日的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日暮十分,落日苍凉,诗人的情感在第二句诗里得以加深。第一句是伤感,第二句就是悲凉了。



再看第三句:莺啼如有泪。

情到深处自然流泪。前面诗人的情感从伤感到悲凉,这里便是借莺啼如同哭泣来着自己悲痛落泪了。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当时他一个人好朋友刚刚去世不久,所以这首诗歌的情感除了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伤感,对自己漂泊天涯而感到悲凉,还有失去朋友的悲痛之情。写莺如有泪,其实是自己如有泪。

诗人情感逐渐深入,逐渐加强,听到莺啼,终于情感崩溃了。



最后我们看第四句:为湿最高花。

为了打湿树上开在最高处的花,前面写春天远,这里写开在最高处的花,都是在说春日迟暮。前后照应。

整首诗歌以天涯为题目,从时光易逝之伤感到漂泊天涯之悲凉,再到听莺啼叫而有泪,一步一步,写进了诗人内心的悲痛。


李知月


李商隐的这首诗《天涯》写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那一年,卢弘正病逝于春日的徐州,就是那个春天,李商隐的伤痛,有了最直接的出处。

李商隐在徐州的时候,卢弘正待他有知遇之恩,提拔他为节度判官加侍御史之衔,就是这份信任和对李商隐的倚重,让李商隐对他有一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但是他还来不及感恩,卢弘正便去世了。

当时的李商隐心底,那感觉犹如初生的朝霞还来不及照亮这明媚的春光,眨眼间就已经变成了一片残阳,剩下的都是满目的日薄西山,凄凉和无奈之感。

就是在那个春天,李商隐在徐州卢弘止幕府,写下了这首《天涯》: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在繁花似锦的春天,我独自沦落天涯。看着远处红日西坠,心中别有一番滋味,难以倾诉。如果枝头上的黄莺儿也会啼哭的话,它的眼泪应该打湿了树上最高处的那朵花。意境深远,简洁普通的诗中却蕴含着不一样的韵味。从中感觉得到,李商隐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人生的失望悲哀之情。

张彩田的《玉溪生年谱会笺》点评《天涯》:

春日天涯,点时点地。日又斜,府主又卒也。最高花,所指显然。

清代学者冯浩在《玉溪生诗笺注》一书中说:

田兰芳曰:一气浑成,如是即佳。杨守智曰:意极悲,语极艳,不可多得。

清代诗人屈复在《玉溪生诗意》中也高度赞扬:

不必有所指,不必无所指,言外只觉有一种深情。

李商隐的这首诗的高明之处,简洁明快,不用典故。李商隐的诗特别难读懂和解释,有些诗可以做成多种解释,解释起来也往往因人而异。最出名的就是那首《锦瑟》,全诗通篇都在用典。而这首《天涯》是李商隐的诗里较少数的不用典,且言语浅白的一首诗。

这首诗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托物言志,充满隐喻。“最高花”指的是诗人自己。树上最高的花因为无人庇护,遭受风吹雨打,这与有才华抱负而潦倒终身的诗人命运相似。“莺啼有泪”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的眼泪。离家远游,漂泊无依,也只有自己才能够可怜自己了。

李商隐这一生就是一个生不逢时的错误。他自身的才华和品德就像春天里秀挺的绿树,但是时运却置他于贫瘠坎坷的天涯孤旅。

少年时的李商隐恣仪俊雅,才气夺人,却早早失怙,缺失了亲情的温暖照拂,他的恩师令狐楚因为爱才而亲自传授李商隐四六文的写作。同时又有许多欣赏他的才华的人非常的看重他的人施恩与他,但是这些对他好的人不是被贬到别处就是纷纷的去世,只剩下李商隐独自摇曳在这个世上,独自的品位这乱世的凄凉。

《天涯》这首小诗,更是增添了诗人的失落之感,悲哀之情。失望、失落的情绪之中,是他对时代和个人前景的忧虑,如同春天的一曲挽歌。



END.


博书


李商隐泉下有知,会不会诚邀题主地府一日游呢?不是什么诗都能冠以“唯美”二字的。就如同婚丧有别,在丧礼上不能放太喜庆的音乐一样;这首思乡情深的《天涯》,也不适合用溢美之词。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大部分情况下,在五绝诗里,诗人极少将同一个意象用两次。然而,在这首《天涯》里,李商隐却把“天涯”这个意象用了两次。

天涯何意?远离故乡之地也。天涯复天涯,足见诗人离故乡之遥远。紧随天涯之后,一个“又斜”字,更是将这种远加上一层孤独的色彩。

公元855年,李商隐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冒着战乱的危险,背井离乡,在千里之外的梓州柳仲郢幕府上班。此时的他,早已是风烛残年,就如同这摇摇欲坠的大唐一样。

老时多离愁,更何况这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

春日本来是一个欢快的季节,可是诗人却提不起一丝兴趣。每天看着草长莺飞,行尸走肉般地为柳仲郢工作。柳仲郢虽然对他不薄,可是李商隐却更加惦记家乡。

站在梓州城最高的地方,向西南方望去。诗人看到风尘滚滚,也看到了垂暮迟迟。太阳一点一点地向西坠去,诗人的思念之情却冉冉升起:我这一辈子,究竟在忙活什么?我值吗?

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潸然泪下。

一直站到很晚,诗人都不曾离去,直到听到了夜莺的歌声。在故乡,诗人也曾听到夜莺的歌声,彼时却是欢快的。夜莺是不会忧伤的,它们什么时候都很快乐。一欢一忧之对比,更显得诗人的离愁。

夜莺鸟啊,你能帮我捎几滴泪,点在那朵最高的花上吗?清明时节,风再起,一定会把这滴泪带到我的故乡。


祗树


此诗冠上“唯美”二字,不仅俗了,还恶心了一把李商隐。

来看这首诗: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料想题主读了此诗,只解了字面意思,见他又是写春日,又是写莺啼,又是写泪,又是写花,难免觉得如锦绣画图,春风十里,异常唯美。

可他字字所写皆是苦痛,满是惆怅,你若觉得这很美,只因为你不是那个在天涯的人。

他们也有他们的寂寞和痛苦。
  夜深人静,从大醉中醒来,忽然发现躺在自己旁边的是个自己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
  这种滋味你有没有尝受过?
  在欢呼和喝彩声中,一个人回到家里,面对着漆黑的窗户,只希望快点天亮。
  这种心情你有没有想到过?
  今宵花天酒地,狂欢极乐,却连自己明日会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甚至连今宵酒醉在何地都不知道
  杨柳飞舞,晓风残月,这种意境虽美,却又美得多么凄凉,多么让人心碎?

  这种欢乐,你原不愿意享受?

这段话出自《三少爷的剑》,正如李商隐的这首《天涯》,天涯落日,对旁人来说只怕美极了,李商隐把它写得也美极了,可若把你换成李商隐,你还会觉得美吗?

一个人禹禹独行,在明媚的春天里不知道该去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什么地方。

一个人落魄潦倒,走到暮色苍苍,看着夕阳西下,不间断不停歇的周而复始。

一个人仰着头,看着残红谢尽,只有最高处枝头上剩下的那一朵孤单寥落的余烬。

没有人来,没有人知。

欲诉无人,欲哭无泪。

偏偏这种时候还有莺儿的叫声传来,如果莺儿会哭,它一定是为最高处的那支花哭泣的。

生在高处,不合时宜,遗世独立,便难免遭受风雨摧残,迟早都是陨灭败落的。

命运的大手左右着一切,再拔尖的,再美好的,终会破碎。

美吗?

我只感觉到百转千回又无能为力的怅惘。

李商隐文采斐然,却一生郁郁不得志,又何尝不是那支最高花呢?

---------丸----------


祁门小谢


题主说唯美,如果只从字面来看,倒也没什么错,毕竟有人评说此诗“意极悲,语极艳”,但如果理解其含义之后,恐怕是说不出唯美二字的,这首诗说轻点是写的惆怅,说重点是写的痛苦。

《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起句非常平淡,意思也非常浅显易懂。实际上,内里是有着非常凄苦的情感。“春日”是什么?是一年之初,是新的开始,是令人愉悦的。但李商隐的春日却在天涯,“天涯”是什么?天涯可以说任何地方,唯独不在你所在地方,是你永远不能到的地方。

好比你心中的女神,你知道她的电话、知道她的微信、知道她家门牌号、她甚至是你的同桌,可她就是不理你。

你说你伤不伤?只能做个舔狗。

第二句用了“顶针”的手法,再次提到天涯,渲染了上句的悲伤气氛,如果说上句还能看到春光,那到这一句“日又斜”,夕阳西下,天要黑了,给原本就隐约的春光又笼罩上了一层暗影。

注意这个“又”字,说明是日复一日,每天都要忍受这春光在眼前消失的痛苦,所以古人为什么伤春?

还是那个女神,以前吧,她虽然不理你,但你至少还有一份念想。现在她干脆把号码换了,把家搬了,跟班主任说要调座位,原因只有一个,不想看到你。

你说你悲不悲?舔狗都不让你做了。


这两句是说,春光再美好,也有凋零的时候,如同生命之美好,但生命终有尽头。是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念,和人固有一死的悲哀。

第三句写听觉,就更哀怨了。莺莺燕燕都是很美好的,形容大好春光,形容漂亮姑娘娇艳的声音,都是莺莺燕燕。可就是这样的美好,在李商隐听来,却是啼哭,是流泪的。

你为女神付出了那么多,可怜自己连舔狗都没资格做,这时候的你,是不是看全世界都不顺眼?

第四句写到“最高花”,开在梢头的花,是最容易受到风雨摧残的花,命运是非常坎坷了。这是李商隐自喻,他是有才华有抱负的大才子,他又因才华牵扯到朝廷斗争,导致一生坎坷,他对自己的生命感到绝望。

再者,李商隐所处晚唐,原本瑰丽梦幻的大唐已经到了崩溃边缘,他对国家命运也感到绝望。

想到春光、莺啼、花朵、生命、国家,曾经都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啊,李商隐移情及物,想到这眼前的一切美好,都将凋零,黄莺垂泪,沾湿了李商隐这朵花,泪痕斑斑的李商隐啊,这是人生的幻灭、是国家的灭亡。



也可自话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李商隐的悲伤从何而来?

李商隐大概是唐朝才子中,活的最憋屈的人,也是唐朝诗人中写诗写的最朦胧最伤感的诗人。李商隐的诗,鲜明地体现了大唐帝国逐渐走向没落衰败的过程,这就像李商隐自己说的那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觉察到,自己的命运,也许就像是大唐的国运,在日暮四合之时,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了。

作为诗人,李商隐的地位是崇高的,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在唐朝诗人中,有的人追求诗歌的狂想与浪漫,管他什么格律,比如李白;有的人追求诗歌的现实主义,反映个人的生命漂泊与大时代的悲欢离合,管他什么自我的潦倒,比如杜甫;有人追求心情的闲适,管他什么官位,比如王维。而李商隐追求诗歌的美感,他着意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那种你一眼看上去很美但是你说不出哪里美,仔细品味还是很美的样子。所以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我觉得这样的风格,在现当代的诗人中,比较像的大概是孩子,或者是女诗人余秀华。

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李商隐的伤感是晚唐的典型。其实,李商隐的伤感是从他那桩美丽的婚姻开始的。

李商隐家庭条件差,自己是老大,还要担负起家族振兴的任务。他们家没有什么关系。而唐朝考进士,还没有实行糊卷,能否考上,一方面你是要有才气,但另一方面,还要有人推荐。

李商隐考试失败后,最终被权倾朝野的令狐家族看上,受到他们的恩典和扶持,最终考上进士,进入政坛,成为令狐家族的生力军。李商隐又被朝中另一高官王茂元看上,成为王的女婿。而王茂元在当时属于李党,而令狐家族属于牛党,在血雨腥风的牛李党争中,李商隐成了最不地道的人。在令狐家族看来,李商隐背信弃义没有任何道义可言,而李商隐对令狐家族确实心存愧疚,经常写一些感恩的拍马屁的话,试图修复他与令狐家族的关系。而在李党看来,既然已经成为李党,那就应该一片冰心在玉壶,不要再和牛党有什么瓜葛。但李商隐陷入了漩涡之中,他是个性格软弱不善于溜须拍马往上爬的人,所以在政坛,李商隐越混官职越小,越混越惨,这对曾经是理想远大的他来说,这绝对是一种残酷的打击。

李商隐的诗歌比较朦胧难懂,原来是李商隐心中有说不出但又不得不说的难言之隐;为什么李商隐的诗歌那么伤心,那是因为他得仕途生活严重不如意。所以,李商隐是唐朝最为伤心的伤心人。

李商隐去世的时候,他最好的朋友为他写了两首诗,极其准确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真的是说尽了李商隐一生的悲剧。也许他从来就没有开心过吧。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这首诗了: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首诗是写在他的知己、恩人卢弘正病逝之后。我们知道,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在政治上被人看成是摇摆人,看成是首鼠两端的小人,所以也没有人喜欢、敢用他,而卢弘正却给了他机会。所以在伯乐去世之后,他一方面悼念恩人,另一方面也感到前途再无光明之日。所以他的诗,是极为伤感的。

春日本来极为美丽的,但是在不美丽的心情中,春天的美却有一些残酷,特别是春天将尽之时,特别是在天涯孤客的眼中,春天的美,似乎是一种反衬,是一种挑衅。

夕阳西下的时候,这种伤感更为强烈。

李商隐看到听到了莺啼。本来鸟儿的歌唱是美丽的,比如杜牧就很喜欢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景色,但是在李商隐听来,莺就是在哭泣。它在哭什么呢?它在哭枝头那朵最高的花,这朵花已经没有人庇护了,它只能独自承受着风吹雨打,这样很快就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所以李商隐很悲伤,它觉得莺的泪,正好落在花上,这让花更加的悲伤。

所以,世界是美丽的,但是在不美丽的心情看来,一切美丽都是对诗人的反讽。

李商隐的悲伤,由此可知。


好玩的国学


商隐,隐去悲伤也。此话为白马闻李义山名字而私下揣摩其意,只是望文生义,诸位诗友不必当真。然而观李商隐生涯,颠沛流离,尝尽辛酸,虽负凌云才,终未襟抱开,正如他的好友崔钰为他写悼亡诗:

《哭李商隐》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而今天我们读的李商隐的这首五言小诗《天涯》,是一首绝句。我们都知道他擅长律绝,构思奇特,语言精炼,意境悽丽。今天白马就试赏析一下李商隐这首《天涯》,或能窥探玉溪生诗歌的唯美绝尘之处。五绝《天涯》全诗如下: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白马独家译诗: 我在他乡的春天里浪迹,而他乡的日头又已经偏西了。树上的黄莺啼鸣如泣,它的泪水应该打湿了树顶最高处的花朵。

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给杜牧的七绝名叫《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他说人家杜牧是刻意伤春又伤离别,好像人家杜牧是装模作样的呀。姑且不说人家杜牧怎么装另外一回事,但就说李商隐自己吧,在短暂的一生里是非常悲哀,伤心的。李商隐的悲伤中间包括了伤时,伤世,伤己。伤时是因为当时大唐已经日落西山,犹如所谓的强弩之末,势已微弱;伤世,因为晚唐蕃镇割据,朝廷宦官当权,牛李党争;伤己是因为李商隐自己潦倒落魄,郁郁不得志,处处被排挤。这首小诗《天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

《天涯》作为一首五言绝句,同样是言简意赅,而意境深厚。它写出了一个伤心欲绝的流浪人异乡独悲的内心境界。他这个内心境界是通过诗中的几个意象表达出来的,这几个意象包括了春日,天涯,莺,花。

春日在天涯。我们可以把这句诗理解为春天里在他乡谋生,也还可以理解为在异乡的旅途上,顶着春天的太阳游走四方。但你不论怎样理解,这一句起笔具有很浓的沧桑感,虽未落泪心已经怆然感荒凉感。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给人的内心应该是暖日融融,东风习习,鸟语花香。但要结合李商隐的身世来解读这句诗,是无论如何都没有一丝欢场感觉的。

天涯日已斜。首句里面的“日”字可以但白天讲或者是太阳、日头来讲,而这一句制作日头,太阳来讲了。太阳正往西山落下,只能通过这个“斜”透露出了一种颓废,失望的情绪。元朝马致远有一首越调曲子《天净沙.秋思》曾写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这首小令着重于睹物想家的乡愁,李商隐的《天涯》不止包括了乡愁,为什么呢?我们接着读这首绝句的转折处,也就是诗的第三句。

莺啼如有泪。五绝仅仅20个字,当要求表达出动人的意境的时候,字字都是精华,必须精挑细选。这一句内涵非常的丰富,是人在五个字之间辗转腾挪,字字牵动着读者的心。例如这一句里的“莺”,诗人是在写哪一种莺鸟呢?莺有淡褐的,橄榄绿色的,灰色的,黄色的,种类不同,颜色也不同。我们一般常见到的是黄莺,是一种喜欢在高大的树上鸣叫的鸟,有时候的叫声也很欢快。但李商隐在这里听到的莺啼是伤心的鸣叫。这其实是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流露。他写写伤心的莺语也就罢了,却又来了一个假设:如有泪。这实在是一种伤心透顶了!他这一个假设云的读者不由自主地读下去,并令读者发出丰富的联想,为什么伤心呢?为什么流泪呢?

为湿最高花。泪水濡湿了大树最上面的花簇!最高处的花,是诗人心中的最爱,也是春天里最后的花朵了。因为无论是草开的花还是树开的花,它们开花的时间顺序一般就是从下向上依次开放的。最高花,是一种暗喻。,可以是自己最爱的女人,可以是最欣赏自己,自己也最喜欢的亲友,还可以是自然界中的真实的美丽花朵。诗人不处处指明,而字字如心血在啼泣,让人不但没有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反而让人有一种悲悯,同情诗人。李商隐真是一个可怜的人!

这首诗让白马想起了杜甫在五律《别房太尉墓》中的意境: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而李商隐的《天涯》用了20个字便写出了杜甫五律中的意境,真可谓是“不畏前贤畏后生”。这也许是折服白居易,白居易情愿做他儿子的原因吧!

有考评家说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四川柳仲郢幕府中任职时,又有人说这首诗写于徐州。不论在哪里,白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诗人已经无家可归,无人可依,无妻可话,甚至是无业可为。好啦,亲爱的诗友,今天的诗词欣赏就写到这。欢迎关注白马侃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