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寒熱並用的烏梅丸(上)

《黃帝內經》有言:“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即熱證用寒涼之藥,寒證用溫熱之藥。這一看似簡單的法則,在臨床實際應用中卻可以變化無窮。在臨床上,真正單純的寒證、熱證並不多見,更多的則是寒熱並存的狀態,或外寒內熱,或上熱下寒,或上寒下熱,或寒熱互結。因此,在治療用藥上,除了要遵守“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法則以外,更為重要的則需要根據寒熱錯雜的情況而施以寒熱同治之法,烏梅丸就是這樣的一張方子。

寒热并用的乌梅丸(上)

烏梅丸是醫聖張仲景《傷寒論》中治療蛔厥證的方劑,用於因蛔蟲所致的胃熱腸寒而出現腹痛嘔吐,甚則嘔吐蛔蟲、四肢厥冷等症狀,也常用於其他正氣不足、寒熱錯雜的病證。這類病證的特點就在於人體正氣不足,病邪深入而出現陰陽不合、寒熱錯雜。此時,在治療上單用溫熱藥以除寒則熱證更甚,單用寒涼藥以治熱證則寒證更重,單用補藥則邪氣難除,單用瀉藥則正氣受損。唯有寒熱同治、補瀉同施,才能各行其是,全面治療。烏梅丸就是據此而設。

寒热并用的乌梅丸(上)

烏梅丸方由溫熱的附子、蜀椒、桂枝、細辛、乾薑,寒涼的黃連和黃柏,補益氣血的當歸、人參,以及烏梅組成。全方可謂是寒熱並用、功補兼施,正對寒熱錯雜、正氣不足的病機。能將如此眾多的性能、功用相反的藥物組合在一起各司其職,功勞就在方中所重用的烏梅,這也是方用其名的緣由。

提到烏梅,就不禁會想到三國時期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了,也許讀者此時正在分泌唾液而滿口生津。烏梅味酸甘,具有養陰生津止渴的作用,也因為酸澀使烏梅還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的功效。

寒热并用的乌梅丸(上)

自然界的草藥同植物一樣,離不開陽光雨露和大地營養的供給。誠如明朝繆希雍所說:“氣為陽,來自天;味為陰,出於地。氣由天生,故隨四季變化,而有寒涼之說;味由地出,故隨五行所屬,而有酸苦甘辛鹹之別。”就是指藥物所具有的寒熱溫涼之性是由氣候環境所決定的,而藥物所具有的味道則是由大地所提供的營養條件所決定的。中藥的五味一部分是根據藥物本身具有的味道而定,還有一些則是根據藥物所具有的功效特點推測出來的,不同的味道會有不同的功效。味甘者多有補益的效果,如甘草者是;味苦者多有瀉火燥溼的功效,如黃芩者是;味辛者多有宣發透散的力量,如辛夷者是;味鹹者多能軟堅散結,如芒硝者是;而味酸的藥物多有收斂的特性,如烏梅者是。

寒热并用的乌梅丸(上)

下期我們就以烏梅為例,看看烏梅的生長環境如何使它具有收斂的功效。

選自《藥緣文化——中藥與文化的交融》

主編:楊柏燦

副主編:祝建龍 李穎慧

寒热并用的乌梅丸(上)

(當歸 半夏 忘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