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种植玉米,需不需要起垄?

一只电影人


玉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有资料记载,在1511年经欧洲辗转传入我国,距今500余年历史了。在栽培上,平作和垄作在我国都很普遍,至于哪咱栽培方式更好,我想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壤、地势、当地降水量等一些条件作出合现的选择。下面结合多年的生产经验,谈一下个人看法,如有不妥还请多多指正。



一、首先谈一下玉米平播和起垄栽培各自的优势。

1、平播的优势有二点:一是由于减少机械起垄作业,可以降低一些生产成本,一般农村起垄作业在每公顷80-100元左右。二是平播可以保水保墒,对于土壤墒情不好,秋整地不及时需要春整地的地块,并有发生春旱的苗头时,平播栽培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平播栽培的缺点是:一是“地发冷”,耕层土温偏低,播种后如果遇到低湿不愿发芽出苗,还容易出现“粉籽儿”现象。二是如果地比较松软,容易播深,履土厚度不匀,也会影响出苗。三是平播耐旱不耐涝,如果地势平洼,遇到降水较多年份,容易发生涝灾。同时,如遇大风天暴雨天气,比垄作更容易倒伏。


2、起垄栽培的优势有三点:一是玉米起垄栽培可以提高地温,“土发暖”,如果墒情好,播种后出苗整齐。二是能够提高玉米地块植株群体的通透性,有利于通风透光,也有利于作物有机物的形成。三是扛旱扛涝,只要不是春旱,出苗之后,可以说旱点涝点都没问题不大。三是垄作有抗倒伏的作用,一般来讲,垄作玉米的植株基部节位都会露出地面,有利于次生根系的形成,增强对植株的支撑作用。当然,垄作也有缺点:一是比平作多一遍起垄的耕作费用。二是春起垄不利于保墒。



二、再谈谈如何选择的问题。

个人认为,玉米栽培是选择平作还是垄作,要根据当地的各方面情况来确定。 一是如果是秋整地的地块,并且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涝害的地块,如果能起垄尽量秋起垄,达到待播状态,这样即不怕涝也不怕旱。 二是如果秋天没有及时整地,需要春整地的地块,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尽量不要起垄,以免加速散墒,导致出苗不齐。三是如果所选择的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差,尽量选择垄作。



三、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本人更倾向于垄作栽培,主要有两种栽培模式:

一是65-70厘米垄上精量点播,拐子苗,产量不错。二是110厘米大垄四条播,可以每公顷增加保苗株数1万株左右,增产幅度在5-10%左右。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从种植方式来看,大部分都是平地种植,小帮手和很多玉米种田大户交流过,都是平地种植,不过,今天小帮手在查看留言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玉米可以起垄种植吗?

关于起垄种植,可能很多朋友见过花生起垄种植的情况,但玉米起垄种植的不多见,关于起垄的好处,主要有3点:

1、光照面积增加,如果是平地种植的情况下,光照只能照到一面,而起垄的情况下,光照能照到3面,利于作物的生长。

2、通透性增强,在平地种植的情况下,土壤中的通透性相比起垄种植的情况,会弱一些,土壤的通透性越强,作物的根系生长相对就会越好,利于作物的生长。

3、排水方便,起垄后的农田,遇到雨水季节时,田间不易出现积水,其他方面的管理起来也会容易一些。

既然起垄种植好处这么多,为什么玉米起垄种植的情况很少见呢?

1、成本方面

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种植一亩地的玉米,利润其实并不多,好的话一亩地5-6百,一般的话,一亩地2-3百,如果产量跟不上,不仅不挣钱还有可能亏钱,所以,在种植成本方面,能省一些是一些,如果是起垄种植的话,在整地方面会增加一些成本,后续的成本,还说不好。

2、管理方面

从播种开始一直到收获,整个生育期的管理上,多多少少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没有起垄种植过的农户,如果管理不当,还不如平地种植,另外,本身起垄种植的情况就不多见,产量还不好说,再加上起垄的机器不多,综合多方面因素,很多农户不会选择起垄种植。

不过,小帮手以前听别人说过玉米宽窄行的起垄栽培技术,中间可以套种大豆、红薯等作物,但一直没见过,所以,针对玉米起垄的相关内容,就说这么多,如果你有更好的观点或看法,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最后问下大家,你会起垄种植玉米吗?为什么?


农民的小帮手


实话直说

种玉米起垅属于多余,劳民伤财,多此一举,亳无意义。陕西民间土话说:𠰻叫胡捣腾!出相洋!


-一般要求起垅的庄稼,属于那种果实结在地下,茎杆,茎蔓长在地上那种庄稼,比如:红苕(红薯)、洋芋(土豆)、花生、大蒜。基本常见就这几种。这些庄稼起垅后确实效果明显,比平地的产量高的多,这些都是经过实践而验证了举措。

而种玉米起垅有啥作用?只能给作务上添了些麻烦,多花些钱,别的再无丝毫作用。


风雨人生3293


种玉米时有的地方起垄,而有的地方不起垄,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和浇灌条件有关。

先说种玉米为什么起垄的原因吧。

播种玉米时大田内起垄造畦,这说明当地水利条件好,灌溉方便,玉米缺水时直接用沟渠引水漫灌,从地这头流到那头。这样虽供水充足,但水资源浪费严重,包括肥料也会随水下渗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大水漫灌还容易使土质退化。



再说一下种玉米不起垄的原因。

种玉米不起垄,大田内一马平川就播种——当然除了没有畦垄外,玉米的株距和行距还是正常的。不起垄的原因一是当地特别干旱,基本靠天吃饭,浇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情况就干脆不起垄;另一种原因就是有便利的喷灌或滴灌设施条件,无需起垄造畦就可大田补水。喷灌或滴灌好处多多,既节水省工,又可使土壤不退化;还有一种情况:在干旱地区种玉米起垄造畦,纵横交错,大田内形成若干个网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下雨时可以使雨水及时渗入土壤内,不至于四下流走浪费,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像我们山东大部分地区主要麦收后顺着麦畦播种,有自然遗留的畦垄,如果天气旱,又有丰富的河水或地下水,就可以顺着畦浇水,也可拉软管浇灌或喷灌,也比较方便实用。

其实种玉米起垄与不起垄,也和当地的种植习惯有关。无论起垄还是不起龙王,只要能在实际生产中给我们带来益处,那就是好的。


田园乡妹子


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起垄种植,应该有几百年的历史。据大学时教作物栽培的老师说日本鬼子侵华时想把起垄种植改为平地种植,最后失败了,这说明起垄种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下边就介绍下为什么要起垄种植呢?

1、提高地温。正常起垄的垄底是60厘米,在起垄后,垄的两个侧边和上边的垄坛的宽度要远远的超过60厘米,这样受光照面积大,地温高,利于作物的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应该说古人太聪明了,在哪么久远的年代就能长出来这么好的办法,并且现在还没有实际上的改变。


2、土壤酥松、透气性好。想要起垄,首要的条件是翻地、旋耕,将土壤打碎。这就意味着平地到垄坛的20-25厘米的高度都是土壤比较酥松的。平地到地下应该还有大概15-20厘米左右被翻耕和旋耕的酥松层,也就是说从垄坛到地下大概35-45厘米的高度都是比较酥松的土壤,透气性好,土壤空隙大,利于保水,便于作物根系发育。

3、保水同时兼顾着排水。高高的垄坛、酥松的土壤,自然对水分的存蓄量要高于平地。并且在起垄的同时也有了垄沟,那么多余的水分和雨水就会随着垄沟流走,减少了涝渍的风险。

4、便于机械作业。现在中小型农机推广的面积比较大。有了垄沟和垄坛,那么这些农机车辆在作业时就可以让轮胎压在垄沟里,减少因为驾驶员驾驶不当出现的压苗、伤苗的现象。




无论是种植玉米还是大豆,起垄种植是有好处的。再一次赞叹古人的智慧,和发明的大犁一样,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垄还是那个垄,大犁还是大犁,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我是黑龙江农垦的一名基层水稻研发人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欢迎关注【新农村二代】专注三农,服务三农,用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案例解答三农!

种植玉米,需不需要起垄?


二代老家每年都中玉米,因为起垄还问过父亲,为什么要起垄而且多费劲,父亲回答二代的是:你种了几天地懂个屁。呵呵弄的二代当时可郁闷啦,父亲讲了以后才知道种玉米起垄多重要,今天二代把其分享给大家。

首先,种植玉米起垄主要是为了以后旱的时候好浇灌,如果不在种植的时候其垄,遇到旱天,你怎么浇灌,费劲而且还浇不好。也无从下手浇灌。

其次,种植玉米起垄断还有一个目的是,防治雨水多得时候防涝,能很好的疏通田地里多余的雨水,能快速的流出田地,避免玉米因田地排不出水而涝死。

最后,种植玉米起垄,能提高玉米地的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空气的流通,促进玉米根部得生长发育。而且还能避免以后玉米出现偏伏现象出现。

总的来说:种植玉米起垄是非常非常次要的,而且不管是从玉米的生长还是从玉米以后的发育,灌溉等各方面来讲都是非常必要。

欢迎关注【新农村二代】专注三农,服务三农,用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案例解答三农!


新农村二代


按照农业科普上来讲,种植玉米是需要起垄的。起垄有什么好处呢?

1.方便管理,在浇灌时方便排水,喷药时也方便操作

2.起垄种植后,日照充分,可以增加更充分的光照

3.起垄后的土地,通透性比较好,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发育

我还记小时候,家里种植玉米的时候,小麦收割后,都是用犁耙把地翻好,再用筢子把土块敲碎,后面再起垄,种植玉米,非常繁琐。现在好多了,有大型的旋耕机,起垄机,根本不需要人力了。


起垄种植有那么多的好处,现在为什么很少见到起垄种植玉米的?

过去起垄种植玉米,是因为没有什么经济上的收入,只能指望那两亩田地。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起垄种植玉米的了,最主要的一点,经济来源多了,不指望这两亩地来维持家庭的支出了,玉米的价格那么低,付出得不到回报,就算你在玉米地里消耗再多的时间和精力,它也不能高产一亩地1万斤,农民不愿意在起垄种植上浪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小娜属于鲁西南地区,现在正是种植夏玉米的季节,麦子收割后,播种机直接顺着麦茬就播种到地里了,采用平地种植。既节俭了劳动力,又既节约了成本。

所以起垄和不起垄各有优点,这需要自己来选择,如果你有精力,想让玉米增加产量,那么就选择起垄种植!


以上只是小娜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给出的建议!欢迎指点和评论!



这里是农村小娜生活日记

农村小娜生活日记


我觉得种植玉米不需要起陇种植,因为这样直接加大了种植玉米的投资成本。其他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首先说我们这里种植玉米一般都是选择收获小麦以后,既我们这里“三夏期间抢收抢种”。大家习惯了收获小麦以后直接用机械化播种玉米。省事省心省力,并且产量也可以的。

其次就是起陇种植玉米我们村里在2018年的时候,有在收获大蒜以后把地犁了来种植玉米,虽然说土壤的墒情比较高既玉米的出苗率很高,但是在玉米生长的后期的时候由于土壤比较松软,玉米扎根基本上是在土壤的外面,所以老哥哥种植的玉米基本上都倒伏了。由此可见起陇种植玉米后期的抗倒伏能力不是太好。

我们这里种植玉米高产的模式是二陇套模式和一畦种植三趟的模式。如果说准备用玉米收割机收获的话建议用二陇套的种植模式。


豫东小农


玉米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温怕冷,二是喜湿怕涝,尤其是怕芽涝。明白了这两个特点,就明白了种玉米是否该起垅了。春玉米区,如果播种期地温低,降水少,宜平播。如果地温高,降水较多,则宜垅播。夏玉米,由于播期在雨季,尽量垅播,以防芽涝。玉米一旦芽期受涝,很难复壮,减产难免。


黑哥迟万胜


起垄种植还是平地种植,在很多农作物种植上都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花生、玉米、红薯、土豆等等,有的需要起垄,有的可以平地种植,主要还是根据土壤、光照、排水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才能实现稳产高产。总的来说起垄种植玉米比较多些,这也是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经验,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稳产,减少病虫害。



种植农作物起垄的目的是什么

种植玉米需不需要起垄,就得弄清楚起垄的目的是什么,起垄种植可以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排水、灌溉。对于种玉米而言,起垄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秸秆的长势也会比较好,大大的提高了抗倒伏能力。

排水性不好的地块最好进行起垄种植

种植玉米是需要水分的,但又不能被水涝,如果种植玉米的地块排水性不是很好,最好还是要起垄,否则一旦雨水过多,排水不畅,玉米根部出现长时间的积水,就容易造成烂根的现象。起垄可以增加土层厚度,在进行灌溉时也比较好操作,不容易出现一边水比较多了,另一边还没灌溉到的情况。



实现稳产高产还需加强田间管理

种植玉米是否能实现高产,起垄种植只是其中一方面因素,影响产量的还有土壤肥力、杂草、病虫害预防、天气等因素,各个环节都得做到位,才能实现稳产高产。正如近期部分地方出现狂风暴雨,种植的玉米即使起垄了,一样出现大面积倒伏的情况,受损严重的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大面积种植玉米一般用机械起垄,像南方小规模种植,一般人工进行起垄,有些为了省事直接不起垄,也不是不行,只要地块合适,后期加强管理,一样可以有不错的产量。总之种植玉米起垄与否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有条件的最好进行起垄种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