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新鄉,

並不是一座江南的魚米之鄉,

但她卻讓兒女喝遍了祖國的三條河流。

在黃河、隋唐大運河、丹江的柔波里,

流淌著大自然對新鄉的眷戀,

倒影著祖國在每個時代的溫暖懷抱……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輝縣百泉

那些年,新鄉沒有自來水!

走在北關街的石板路上,問老人,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您會聽到,他們這代人,對衛河的一往情深。

衛河的源頭之一,就是今天的輝縣百泉。因為是泉水,水自然極為甜美。

新中國成立前,新鄉城區衛河兩岸居民自西向東,在疏河街(今新榮街)、電燈衚衕、面市街、圖書館(今河朔圖書館)、北關等地建立取水站。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今天的衛河公園

當時,北關水站取水量最大,城裡大部分居民到該站提水,肩挑棍抬,從早到晚,絡繹不絕。因距衛河較遠,城南莊、城西莊等地的居民則長期飲用井水。

當時社會上流傳著一首歌謠:“井水煮豆不開花,井水泡茶茶不香”,道盡了勞苦大眾長期飲用井水之苦。這些人家為了“改善生活”,就依靠買水度日。

那時的衛河邊,夏天,水滴一路數丈溼。冬天,途中百尺皆成冰!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曾經,城裡十字的居民這樣用水

據《衛河記憶》(李寶琴主編)記載,新中國成立前,新鄉的很多窮苦人家為圖生計,從衛河中擔水沿街叫賣,一擔水大概能賣四五分錢。也有人駕著小驢車賣水的,車上載著一個木製的大水櫃,逢著誰家買水了,就拔下塞子放水。

那些年,水是百姓的必需品,也是稀缺品

自來水,流自火車轟鳴處!

據史料可查,大連自來水的歷史可追溯到1879年的晚清時期,北洋大臣李鴻章向清廷上奏"鑿石引泉",在旅順水師營龍引泉建設了中國第一套供水設施,開創了中國近代城市供水事業的先河。

那,新鄉呢?

現如今,新鄉城南有條“道清路”。

其實“道清”最開始是條鐵路的名字,該鐵路東起滑縣道口,西至焦作清化,穿新鄉而過,開河南省鐵路建設先河

同時,這條鐵路也拉開了新鄉自來水的歷史大幕。1902年,道清鐵路當局在新鄉車務段南建立容水量100噸的水塔一座。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新鄉遊家墳火車站 攝影:李西良

1905年,當時的遊家墳已成為道清、京漢兩條鐵路十字路口,英國人發現衛河碼頭潛藏著巨大商機,就主動把鐵路向北延伸至衛河南岸500米處。京漢鐵路當局就在新鄉(今老機務段地址)建立容水量25噸的水塔兩座。又在衛河南岸(市十九中門前)建立容水量100噸的水塔一座。並配有單缸氣泵、40匹馬力蒸汽鍋爐各一臺。

這些水塔,從衛河取水,供蒸汽機車和車站兩側為鐵路服務的工廠所用,同時,鄰近的商人、富戶也將自來水引進庭院。

1931年,同和裕銀號經理王晏卿等人,在今天的河朔圖書館以西,沿衛河南岸籌建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準備把水廠的管道向東引向新鄉縣城。但當廠房、營業樓、蓄水池等設施全部建成後,1934年,因內部和四大財閥、官僚資本財團的矛盾,以及軍閥劉峙的刁難,公司倒閉,自來水未曾送出。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中同街水塔 攝影:王嘉俊

1938年2月17日,日本侵略者佔領新鄉後,於1939年5月在鐵路西中同東街

修建鋼筋混凝土水塔一座,高29米,水容量200立方米,取衛河水做水源,並於衛河南東高村建鐵路給水所,1940年8月建成,主要供鐵路機車和日偽機關用水。

1939年,從老火車站開始,沿建國路、中山街(後來的新華街)、姜莊街、自由路等街道鋪設直徑75—200毫米的石棉水泥管4997米,並在沿街設立7處售水站。但水價昂貴,勞苦大眾仍多飲用河水和井水。

1946年,國民黨政府統治新鄉時期,因燃料不足,給水所停止供水。

“平原廠”,新中國的“第一個”!

1949年10月,鐵路給水所恢復供水,供水人口約萬餘人。

1950年初,籌建平原省自來水廠(市第一水廠),1952年1月1日投產供水。1969、1976、1984年先後相繼興建了市第二、第三、第四水廠,管網逐漸普及市區。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1951年平原省水廠施工合影留念

平原省自來水廠(即現今仍擔負城市供水主力軍角色的高村水廠)是新中國成立後,

全國範圍內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並完全採用國產設備的水廠。由百年水司(英國人建設)天津水司援建。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上圖,老照片中前排左三這位戴眼鏡的老先生,即天津自來水廠總工程師

劉弗祺(1954年被中央組織部直接選任全國第一個給排水設計院首任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當時,平原省主席吳德與天津市長黃靜聯繫,指名邀請劉弗祺幫助建設平原省自來水廠。從勘察、設計到施工,完全採用我們自己的工人力量,自1951年5月11日破土動工到1952年1月1日投產使用,歷時半年多完成投建,達到了當時國際給排水工程水平。

劉弗褀先行援建了平原省自來水廠,而後轉戰援建鄭州市自來水廠。劉老已於1955年去世,但高村水廠一直運行至今。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高村水廠仍有不少還在“服役”的老物件

攝影:王嘉俊

三河水,攜手潤澤新鄉城!

很多人說,黃河流經河南,最“親”的是新鄉。

因為,黃河在新鄉有河南最長的河岸線、最寬的河道、最多的灘區人民……關鍵是,黃河每年給新鄉的分水指標達10.37億立方米,河南省最多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毛澤東主席視察衛河 攝影:侯波

1952年10月31日,毛澤東主席在新鄉視察時,看到人民勝利渠(該渠開黃河下游飲水灌溉工程建設之先河)引來的滔滔黃河水流入衛河,說,“今天看了小黃河很高興,這樣天津用水困難也解決了。”

黃河水經人民勝利渠入衛河,一路蜿蜒向北,解津門之渴,衛河,就被沿線百姓稱為一條飽含著浩蕩恩情的“友誼河”。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但是,黃河水含沙量較大、水質差,並且黃河主河床正在逐年縮窄,水量沒有保證;地下水的形成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大概需要1萬年,而我市由於過量開採地下水,地下水位正以每年1米的驚人速度逐年下降。

再者,衛河自《詩經》中第一次婀娜流淌而出,又在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段)的榮光里老去,如今,已卸去了供水的重擔, 不再為她的兒女提供甘甜的“乳汁”。

不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又將新鄉與長江水系的丹江相連!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在新鄉境內全長77.7公里,設置4個分水口門,年供水量3.916億立方米,近300萬人受益。3年來,全市累計受水18134.94萬立方米,總量居全省第三位

高村水廠(曾經的西廠或一、三水廠)、孟營水廠(曾經的四水廠)、新區水廠(五水廠)和北站水廠相繼投產後,今天,分置新鄉城西、南、東、北四個方位,夜以繼日地為千家萬戶,供應著甘甜清泉。

這“清泉”中,主要來自於丹江水,黃河水和地下水也還沒有徹底退出歷史,作為應急原水保障繼續存在。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新鄉水廠的時代“換裝”

2015年7月21日,新鄉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成立,新鄉供水事業以南水北調水源切換和北京首創股權入主為契機,各制水廠完成了消毒系統改造,由液氯消毒更換為次氯酸鈉消毒,自來水口感更佳。

新鄉首創也成為河南地市級首家採用次氯酸鈉消毒的供水企業。實施智能抄表,實現支付寶、微信繳納水費。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24小時供水服務熱線等。

好兒女,吃水不忘挖井人

如果從1952年1月1日平原省自來水廠正式投產供水開始算,2019年的1月1日,恰好是新鄉城市供水67週年。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新鄉水司的老印章

67年篳路藍縷,新鄉水司從最初的平原省自來水廠42名工人、5臺水泵、12公里管線、服務用戶130戶、日供水能力500立方米的家底,已經發展成為如今擁有3座制水廠、3處水源地、700餘名在崗員工、供水管網總長870公里,供水面積達120平方公里,日平均供水能力26餘萬立方米、服務27萬自來水用戶的國有上市供水企業。(數據不含北站水廠)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我們在小學語文課本上學過的一個名篇。

新鄉,感恩大自然,為我們的城市饋贈瞭如此珍貴的生命之源;

新鄉,也感恩一代代供水人,他們從青春到白首,總在為我們守護著一脈清泉;

新鄉,更感恩偉大祖國和時代,百姓的福祉被時刻放在心上,用一泓清水,日夜滋潤著我們的生活,和千千萬萬、大大小小的夢想……


新鄉:飲遍中國三大河,此等長情,不止一日三餐!


不忘新鄉供水人

2018年年底,新鄉被命名為省級節水型城市,並已啟動國家級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這應該算是新鄉“飲水思源”的一個小小的踐行吧!

飲水思源的新鄉,

必將,流水長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