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李七月,1987年7月2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記者。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曾獲第六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優秀獎。曾擔任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欄目出鏡記者,2015年9月7日進入《華人世界》欄目組擔任主持人。

2019年,參加《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入圍文藝30強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她一出場給人不同的感受,她在《主持人大賽》中講述尋人團的故事,讓我瞭解了在這個和諧的社會背後悲歡離合的故事。

一個早年離家出走的男孩,對自己被“尊重”看法遠超我們的認知。而我們在現實的認知中,金錢、地位在這個小小的孩子心中竟然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他可能只是想要媽媽的一個笑臉,爸爸的認可!

短短的故事帶我們瞭解社會的背景,人性背後的脆弱,平淡而樸素的語言的背後是強烈的情感,那炙熱而又富有哲理的內涵引人深思。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而在最新一期的文藝類節目,“走出去”題目,七月小姐姐克服內心的恐懼,毅然用了自己八年前參加《主持人大賽》的採訪嘉賓曹正富,他是一步班郵遞員,因為在上一屆採訪中300秒內,七月並沒有問出任何有價值的信息,但她並沒有因此放棄。在之後的五年內,她對曹正富都有關注。

“24年他靠著雙腳,徒步行走了30公里”

“他是個好人,他是這個最大最大的好人,無論冬天夏天,風雨無阻”

“很難想象在距離我家四個小時的路途上,竟然還有人用報刊和信件來了解國家大事”

“除了過年來看望的子女,郵差的到來才是他們沒有被遺忘的證明”

“平凡和變遷不會抹去這份工作,在歲月中的意義”

……

曹正富用自己多年的職業堅守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連康主任都說七月為什麼不來新聞類,她身上具有新聞記者的感覺,有一種走入生活感覺。

我很好奇為什麼這個小小女子,身上卻擁有令人震撼的力量。於是我看了《等著我》節目,真的是感人至深!或許我理解七月身上那內斂的情感從何而來!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裡面91歲的老兵袁林昌尋找64年未見的老排長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袁林昌和老排長周國民是生死相依、親如兄弟的戰友,他們一同走過了槍林彈雨的戰爭歲月,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在朝鮮戰爭結束,志願軍即將回國之際,周國民因接到臨時任務,和袁林昌分開了。沒想到的是,這一分離竟然讓這兩個並肩作戰的戰友再也沒有見過面。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遺憾的是,《等著我》愛心尋人團找到周國民老人的家時,得知他已經在2004年過世。袁林昌老人想見老排長的願望再也無法實現。不過,《等著我》藉助百度大腦語音技術,還原出了老排長的聲音,讓袁林昌老人和老排長實現了隔空對話。這感人的一幕讓所有的人淚如雨下。

“老兵沒有老,他們只是凋零了”

是呀他們只是凋零了,年輕時綻放的絢爛,年邁是你記得它名動京城的時刻!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72歲的老兵王玉明尋找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伴,本是相濡以沫的愛情,卻經歷著暴雨的襲擊。

相信看過這個故事的觀眾,一定感動不已。在老伴走失的近2年的時間裡,王玉明騎著自行車,走過了6000公里的路,貼了20000多張尋人啟事。從踏上尋找之路的那一刻起,他從來沒有停止過。他說要一直找下去,找不到就死在找老伴的路上。對於他來說,尋找老伴是他餘生唯一的事情。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王玉明老人和老伴結婚50年了,50年來他們相親相愛、相互扶持,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人生。在王玉明老人的心裡,老伴為他、為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他要用一生來好好地愛他、報答她。因此,當老伴患上阿爾茨海默症之後,他總是盡心盡力地照顧她。沒想到的是,因為他一時疏忽,老伴居然走丟了,近兩年來杳無音信。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行囊是我找她的工具,我走到哪裡就睡到哪裡,裡面有被褥,還有她親手給我做的鞋…

前半生她跟我受了苦,後半輩子應該由我去照顧她”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太多太多的故事要說,太多難言的情感呼之欲出,這個節目給了七月太多的啟迪與薰陶。

“記者的工作是在腳下”,七月正在從一名記者到一名好記者,再從主持人到好主持人的過程。

時間和歲月的沉澱讓七月更加優秀,期望能夠看到不一樣的她!

一個關於人心天地的故事,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