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现在与你小时候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农民乔陆


小时候只有纸质书,现在有电子书。

小时候只有磁带现在是mp3。

小时候过年鞭炮声声,现在寂静无声。

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爸爸做的八宝饭,妈妈做的蛋饺,现在想吃就吃却没有了过去的味道。

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服,现在想买就买了却烦恼着身上的肥肉穿什么都不好看。

小时候只烦恼功课和朋友,现在烦恼工作中非工作的烦恼。

小时候经常期待长大了工作了可以想看电视就看电视,现在长大了却想如果回到过去一定会好好学习。

小时候为了认为是好朋友的人的一句话心灰意冷,现在则是冷静的放手,换个朋友。

唯一不变的是坚持不做一个卑鄙的人。


自苦苦苦


小时候与现在得生活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

本人是个八零后的老男人,也许没能亲身经历中国改革开放来带的诸多变化,起码也算是一个见证者。从小在部队长大,父母是双军人一半的时间跟爸爸过一段时间跟妈妈过,出生在内蒙古扎兰屯。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但依稀还能浮现一些片段。那时家里住的是平房有很大的院子前面的院子养了很对鸡鸭鹅还有一条小黑狗我给它起个名字叫BE儿LOU(打不出来,东北话脑门儿的意思),后面的园子爸妈总会种一些应季的蔬菜,其中有我最爱吃的西红柿和黄瓜。那时候部队的条件没有现在那么好很多都跟普通老百姓一样需要自给自足,那时候父母的部队算是边防没有城市里那么好的待遇。

儿时家里不会经常吃肉,老爸为了保证我的营养就时不时带我去钓鱼,记得常去的那条河叫鸭绿河(不是鸭绿江啊)。河面很宽水流也很急,河水两岸绿树成荫,还有一片河滩地布满光滑的石子。后来听老妈说老爸为了钓鱼把我放在河滩上用石子围城一圈防止我出去,那时我才刚会爬。结果钓一半发现我不见了跑近才发现,我差点自己爬河里去虚惊一场。陪着老爸在河边钓鱼贯穿着我整个在扎兰屯的六年童年记忆。

记得刚上学的时候学校很破也是低矮的平房,上学要从自己家里带那种铝制的大饭盒里面装菜又装饭。快到吃饭的时候老师会把饭盒收上来用烧柴火的土灶大铁锅把饭盒摆的满满当当。由于当时铝制的饭盒一样有的家长不细心导致常常拿错来回寻找。这样的学校生活从父母被调离内蒙就结束了。

随着部队调动又跟着父母从内蒙古来到黑龙江的嫩江,那时候生活开始有些好转。楼房取代平房,再也没有可以种菜养狗的地方。学校也是干净整洁的楼房不同年纪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楼层,一千五百米跑道的大操场,再也不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土地。再也不用从家里带饭学校有食堂可以吃到卫生的饭菜。

小时候吃冰棍还要花五分钱的硬币家里买粮食衣服还需要各种粮票布票,小时候用着带橡皮头的铅笔,背着绿军挎穿着厚重的棉鞋,妈妈会用针织毛衣。家里红旗牌的自行车是上学的必须交通工具。那时候山还很青,水还很绿,没满眼的机动车,没有手机电脑没有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用美丽的文字,带着淡淡香味的钢笔水。

小时候所有邻居家的饭都会比自己家的香,隔壁的奶奶每次做饺子都会端着还冒热气的盘子,急匆匆跨进房门人还不见先闻其声。现在住着高楼大厦前后左右邻居一年不见得说上三句话。见面最多的是各种外卖小哥与快递小哥,与人最多的交流不在是相互串门而是在网络上互问平安。以往出门需要步行跑的飞快,现在买个酱油还得带着车钥匙出门。

以前公园里全是各种健身运动,现在已经全是广场舞大妈和爱狗人士的专属,所谓的运动就是窝在沙发里打这王者农药和吃鸡。以前人们的阅读方式还是去借阅图书,如今书香味道全然不见,只有熬夜发光的电子屏幕。

社会在进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事物的消失和退化。人们开始追逐便捷不在享受自然的馈赠,真正的区别就在于社会进步太快而对过往的生活遗忘也太快,感谢祖国变得强大经济发展的迅猛,让我们可以安心享受如今幸福和平的生活。





酌墨染月


我是八零后。我小时候也就是八九十年代,就不从衣食住行这些大的方面说了,选一些细节,回忆一下,分享给大家。


一、冬天大棉袄大棉裤大棉鞋。

那时候没有羽绒服,也没有保暖内衣啥的。我就记得我爷爷一到冬天里面穿秋衣、好几个褂子(那种中山装)、套上马甲、再穿个大棉袄,外面最后还得套个大褂子保护棉袄,因为没有换洗的。下面也是秋裤线裤毛裤大棉裤。纳鞋底做的大棉鞋,穿几天就得晒晒……我也有,但是我里面顶多穿个秋衣毛衣,别的就不加了。有一回和同学闹别扭,打架,他把我鞋扔雪水里了,气的我把他脸挠破了……


二、夏天解暑就靠河里游泳啤酒瓶换冰棍井里冰镇西瓜

那时候的夏天可没有空调WiFi,冷的受不了了就三五成群去河里沟里,洗澡嬉戏捉鱼摸虾。看到来了推小白车卖冰棍的,赶紧跑回家找啤酒瓶子,找好了给大人央求,同意了才去换冰棍。一个啤酒瓶子换两块。白酒瓶子不值钱,好几个瓶子才换一块。如果家里来亲戚了,带来了大西瓜,那都得一直盯着:看着用绳系着或者用桶装着,放入井里,上面绑着。过上俩小时,拿上来切开……那感觉,真爽!


三、那时候经常停电,所以每家必有一样家用电器

小时候觉得手电筒太好了,晚上出门去买酱油买盐必备。村里到处乌黑,手电一照一道光束上天,天上是亮闪闪的星星……不过,有时候太黑,或者刮风下雨的时候,走夜路老觉得身后有人,手电一般都照后面,不照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脚下越走越快,最后飞也似的跑回家才算安稳。

四、晚上最开心的就是来放电影的了



天刚擦黑,放电影的就在村里空旷的地方扯上幕布,支上架子放上胶片盒,然后摇啊摇啊就开始了。虽然是黑白的,虽然清晰度够呛,但是在那个14寸电视都不普及的时代,这是最好的娱乐。必须早去,去晚了没地方,只能站着看,或者去北门看反着的。我还好,因为我们家门口空大,每次来了我都先放好三四个凳子给我们1家人占好位,然后可以从容吃饭,从容看。 美中不足的是一年来不了几次。看过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这些,还有个武侠,什么鹰爪王铁布衫的,私下里练习了好几天……

其实,现在和当年比起来,吃穿住用行无一不发生了根本改变,物质生活的富裕使我们开始更多的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精神富足,所以今日头条这样的软件才越来越红火。

现在的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的人,甚至过不上我们几十年前的生活。比如非洲的极度贫困地区,比如经历战争的那些地方,生存下去,吃饱、喝水甚至都是问题。

所以,生活在咱们伟大繁盛的祖国,大家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庆祝祖国70周年华诞!


小的梧桐树


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记得小时侯生活条件非常差,不管是吃的方面还是玩的方面都非常单调,除非到了过年的时候才是童年最高兴的事情,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先从最基本的吃喝说起,在小时侯每天吃的是煎饼,炒菜也很少有。每逢过节时候才吃顿饺子,每到夏天有到村里卖冰糕的,那时候每只冰糕才五分钱,小孩们却吃得津津有味,肉食类更是平时很难吃到。现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平时肉食,水饺是经常吃的,然而小时侯吃够了的煎饼却成了稀罕食物。

2小时侯的娱乐方式很单调,就是男孩玩玩玻璃球,弹弓,女孩跳跳绳,沙包等等,记得最有印象的就是看电视,那时候电视机很少,每晚都到有电视的家里占个位置看电视,非常的热闹。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电脑,手机娱乐的方式太多了,可却没有以前那种温馨的场面了。

3以前很少有出去旅游的,几乎年年都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外面的世界很少了解,而现在有钱了每当空闲时候人们也出去旅游甚至去国外旅游。

总之先在生活方式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了。







松竹915


我小时候,那应该是20多年前了,不可否认我是一个九零后,哈哈,暴露年龄了。小时候,我家里兄弟姐妹多,我是生活在农村,父母都出去广东打工了,真正的留守儿童。

我记忆里三年级就开始洗衣服了做饭了,每天去学校回来都会放米到锅里煮了,那时候还是柴火烧饭。接着就提着衣服去江边洗,可能小时候比较懂事,这些活回到家都不用爷爷奶奶吩咐才去做的。

到了晚上,那时候晚上还有晚自习,烧水洗澡好就去学校,农村的晚自习都不会太晚,早早就下课了。不过以前我最怕就是放暑假了,因为家里种的田,玉米花生,还有木薯太多了。

想起干农活真是辛苦呢,以前都没有收割机,都是用手自己割的,那时候还小,割到手也是正常的,好在从不躲在家里看电视,帮着家里干完农活基本暑假也要过完了。

至于吃的就更为简单了,基本都是奶奶自己种的青菜,对于我来说农活倒不是最辛苦的,自己心里念的还是父母,到我成家了,我也自己把小孩带在身边,因为我也不想看着自己的小孩成为留守儿童。

总结来说,现在确实比我小时候过得好多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也不用去干那些农活了。小孩我自己也带在身边了,不知道大家伙小时候有没有跟我一样去干农活呢?



秋水仙


80后的我小时候幻想着存够500元我就要仗剑走天涯,现在的我发愁下个月的房贷该怎么还。

现在与我小时候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我的回答是:现在与小时候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有天翻地覆的区别。因为几十年的变化让人觉得时光荏苒,变幻莫测。

过年方式

1、小时候的过年。

就盼着过年,年刚过完就盼着下一年的春节快点到来。过年了,穿新衣,吃肉吃鱼,一大家子团团圆圆热闹极了。吃完年夜饭,就守在12吋的黑白电视机旁等着8点的春晚。

过年,就是走亲访友,跟着爸妈带着礼物给亲戚长辈拜年。给姥姥磕头,给舅舅磕头,整个春节把头磕遍了所有长辈。

那时候,年味十足,村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鞭炮烟花。打工回来的叔叔阿姨,背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在村口迎接他们就为了那几颗糖。

2、现在的过年。

村里剩下的人不多了,只有过年的时候,亲人才会回来。开着十几万的车,随手递来的都是几十元上百元一包的香烟。

开口都是我怎么怎么在那里买了房,我怎么怎么有一笔几百万的生意等着年后签合同。村里一下子多了很多“富豪”。

手机拜年,微信抢红包,年夜饭的桌子上,每个人都拿着手机,只有爷爷奶奶和小孩在说话。年,已经没有小时候的年味了。

联络方式

1、小时候,写信收信是最快乐的时候。把自己的心里话,悄悄写在洁白的信纸上,在信封小心翼翼的贴上8分钱的邮票。当信封赛进邮筒的那一刻起,心已随着信一起飘走,幻想着那人收到信以后的表情和感受。当邮递员喊着:某某某有信,那颗狂跳的心让自己难以平复,仔细地用剪刀平整地剪开信封,躲在房间里细细读着那一个个的字。这种感觉真好。

2、现在,写信早成了往事,成了不可能的事。打电话,发短信,手机视频,微信聊天。两个人的距离就在眼前。每天看着朋友圈里晒的照片,心里抓狂,烦死了。不是今天在车行提玛莎拉蒂,就是明天别墅入手。不是两天赚一百万,就是今天快递堆成山。要么就是吃个麻辣烫直播,要么就是宝宝心里苦谁来安慰我。我默默地拉黑一个又一个微商,屏蔽一个又一个自恋狂。这种感觉真难受。

问答总结:

其实还有很多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好想回到小时候,那种淳朴质朴的生活,可惜回不去了。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过着好日子,谁愿意回到小时候的穷日子。但我依然怀念,依然无法忘怀,也许生活给我的太多,多的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好。

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我是艾莉儿,生活领域的问题解答者。无论生活多难,我们都要坚强的活着。如你有生活方面的疑难请联系我,谢谢你的阅读。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艾莉儿


本人90后,我小时候的童年距今也已有二十四五年了。要说生活方面的变化,那是和九零年代相比千差万别啊,回答题主的题目真是值得,能让我好好忆童年~谢谢

那我就开始我的童年趣事啦。

1、衣 那个年代的衣服大体就那几种款式,就儿童来说比较流行的有小军装、小西服,女孩的连衣裙,颜色也以大红色为主。小男孩还爱穿足球队服和足球鞋,俗称疙瘩鞋。人手一身,足球员动员的标配啦。小时候就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能买新衣服穿啦!


2、食 小时候吃的种类也没有现在那么多,超市里的零食应有尽有。那时候小卖铺也总光顾,爱买大大泡泡糖、买辣条吃、小浣熊干脆面、龙丰方便面、鸡腿🍗面包、喝瓶装汽水、吃雪人冰糕、咪咪冰棍儿、吃刨冰等等,现在好多小零食都已经绝版啦。


3、住 从住的方面来说,原来村里各家各户院子里基本都是两间房,现在不同了,申请宅基地盖新房,这家望着那家高,而且新房里面设计、布局也很科学,向什么厨房、卫生间、小卧室,都一起设计好了,在回头看看原来的老房子,过去真是贫苦啊。条件再好一些的人家呢,就盖起了小楼房,足见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4、行 出行方面,变化就更大啦,原来出门都是自行车,稍远一点儿的就骑摩托车。现在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家的汽车,近几年马路上的汽车是一年比一年多啊,反过来也给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5、玩 小时候玩的玩具、方式有限,但是周边圈子里的小伙伴们有什么新的好玩的都是在一起玩儿,一招呼一大群;现在很少看到成群结对的小孩子们一起跑闹得了。那时候一个足球这群人能跑半天,一个捉迷藏能藏到柴禾垛的最深处也不见得能找到,一个小霸王游戏机打游戏,能让一群人围在一起全神贯注研究如何通关杀敌等等等等。太多了,不一一说了。现在的小孩子们真应该多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玩、闹闹,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不应把过多的时光都放在培训班、兴趣班里。让他们以后回忆童年时,也能嘴角带着微笑来回忆😊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历及一些个人见解。


生活亦可乐


这个问题真的让我思绪万千,现在我已经是一个三岁小姑娘的爸爸了,老二已经在老婆肚子里6个多了月,马上就要从三口之家变成四口之家了,角色发生变化的同时,那些记忆中的童年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是1988年出生,搭着80后的末班车来的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大学毕业以后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我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小时候的生活,看看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一、穿衣

对于穿衣服,那个时候最头疼的估计就是家长了,谁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穿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但那个时候在农村,家家条件都不好,有的家里孩子多,只能是小的穿大的退下来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记着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有一次讲到穿衣服的时候举例子说,他有一件秋裤已经穿了13年了,哈哈,真不容易。小的时候我和弟弟每年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可以买新衣服了,基本上每年冬天也就这一次买新衣服的机会。

二、饮食

记着小的时候饮食品种确实非常单一,夏季蔬菜的品种还勉强算得上丰富吧,因为自己家里都能种一点,到了冬季就一落千丈,我们那个时候冬天就只有土豆、洋葱、大白菜这几种,再有就是快入冬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腌几大缸酸菜,所以每次到吃饭的时候我都特别发愁,每天都是这几样,一点胃口都没有,再说主食,中午永远都是“糁饭”(西北地区的一种特色,把米和面和在一起吃),晚上就做面条或是面片,很多时候都是白水煮了然后炝一点油进去,像西兰花、菜花等这些我们小的时候是听都没听过的,所以我们小的时候特别期待过年,因为年前要把已经养了一年的那头近乎200斤的猪宰了,能痛痛快快的吃肉了,现在的孩子对过年的期待已经远不是这样了。

三、住房

我出生的时候家里住的是借来的土坯房,后来我一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创业,在镇上盖了几间土块放,在那里开了饭馆,听妈妈说,那个时候饭馆的灶房和我们睡觉的房子连着,而且都很小,加上那个时候厨房用的煤质量很差,经常有很大的煤烟,父母忙得时候没人管我,我就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哭。再后来又盖了一次房子,终于盖起了砖房,住房才得到改善。

四、出行

我印象最深的也是那个时候最为普遍的自行车,我们家那个时候有一辆,就是前面有梁放上自己制作的撑子可以做小孩的那种,有一次我妈带我和弟弟去打预防针,我们两个人一前一后坐着,因为那时候还小,自行车走起来以后我上不去后面的撑子,所以只能是我和弟弟都做好以后妈妈才能骑车,平地上妈妈还启动不了,只能找一个左脚能踩到的,稍高点的地方才行,要是现在可就方便多了,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电动车,很轻松。那时候农村除了自行车就是摩托车和三轮车最多了,我们有一年冬天去走亲戚就是坐的三轮车,坐在三轮车的“敞蓬里”,穿着厚厚的大棉衣,就这样还是冻的受不了。半道要停下来在路边点起火堆来取暖,然后再继续赶路;那时候农村几乎没有小汽车,我好像是到上小学以后才第一次坐上别人家的小汽车。

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衣食住行了,和那时候比起来,变化真的是太大了,时代再变迁、生活本就应该这样,日子就是要越过越好,我们怀念过去、珍惜现在。

我是可馨vlog,用镜头记录生活,用心享受生活!


甜姐糖妹vlog


现在的生活方式与小时后的生活方式 有着天壤天壤之别。

我出生在80年代初的西北农村,那时候的大多数人还处在刚刚能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生活物资匮乏。

记得小时候,一般的人家想吃个鸡蛋都是奢望,现在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邻居阿姨在向同村人说起他儿子装病的笑话:7,8岁的年纪,对他妈妈说:妈妈,我今天生病了,想吃鸡蛋。现在的孩子,家里鸡蛋成堆,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小时候的农村,水果很少,大家基本上都等着那个拉着架子车的人来用家里粮食换水果,对于苹果和橙子,我现在的记忆一直停留在那个时候的味道。现在,各式水果已成家常便饭,但是再也没有找到那个小时记忆中的味道。

小时候,衣衫不能说褴褛,但也是破了修补,除了逢年过节,身上总是挂着几个补丁,时常光着脚板,哪有什么袜子,后来偶尔有双,也是脚后跟磨个大洞舍不得扔一直穿着。现在,衣服即使没有一点破损,但凡穿个1,2年就扔了换新。

小时候,没有玩具,最大的乐趣就是玩泥巴,玩跳绳,跟着一群屁大孩子抓泥鳅,掏鸟窝。现在,给孩子的玩具一大堆,各种乐园玩到腻。

小时候,供电限量,晚上停电是家常便饭,常常是点着煤油灯,蜡烛写作业,现在,总担心灯太亮伤孩子眼,买的护目灯各式各样。

小时候,买个东西去赶个集就得走上10里8里,几年也难得去一次省城。现在,足不出户东西就送到家,想到哪里说走就走。

还有很多很多,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区别简直是太大了。

虽然现在比小时候的条件好了很多,但是,最想回去的还是小时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


木子舒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得到改善,与以前相比那完全是两个概念,小时候也没想过以后的日子会是这样。


学校的变化:小时候村上只有1-3年级,4年级就得到城里去上,路也没有修好都是泥巴路,我们上学都是走着去的,早上9点出发,下午6点才到学校。学校里面的伙食不好我们都从家里带着咸菜去吃,周末放假也不回家只有放长假才回,那时候没有手机就是在学校里玩玩篮球,跳橡皮筋。哈哈最搞笑的是每个村是一个派一言不合就打架,跟别的村子人玩了还会被当做叛徒,被孤立,但那时候的同学情真的挺珍贵。我们小时候都没有补习班,下课了或是放假了就是玩,现在交通发达了对教育也重视,学生可以每天回家,课后放假都是作业,还有各种兴趣班,一天都是学习状态。现在的小朋友攀比心也很重,各种攀比,从小都玩手机打游戏,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大家聚一起玩,都是在家待着。

生活方面:在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平


时都吃蔬菜,现在是过年的时候吃蔬菜,平时基本顿顿是肉。买东西得到城里才有卖的,现在交通方便网购,还有流动的货车每天都会拉着来卖。出门以前靠走,现在都是私家车代步。现在的生活水平高了压力也变大了,快乐没有以前多了。在以前大人们吃了午饭都在一起聊天,现在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基本没人,只有过年才回来,平时村里都很安静。

从小到现在那么20多年,发生的变化挺大的!虽说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但人与人之间少了以前的那种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