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作为部门领导,是应该强势管理,还是要以情动人?

资深机械工程师


必须注意:这绝对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这要根据所在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薪酬待遇、发展趋势、部门领导的综合能力、权力大小、个人影响力等等综合因素来分析,才能确定二者权重的大小。

一、“强势管理”与“以情动人”,两者绝对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到底是采用强势管理还是以情动人的方式来做好领导,是有众多前提条件的!不同条件下,采用的方式会有很大差异。

1、强势管理的案例:

大家都知道的董明珠,那是典型的强势管理的人物。依靠强势管理,将格力的发展推动到了令人尊重的地步。

为什么他可以强势管理?为什么?老鬼不是内部人,不能完全准确客观的表述。但有一点时肯定的!——员工、下属的薪酬待遇,是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当一个企业给下属提供了极高的薪酬待遇时,强势管理是可以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要素而已。用来让大家清楚,强势管理,有其成功的案例。而且,除了你我可能都熟悉的董明珠之外,还有很多很多。

2、以情动人成分更多的情况

有些性质的企业、单位,或者某些权力很小但是工作任务很重的部门负责人,往往会面临一个现实状况:说起来自己是个小领导,但是既没权,又没势,只是带着大家一块干活儿。

这种情况下,自己决定不了下属的薪酬待遇,对于下属的考核没多大发言权,也没有什么权力来制约下属。或者自己手里的那点权力,根本不足以让下属有敬畏之心。

在此情况下,还是别提什么强势管理了!以情动人才是根本。

你强势?谁怕你?你手里有什么资本来强势?

这些都是不同企业,不同部门、岗位负责人、管理者面临的现实,我们不能违背这些前提因素而盲目说谁对谁错、谁的权重多大!

二、那些对“强势管理”、“以情动人”进行权重划分性阐述的观念,请省省吧!

管理工作,是通过综合手段推动、带动企业、团队达成目标的工作。也是与人互动的工作。与人互动,就不会是完全理性的!其中一定有艺术性的成分。只是每个人因时因地因人因情因景的不同,采用艺术成分多寡、先后等等不同而已。

这里不是化学、不是物理学!没什么严格的二者权重划分!二者同时给与百分百的重视才是根本!只是在使用时,会根据自己面对的各种综合因素来判断两个因素的使用。那种给出权重大小的思想,会让人陷入机械化的思维方式。

三、“强势管理”,要明白什么是“强势”的核心!

很多人是错误定义、看待什么是强势管理的。

要明白,所谓的强势管理,其核心是对于企业规章制度、机制、管理措施、奖惩机制、政策等等的坚持与守护!只要他还在执行过程中,就要坚持!而坚持这些政策、制度、机制的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手段、什么样的策略,不是强势管理的内核!坚持住这些企业的底线、红线,才是强势管理的核心!

不论任何原因,不因为下属的任何借口、理由,而违背了公司、企业、单位、部门的相关制度、政策、奖惩机制等等红线、高压线——这一点作为强势管理内心的基础上,具体的如何让此目的得以达成,是要根据管理者所面对的各种综合因素来分析、判断、行动的!

策略、手段,虽然重要,但不是核心!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守护公司的红线。只有如此,才能维护一种公平性!

或许公司制定的某些政策不完善、不够合理,但是,只要还正在执行,那就不能因人废事!不完善、不合理的可以调整、改善,但是没调整之前,坚持住了,才是强势管理的核心!

还有企业、部门中涉及工作的流程、标准、原则等等,也是不能碰触的红线!这也是必须坚持的“强势”的部分!

别错误的理解强势的内核!除了上面的内容,其他的,都是为了达成强势管理所使用的策略、方法而已。

四、“以情动人”的外在表现、行动差异极大!别看表象!要掌握其内核!

管理者的风格不同、手里的权力大小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能力不同,在使用“以情动人”这一手段时的表现也当然是不同的!

例如几个类型:

1、亲和力十足类型

有的待下属如手足,亲和力十足,让下属有一种亲近感,很多时候,看着领导的面子,很多事务可以很好的推进。

2、冷面,但让员工怀有敬畏之心类型

有的可以整天冷着脸,但是在具体实施管理过程中,可以给下属实实在在的“东西”。可能是工作过程中有效的指导。

可能是在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下属之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包.......

可能是平时对员工不冷不热,但在员工家庭、个人有事时的鼎力相助与帮扶。

无论如何,他们可以用实际的行动,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在内心里装着大家。大家对其有敬畏之心。

3、感染力、推动力十足类型

有些领导,个人魅力、感染力十足,能够用行为、语言等等鼓励、激励、推动下属的内驱力、积极性,能够让下属、员工客观的看待职场环境,能够让更多的下属为了团队、部门、企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以情动人的表现,是根据管理者本身的性格、手中的权力大小、能力大小、企业的性质等等来综合决定的。根本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

如果谁告诉你某一种模式可以管理好团队,老鬼只能呵呵了。

当然了,谈起“模式”,相对而言较为稳定、固定的,是管理机制、绩效政策、管理体系、营销模式等等。那些系统、体系性的东西,是可以固定的。而在具体实施管理过程中,要达到企业经营、部门目标达成的角度来看,管理者的管理艺术性,是不同的。


就谈这些吧,老鬼的目的是让大家清楚:管理,是门技术性与艺术化相结合的系统学科、学问、本领。千万别机械化了!这不是某个科学领域的学科!

指望找到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做好管理工作,还是省省吧。管理者的智慧、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成为优秀管理者必须要研究、雕琢的能力。否则,“管理”这个工作,也太简单了。拿某个固定套路就想管理好员工?这不是做梦嘛!

哦,对了,很多网络上的文章,宣扬什么几招、几个理念就能管好团队的说法,简直是在侮辱下属的智商!好像团队中的下属、员工,都是智商、悟性很差的人。——这是要不得的!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和大家每天度过一段有价值的学习、分享时光。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鬼归来


这个要看自身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我在20几岁,年轻的时候就是强势管理。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就是一股劲儿奔向目标。

然后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不强势,但是执行力却更强,这时候基本就是不怒自威了。行事风格变成了说话四平八稳,但是雷厉风行。

年纪再大些,到五十岁以后应该就会和风细雨了,和气生财么。


杂家小记


说说我经历过的几个部门领导吧,他们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

部门领导A:是一位女经理。她的特点是有能力但不强势,比较温情,工作上特别认真负责,特别得员工的喜欢。在快40的时候怀孕了,为了项目,她经常陪着加班,因为身体不太好,最后孩子没有保住,她最后含泪辞去经理职务,选择离开公司。

她为什么在孕期不稳的情况下还过度劳累,最后失去那个还没出生的孩子? 因为她的上级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她不愿意将这种强势的行为传递到下级,很多压力选择自己承担,最后承担不了,伤心地离开了公司。

部门领导B:比较年轻,有干劲,平时和员工一起时很能玩到一起。在强势上级的领导下,他自己也想有些作为在工作上面有些过于强势,于是,引起了下面员工的抵触,有时工作也不好开展下去。最后,他也选择了离开公司,另谋高就。

部门领导C:同级别的部门领导里,他的资历最老了。一个说明他很早就是部门经理了,另一个也说明他没有升到更高一级。他比较随和,不同的意见他也能听进去。有时项目忙时,需要找人加班或安排额外的事情时,员工不乐意接受。他也不急,不强势要求,就是慢慢地和员工磨,最后员工也去干了。该争取的利益,他也会帮员工争取。虽然,平时把工作安排下去了,他就撒手不管了,员工也觉得他做老板太舒服了,但是也就调侃一下,工作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也觉得他不催促和干涉也挺好的,反正需要的资源他也会去争取。

部门领导D:他的特点是,平时表现得和员工打成一片,但是在工作上就盯的很细。工作安排下去后,他会一直追着,不断询问员工做到那一步了。最后的结果是,他比所有的老板都累,头发白得很快,但是在员工这边并没有得到任何尊重,员工也觉得这个老板太不信任员工。你作为老板在关键点上把关,你连员工工作细节都干涉,别人怎么干活。

做部门领导,想要得到上级和下级同时认可,也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清茗


我只能说两者都不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太强势不得人心,太软弱没人服你。那么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当然不是。

凡事讲究个规矩,身为领导不管你强势不强势,但决不能软弱!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套只能用一次两次,用多了不仅没效果,还有可能会助长下属的气焰。到时候其他人怎么看你?可能会觉得你没本事不敢处理人,只会给大家讲道理。当大家觉得犯错的成本不高时,都会学着去效仿,到时候你怎么办?难道一个一个的去给他们讲道理吗?这样是不行的。

我的观点就是,凡事不过三,我可以给你机会,也会苦口婆心的去给你讲些大道理,但是你要不听,那就别怪我不客气,有一有二没有再三。每一次给他讲道理的时候都要让他觉得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让他明白再不改正,下场就是自找的。先礼后兵,等到那个时候处理你的时候绝对不会手软,谁跳得越高,就让他摔得越狠。

当领导是门学问,当领导不要怕得罪人,不得罪几个人是成就不了你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既然走到这个位置,那就要有心理准备,你需要在管理好部门的同时,还要去加强部门的凝聚力,团结力,千万不要弄成一盘散沙,把那些害群之马尽早的踢出队伍,这样才利于部门的健康发展。


职场问剑


作为部门领导,是应该强势管理,还是要以情动人?

作为管理者而言,应该要比普通员工更加懂得管理之道,也更能洞悉人性的本质。


就拿本题而言,强势管理还是以情动人,我认为,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难道我们选择了强势管理,就不能选择以情动人了吗?


01

领导应该知道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冬天时,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告诫我们,人与人之前既要保持合适的距离,更要讲究适度的原则。


不管是强势管理,还是以情动人,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错误的做法。

古人讲究中庸之道,我们也应该有凡事讲究适度适量的法则,在两者之间都找到一个恰当的值。


这就需要我们,面对不同的事情,要根据情况不同,而区别对待,有的需要强势管理,而有的则需要以情动人。


02

涉及原则底线,需要强势管理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要需要强势管理呢?

我认为,就是在工作的时候,涉及到原则和底线的时候。


工作的原则和底线,是单位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不仅能维持单位里正常的工作关系,更对单位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近期单位迟到早退情况较多,这时就需要强势管理,严格纪律和制度,让大家无理由地遵守和尊重单位考勤制度;

比如说,工作时有不少员工自由散漫,经常出现玩手机、聊天等情况,这也需要强势管理,该惩罚时也要丝毫不手软;

比如说,强调多次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员工还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更需要强势管理,该严厉批评时就该毫不客气。


03

涉及员工切身利益,需要以情动人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需要以情动人呢?

我认为,就是在工作的时候,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时候,需要以情动人。


领导不是冷冰冰的冷血动物,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同样拥有丰富的情感和态度,因此,适当地向员工表露感情,更能拉近与员工之间距离,提升互相之间的感情。


比如说,员工认为目前的工作非常辛苦,向我提出更换工作岗位的需求,那么我就要以情动人,向他说明单位目前的难处,人员的流失等等,唤起他内心对于岗位的热爱;

比如说,员工和同事发生争执,向我来屡次告状,那么我也要以情动人,向他说明团结同事的重要性,让他不在斤斤计较。

比如说,员工提出涨工资的要求,我更要以情动人,向他说明单位目前的状况,让他打心里有认同感。


总结:作为领导,很多事情不是选择题,而是填空题,需要自己去斟酌和思考。强势管理和以情动人,并不是永远不能并存的两个状态,懂得中庸和适度,才是管理的至高之道。


职场小伟


我就算没有多年领导经验,只要当过一天领导,也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作为领导,不管是强势管理还是以情动人,都可以!为什么呢?

因为问题并不在这两点上,领导要想让员工服服气气,听从指挥,要做的是其实是:奖罚分明,建立领导权威。

坚持奖罚分明,让员工看到领导公正处事的一面,从而服从管理

领导要想员工服从管理,首先要有奖罚大权,否则谈什么管理都没有,员工甚至都不会在意太在意领导话语。

毕竟,“奖”决定了员工听从管理的动力,而“罚”决定了员工服从管理的压力。

我就见过有个部门的主管做得太“憋屈”了,为什么,因为上面的领导管得太紧,这个部门的绩效考核奖金和人事任用直接由大领导抓住,部门主管夹在中间,基本失去了管理的权力,说什么也不管用。也难免有些员工经常不把他放眼里,直接跑去讨好大领导。

1、奖励不只有奖金鼓励,更要有理有据

相反地,我见过大部分团队管理得很好的领导,都能做到奖罚分明。当然,这里的“奖”并不只是说绩效考核,它还可以包含:

  1. 对员工表现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尤其是在会议上
  2. 对工作业绩突出,有明显价值产出的员工,给予更多的奖金奖励
  3. 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精神奖励(比如荣誉员工奖、优秀员工证书等)

不管是哪一种奖励方式,一定要有理有据。

  1. 如果是奖金奖励,一定要有对应的奖励制度作为支撑,尽量不多给,也不少给;
  2. 如果是语言表扬或精神奖励,一定要说出表扬和奖励的具体原因,做出来哪些行为和贡献。

强调这两点,就是要让其他员工对奖励服气、信服。

2、罚就是坚持按问责制度执行,不可人情化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很多领导在处罚上,其实很难做到公正,一方面容易在情绪到来的时候,出发过猛,另一方面则容易考虑到人情,偶尔“放水”。

前者还好,后者一旦出现,员工就会认为领导不公正,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从而对领导的管理有所不服。

坚持做到合理处罚,就要制定问责制度,就像制定法律,规范犯罪行为一样。

不管任何人,不管任何出错的行为,都坚持按照问责制度执行,这对领导来说确实有压力,会让员工觉得领导不人性化。但这是维持公正形象的最重要手段,想想包公为何被公认为“大公无私”,不就是因为他在处罚上一视同仁吗。

所以,在处罚上要制定问责制度,坚持执行,才能让员工信服。

建立权威形象:决策果断,敢于承担责任

要让员工服从管理,除了奖罚制度上的分明,还要让员工对领导个人感到信服。这时候,领导在员工面前就必须做到两点:

  1. 决策果断。在员工面前千万不要犹犹豫豫,不然员工容易对领导的管理亦失去信心。只有决策果断,不管最终决策是对是错,至少在气势上就获得了员工的认可。
  2. 敢于承担责任。这点大家都明白,大佬站在前面为大家杠着,更容易赢得员工的归属。作为领导,在关键时刻,必须站在部门前面,在员工面前建立敢于承担责任的形象,才能获得大部分员工的支持。

只有做到制度上的奖罚分明,在部门员工面前建立起领导的权威形象,员工才会真正服气,服从管理。

我是学习委猿,用了15年时间大闹天宫、西天取经得到了财富自由。40岁退休在家闲着没事专门研究职场进化论,勤勤恳恳地码了1240个字回答这个问题。觉得有帮助的【点个赞,转个发,关注关注】

学习委猿


做管理,绝对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件。只强调管理,你把员工当什么?当机器吗?只强调情感,那员工到底是来上班的,还是来谈恋爱的呢?

强势管理不可取,以情动人也不可取,最好的管理就是刚柔并济,恩威并施。

一、管理最怕就是走极端

我遇到一些管理者,他们就是过多的偏向一个方向。

如果把管理看作河水的话,强势管理就像是在堵水。比如说,员工因为违反部门规定犯了错,领导就把员工叫到办公室来痛骂一顿。结果呢?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员工拍桌子辞职走人;二是员工忍气吞声低头道歉,但是一转身就在背后说你坏话。

单纯的以情动人,就像是在不停的排水,都没水了,又谈什么管理呢?一个员工犯了错,你跟他讲道理,“好了,这次我就原谅你了,下次不要再犯了。”员工点点天,结果第二天继续犯错。你难道又把员工叫进去讲道理吗?那么你最后会发现,你感动天,感动你,就是感觉不了他。员工心里可能还会想:“我就是犯错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二、就领导而言,恩威并施是必不可少的

恩威并施,通常指的是一种奖励与惩罚并存的激励政策;也就是说,对下属同时实施恩惠与威严的行为,既要关爱员工,又要严格管理。这就很像中国传统的太极图。黑和白不再是矛盾对立,而是融为一体,就像“恩”和“威”这看似对立的双方,也可以被融合在一起。

如果只有恩惠,员工就容易安于现状,缺乏斗志,不利于培养经营人才,更不利于企业发展;如果只有威严,员工就容易产生怨恨,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凝聚人心,难以提升士气,团队就会缺乏活力。

真正厉害的领导,都是恩威并重的,对待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态度,时而威严时而仁慈;真正聪明的领导,都是讲情理的。遇到事情了,先讲情后讲理;真正高情商的领导,情绪都是琢磨不透的,既可以跟员工打成一片,又可以以威严镇压员工。

三、领导者如何才能恩威并施?

1.恩于生活,威于工作

威,要用于工作之间。要完成工作任务,要管好自己的下属,对待属下人员要告诉他们的责任,树立领导的“威信”。

恩,要用于生活上的关心。如果一个员工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那么做为领导,一定要对他施“恩”,体现在生活上的关心,去了解他的困难,给予及时帮助。

2. 把握好火候与度量

给下属员工恩惠的时候,一定要从小到大,从淡薄到浓厚,把握好火候与度量。

如果一开始就很多,后来由于力不从心就越来越少了;或者一开始很浓厚,后来越来越淡薄了,员工们就会忘记过去的恩惠,总是感觉你对他们越来越差了。

3. 力求精确

当你评价某位下属的工作时,尽量力求精确,泛泛而谈并不能起到好效果的。一来你的下属不能具体明白自己的工作到底是好还是坏,二来泛泛的评价也许根本就不能说服你的下属,反而让人觉得你是在给他“小鞋”穿。

与其说“小王,你的这份报告做得太马虎了,我实在不能接受”,不如说:“小王,你的报告中的数据不够准确,市场分析也不够精确,与当前真实的市场情况尚有一定差距”这样,你的下属必定会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总之,“恩”就是温和、奖励、赞美,“威”就是严格、批评、期望。下属做得有失妥当的地方固然应当批评,而对其表现优秀之处,更不可抹煞,要给予适当奖励,这样,下属的内心才能平衡。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作为领导,该“强势管理”与“以情动人”,两者绝对不是对立的,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不好,对与错,到底是采用强势管理还是以情动人的方式来做好领导,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不同条件和情况下,采用的方式会有很大不同。


1、强势管理的案例:

大家都知道的董明珠,那是典型的强势管理的人物。依靠强势管理,将格力的发展推动到了令人尊重的地步。

为什么他可以强势管理?为什么?老鬼不是内部人,不能完全准确客观的表述。但有一点时肯定的!——员工、下属的薪酬待遇,是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当一个企业给下属提供了极高的薪酬待遇时,强势管理是可以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要素而已。用来让大家清楚,强势管理,有其成功的案例。而且,除了你我可能都熟悉的董明珠之外,还有很多很多。


2、以情动人的案例

有些性质的企业、单位,或者某些权力很小但是工作任务很重的部门负责人,往往会面临一个现实状况:说起来自己是个小领导,但是既没权,又没势,只是带着大家一块干活儿。

这种情况下,自己决定不了下属的薪酬待遇,对于下属的考核没多大发言权,也没有什么权力来制约下属。或者自己手里的那点权力,根本不足以让下属有敬畏之心。

在此情况下,还是别提什么强势管理了!以情动人才是根本。


3. 正确的管理方式。

以上这些都是不同企业,不同部门、岗位负责人、管理者面临的现实,我们不能违背这些前提因素而盲目说谁对谁错,你强势?谁怕你?你手里有什么资本来强势?

因此,希望找到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做好管理是不可能的。管理者的智慧、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成为优秀管理者必须要研究、雕琢的能力。否则,“管理”这个工作,也太简单了。拿某个固定套路就想管理好员工?这不是做梦嘛!

所以,强势管理与以情动人,没有严格的区分,只有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我是清风酌客,金融系的职场人,与你一起共话职场百态,分享职场经验。欢迎关注我,常交流。

清风酌客


管理最怕就是走极端。强势管理不可取,以情动人也不可取,最好的管理就是刚柔并济,恩威并施。

看过李宗吾的《厚黑学》就会明白,管理其实也是一门厚黑学问。对员工好一点,以情感人也就是厚,对员工狠一点,强势管理也就是黑。如果只有黑没有厚,员工会服你吗?不会!不服你哪来的执行力?只会磨洋工,好一点也是出工不出力。如果只有厚没有黑,员工怕你吗?不怕!既然都不怕你,你的命令有人听吗,没有!那就也没有执行力!

所以,好的领导一定是厚黑高手。就像刘邦一样,一边对韩信施以小恩小惠,看韩信穿得单薄,来来来,赶紧把我的衣服穿上。韩信来汇报工作,还没吃饭吧?来来来,吃我的!说话就把饭碗给了韩信。这是厚!因为刘邦会玩“厚”,所以韩信感激涕零。刘邦和项羽打得激烈的时候,项羽来拉拢韩信,要韩信反刘邦。韩信说:大王对我挺好,解衣推食,我怎么好意思背叛他呢。

可是刘邦也挺“黑”的,该下手了绝不手软。看韩信不老实了,突然就去了韩信的兵营,直接把兵符拿走了,一下子就削了韩信的兵权。刚开始封韩信楚王,后来直接降为淮阴侯。所以我们看到历史都是《淮阴侯列传》。最后,还是怕韩信造反,刘邦的老婆和萧何一嘀咕,干脆把他杀了得了。于是,俩人做了个局,要韩信来总部开会。然后,二话不说,就把韩信给收拾了。这就是“黑”。虽然是吕后干的,但是如果刘邦不支持,吕后敢这么做吗。归根结底还是刘邦的意思。

所以,做领导的都比较厚黑,一手拿甜枣,一手拿大棒。听话,就给你俩甜枣,不听话,大棒就上去了。强势管理的,那叫莽夫,以情动人的,那叫傻瓜。

温馨提示: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作为部门领导,是应该强势管理,还是要以情动人?作为一个领导,管人是最头疼的事。现在的人个性化越来越严重,导致团队越来越难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管严了,下属不买账,自己下不来台;管松了,下属不拿村长当干部,工作不好安排。简直就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所以说要是只用一刀切的手段是不能实现你管理的目的。正如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的管理笔记:领导要时而魔鬼,时而菩萨。换句话讲就是强势管理当中加入以情动人,才能让管理发挥最大的效果。

一.管理的目的

优衣库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它是如何从一家广岛的小服装店,成长为今天的行业巨鳄的呢?答案是人!要知道事情都是由人做出来的。但是管理人的目的在于更好实现企业目标,使工作有效率的良性循环地完成。管理的目标不是为了管人,而是在于成事。"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所以说,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管德让人心服,能够成事,就是管理的好办法。

二.铁腕手段,只能解燃眉之急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的确并不是所有员工都是老实人,你对他以情动人,温柔以待,反而会觉得你软弱可欺。作为管理者用强势的管理手段,用权利和地位强势压着员工,他才会重视,他才会乖乖的工作。这种情况之下强势管理可以使得公司高效运转,所有人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很容易形成一种箭头式的穿透力量。但是人是有逆反心理的,你越是压迫就会越反抗。导致的结果只会越来越差。所以说铁腕手段,强势管理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是不能长久。

三.以情动人,不见得都能领情

人是一个相处的过程,你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但是以情动人,见效太慢,还不见得所有人都能领你这份情。正如同你对他以情动人,温柔以待,反而会觉得你软弱可欺。下属不拿村长当干部,工作不好安排。要明白企业发展和工作进展是刻不容缓,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以情动人。毕竟商场如战场,时机稍纵即逝。

四.以正合,以奇胜,才是王道

《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在管理中同样是如此,强势管理辅以以情动人,对员工恩威并施,才会让员工更加的心服口服,管理才会高效持久。比如说,作为领导的你突然接到某项紧急工作,但是又临近下班时间了,在下班之前是没办法完成的。要是你只是使用强势管理,强势的要求员工要加班,可能嘴巴上不说,心理也骂娘,对工作有了怨气,完成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要是你只使用以情动人,员工估计会没什么人 ,对你敷衍了事,说不定半路跑路都可能。但是强势管理加上以情动人,一面要求员工必须加班完成这项紧急工作,另外一面又对员工好言安抚,并给员工承诺加班工作按照一天来计算,估计员工肯定士气高昂,不仅非常乐意加班而且还会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

所以说,作为部门领导,是应该强势管理,还是要以情动人都不是你正确的选择。要学会以正合,以奇胜,强势管理加上以情动人才能让你管理得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