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西游记之谜—大闹天宫的受益者是谁?

那台旧收音机


无论天上,还是人间,一个超级统治者,绝对不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把水搅浑,让所有各方势力,都动起来、闹起来、打起来,总之要让你折腾起来。然后,他的地位才是最举足轻重和独一无二的。

1.

如果问,《西游记》最神秘的人物是谁?恐怕没有人会想到,居然是他!

他就是独角鬼王。其实,独角鬼王本来是一双。他们是在孙悟空最愤怒的时候来到他身边的。

《西游记》对独角鬼王的来历身份没有做任何介绍。但这两个鬼王却很有见识。他们跟孙悟空一聊,悟空说:玉帝轻贤,封我为弼马温。

鬼王马上说:“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这两句话看似轻描淡写,但却暴露了一个问题。两个鬼王非常有见识。而且是对天上的官爵非常熟悉。一会我们会解释其中原因。

鬼王说,那咱们就做个齐天大圣吧。就是因为这个称号,才招来天兵围剿花果山的。

一个小小的鬼王,为什么会如此见识广博?又为何撺掇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呢?带着这个问题,咱们看看另外一个鬼王。

这就是大力鬼王。

按照五仙分类,天、地、神、人、鬼。通常鬼仙是很难上天庭任职当差的。而大力鬼王就是极其特殊的一个。

可以这样说,大力鬼王的位置是独一无二的。他是玉帝身边负责传旨、宣旨的官。基本相当于雍正身边的苏培盛。他虽然是鬼王,但许多人都要尊称他一声“天使”。

不仅如此,在关键时刻还充当监军的身份。玉帝派托塔天王第二次围剿孙悟空的时候,就是让大力鬼王一起去监军的。

那么在这一仗,两个独角鬼王做为先锋部队,率领着七十二洞妖王出战,很快就全部被捉了。反倒是水帘洞的猴子,一个都没有被捉走。这是不是有些奇怪,难道说,猴子们的战斗力比七十二洞妖王厉害吗?我们只能说,此刻独角鬼王的任务已经完成,他借机被捉住,正好回去交差了。

独角鬼王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该到了大力鬼王表演的时刻了。

大力鬼王本来是玉帝身边的传旨官,这次被玉帝命令跟随一起出战,意思很明确,就是来监视李靖等众人的。

那么大力鬼王此刻的身份是什么呢?就是神差鬼使。

而就在这时候,观音菩萨身边的木叉出了一战。

凭木叉的实力,还拿不下孙悟空。那么木叉气喘吁吁败阵之后,托塔李天王正好借坡下驴,跟菩萨一说,让木叉、跟大力鬼王一起找玉帝搬兵去吧。

李天王也是久经战阵的老炮。怎么打这场仗,如何打孙悟空,不能拼蛮力,一定要揣摩上意。否则就是出力不讨好了。

看看自己率领的这群人,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好家伙,这是打孙悟空还是要灭掉东胜神州啊?而且,一上来,九曜星就把独角鬼王及七十二洞妖王尽数捉走了,可是猴子居然全逃脱了。李靖心里非常明白,九曜星一定领了暗旨,所以才这样精准拿人的。至于说,他们捉的那对独角鬼王,看起来就很眼熟,肯定跟大力鬼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说,拿住了独角鬼王之后,李靖任由九曜星把他们押解到天庭,由玉皇大帝亲自去发落。无非是,卧底任务完成,该接受新的使命了。

看透了这一层关系,接下来,李靖很好的展示了他的老谋深算和老奸巨猾。

2.

李靖派大力鬼王同木叉一起上天搬兵。玉帝见到之后首先是笑了。

玉帝的笑,是会心的微笑。因为他知道,李靖已经读懂了他的意思了。玉帝笑着说:“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

那么此刻,玉帝心中早有一合适人选。只是需要有人提出来。观音菩萨就做了这个顺水人情。菩萨说:贫僧保举一人,乃是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神通广大,一定能擒拿孙悟空。

玉帝一听正中下怀,好呀,大力鬼王,马上去宣旨。

为什么擒拿孙悟空这件功劳一定要给二郎神呢?道理很简单呀,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这叫举贤不避亲。况且说,以前舅甥之间有些误会,这不正是一个和解的机会吗?

见到大力鬼王来到,二郎神是大喜。这个“大喜”用得好,二郎神心想,玉帝终于想起我这个外甥来了。看来,是灰总比土热呀。于是说道:天使请回,吾当就去拔刀相助也。

到了花果山,一看天罗地网阵,二郎神明白,看来这件功劳,玉帝是想让自己独吞呢。于是告诉托塔天王: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

说实话,二郎神还是做事狂傲了些。毕竟李靖是这次围剿总指挥,二郎神不跟李靖商量一下就擅自拿了主意,这也注定了他这次虽然拿了首功,但注定依然不能融入天庭之中。

咱们实话实说,玉帝本就没有认为二郎神能够拿下孙悟空。充其量大家半斤八两。玉帝把外甥弄到这里来,无非就是人前做个样子,为将来二郎神重新进入斗牛宫埋下伏笔。可是,这时候身为三清之一的道祖太上老君打了孙悟空一金刚镯。结果,孙悟空被擒了。

其实,本来生擒孙悟空的这件功劳是玉帝留给谁的呢?是留给观音菩萨的。当时,观音菩萨也说了,我用玉净瓶打他。让观音菩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太上老君不顾自己三清道祖身份,居然主动抢功。

这样,生擒孙悟空的首功就落到了老君头上。于是,老君正好借此要走了孙悟空。他说了,用自己的八卦炉练出孙悟空吃的那些金丹。

孙悟空被老君掳走是玉帝与观音所料不及的。不过眼睁睁也没有办法。

本来,大家都以为孙悟空就此凶多吉少了。谁知,悟空从八卦炉毫发无损的出来了,而且还练成了火眼金睛。

玉帝与观音不知道老君是否对孙悟空动了什么手脚。他们没有把握判断这一切。于是,趁王灵官大战孙悟空的时候,直接请来佛祖擒下孙悟空。主要是让佛祖把孙悟空放在手心里,好好辩看一番,孙悟空是否被太上老君进行了改造升级。结果确认,孙悟空确属原装。为了进一步观察,又把孙悟空压到五行山下五六百年。之后才安排取经大业。

一直到取经结束,玉帝与观音菩萨才恍然大悟。虽然佛教通过取经实现了佛法向东渗透。可是太上老君通过设置关口,也成功把自己势力深入了西牛贺洲的大纵深。玉帝本想通过推动孙悟空大闹天宫,来借力打力,通过佛教分化一下老君的影响力。谁知道太上老君如如不动声色,成功实现了反渗透。观音菩萨与玉帝不得不佩服太上老君,果然是老谋深算啊。

玉帝暗自惊叹,自己苦心安排独角鬼王鼓动孙悟空造反,本想敲打一下各方势力圈,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位置。结果各门各派都城府很深,借力打力玩得潇潇洒洒啊。到头来,自己都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又是为谁做了嫁衣裳啊。

参考文献:《西游记》


历史大学堂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最终结果, 是导致了如来佛祖一出场就扬名立万了, 如来佛是大闹天宫最大的受益者。

大闹天宫,作为西游记中最精彩的一段,是一切故事的开端,仔细考虑考虑,却发现内幕重重。

先说说大闹天空造成的后果吧:

1、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毁了蟠桃会,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还顺带砸了丹炉,日后的火焰山就是他自己搞出来的。

2、打伤天兵天将众多,还包括巨灵神, 九曜星官,四大天王、哪咤三太子等一大帮出名或者不出名的将领。

3、孙悟空自己被压到五指山上500年,还顺带连累了猪八戒和沙僧(这俩哥们说不定就是为了取经埋下伏笔,被故意弄到凡间的)  

这么看下来,孙悟空大闹天空,除了折腾了别人,也害了自己,那么就没人从中受益吗?

当然是有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如来佛祖。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大闹天空结束之后,玉皇大帝特意办了一桌酒席,刚开席就有神仙提议咱给这顿饭取个名字吧。

当然,如来佛祖也完全没客气,说:“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

安天大会! 简单点说,如来的意思是:没了我,玉帝你这这天上就不得安宁。

原文里是没描述,我也不知道玉帝听了这词之后是什么反应,不过天上的神仙的态度到是蛮有意思的。

先是南极寿星过来送礼了,送了灵芝瑶草,碧藕金丹;然后赤脚大仙也来了,奉上了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如来依然没客气,全都收下了。

通过降服孙悟空和安天大会,如来佛祖展现了自己的法力,毕竟如来是代表的佛教体系,这次算是光明正大的打进了道教的体系中,同时得到了道教一些神仙的认可,算是给佛教东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后来的进展我们也都知道了,开始了唐王令唐僧西去取经,佛教正式进入了中原社会。

这样看来来,孙悟空辛辛苦苦折腾了半天,唯一的好处就是给如来做了垫背的,让如来一出场就赚足了眼球,而他自己还摊上了护送唐僧西去的苦力活。











睿读西游


《西游记》中“大闹天宫”是最精彩的一段故事,其间,孙悟空随意所欲,蟠桃园偷吃蟠桃,蟠桃宴偷殽偷酒,兜率宫偷老君仙丹,一生所学本事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李靖父子率十万天兵不能收伏,二郎真君与义兄弟追杀不分胜负,后来在太上老君抛金钢琢偷袭下被擒,但临刑刀砍斧剁,火烧雷打,俱不能伤,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无法炼化,脱身后又打入通明殿里,灵霄殿外,最后才被如来佛用五指山镇压。

在猴哥胡闹的时候,各路神仙都本色出演,乱成一锅粥,玉帝的脸面扫地,威严荡然无存,天庭各大神坐山观虎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最后只有一位低级仙官叫王灵官的不怕死,缠住了孙大圣,之后佑圣真君又令三十六员雷将前来助阵。

从大闹天宫的经过看,玉帝只有王灵官是死忠,其余都是墙头草,最后没办法才请如来佛出手,为何在最危急的时候,玉帝居然无法号令天庭势力的超级牛人呢?大闹天宫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从《西游记》后来的结果看,如来佛领导的佛教肯定是明面上最大的受益者,天庭自从大闹天宫后,影响力大大削弱,天上人间都在传说孙悟空的英雄形象,以及如来佛的扭转乾坤法力无边,同时,孙悟空为了脱困加入佛教,又通过取经表演秀修成正果成为佛教高级打手斗战胜佛。

对于佛教来说,大闹天宫是非常好的品牌营销机会,而对于道教来说,却是非常糟糕的败笔,那么,为何天庭的高手们会放任孙悟空胡闹,道教的圣人也视若无睹呢?

源头当然还是玉帝,在《西游记》里,玉帝的所作所为犹如人间皇帝的昏君,死要面子,偏听谗言,经常做出错误的决定,孙悟空是个猴子,居然让他掌管蟠桃园,明明知道猴哥爱面子,举办蟠桃胜会又有意忽略他,由此演变成大闹天宫,最后面临自己无法解决的危机时,玉帝居然想到的是去向如来佛求救。

天庭只是道教名义上的管理机构,道教的圣人们其实都是超然世外的,玉帝也并不是道教的最高统治者,三清的地位肯定比玉帝高,而四御的地位其实和玉帝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甚至五方五老的势力和个人实力都不比玉帝差多少,想想后来取经路上随便一个神仙的坐骑或童子都能完败孙悟空,就知道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其实是有水分的,当时通明殿里居然只有王灵官本色出演,甚至三十六员雷将的上司佑圣真君都没出手。

当然,道教的圣人们之所以没出手,除了对玉帝不满之外,也是希望借此让玉帝吸取教训,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他们观望的时候,或许还在等着玉帝去向他们求救,然后大显神威轻易擒住孙大圣,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玉帝居然昏庸到请佛教的如来出手,待他们醒悟过来时,孙悟空已在五指山下压着了。

暗地里,各位圣人在大闹天宫后,或多或少还是有所收益的,可是后来道教的势力范围被佛教一步步蚕食,当圣人们发现自己所能享用的香火少得离谱时,不知他们当做何感想?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六甲番人


大闹天宫表面上看是孙悟空醉酒闹事的一场随机事件,其实是背后存在严重的政治博弈,博弈三方为三清为代表的道教、道教中三清之下最主要派系玉帝、西天如来派系。从结果来看,最大的赢家是如来,其次是玉帝,最大的输家则是三清。

如来占尽赢面

孙悟空酒醉闹事、大闹天宫,其实天庭可以镇压他的有一大堆,从取经路上的表现来看,在28宿中地位中等的奎木狼就有猴子六到七成功力,如果28宿一起上,猴子肯定是必败的。

更不要说天庭内还有一大堆实力远胜28宿的神将。而在西天,能胜过猴子的,没有三五百,百把人肯定是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如来会亲自出手呢?

一、立功

佛教诞生于天竺,却在当地备受打压,印度教占尽上风,佛教成为边缘宗教。作为教主的如来是无法接受的。但在本地又干不过梵天、湿婆和毗湿奴,如来只能把目标朝向东方,世界上最发达、最繁盛的华夏。

然而,华夏有三清,实力也胜于如来,要拓展佛教影响力并非易事。如来其实等待机会已经很久了。

通过镇压猴子,如来成功的博得了玉帝的欢心。得到领导认可,开展工作才更如鱼得水。

我们看看如来在镇压猴子前后对玉帝的表现:

1、镇压猴子前。原著: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在打压猴子前,不忘称赞玉帝得享大位的名正言顺和合法性,这也是彻底否定猴子造反的理论。对于玉帝而言,此时正是比较紧张的时刻,有一位实力派公开表态支持自己,当然会心存感激。

2、立功后。原著: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

如来搞定猴子后,表面上并没有居功讨赏,而是准备回家。如来这一做法可以说,更赢得了玉帝的好感。而且,他一点不居功自傲,对待玉帝执的是臣子之礼——瞻仰。

3、玉帝指示为如来开庆功宴后。原著: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这一段话体现出如来极高的情商,把大功归功于玉帝及大家。

二、立威

1、对外

按照玉帝指示,在安天大会上,三清很不情愿的带着诸神来感谢如来,并请如来将庆功立一名。

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言讫,各坐座位,走枿传觞,簪花鼓瑟,果好会也。

此次庆功会,让如来在诸神面前尽享荣光,让大家知道,他如来更玉帝关系最铁,连三清都得屈尊跟他结交,其他人在他面子就更不算什么了。

2、对内

如来虽然是佛教教主,但其实实力最强而已,与他实力接近的还有阿弥陀佛,还有太子弥勒佛随时准备接班,另外还有一些资历更老的接引佛、燃灯古佛等。

如来平时当然会受到这些实力派的掣肘,通过这次成功的镇压行动,如来得到了玉帝欢心,相当于得到了大靠山,任何佛在挑战如来权威前,必须掂量其背后的大人物。

同时,如来立功也相当于佛教立功,这对教中的少壮派、中间派都是很大的激励,可以鼓励他们更坚决的站在如来这一派系。

3、佛教入华夏

这个现实都已经明显了,如今佛教的势力依然大于道教。

玉帝转危为安

玉帝本来是猴子闹事的最大输家。由于猴子闹事期间,诸神都不愿出手,这对玉帝的打击肯定是非常大的。

这说明他的政令已经不出凌霄殿了。

对于三界之主来说,当然无法忍受。

他肯定会怀疑:猴子怎么有能力从宇宙实力前三名的太上老君八卦炉中逃脱?除非是老君故意放出来的。

这会不会是三清对自己长期不满,已经动了念头要换人了?

诸神都不出手,是不是得到了三清的暗示?在搞串联,准备颠覆自己?

还好,如来伸出了援手。既然这样,那就要拉抬如来,制衡三清。

所以,安天大会召开,三清也得亲自来感谢如来。

玉帝则达到了几个目的:1、拥护我的人有很多,比如西天的如来,他的实力不比你们三清差。而且他对我很尊敬。

2、诸神你们看清楚了,谁支持我、拥护我,我就给他更多利益,让他享受无上荣光。

3、玉帝彻底坐稳了位子。

王灵官

救驾立下大功,后期前途不可限量。

失败者——三清

玉帝坐稳帝位后,权势渐长,对三清当然不会像最初那么尊重,三清的失落感肯定是有的。而且在玉帝的政治手腕下,三清实际上变成了象征性的宗教领袖,权力越来越小。

从三清在大闹天宫期间的表现来看,恐怕他们也并不想推翻玉帝,因为并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实际行动。

我们也可以猜测,三清其实想等猴子闹得无法收拾时,等到玉帝来求,再亲自出手镇压猴子。但玉帝没上当。

如来来了。然后,佛教东渐,道教逐渐式微,三清地位在天庭中的地位也愈发偏离政治中心了。

最惨——孙悟空

失去自由,被囚禁500年。


散仙读史


孙悟空大闹天宫,谁是最大受益者?我觉得是如来,这个从开始大闹天宫就能看到一点端倪。孙悟空大闹天宫,背后就是佛教和道教的明争暗斗,还有玉帝在天庭的威望的损落。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天庭代表道家一方,如来代表佛教一方。孙悟空从开始大闹天宫,天庭各路神仙纷纷上马,各种法宝都上场,但是硬没降服一个猴子。但是大家注意没有,那就是:后面取经路上,孙悟空还是那个孙悟空,还是哪个本事,但就是打不过神仙坐骑,而且法宝也厉害了,一下就能降住孙悟空。这说明,当时的天庭的神仙并不想给玉帝出力,只是应付着对付孙悟空,背后看玉帝的笑话。



然后,这帮神仙想不到的是,玉帝看出来这帮大爷不出力,于是居然去请如来帮忙,如来还真又把孙悟空给降服了。然后安排他一个取经保护唐僧的任务,结果这孙悟空也争气,不但顺利完成任务,还修成正果加入佛界。这下如来高兴了,手下多了一员大将,而且是曾经把天庭打得稀巴烂的孙悟空。你说如来是不是最大收益者?



天庭那些神仙这一来肯定脸上挂不住了,对玉帝不好交代,又损坏了道家的声誉,只得自己吞下自己消极怠工的苦果,为了挽回面子,只能在以后的取经路上给孙悟空一行处处下绊子了。😄😄😄😄


月影人文摄影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说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兵变。通过这次兵变,李世民杀兄弟,斩后人,逼父退位,使母出走。他作了皇帝,最大受益者当然是李世民啦!欲知详情可读《也说西游》山西侯荃著有详解!











51110759846


论证1: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见到如来佛并不认识他(“看上去,他是一个善士。”——《西游记》原著 孙悟空对如来佛的第一印象的心理描写)

论证2:菩提祖师是真实存在,且突然消失,如来佛初次在原著中登场,是500年之后,也就是说:“当年菩提祖师的凡人徒弟,全部死光了!”

猴子去拜师求学,就是为了让花果山的猴子不再死去,也就是学习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法”,500年的时间他没死,可孙悟空在学成一身本领回到花果山后,其他猴子还是会死,所以说菩提老祖并不会“长生不老之法”。

或者说,菩提老祖的功夫,只能让人延年益寿,不能长生不老。

(啊,对了,猴子后来下阎王殿,把阎王胖揍了一顿,又撕毁了生死簿后,是无法论证的。)


老七说故事


好吧!请相信炒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最终受益人是始作俑者,也是玉皇大帝本人。炒米也曾经认为最终受益者是如来佛。但时炒米之前的认识还是肤浅了。


(玉皇大帝)

话说封神演义的时候,姜子牙有意将玉皇大帝这个位子留给自己。连封了364位正神,结果手滑,被一个叫张友人的散仙坐了这个要紧位子。

散仙上位,问题就来了。位份低而职位高,不服气的神仙就自然多。更关键的是,神仙晋升的资源并不掌握在玉皇大帝手里。


(王母娘娘)

我们知道天庭的神仙晋升体系靠的是“蟠桃宴”。而“蟠桃园”资源掌握在王母娘娘手里。当然太上老君手里还有个炼丹炉,他炼出的丹药也是散仙的晋升资源。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总是一唱一和,把握实权,得了便宜到处卖乖。在玉皇大帝眼里,自己简直就是光绪皇帝,而王母娘娘简直就是慈禧老妖妇,太上老君简直就像荣禄。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无论自己如何努力,自己位份实在差得太远,都无力改变现状。

那此刻,玉皇大帝就需要”高人”相助。可是“三清”体制内,谁敢出头挑事?所以肯定不行的。那就只能体制外搬救兵。

这个救兵叫“如来佛主”,于是一起精心策划,目的明确的大戏上演。


随便找了一个身份不明的猢狲,随意教了几招佛家功夫,便让猢狲挑起“齐天大圣”的旗子,到处惹事生非。

其实对于孙悟空出生的意义,“三清”体制内,一应若干大神都明白一场风暴即将来临。然而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并不重视,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玉皇大帝想要搞政绩,收拾个把小妖怪,以体现他是天庭之主。


(太上老君)

然而就在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看笑话的时候,事态一步步扩大,派下界的托塔天王李靖手下一干人等,竟然都说打不过!特别是巨灵神,干了一回合就往回跑,这么不合格的龙套演员,这戏还怎么拍?


于是有西方背景的太白金星出来讲,要招抚。这是一般朝廷套路,在王母娘娘眼里,很正常,很合理。那就由着玉帝发挥吧!于是第一步“引狼入室”成功。

接着封官许愿吧!封个啥?很有学问。太白金星提议,封个“弼马温”,这个官表面看起来是“专业对口”,但背后动机却不能告人。因为很快会有下一招祭出。

下一招的执行人叫许旌阳,许旌阳的位份那就更低了,差不多八仙的级别。他的一个建议非常奇葩,但是唯独王母娘娘听起来合情合理。

孙悟空每日太闲,无所事事,不尊重上仙,到处乱称兄道弟,时间长了肯定会惹事。那该怎么办?罚他加门差事,看管蟠桃园。


(许旌阳)

这话其他人听了肯定要跳脚,什么?猢狲显得慌 ,你让他去看蟠桃园,不知道猴子对桃子没有免疫力么?但王母娘娘的逻辑可不一样,你看玉帝对这个猢狲毫无办法吧!最终还得看我的吧?名义上给我看看蟠桃,就是让猴子看桃子却不敢动桃子,方知我王母娘娘厉害在哪里!许旌阳后来地位上升那么快,说明他真的不白给,把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的心思吃透了。

许旌阳这招是整个计划中最最关键的一步,成功“祸水东引”。


(彩虹仙子背景可疑)

是王母娘娘万万没想到,这猢狲其实就是冲着自己来的,所以就没有什么豁不出去的。结果在彩虹仙子的挑拨之下,猢狲大闹蟠桃园,砸烂蟠桃宴。还趁着酒劲,跑到兜率宫 ,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目的达到,紧急开溜下界,回自己的花果山。

此刻掌握天庭的神仙晋升资源的神器蟠桃园彻底完蛋,晋升体系瓦解。大家只能老老实实为天庭办事了,因为没有了蟠桃宴,只有玉帝可以决定你的命运了,一干众神立刻调转风向,惟玉皇大帝马首是瞻。

而王母娘娘此刻也悔之晚矣,玩了一辈子鹰,最后竟然让鹰啄了眼睛。

而玉帝再次派征剿,效率就不一样了,只是派了个二郎神,立刻就把孙悟空给抓回来了。


(太上老君炼丹炉)

但这次抓孙悟空回来,是为了惩罚猢狲么?显然不是。玉帝装得很可怜,我没本事啊,你们厉害你们整,特别是太上老君,你能耐大,你爱咋整咋整。什么捆仙绳啊,什么断头台啊,统统对猢狲无效。目的就是等着你太上老君让猢狲进你的炼丹炉。把炼丹炉砸了,天仙也好,散仙也罢,在天庭,只能为玉帝唯命是从了。

虽然孙悟空大闹天宫,把玉皇大帝以及一干天神搞得狼狈不堪。但是玉皇大帝的地位得到了彻底得巩固。玉皇大帝从大闹天宫前的一个傀儡 ,变成大闹天宫后的天宫名义加实际的掌舵人。玉帝是不是最大为赢家呢?

而如来佛祖的确成功地利用了天庭内部矛盾,将佛教插了一脚进来。但也就仅此一脚。收了孙悟空,也就吃了顿饭而已。反而得罪了整个道教体系,引起了道教体系的同仇敌忾。最后逼不得已,还是利用地藏王菩萨的关系,逼人王李世民派人去取经,从民间市场一步一步开拓。

所以张友人刚接位玉皇大帝的时候,偶然性因素太多,但在没有任何资历和背景的情况下,能把这个位置坐稳,充分说明张友人不白给。


炒米视角


这不是废话吗,收益者肯定是佛教了,玉帝就不说了,身为堂堂三界至尊,手下人打不过孙悟空就算了,身为一个东方天帝,不请去请三清六御收服孙悟空,反而去请如来佛祖来收复孙悟空,这不是摆明了给佛教露脸的机会,而且你天帝都打不过孙悟空,而如来打赢了孙悟空,这不是说东方无能吗!那个时间佛教还没传来中原所以说是胡教,根本就是往家里引贼!也可能是利益交换,反正怎么算都是佛教受益!


青苔漫语


如果把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比喻为一场战争,那么交战双方肯定胜利的一方受益最大,而战胜一方内部又存在论功行赏的差别,从上到下都是受益者,我简单来说一下:

首先是如来,出手镇压孙悟空当场就获得了天庭的尊重,并且为向东土大唐传教打通了通路,如来或者佛教不免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一点在整个小说中也能得到提现,天庭上下各路神仙都能被孙悟空请动去降妖伏魔,同时还有暗中保护的可以猜测其中肯定有猫腻或者交易。

其次受益者应该是天庭大大小小参与缉拿孙悟空的神仙,按照玉帝的脾性,应该会封赏一批表现优异的神仙,比如二郎神之类,但玉帝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直接送走了大闹天宫的始作俑者,就这一点上,玉帝是天宫方面最大的受益者,但是500年后又另当别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