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專訪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城市發展要“顏值”,也要“體魄”,還要“最強大腦”

專訪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城市發展要“顏值”,也要“體魄”,還要“最強大腦”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姚冬琴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9年第6期)

專訪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城市發展要“顏值”,也要“體魄”,還要“最強大腦”

俯瞰麗水城 (供圖:麗水日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入人心,兩者之間的轉化路徑是各地在實踐中孜孜以求的。

2013年,浙江省根據主體功能區定位,對麗水市作出“不考核GDP和工業總產值”的決定,考核導向轉變為注重發展質量、生態環境和民生改善。

5年時間,不再考核GDP的麗水市交上了一份“GEP答卷”——由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佈的《麗水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和生態資產核算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麗水市GEP為4673億元,為同期GDP的三倍多。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談道,“浙江麗水市多年來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生態環境質量、發展進程指數、農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協同推進。”

2018年12月,麗水成為國家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

過去的麗水在浙江是欠發達的代名詞,如今,麗水走在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沿,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念中蘊藏著怎樣的價值轉化路徑?日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就此採訪了浙江省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

從取消考核GDP到核算GEP

麗水,有“中國生態第一市”的美譽,這裡“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蓋率高達81.70%,是浙江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但從經濟視角來看,2018年,麗水實現GDP總量1395億元,在浙江省11市中僅高於舟山,距離排名首位的杭州(13509億元)還有巨大差距。

“在麗水發展的道路上,保護和發展這兩者之間所謂的矛盾,始終是我們無法迴避,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胡海峰談道,對於麗水來說,生態是最大的優勢,發展是最重的任務。不唯GDP不意味著放棄經濟增長。

“我們理解,‘兩山’理念是講發展的重大理論命題,核心思想是加快高質量綠色發展。”胡海峰對記者說,在麗水,其目標導向是要以“綠起來”先帶動“富起來”進而加快實現“強起來”,要實現“兩個較快增長”,即GDP和GEP實現規模總量協同較快增長,GDP和GEP相互轉化效率持續較快增長。

GEP,是指一個地區生態系統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價值總和,包括提供的物質產品以及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質量及其所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的綜合性指標。麗水市GEP核算涉及15個核算指標,25個核算科目。

“形象地說,GDP反映的是金山銀山的價值總量,GEP反映的則是綠水青山的價值總量。兩者需要在發展中照顧和支持彼此,從而實現協同較快增長。”胡海峰表示,麗水當前面臨的重點任務,是要進一步打通“兩山”通道,充分釋放綠水青山的經濟價值,推動“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讓高顏值的生態環境與高水平的經濟發展統一於並服務於高品質的美好生活。

麗水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GDP和GEP雙核算、雙評估、雙考核工作機制。事實上,麗水是全國率先設定GEP目標的城市之一。去年9月發佈的《麗水市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市GEP達到5500億元,到2022年達到6000億元以上。與此同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國,總量到2022年分別達到56000元和28000元。

在考核機制上,麗水因地制宜,個性化制定了各地的考核標準。比如,9縣(市、區)中的龍泉、遂昌、松陽、雲和、慶元和景寧,取消GDP考核和工業考核;蓮都作為城市核心區,兼顧城市建設、城鄉統籌和經濟社會發展;縉雲、青田為生態經濟區,被要求生態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並重。

政府創建區域公用品牌,讓生態產品賣出好價錢

GDP和GEP看似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為發展經濟必然要動用環境資源。而麗水一直在追求一個兩者可以相輔相成的樣本。

2018年,麗水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5年位列浙江全省第一。與此同時,麗水GDP增速為8.2%,增幅位列浙江省11市首位。這也是該市2014年以來增幅首次“超8”。

胡海峰告訴記者,在實踐中,麗水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優勢,重點做好“山”“水”文章。

好山好水出好的農產品,但過去,農產品企業小而散,品牌猶如“繁星點點”卻哪個都叫不響,甚至還互相競爭打價格戰。“好產品賣不出好價格。價格和價值脫節。有這麼好的綠水青山,但就是變不了金山銀山。”胡海峰談道,麗水以創建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為契機,積極做好“麗水山耕”生態農產品、“麗水山景”鄉村旅遊、“麗水山居”田園民宿這“三山”文章,激活生態價值。

“這三者都是由政府創建的區域公用品牌,是‘品牌的合作社’,通過把各主體組織起來,在市場上形成合力。這是麗水的原始創新舉措。”胡海峰說,去年,“麗水山耕”品牌農產品年銷售額達到67.3億元,增長161.4%,產品溢價率超過30%;“麗水山景”“麗水山居”實現營業總收入41億元、增長33%,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這也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一種創新做法。

圍繞“水”做文章,麗水市重點發展水電、航運、水產、飲用水和旅遊山水。其中,在水電方面,麗水是“中國小水電之鄉”,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96萬kW,目前已裝機272萬kW,這幾年的年均發電收益達到40億元,正在朝著華東綠色能源基地邁進。

優秀的生態,不僅可以直接轉化為經濟價值,也間接成為麗水重要的生產要素,不少高新技術企業“慕名而來”。比如四川科倫藥業在麗水龍泉的生產基地,相比該企業的其他基地每年可節約水處理成本158萬元、空氣淨化成本近200萬元,而且因為濾芯更換週期長了,每年減少停產損失近2000萬元。“良好的生態優勢轉化成生產成本優勢,給企業帶來不可複製的競爭優勢。”企業負責人說。

工業發展打“生態製造”牌

“在發展工業的問題上,一直以來有種觀點認為,發展工業和環境保護必然是格格不入的,就好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就認為在生態良好的地區是不適合發展工業的。麗水作為生態優質地區,並沒有被這種片面的思維所禁錮。麗水提出,我們不要再反覆地深陷於、糾結於‘要不要’這樣的初級問題,而應該在嚴守生態保護底線的基礎上,去考慮‘好不好’和‘多麼好’的問題,更多地聚焦發展什麼樣的工業,以及怎樣發展工業。”胡海峰這樣認為。

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8年的12年間,麗水的工業總產值增長了3.5倍。但與此同時,麗水的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5年位列浙江全省第一,空氣質量連年提升,水環境質量也逐年改善。這是如何做到的?

胡海峰介紹說,一方面,麗水大力整頓存量,對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低效、落後產能,堅決予以淘汰和出清。麗水按照“園區外無工業,園區內無非生態工業”的理念推進騰籠換鳥,近5年整治淘汰低小散企業3500餘家,在浙江省率先出臺了“生態工業發展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積極培育增量,推進產業轉型,特別是結合麗水的生態優勢,發展壯大了一批像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8年11月,麗水獲批成為浙江唯一的省級生態工業試點市。今年,麗水將重點打造“麗水生態製造”品牌。

“未來我們希望發展一些與生態環境關係密切,尤其是必須要依託於良好生態環境才能夠興辦的一些產業和企業。這是麗水‘生態經濟化’的未來方向。”胡海峰說。

專訪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城市發展要“顏值”,也要“體魄”,還要“最強大腦”

麗水千峽湖 (供圖:麗水日報)

厚植城市“土壤”,打造區域競爭力

打開“兩山”通道,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在胡海峰看來,一座城市,不僅要環境優美有“顏值”,要經濟發達有“強健的體魄”,還要完善創新體系擁有“最強大腦”,這也是他心目中麗水未來的發展圖景。

“麗水目前GEP和GDP的比值是3.35:1。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山’轉化通道還需要進一步拓寬,通過創新發展和完善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機制,使GEP能夠更多、更好、更有效率地轉化成GDP。”胡海峰談道,GDP與GEP是“鳥之兩翼、車之雙輪”。要“綠起來”,同時也要“富起來”,不能讓大家守著綠水青山過苦日子,要把良好的生態環境變成民生福祉,但最終要實現“強起來”,使綠水青山成為一地最強勁也最具潛力的核心競爭力與比較優勢。

麗水是浙江省最大的鄉村,推進鄉村振興、城鄉均衡化發展擔子尤為重。麗水立足實際實施“一畝山萬元錢、十箱蜂萬元錢、百斤魚萬元錢、千斤糧萬元錢、合作社萬元錢、新三寶(農村電商、農家樂民宿、來料加工)萬元錢、光伏板萬元錢、山海園萬元錢”等“八個萬元”富民增收行動,推動農民經營淨收入、工資性收入不斷增加。2018年,麗水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2%,增幅連續10年位列浙江全省第一。

胡海峰表示,探索出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今後將創新運用好三把“金鑰匙”:一是跨山統籌。樹立一體化、協同化、差異化發展的思維,在更大時空範圍內統籌生產力佈局、資源開發、設施配套、交通建設,推動生產力由散到聚、以聚促變,聚力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新增長極,進而培育形成區域發展整體規模優勢和特色差異品牌。二是創新引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組織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協同推進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等各領域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麗水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鮮明特徵和強大引擎。三是問海借力。緊緊抓住並用好“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特別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歷史性機遇,架設起山海協作、向海發展的大橋樑大通道,打造多類型、多層次、多領域的高等級合作發展平臺,以借力的機動贏得更多發展的主動,促進經濟內生動力的大幅提升。

“‘綠起來’‘富起來’,最終還要‘強起來’,實現在長三角地區的區域競爭力。競爭力來自哪兒?要有先進的產業格局、完善的創新體系,當然,這還需要城市的‘土壤’非常好,包括法治觀念、營商環境、服務能力等,是系統性工程。對此,麗水的決心是堅定的,方向也是明確的。”胡海峰說。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