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雍正王朝》裡魏東亭之死究竟是誰造成的?

可樂男孩


魏東亭欠了三十五萬兩,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康熙南遊的時候,有兩次是住在魏東亭家裡,其實歷史上,次數更多,幾乎每次都住在魏東亭家裡。第二,魏東亭經營不善,又加上家人生活講排場,比較奢靡,所以家裡的開銷很大。

魏東亭欠的錢,主要是就是用於家用的,其實第二條才是真正的原因,因為第一條雖然開銷很大,但是魏東亭的原型是曹寅,長期擔任江寧織造和兩淮巡御史,那麼是可以抵掉第一條的開銷,還能略有盈餘。

《雍正王朝》裡,表面上看,魏東亭只跟老十三說,他欠款三十五萬兩的原因,老十三想把這個事情告訴雍正,而雍正拒不接見老十三,跟他說不要牽涉到這個事情來,好像,只要老十三見了雍正。

然後雍正再把這個情況跟康熙彙報一下,然後康熙用內務府體已的銀子,拿出三十五萬兩銀子,這樣魏東亭就不用死了,魏東亭之所以會死,因為康熙不清楚這個情況。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雍正追比欠款,一共只追回了兩三成,最後也被太子給搞黃了,本來十天要追回的,最終說要兩年再追回,至於兩年能不能追回,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總結的時候,康熙點了三個人的名,指出他們明明有能力歸還,卻拒不歸還,康熙連這三個人的事情都能查得那麼清楚,而魏東亭的事情,他怎麼可能不清楚呢?老三修書的三十萬兩銀子,也是他拿出來的。

事實上,康熙很清楚魏東亭的事情,但是他能直接拿出三十萬兩給魏東亭嗎?其實不能,老三修書,並不是用於他自己開銷的,而是為了國家修書的,像太子的五十萬兩,老十的幾十萬兩,那個就得自己拿錢出來。

如果康熙真把錢直接幫魏東亭還掉,那麼其他人呢?都是跟著康熙出生入死的,每個人都指望著康熙來還錢,那就相當於要把內務府的錢還到國庫裡,那這樣有什麼意義呢?再說內務府的錢也不夠還。

而如今,魏東亭這麼一死,康熙再拿出錢來幫他還,還另外給五萬兩給魏府,那麼其他人就沒有什麼可說的,所以魏東亭只有死路一條,否則,他直接找康熙把事情說清楚就可以了,但是他沒法說,即使他說了,康熙也很難辦。

康熙真的認為雍正能將這個差事辦好嗎?其實並非如此,康熙這樣做,就是要讓雍正成為一個孤臣,另外他知道雍正這個人辦事急躁,這個差事,肯定辦不好,而且還會得罪很多人,這個其實就是康熙在給雍正上課。


歷史簡單說


魏東亭之死,劇中有三個人總結原因:康熙,張廷玉和四爺胤禛。而張廷玉與胤禛意見一致。

魏東亭找十三爺想辦法也沒能湊夠國庫欠款,一條白綾結束一生,臨終給康熙上了一份奏摺:奴才魏東亭誠惶誠恐,稽首頓首拜奏我至聖皇上駕前,奴才幼從聖主,長忝朝職,仰沐天恩近五十年,而奉職以來未建尺寸之功,溺職返遣君父夙夕之憂,使以東嶽之高,不及我皇待臣之恩高,東海之深。

康熙看到奏摺痛心疾首,問張適玉魏東亭欠國庫多少銀子,答三十五萬兩。康熙吩咐李德全:從大內拔四十萬兩,三十五萬替他還債,五萬兩貼補家裡。朕兩次南巡住在他家,花的銀子何止百萬,他的死朕亦有過。

張廷玉接過康熙的話說:魏東亭受恩深重,藉皇上南巡之幸略盡孝心,也是天理人情之所至,總怪他不善持家,才落得如此虧空!

在魏東亭喪禮上,魏東亭兒子與一班老臣攔住前來送借據的田文鏡與年羹堯不依不饒。被四爺胤禛喝住,魏東亭兒子居然敢頂撞四爺,遭到四爺痛斥:你當你老子死跟你無關嗎?今天告訴你,要不是你們這些不孝之弟肆意揮霍,花天酒地也不會落得如此虧空,你不到三十歲就四房妻妾還嫌不足,整天喝花酒養妓女,上個月你小妾打戒指還花了五千兩銀子,如果說有人逼死魏大人,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你還有你那閤府穿金戴銀的小姐太太們。



康熙是因魏東亭突然死了,且是上吊而死才自責不已,說自己南巡住他家花了百萬銀兩。但魏東亭只欠國庫三十五萬兩,說明他有進項,康熙知道他有進項才沒留意他會國庫借款,且還不上。


胤禛與張廷玉卻知道魏東亭的癥結所在:不善持家,有花錢如流水的不肖之子。魏東亭就算沒為康熙花那一百萬,放家裡也早被不肖之子揮霍一空。


尋桂子


《雍正王朝》中,與其說魏東亭是自殺,倒不如說是他殺。胤禛追繳戶部欠款是一場博弈,魏東亭手裡沒有籌碼,只能成為別人的炮灰。

魏東亭欠款數量巨大,確實無錢可還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魏東亭欠了戶部三十五萬兩白銀,面對追債的壓力,老人家實在扛不住。當時不像現在,沒錢還債就跑路。

魏東亭的原型是曹寅,曾經做過江南巡鹽道和江寧織造。這可都是肥缺,只有皇帝的親信才能做,這也說明當年的魏東亭家是非常有錢的。

作為臣子,魏東亭肯定希望在皇帝身上表現一下。於是,在康熙南巡的時候,負責接待工作的魏東亭安排皇帝住他家。皇帝的花銷是非常大的,幾次住下來就掏空了魏東亭的家底。

魏東亭是康熙小時候的玩伴,兄弟之間也容易公私不分,何況魏東亭還以康熙住他家為榮,就沒有用公款報銷。

沒有存款了,又被調回京城任職閒職。京官的收入低、沒有外快,京城的花銷又大,魏東亭就只能找戶部借款。等到還款時,又拿不出錢。

公關無效還成了別人的工具

從康熙放出追債的信號,魏東亭就表現得積極踴躍。一大把年紀,還親自去朝陽門碼頭迎接“冷麵王”,自然是熱臉貼了冷屁股。

追繳欠款時,田文鏡首先就拿魏東亭和陳文盛開刀,主要是因為這兩個人是典型。陳文勝是欠款最少的,僅僅借了一兩銀子;魏東亭是欠款最多的官員。

陳文勝這一兩銀子,造成了極其不好的負面影響。所以田文鏡花了很大功夫,當著魏東亭的面羞辱他,讓最大的“老賴”和其他官員看看,借了錢是要還的。魏東亭當場就嚇得發抖,說是想辦法還。

其他欠款的官員和皇子就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不欠款的皇子就暗地裡使絆子。

魏東亭無奈之下,找到八爺黨的“財神”九爺,九爺又將魏東亭踢給十三爺。九爺這一招可謂禍水東引,自己隔岸觀火。

九爺看準了十三爺是“俠王”,有情有義,對於魏東亭的事情肯定不會坐視不理。而十三爺又拿不出三十五萬兩白銀,就會去找胤禛。

就是因為胤祥真性情、好說話,當初胤禛保舉胤祥協同辦差時,康熙才會否決。

十三爺出面,胤禛如果開了綠燈,整個追繳欠款的工作就會前功盡棄,因為其他官員看到最大的“老賴”不還會相互攀比,跟著不還;胤禛如果沒有開綠燈,十三爺與他的關係就會出現裂痕。

最後胤禛不給面子,胤祥吃了閉門羹,魏東亭最後的求助希望也破滅了。

兒子不爭氣,再加上自己有苦難言

魏東亭的兒子是典型紈絝子弟,每天不務正業,在外面養小妾,家裡還養著幾隻鳥,這可都是大支出。再殷實的家業,也經不起敗家子的折騰。

魏東亭是康熙奴才,對皇帝忠心耿耿。皇帝的奴才可不是誰都能叫的,只有康熙的近臣才算。佟國維是奴才,張廷玉就不是。

奴才是要替主子分憂的,魏東亭欠的錢康熙有責任,但他卻不能找康熙挑明,因為那會打了康熙的臉。

魏東亭只有一死以報天恩,既保全了自己的家庭,也保全了康熙的顏面,最後還喚起了康熙對他的愧疚。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的叢林法則放在朝堂也是屢試不爽,魏東亭不幸地成了狼群中的羔羊。


秋媚讀史



沒辦法誰讓魏東亭捲入了殘酷的九子奪嫡呢,最後自然只能是淒涼落幕了。

接下來宋安之大概來說說。

首先我們來看看魏東亭為什麼被捲入九子奪嫡,因為他欠了國庫35萬兩,無法償還,於是病急亂投醫,去找老八幫忙。

這時候老八一黨正愁找不到對付老四和太子的利劍呢,魏東亭這個康熙身邊的老臣,自然就成為了合適人選。

我們先來看看老八他們是如何利用魏東亭的,當田文鏡到戶部第一天要一個一個的追繳欠款官員時,正在看名單的田文鏡在戶部一個書辦送來一個小冊子以後,開始最先追繳魏東亭和陳老狀元。

為什麼會這樣呢?

如果田文鏡沒有看這個書辦送的小冊子,肯定第一個不會追繳魏東亭的。而老四更不會傻到特意交代田文鏡先追繳康熙身邊的老臣魏東亭的,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老八利用自己曾掌握戶部的優勢,利用書辦故意誘導不熟悉戶部的田文鏡先追繳魏東亭。

魏東亭被第一個追繳,自然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這樣更方便老八一黨操縱他們。

這時候大阿哥也操縱了一把魏東亭,老八借刀殺人故意透露給大阿哥太子一黨的人沒有被追繳欠款的消息以後,大阿哥不甘心被人利用,所以乾脆又將這個消息透露給魏東亭,被惹急的魏東亭可不管涉及不涉及到太子,第二天就在戶部大堂大鬧。

當然之後就是關鍵了,魏東亭被老九利用了一把。

當魏東亭實在還不上錢去找老九幫忙的時候,老九以自己沒錢來拒絕,然後禍水東引,讓魏東亭去找老十三幫忙。

老九這樣做,不論怎麼做都贏了。

如果魏東亭找老十三幫忙,老十三肯定沒有那麼多錢,只能是去求情老四。如果求情成功,到時候老九隻要透露了這個消息,那麼老四這個差事肯定砸定了。

如果老十三求情失敗,那麼就分化了老十三和老四的關係,同時魏東亭無奈之下,肯定會自殺,老四更是會揹負逼死康熙老臣的罪名。

很明顯老九的計劃隨著魏東亭的自殺而成功了,所以說魏東亭的自殺本質原因,只能是怪他捲入了九子奪嫡之中,身不由己,被人輪番利用完以後,最後只能淒涼落幕了。


宋安之


在《雍正王朝》中,魏東亭是康熙的老哥們老夥計了,年輕時作為一等侍衛,與康熙一道擒鰲拜、平三藩。後來官居漕運總督,康熙南巡時曾多次住在他家。可就由於這事兒,他才落下了鉅額虧空。



你想想,皇上住在你家,那是給你臉呢,你好意思讓皇上花錢嗎?魏東亭肯定是極盡奢華如流水一般地花錢,把家裡的積蓄全花光了。如果家人都能勤家持家還好,可偏偏還就攤上了一個不成器的官二代兒子,天天只知道喝花酒養妓女,魏東亭只得向國庫舉債度日。

而一場大洪水把康熙朝末年的太平景象徹底掀翻,國庫空虛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康熙遂任命四阿哥胤禛為追比國庫欠款的欽差大臣,限期十天內將欠款補齊,否則就要抄家。



此時,欠了錢的大臣們都想著能有個位高權重有資歷有面子的人替他們頂著,到時候十天一到,他的錢追不回來,胤禛也就不好再追別人的錢,最後就都法不責眾,不了了之,皆大歡喜了。

於是,康熙的老夥計魏東亭就成了大家默認的擋箭牌。所以我們看到,一方面魏東亭被大家慫恿著跟田文鏡對著幹,死活不還錢;另一方面,魏東亭追著八阿哥胤禩,希望他能幫自己出主意,但胤禩看到了其中的機會,他將黃體仁、肖國興欠債的事情告訴魏東亭,並慫恿他揭發。由此,魏東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太子拉下了水,太子無奈,只好賣官鬻爵,又被大阿哥發現,使得太子和大阿哥之間更加劍拔弩張,事態變得愈發複雜和嚴峻。



魏東亭心灰意冷,大臣們拿他當擋箭牌,阿哥們拿他當殺人刀,除了古道熱腸的十三爺胤祥拿出自己的家當貼補他,再也沒人真心願意幫他。他又不能拿這件事去要挾康熙,畢竟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哪有奴才找主子要錢的道理呢?

十日之期將至,為了避免抄家,給自己留點顏面,也給後世積點餘財,魏東亭決定自殺。因為他料定,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康熙憐憫自己曾經對他的無私付出,從而免去他的欠款,不給家眷添麻煩,也不讓康熙太過為難。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人物的死引起了朝廷上下官員的爭議,他就是魏東亭。

按照劇中的設定,魏東亭作為康熙帝的發小,從小跟著他打天下的近臣,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按理說魏東亭能保持這麼多年不倒,跟他的審時度勢離不開關係。

那麼為什麼會在追繳戶部欠款一事上栽了跟頭,最終搭上了性命呢?

一、

戶部欠款之事之所以提到議程,就是因為南方受災,而國庫空虛,這個問題劇中一開篇就講清楚了。而要想解決國庫空虛問題,無外乎兩個方法,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開源就要改革,就要改祖制,就要傷害到一群既得利益者的權益,這對康熙帝來講,很難。畢竟這些既得益利者都是跟著自己鞍前馬後打天下的人或後代,傷害他們的利益就是自斷執政基礎。

這在以仁治天下的康熙帝面前,很難下得了決心。

所以在老四胤禛接戶部欠款差事的時候,也提出了改革的問題,只是在康熙帝看來,此時並不是改革的時候。而現階段最著急的卻是節流,所謂的節流,就是縮減開支,追繳戶部欠款。

而國庫到底成了什麼樣子,欠款的人都是什麼人,最終追繳到什麼程度,這些問題,康熙帝不可能不清楚。這也是他為什麼選擇讓老四胤禛接手的原因:

一方面鍛鍊老四胤禛的能力,這毋庸置疑,因為整部《雍正王朝》,康熙帝就沒有停止過對老四胤禛的培養。

其次康熙帝已經年老,大清的未來是要交給太子胤礽的,太子不能失去眾臣的支持。而老四胤禛就不一樣了,本來他就以“冷麵”著稱,再加上他自己提了“孤臣”概念,正好可以利用,反正他不怕得罪人嘛。

第三個方面則是,遍觀整個朝廷,能辦這件事的人基本沒有,康熙帝都拿出冊封親王的條件來了,可惜沒有哪個皇子敢接,沒得選擇,只能選老四胤禛!

說到底從康熙帝的骨子裡認為,有自己在後方坐鎮,戶部欠款能追繳多少就多少,哪怕五成也行。

二、

康熙帝最希望老四胤禛追繳欠款的人員,其實就是鄔思道分析的那三類人中的後兩類:

第一類人是清官,主要是京官,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在京城做官實在是清苦,三品以上還勉強湊合。下面的小官本來俸祿就少,應酬還多,銀子根本不夠花,沒辦法,只能借款。這類人雖然人數眾多,但是總體金額並不多,佔虧空比例較小。

第二類人是功臣,也就是跟康熙帝打天下的近臣,而這一類人又往往國和家不分,錢大都花到了康熙帝或朝廷身上,這類人有錢,可以有選擇的追繳。

第三類人比較可惡,他們屬於貪得無厭型,看到別人借錢了,自己吃虧了,那可不行。所以也要借款,這是老四胤禛要追繳的大頭。

其實在第三類中,還有一夥,那就是皇親國戚,這也是最難啃的骨頭。

整部《雍正王朝》中,那些官員一個個都是猴精猴精的,不要以為只有鄔思道分析出來了這三類人。不管是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九阿哥,都有智囊團,都能分析的透徹,這也是他們不接差事的原因。

那麼作為當今皇帝,也就是康熙帝分析不出來嗎?

當然分析的出來,不然的話最後他怎麼逮住的三個漏網之魚?

同樣的,作為康熙帝的近臣,幾十年不倒的魏東亭,他也能分析個大概:

按照他對現狀的考慮,自己運氣再怎麼背,也不可能是第一波被追繳的對象,而且自己的欠款都是因為康熙帝幾次南巡造成的。真追到自己的頭上,康熙帝自然會發話,本不用著急。

可是他的算盤打錯了……

三、

雖然有鄔思道跟老四胤禛出主意,可是當天晚上話沒說完,老四胤禛就打哈欠告辭了。當然,他也沒有完全聽從鄔思道的建議,而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追繳欠款不分輕重緩急,而是同時進行。

更重要的是他任命了田文鏡這個愣頭青當先鋒,這田文鏡本身性格就比較孤僻,也就是做事太硬,不講情面。後來推行新政時,惹了眾怒,也是這個原因。

田文鏡也真是的,那麼多該抄家的不去抄,偏偏逮著魏東亭不放!

他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

本來一開始他們是四處撒網,一塊追繳,並沒有把魏東亭當做主要追繳對象。結果魏東亭無意中給老八胤禩當槍使,自己撞上門來質問田文鏡,為什麼不追繳太子手下人的欠款?

結果太子胤礽賣官籌錢,把賬還了,大阿哥那邊也把賬還了,修書的三阿哥更是當著眾人面把錢交了,就連隆科多,都賣了御賜寶刀,把欠款也還了,這下魏東亭下不了臺了。

此時追繳戶部欠款一事已經初戰告捷,下面就是難啃的骨頭了,而老四胤禛和田文鏡認為,如果康熙帝的寵臣魏東亭都還了欠款,那麼其他人還有什麼話要說?

用另外的話講就是,如果連魏東亭都欠賬不還,剩下的人還會還嗎?

這時候的魏東亭徹底亂了陣腳,亂了分寸,也就無意中被野心家當成了槍在使了。

魏東亭跑到老九胤禟那裡借錢,結果被踢皮球到老十三胤祥那裡,其實這就是老九胤禟故意給老十三胤祥出難題,看看以他跟老四胤禛的關係能不能緩,一旦緩了,老九胤禟就可以以此為理由,抨擊老四胤禛。

在老十三胤祥的府上,魏東亭什麼都說了,可惜老十三胤祥確實沒錢,只能找老四胤禛商量商量。

四、

只不過老四胤禛有自己的一套計劃,並不見老十三胤祥,也避免了進老九胤禟圈套的危險。

那麼魏東亭為什麼不直接找老四胤禛,而要找老十三胤祥呢?

一方面,老十三胤祥跟老四胤祥關係好,而且又以狹義著稱,找他,或許有一線生機。

第二,他找老十三胤祥還有另外的打算,其實是希望他能找康熙帝求求情,問問情況,畢竟此時能幫他傳話給康熙帝的人,即使有,也不一定會傳。

結果老十三胤祥去找了老四胤禛,當然,最終解決也只能碰一鼻子灰。

那麼魏東亭為什麼不主動去找康熙帝呢?

很簡單,因為這道追繳欠款的命令就是康熙帝下的,自己去求情,就是抗旨。同時,在老十三胤祥府上也已經講過了,魏東亭欠款原因,康熙帝是非常清楚的,這就等於擺明了,逼他還款。

此時的魏東亭還有一線希望,那就是盼著老十三胤祥能突破規矩,跑到康熙帝面前求情,或許能逃過這一劫,可惜並沒有!

事情鬧到現在的程度,在魏東亭看來,康熙帝遲遲沒有來救他,就是打算放棄他了。可是如果自己繼續等下去,田文鏡真來抄家,那麼到時候就不是自己一條命的事了,自己的一大家子都無法保全。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魏東亭才說只剩下最後一個辦法了,也就是自殺,希望以此破局:

一方面保全了康熙帝的臉面,一方面又保住了自己魏家的臉面,同時還能保全家不至於餓死。

果然,魏東亭此舉,讓康熙帝大感意外,同時也確實比較內疚,人什麼時候才會內疚呢?

那就是本來自己也知情,本來自己也能救,偏偏沒有救,這種時候才會內疚。只不過皇上哪能犯錯?睿智的張廷玉一句話就給康熙帝解了圍。

張廷玉的意思也很清楚,就是魏東亭欠款跟康熙帝無關,是他自己不懂得經營造成的,而且他的死是咎由自取,跟追不追欠款毫無關係。

康熙帝就坡下驢,點頭說是啊,明面上康熙帝算是不內疚了,念及舊情,也就自掏了腰包替他還賬了。

其實張廷玉還算含蓄,後來的老四胤禛直接點出原因,就是魏東亭的兒子不爭氣,揮霍無度造成的。

說到底,魏東亭之所以不跟康熙帝求情,是因為康熙帝本來就知道整個情況,人家都已經知道的事,你再去求情,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魏東亭的死,一方面確實是因為老四胤禛這邊追的緊;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死腦筋,不靈活,不會靜觀其變,如果拖到後來眾臣去康熙帝求情時,不就也不用死了;更重要的是他不該把太子胤礽拉進來,導致皇子們互相爭鬥,自己攪合進皇子們的泥潭了,再想全身而退,難,真難!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魏東亭自殺實際上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害死了,他無意之中介入了朝廷的爭鬥。

魏東亭之所以自殺,表面上的原因在於他欠了朝廷太多的銀子還不上來,不得已而自殺的。實際上當時不光魏東亭一個人還不上來,為什麼最後魏東亭卻落得個如此下場呢?首先來講講朝廷為什麼要追討大臣的欠款。當時發生了天災,也是因為這個事情,康熙從雍正的口中得知戶部已經沒錢了。當時為了救急,康熙不得以派出雍正和十三爺胤祥去江南籌款,逼著有錢的士紳“自願”捐銀子。

雍正和十三爺胤祥幹得非常出色,籌集了二百多萬兩銀子,解了當時的燃眉之急。由於雍正勞苦功高,康熙為此賜封雍正為親王。不過康熙也明白,這不是長久之策,不可能次次都靠著這種方法解決問題。畢竟士紳的錢糧也是有限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朝廷會沒有錢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朝廷的錢都讓大大小小的官員借走了,他們長期不還,這才使得朝廷辦事情的時候沒有錢。康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得不出此下策,去派人追討欠款。

追討欠款並不是一個好差事,所以無論是大阿哥、太子、三阿哥、八阿哥都是不願意接手的。原因很簡單,官員欠朝廷的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把以前欠的銀子都還上,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大大小小的官員怨恨會有多深!雍正當時不在朝廷,回來以後康熙又極力鼓勵雍正去接這件差事,不得已雍正才答應了。

不出所料,果然阻力非常的大。這些人對抗雍正追討欠款最主要的方法便是以魏東亭這些人作擋箭牌。這便是魏東亭最大的失誤。雍正對三爺有句話說得很好,您這裡借的錢不還,其他人就會接著大水大漂。

什麼意思呢?對於那些實在是還不上錢的人,無論是康熙還是雍正,都不想去抄他們的家弄銀子,畢竟這樣有失朝廷的顏面。可是有些還得了錢的官員,會以魏東亭、三阿哥等人不還為理由,趁機渾水摸魚,賴著錢不還。這便是為什麼很多官員要讓魏東亭老狀元等人挑頭的原因。假如魏東亭不還,憑什麼讓我們換?

因為魏東亭是康熙的侍衛,從小一起陪康熙長大。無論在朝廷中,還是在康熙的心中,他的地位都非常的高。同時,魏東亭年紀又大,欠的錢又多,自然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當成了擋箭牌。

這些人不停的鼓動魏東亭去阻撓雍正追討欠款,這才使得雍正沒有辦法對他網開一面。來看看魏東亭幹了那些事情,簡單的列舉了幾項。

1.去找八爺,希望八爺能夠借下這個差事,這樣事情就能夠緩一緩。

2.帶頭和田文鏡對著幹。

3.他說出太子黨不在田文鏡的追討名單之中的人員。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魏東亭在追討欠款中過於活躍,這才使得自己把自己搭進去了,對於這一點,隆科多的表現是非常好的,他遠遠的躲在後面,靜觀其變。假如魏東亭能夠像隆科多那樣做,不被人注意,雍正不會為難他的。


歷史是什麼


魏東亭在《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的死法不一樣,《康熙王朝》中,魏東亭是病死的。而《雍正王朝》中,魏東亭的死,最直接的原因是被田文鏡追繳國庫欠款,逼死的!魏東亭的死,我覺得有三個人要負責。

第一位,就是二月河!魏東亭在《雍正王朝》中,竟然淪落成皇子們鬥爭的棋子!完全歸咎於二月河不負責任的寫法!在小說《雍正皇帝》中,魏東亭完全沒有了小說《康熙大帝》中的風采!變成了唯唯諾諾的老頭子。而且,二月河還把他和康熙的關係疏遠了。

兩個結局,真是毫無邏輯聯繫可言。是非黑白,全看二月河手裡的那支筆。

第二位,胤禛!

胤禛想抓典型,殺雞給猴看。所以,胤禛才會用田文鏡這樣的酷吏,去擠兌魏東亭這樣的老臣。不過,魏東亭也是傻了,竟然被老八等人忽悠的把太子也給扯上了。這樣,胤禛真的是騎虎難下,只能硬撐到底。

太子靠著“賣官鬻爵”,還了債。而魏東亭,只能自己舔著老臉去求那幾個皇子幫忙。只有老十三真想幫他,其他人都是在看笑話。最終,將他逼上了絕路。

不過,我實在不明白,魏東亭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傻,誰都看得出,這個追繳欠款的任務在當時根本完不成。他魏東亭為什麼就不去找“發小”康熙呢?

他這一死,完全是“親者痛,仇者快”!同時,康熙的臉面也丟沒了!胤禛的差事也給停了。

第三位,田文鏡!

田文鏡是個酷吏,而且,沽名釣譽的酷吏!不是我罵他,田文鏡明明有錢供養鄔思道(剛收了幾千兩火耗銀子,卻不還欠鄔思道的2000兩),卻不給鄔思道錢。最後,還把鄔思道趕走了。要是沒有鄔思道,你田文鏡有本事扳倒“天下第一巡撫”諾敏嗎?在對待鄔思道的態度上,就表明,田文鏡是個刻薄寡恩,忘恩負義,重財輕義之人。

田文鏡抓住魏東亭欠款的事不放手,把自己太高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辱罵羞辱前朝老臣:魏東亭和陳文勝!說陳文勝是“不幹實事的官”“只圖虛名”“尸位素餐”“懷土不懷德”!康熙要是聽見田文鏡這麼辱罵當朝老臣,肯定把田文鏡打出去!

在田文鏡眼裡,這些老臣就是他腳下的“臺階”。他的眼裡,就不知道“敬畏”二字如何寫!打倒了這些老臣,他就能“一戰成名”!

田文鏡這樣的“官”,真是不讓人喜歡!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魏東亭之死誰之罪?主要罪在制度之罪,皇上之罪,皇上追繳欠款聖旨必須遵行,但皇上花錢,卻魏東亭背鍋還債,還不能言;次在胤禛之罪,執行追之太急,寬仁不夠。

  • 魏東亭何人也?他是玄燁兒時的讀書陪伴,可以說是玄燁從小玩到大的發小。玄燁就位後為康熙四品貼身侍衛,幫助青年康熙扳倒鰲拜,後歷任江蘇巡撫、流放臺灣台彭縣,老來被康熙召回享清福,對康熙爺是忠心耿耿、天地可鑑,老來本想想想清福,善始善終,然竟因還不起國庫欠銀被逼至死,嗚呼哀哉,悲也!


  • 康熙四十八年,黃河發大水,急需下撥銀兩補救災民,而國庫空虛所能拿出來的銀兩隻有幾十萬,令朝廷大跌眼鏡,遂派遣皇四子胤禛下江南籌款,所幸籌得銀兩及時下撥才得以降低損失。事畢,康熙查清造成國庫空虛的原因竟是各大官員向戶部爭相借款導致的,便再次派遣鐵面無私皇四子胤禛為追繳國庫欠款大臣,康熙向胤禛表明“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無一例外,限十日內還清,抵賴不還者著步軍統領衙門捉拿還款”。

  • 魏東亭欠款三十五萬兩,欠款主要用來招待皇上南巡花費,康熙皇上兩次南巡都住在魏東亭家,作為臣子的必然好生招待,自然欠下一大筆銀子。而負責追繳國庫的又是鐵面無私的胤禛,魏東亭被逼無賴找九王爺、十三王爺說情寬限還款日期,而胤禛是個孤臣,一概駁回。

  • 魏東亭實在是沒有辦法,作為忠心耿耿的老臣,皇上追蹤欠款的聖旨必須遵行,但皇上南巡必須伺候好,要不有辱聖恩,錢是皇上花掉的,卻要魏東亭償還,還不能告訴其他人是皇上花的,也不能向皇上討要。兩邊都是聖旨或者聖恩,左右都是死,只能以死謝罪,以謝天恩!




天才眼鏡小強強


魏東亭是二月河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著力描述的一個經典人物。康熙王朝時,他可是和康熙撒尿和泥長大的結拜兄弟,發小。康熙平鰲拜,親政,平叛魏東亭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意氣風發,少年得意。


到了《雍正王朝》魏東亭成為垂暮之年的老人,記起當年依舊“老夫撩發少年狂”(和十三爺對話),可惜卻生生被錢所逼死,一份錢難倒英雄漢。

追繳國庫欠款,四爺胤禎主動承擔,冷血的四爺按政策來執行再加上“虎氣”的田文鏡絲毫沒有人情可言。魏東亭多次找田文鏡協商無果。其實魏東亭的錢也不是自己花的,康熙兩次南下江南,都住在魏東亭的家裡,一切花銷自然都落在了他的頭上,入不敷出,欠了35萬兩。


魏東亭的死又是“九子奪嫡”的產物。八爺看似置身事外,卻把自己抓住一切把柄都透露給大爺。魏東亭找最富有的九爺,卻被阿哥們踢皮球,推給了十三爺。十三爺俠義之人去給魏東亭求情,卻吃了四爺的閉門羹。無奈之下,魏東亭選擇了自盡。

魏東亭的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四爺在魏東亭葬禮上訓斥他的兒子,不到20歲就養了四房姨太。這個兒子有著狎妓的毛病,在青樓肆意揮霍。魏東亭的家產也基本被其後代敗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