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父母们别这么做,大多数家庭都中招

孩子因为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于这个世界的接触也不多,所以对于很多东西都是陌生的,没有安全感,而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也就会对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感到恐惧。

比如很多的孩子自己在客厅里面安静地玩玩具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外面放的鞭炮声,就会感到非常的恐惧,以及夜晚到临的时候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面睡觉,周围都是漆黑的一片,也会让孩子感到恐惧。

以及下雨天的时候看到了天上的闪电以及听到了雷鸣,这样一些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孩子都很容易感到恐惧很容易感到害怕。

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父母们别这么做,大多数家庭都中招

案例:

上周是大学的同学聚会,因为家里没有人,所以就只让宝宝一个人呆在家里,在出门前也叮嘱孩子让他不要到处乱跑。而当时我们正在聚会,玩得开心的时候,宝宝突然打了个电话过来说他现在非常的想去上厕所,但是一个人不敢去厕所。

我就觉得非常的纳闷,在电话里引导孩子,让他去厕所把灯开了,然后再上,但是孩子死活都不愿意,硬是要我赶快回家陪他去厕所。听到孩子这个要求,我觉得非常的生气,大学聚会好不容易才有一次。

明明只是一个简单的上厕所,为什么还是不能够自己一个人去?所以我就觉得孩子说的这个要求就是无理取闹,蛮横不讲理。于是,我就把电话给挂了,结果回家的时候发现孩子硬是憋着没有去厕所,结果尿床了。

分析:

其实关于这样的一个现象,许多的家长也都有遇见过,但是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非常的不明白。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对于这些东西感到害怕呢?

据一项科学的研究表明,43%的孩子6到12岁的时候都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恐惧,而大部分都是来源于黑暗的恐惧。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总是会遇到很多新奇的东西,而这种对于未知事物的接触和挑战就会让他产生一种迷茫和不安全感。

这样的一种恐惧除了黑暗之外,有可能是对于动物油说大家常见的蛇,老虎,狮子等等。以及对于一些自然的环境打雷闪电以及鞭炮声,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也都是经常会出现的一个情况。

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父母们别这么做,大多数家庭都中招

这样子一种对于环境,对于未知的恐惧,到了童年阶段的时候,也就是孩子开始上初中,就会慢慢的消退,但是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对于这些恐惧的加剧会导致他们演变成为恐惧症。而一旦演变成为恐惧症之后,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尤其是6到12岁,都会出现恐惧害怕的心理。但是仍然存在着一部分的孩子,这种恐惧会演变成为恐惧症。这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长对于他们这种害怕和恐惧的不正当处理,那么对于孩子的恐惧,家长通常都是怎么做的呢?

(1) 忽略孩子的恐惧

这是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采取的一种手段,当孩子和自己说这些恐惧的时候就会觉得没必要觉得是孩子夸张化了,而且是家长的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感觉到更加的不安全感,对于这种恐惧并不会觉得有所缓解,反而会觉得更加的害怕。

就比如前面所说的例子,当孩子和家长说他因为害怕不敢去厕所的时候,家长却并不以为然。而是直接把电话挂了,结果导致孩子直接尿床,而这样的一个经历你会让他以后对于厕所感到更加的恐惧。

(2)会编鬼故事去吓孩子,加剧孩子的恐惧

想必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孩子不想睡觉,总想出去玩的时候,家长就会说,如果你不好好睡觉的话,就会有警察把你抓走,或者是说你如果这个时候出去的话,外面就有怪兽会把你吃掉。

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父母们别这么做,大多数家庭都中招

这样的一种方法是百试不厌的,孩子每一次也都会中招。但是其实这样一种做法,虽然得到了短暂性的家长想要的效果,但是长期以往也会让孩子对于社会对于外界环境产生一种恐惧感。

在处理孩子恐惧的问题上面,很多家长都会做一些错误的方法。那么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做呢?

方法1:当孩子谈论他的害怕的时候,家长要鼓励让他去正视这种恐惧

人的情绪是会分为很多种的,可以是害怕,焦虑,快乐悲伤,它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必然性。然后很多的孩子如果只是一直在想自己害怕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想要去克服它的话。反而会引起一种逆反心理,不仅不会变得不怕,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恐惧。

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父母们别这么做,大多数家庭都中招

所以当孩子和家长倾诉自己的恐惧和焦虑的时候,家长应该温柔地去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这种恐惧,循序渐进地去克服,先让孩子自己接受自己的这一份恐惧。慢慢的在父母的坚持下,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也就会学会把这种恐惧抛之脑后。

方法2: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勇敢

这应该是很多的家长都会出现的一个误区,他们总是觉得凡事都要以毒攻毒,孩子如果对什么东西越是恐惧的话,就多强迫他去和他们接触,长期以往就会习惯,比如说有的孩子会恐高。

而家长为了改变他这样的一种毛病,就在他小的时候强迫他站在高处或者是做一些攀爬等活动,但是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会减轻孩子的恐惧,也不会让他克服,只会让他对于这份恐惧更加的害怕更加的深刻。

方法3:不要在同龄人的面前去嘲笑孩子的恐惧

很多的家长总是对孩子的恐惧不以为然,甚至会觉得有趣,但孩子和自己说自己的恐惧,说自己的害怕的时候,他们也都不当回事,甚至会把它当成一个谈资去和别人交流。

当孩子说“害怕”的时候,父母们别这么做,大多数家庭都中招

比如有的孩子怕狗,然后他的家长就会在和同事或者是和朋友交谈的时候就会说到自己的孩子太胆小了,居然连狗都会怕。这种不经意地谈论,其实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

害怕本来就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一种情绪一种特征,没有人是会对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害怕的,既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恐惧的点,那么也就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变得勇敢,强迫自己去克服,而是学着去接受他。

那么,对这样一种情况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育儿难题找艾妈育儿日记,家庭教育从小做起,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艾妈育儿日记,帮你解决育儿大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