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紀念新中國成立暨杭州解放70週年】新中國第一個居委會

【紀念新中國成立暨杭州解放70週年】新中國第一個居委會

【紀念新中國成立暨杭州解放70週年】新中國第一個居委會

紀念新中國成立

暨杭州解放

七十週年

新中國第一個居委會

【纪念新中国成立暨杭州解放70周年】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2019年元旦,坐落於元寶街1號朱智舊居的紫陽街道上羊市街社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特別節目《我和我的祖國》——“我”與共和國同齡板塊。

【纪念新中国成立暨杭州解放70周年】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朱智舊居內的中國社區建設展示中心

1949年10月23日傍晚,黃包車車伕陳福林回到家中,他的心情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杭州解放以後,代表著人剝削人的黃包車沒有人坐了,靠拉黃包車維持生計的陳福林沒了生活來源,家裡還有老小八口人等著吃飯。幾經尋找好不容易進了國營軋花廠,靠著力氣大、肯吃苦、還讀過幾年書,陳福林很快當上了棉種翻曬組組長。就在前幾日,工廠的趙主任找到他,說組織安排他去幹革命,並強調是群眾提名叫他去。

【纪念新中国成立暨杭州解放70周年】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展示中心以陳福林為原型的雕像

雖說陳福林很慶幸自己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但究竟什麼是幹革命,他心裡一點底都沒有,父母也怕陳福林因為幹革命丟了現今這份好工作,無法養活一家8口人,叫他再考慮考慮,因此陳福林對幹革命有點猶豫。但是他也想過了,趙主任肯定是為了自己好,才讓自己去幹革命的,堂堂男子漢怎麼能做一個膽小鬼呢?

【纪念新中国成立暨杭州解放70周年】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23日7點鐘不到,陳福林來到西牌樓小學,禮堂裡擺著一排排小凳子、竹椅子,不多時街坊鄰居陸陸續續來了二百多人。

在杭州檔案館裡有一份通訊稿,落款人是上城區區長田奎榮,地址袁井巷六十五號,毛筆在公用信箋上寫下題為《上城區公所進行廢除保甲制度初步建立居委會》的通訊報道,敘述了整個經過。

他寫道:自十月十三日至十月二十五日,經過半個月的突擊工作,已有一個居民委員會宣告成立了。這個居民委會的區域打破了舊保甲的界限,依照街道自然的形勢劃定,共有居民二千餘戶,選出九個居民委員,其中有工人,有手工業者,有小商人,有知識分子,有公務員,有工廠經理,包括了各階層的分子,因此他的基礎是很廣大的,居民委員會之下分劃四十個小組,每組約有居民五十戶左右,公推組長一人,副組長二人,幫助政府傳達政令,反映民意,協助處理治安、衛生、生產等工作。

尤其是投票選舉的那天,情況更為熱烈,投票代表共計二百二十一人,實到投票著二百人,參觀的約五十人,代表們很整齊、很有秩序地坐成了半圓形,後面擁著一群參觀者,選舉儀式嚴肅而莊嚴,群眾高唱國歌。選舉結果由群眾自己開票。開票的時間花了二十餘分鐘,可是群眾都擁著不散,等待選舉的結果。這時,他們興奮地議論著,一個婦女說:“老百姓當場選舉出來這才是民主選舉,以前國民黨時期的選舉都是暗地商量好了的。”當主席宣佈選舉結果時,會場中揚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當選的委員們說:“居民委員會的組織凡事大家商討,這是最好的民主方式。”“我們很榮幸地當選,以後一定為人民服務,希望人民多批評和指導。”選民代表也說了話,鐵路工人吳學源說:“為人民服務,要積極要努力,不可以有一點顧慮,有一點勉強。”

新中國第一個居民委員會選舉會議,就是在這位通訊落款人上城區區長田奎榮的主持下進行。主持人說:“今天投票代表共計221人,實到投票代表200人,符合法定人數。今天我們民主選舉上羊市街居民委員會委員,請工作人員發選票,每人發一張。”

選票是油印的紙條約8釐米寬,18釐米長,上面共印了21個候選人的姓名,姓名後面有空格,第一個名字是陳福林,第二名字是陳道彰。會上發了鉛筆,大家輪流畫圈,旁邊有個木頭的投票箱,外面糊著紅紙,大家嘰嘰喳喳頭一回畫圈投票,新鮮、興奮。投完票回到原座位上,各個都不願離場,翹首期待著選舉結果。

二十分鐘過後,主持人宣佈陳福林以高票當選上羊市街居委會主任,陳道彰票數第二任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這位靠著一雙大腳板跑天下的黃包車車伕沒想到,過去的保長和甲長都是上級指定的,解放後自己能在人民群眾的公開選舉下,當選為主任。

其他七名委員,有木匠、女工、中學女教師、銀行經理、茶店老闆等,他們分別負責生產、公安、民政、文教、衛生等。當時居委會分工就跟現在的社區差不多,但委員都是兼職的,沒有薪水。

會後,27名國民黨保甲長交出了27個保甲印章,被陳福林用自己浸透過汗水的工人衣服,一把擼走了扔到火坑裡,舊政權的權柄就此灰飛煙滅。

這一夜,現場的人們並不知道,“新中國第一個居委會”——杭州市上城區上羊市街居委會就這樣誕生了。它標誌著幾千年的封建保甲制度的終結,也標誌著基層民主自治正式走上歷史舞臺。

70年來,上羊市街居委會與共和國一路同行、不忘初心。

2017年9月23日上羊市街社區主任陳浩因為心臟驟停意外離世。那一天,距離他的30歲生日,還有74天;那一天,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永遠定格在社區工作微信群裡:“照片保存好,像這類堆積物,只能先打報告,再讓工人來清理”。成百上千的社區居民自發前來弔唁,為他送行,泣不成聲;數以萬計的網友和基層社工為他留言、哀悼,扼腕痛惜......這份沉甸甸的感情為何而來?

這沉甸甸的感情是一代代上羊市街居委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用“為人民服務,要積極要努力,不可以有一點顧慮,有一點勉強。”的實際行動,與社區群眾情感交互中得來的。

【纪念新中国成立暨杭州解放70周年】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