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二〇一七年七月七日

宋代流傳著一部鼓書,唱的是蔡邕的故事。河南陳留秀才蔡邕上京趕考,貪圖功名富貴,撇下妻子趙五娘在家中苦熬歲月。蔡邕的父母雙雙亡故後,趙五娘千里尋夫,蔡伯喈不但不認妻,還放馬踩踏趙五娘。最後,蔡伯喈遭雷擊而死。這和歷史上才名孝聲動天下的蔡邕風馬牛不相及。可是,由於鼓書的巨大影響力,到如今,千夫所指,都是這個忘恩負義的蔡中郎,而很少有人知道文名孝聲一時無兩的蔡邕了。對此,陸游,吟詩嘆道:“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小注:蔡邕[yōng](133~192年),字伯喈[jiē],陳留圉(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人,東漢文學家、書法家。權臣董卓當政時拜左中郎將,故後人也稱他“蔡中郎”。蔡邕對長輩非常孝順,他的母親曾經臥病三年,蔡邕不論酷暑嚴冬,都沒有解過衣帶,七十天沒有睡過覺。母親去世後,就在墓旁蓋一間房子住下守著。此外,他與叔父、叔伯兄弟同居,三代沒有分家,鄉里的人都稱讚他品行好。六十歲時無辜遇害。】

前幾年,網上大量流傳草莽英雄韓復榘粗魯無知,胸無點墨的笑話。說得多了,大家就信以為真,大有“滿村聽說蔡中郎”的架勢。然而真實的情況如何呢?有識之士早已提出質疑,因為時間過去不久,許多當事人還在,實物還在,至少還能拆穿“盲翁”們的謊言。

韓復榘雖然逝去近八十年,但遺留的文墨還是有一些的。茲列舉幾篇以供大家評判。

一、1936年手書並撰的《辛亥灤州革命先烈衣冠塚銘並序》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溫泉鄉顯龍山之陽的"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園",1984年被北京市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坐落在紀念園內的在八稜形石幢上,刻有參加過辛亥灤州起義的韓復榘親筆撰文並書寫之《辛亥灤州革命先烈衣冠冢銘並序》,全文如下:

辛亥灤州革命先烈衣冠冢銘並序[1]

嗚呼,此灤州革命[2]諸先烈薶[3]藏衣冠處也。夫革命非速成之事業,而流血乃大好之收場。在仁人義士,固已視死如歸,雖肝腦塗地,膏[4]血原野,在所弗恤[5]!獨是殺身成仁[6],見危授命。或戦歿於疆場之間,或殺戮於立談之傾,同時死義者都數十百人。求骸骨而不得,乃設衣冠葬之,何其慘哉!

竊維[7]灤州革命主其事者,為已故大都督王金銘[8],總司令施從雲

[9]等百餘人。處清廷淫威専制之下,當革命胚胎萌芽之秋。初則設武學研究會[10],以秘密運動。繼則設山東同郷會[11],以策畫進行。困心積慮[12],待時而動者蓋已久矣。洎乎[13]武昌事起[14],天下豪傑聞風響應[15]。而灤州忠義之氣,遂一發而不可遏止。論者謂:辛亥革命[16]雖發軔[17]於武昌,而其成功之速,實灤州舉義有以促成之。其信然也。

先是,革命計劃以王金銘、施從雲、張建功[18]三營為灤州之主力軍,以海陽[19]之馮營[20]與三張[21]所部之馬隊遙為聲援。且與藍天蔚[22]、吳祿貞[23]

聯為一氣。派人赴南洋軍政府[24],請兵北伐。約期舉事,持之以鎮定,出之以審慎,固非若拔劍而起,挺身而鬥者比也。

然以地近畿輔[25],漢奸滿奴環伺其側。南軍未至,馮公遂被監視。各部馬隊覆被調撥分散。情急事迫,儳焉[26]不可終日。王金銘等乃毅然宣告獨立。組織北洋軍政府,為武昌後盾,使清軍不能首尾兼顧。當其時,且誘致王懷慶[27]奉以大都督印信,牽制淮軍。方欲率師西進,直搗燕京。而王懷慶詭計潛逃。張建功中途變節。雷莊一戰[28],眾寡不敵。遂致一蹶而不可復振,可勝[29]嘆哉!

是役也,計以身殉國有事蹟可考者為:王金銘、施從雲、白雅雨、孫諫聲、戴錫九、熊齊賢、張振甲、劉瀛、董錫純、萬盛臣、呂一善、牟惠來、王踽臣、黃雲水等十四人;有姓名而無事蹟者為:張勳之、馮日興等五十餘人;其它並姓名無可考者蓋又不知凡幾。雖以司馬遷之善傳遊俠,不能為田橫島五百義士

[30]立傳。斯尤可慨者已[31]。乃者[32]於民國二十五年四月奉國民政府明令,自大都督以下追贈有差,並飭[33]在北平西山建衣冠冢,以彰忠烈,而諸先烈之豐功偉績始大襮[34]於天下。予乃詮次[35]其事,而復系之以銘。

銘曰:赫赫先烈,耿耿孤忠[36]。弓能射虎,劍欲屠龍。生為神將。死為鬼雄。一日碧血[37],千年白虹[38]。辛亥之役,革命前鋒。遭時多難,敗乃成功。殲我士卒,喪我元戎[39]。裹屍不得,掩骼無從。乃葬衣冠,標識幽宮[40]。湯山莪莪[41],溫泉溶溶[42],廞旌冷壙[43],亮節英風。賴有國典,褒恤優崇

[44]。刻銘勒碑,昭示無窮。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韓復榘敬撰並書


註釋:

[1]本文鐫刻在北京西郊北溫泉所建的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碑上。冢銘即墓表上的銘文。

[2]灤州革命:1911年清新軍二十鎮部分官兵在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指引下,秘密組織“武學研究會”、“山東同鄉會”等革命組織。同年10月爆發武昌起義後,各省相繼獨立。為策應武昌革命,武學研究會同仁於12月30日在灤州(今河北省灤縣)發動了武裝暴動。1912年元月2日宣佈獨立,成立了“中華民國北洋軍政府”。並立即展開進攻北京的軍事行動。王金銘任大都督,施從雲任總司令,馮玉祥任總參謀長,鹿鍾麟任右路軍司令,韓復榘任左路軍司令,石敬亭任中路軍司令,張之江為騎兵司令。後起義失敗。

[3]薶[maí]:同埋。

[4]膏[gaò]:動詞,塗布。

[5]在所弗恤:在所不惜。

[6]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後專指犧牲生命,維護正義。

[7]竊:表示個人意見時的謙詞。維:語助詞,無義。

[8]王金銘:字子筬。(1880~1912)山東武城人。由清武衛軍學兵,升至新軍第二十鎮第七十九標第一營管帶。1911年為參加永平(今河北省盧龍縣)秋操,由新民府(今遼寧省新民縣)調往灤州。武昌起義後與施從雲策劃了灤州起義。1912年元月2日成立北洋軍政府,被推為大都督。元月5日與清軍激戰於雷莊。清軍詭稱停戰議和,他與施從雲進入清營談判,被執遇害。(一說在激戰中陣亡。)

[9]施從雲:字燮卿。(1880~1912)安徽桐城人。早年入保定將弁學校,畢業後由排長升至新軍第二十鎮第七十九標第二營管帶。在灤州起義中被推為總司令。1912年元月5日在雷莊戰役中與王金銘一起遇害。

[10]武學研究會:辛亥革命前夕,清新軍第二十鎮的一些士官受革命思想影響成立的革命組織。以讀書為名,傳播革命思想。參加者有馮玉祥、王金銘、施從雲、張之江、鹿鍾麟、石敬亭、韓復榘等。推馮玉祥為會長。武昌起義後積極策劃武裝暴動,併成為灤州起義的骨幹。

[11]山東同鄉會:武學研究會成立後參加的人越來越多,為避免外界注意,王金銘另設山東同鄉會來掩護武學會的活動。

[12]困心積慮:即處心積慮。

[13]洎[jì]乎:待到。

[14]武昌事起: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社在同盟會的推動下在武昌發動起義。併成立了湖北軍政府。

[15]這裡指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響應,兩個月內,即有鄂、湘、陝、贛、晉、滇、黔、蘇、桂、皖、粵、閩、川等省先後宣佈獨立。

[16]辛亥革命:1911年10月有武昌起義引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終於在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成了臨時參議院,頒佈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同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17]軔[rèn]:顧氏阻止車輪轉動的木頭。發動車時需要將它去掉,謂之發軔。這裡比喻事情的開端。

[18]張建功:清新軍第二十鎮第七十九標第三營管帶,,參加灤州起義,中途變節。

[19]海陽:鎮名,位於秦皇島市郊,東距市區6公里。

[20]馮營:馮玉祥(1882~1948)。安徽巢縣人。原名基善,字煥章。辛亥革命前為清新軍第二十鎮第四十協第八十標第三營管帶。秘密發起武學研究會出任會長,策劃武裝起義。1911年9月新軍第二十鎮參加永平秋操演習。選定第七十八、七十九標為主體,其餘各標部分參加,合編為一個混成協。紛紛開進關內。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秋操停止,部隊停止調動。第七十九標三個營駐灤州待命,其餘回防。馮玉祥營所在的第八十標留守新民府。後又調往海陽鎮駐防。灤州起義時馮部在海陽鎮起事,並擔任總參謀長。起義失敗後在海陽被捕。後被遞解回原籍,途徑北京時,再被袁世凱軍左路備補軍統領陸建章重新起用。

[21]三張:即張樹聲、張之江、張振揚。

[22]藍天蔚:(1878~1922)湖北黃陂人。字秀豪。早年以湖北武備學生資送日本留學,入士官學校。回國後任統帶。再赴日本考察軍事,考入陸軍大學。1910年回國,任陸軍第二混成協統領,駐奉天(今瀋陽)。1911年任清新軍第二十鎮協統(旅長)。為參加永平秋操,由新民府調駐灤州。武昌起義爆發後,遂與張紹曾(1879~1928,也曾留學日本,時為第二十鎮統制)吳祿貞等策劃舉兵響應,將清政府運往武漢前線的武器扣留,並通電清廷,要求立憲。旋組成“燕晉聯軍”,謀進軍豐臺,推翻清廷。11月7日吳祿貞被暗殺,張紹曾被解職,由潘矩楹接任統制。將二十鎮各協分別調動。藍天蔚赴上海任北伐軍總司令,。後進駐煙臺,統帥海陸軍。在南北議和時辭職。出國遊歷,回國後1921年任鄂西聯軍總司令,次年被孫傳芳擊敗,逃入四川,被執自殺。

[23]吳祿貞:(1880~1911)湖北雲夢人。字綬卿。1897年入湖北武備學堂,次年赴日本留學,加入興中會。19023年回國,任武昌普通學堂教習。1904年4月奉調入京,任練兵處馬隊監督等職。1910年授以鑲紅旗蒙古副都統,派往德法兩國考察軍務。同年冬回國,調任陸軍第六鎮統制。武昌起義後,赴灤州約張紹曾等舉兵反清。又赴石家莊聯絡山西革命軍,擬聯合北方新軍反正,攻擊北京。他斷然截留運往湖北的軍火,通電弭兵。清廷懷疑其為革命黨,但又不敢貿然將其撤職,特授予署理山西巡撫以籠絡。1911年11月7日被袁世凱派人刺殺。(一說主謀人是良弼)

[24]南洋軍政府:辛亥革命後1911年10月11日武昌義軍宣佈成立湖北軍政府,11月1日相繼宣佈獨立的各省代表在武漢開會,公據湖北軍政府為中央政權。此即南洋軍政府。

[25]畿輔:京都附近地區。

[26]儳焉:原意為苟且。這裡指惶急不可終日。

[27]王懷慶:(1866~?)河北永寧人。字懋宣。北洋武備學堂畢業。1909年河北同永鎮總兵。灤州起義爆發時,袁世凱調第三鎮統制曹錕配合和王懷慶領兵鎮壓、撫慰。王到灤州後,假意支持革命,義君即著其奉大都督印信,前去牽制淮軍。王中途詭計潛逃。

[28]雷莊:灤縣以西13公里處,據天津164公里。京唐線上。灤州起義打響後,王金銘等乘火車西進,欲攻打天津。行至雷莊,與清軍遭遇。由於寡不敵眾而戰敗。

[29]勝[shēng]:盡也。

[30]田橫島五百義士:田衡是秦末狄縣(今山東高青東南)人。本為齊國貴族。秦末從兄田儋起兵,欲重建齊國。楚漢戰爭中自立為齊王。不久被漢軍所破,投奔彭越。漢朝建立後,率黨徒500餘人逃亡海島。漢高祖命他到洛陽,被迫前往。因不願稱臣於漢,於途中自殺。復召留海島者,他們聽說田橫死訊,也全部自殺。《史記·田儋列傳》對留居海島,後又全體自殺者並未記載姓名和事蹟。

[31]斯尤可慨者已:斯:此。已:表示語氣。這句話是說“這確是令人感慨的事。”

[32]乃者:即曏者。往昔。

[33]飭[chì]:通敕,命令。

[34]襮[bó]:暴露。

[35]銓次:疑為詮次。選擇、編次。韓愈《進順宗皇帝實錄表狀》:“史官沈師傅等採事得於傳聞,詮次不精,致有差誤。”

[36]耿耿:忠誠貌。孤忠:獨立的忠勇。在此形容人的清高品格。

[37]碧血:《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後人常以碧血稱頌為國死難的人。

[38]白虹:古人認為人間有不平凡的行動,就會形成白色長虹穿日而過的天象。所謂的白虹並不是虹,而是暈。

[39]元戎:主將。

[40]標識幽宮:幽宮是墓穴。標識:立碑紀念。

[41]莪莪:疑為峨峨,高峻貌。

[42]溶溶:水流動的樣子。

[43]廞[xīn]:陳設。廞旌冷壙是說將革命者的旗幟陳設在冰冷的墓壙中。

[44]褒恤優崇:讚揚,體恤烈士們優秀崇高的品格。

由於篇幅較大,僅選兩個局部,展示韓的楷書書法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銘文局部一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銘文局部二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民國二十五年國民政府下令紀念辛亥灤州起義,並同時在北京和山東泰安建立紀念烈士陵園。北京的紀念碑由宋哲元負責修建,由馮玉祥書寫碑文在紀念碑正面,韓復榘撰寫《辛亥灤州革命先烈衣冠冢銘並序》,刻在紀念幢背面。山東的紀念碑尚未完工,便爆發了七七事變。上圖為當年曾參加過灤州起義的馮玉祥和韓復榘出席在山東泰安舉行的大會,紀念灤州起義殉難烈士。

二、廈門“陳嘉庚紀念館”藏韓復榘手跡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廈門陳嘉庚紀念館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陳敬賢雕像

韓復榘存世書法及其故事(一)


敬賢1先生誄詞2

華僑之彥3,閩海之英。陶朱致富4,貨殖5蜚聲。

聚而能散,衝6以處盈。建庠建序7,敝神竭精8

博求師範9,宏闢文明。鬯芳旁布10,德澤淵閎。

既耽禪悅11,潛研佛經。湖杭寄跡,山水怡情。

屏營息慮,宜享長生。如何不辰

12?遽返玉京!13

煌煌偉業,赫赫令名。素旗14致誄,使我心傾15

【註釋】 [1] 陳敬賢(1889~1936):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胞弟。陳嘉庚辦學是和經營實業同時並進的,實業在新加坡,辦學主要在家鄉集美,兄弟二人經常要分居兩地交替工作。1918年,陳敬賢親自督辦的集美師範、集美中學開學。因長年奔波,積勞成疾,1927年後,陳敬賢不得不退出學校政務,潛心研究佛學,息思凝神以養病,1936年病逝於杭州。

[2] 誄(lěi)詞:古代敘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的文章。 [3] 彥:有才學、德行的人。[4] 陶朱:陶朱:即范蠡,字少伯,又名鴟夷子皮或陶朱公。生卒年不詳。早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周景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決戰,越王勾踐大敗,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了興越滅吳“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略,苦身戮力,終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但他深知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 [5] 貨殖:經商;商人。 [6] 衝:收支賬目互相抵消。[7] 庠(xiáng)序:古代地方辦的學校。後泛指學校。 [8] 敝神竭精:耗費精神,用盡精力。 [9] 師範:學習的模範,為人師範,這裡指好老師。 [10] 鬯芳旁布:鬯(chàng):通“暢”。旺盛。鬯芳旁布的意思就是花草茂盛,向周邊蔓延。即流芳於世的意思。《全後漢文卷一百六·酸棗令劉熊碑》:“貪究革情。清修勸慕。德惠潛流。鬯芳旁布。” [11] 禪悅:進入“禪定”境界中,人會感到身心安然愉悅,謂之“禪悅”。這裡指信仰佛教。 [12] 不辰:不得其時。 [13] 玉京: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泛指仙境,遽返玉京,就是突然去世。 [14 素旗:靈柩前的白色旗幡。 [15] 心傾:心相傾慕。宋·梅堯臣 《花娘歌》:“去春送客出東城,舟中接膝已心傾。”

【白話釋義】 華僑楷模,閩南英傑。經商致富,商界蜚聲。善於投資,經營有方。建設學校,殫精竭慮。博求良師,廣闢文明。流芳於世,德澤深廣。虔誠信佛,深研佛經。羈旅杭州,山水怡情。棄商養息,有益健康。如何不幸,突然去世。輝煌偉業,赫赫有名。沉痛哀悼,心相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