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么是资管新规?它对金融行业有哪些影响呢?

财道


所谓的资管新规,指的是由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众所周知,今年是金融业的强监管年,而这份资管新规,就是迄今为止强监管下的最重量级政策,没有之一。

资管新规共有31个条款,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是:

1、定义资管业务。无论是银行、信托、保险、基金、期货、资管公司,只要是接受他人委托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统统算资管业务。这个定义打破了原来条块分割的监管体制,一份文件统领大资管业务,篱笆墙扎得越加绵密,监管套利的空间基本没了。

2、打破刚性兑付。资管新规明确在资管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并对认定为刚兑的机构进行处罚。打破刚兑意味着投资者要真正开始学会“风险自担”了,今后资管产品(尤其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没那么好卖了。

3、合格投资者门槛提高。资管新规大幅提高了合格投资者的准入门槛,同时相应提高了资管产品的购买起点,可以说,未来除了银行理财等少数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的产品外,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已经达不到购买资管产品的门槛了。

4、禁止产品分级。资管新规禁止设置公募和开放式私募产品进行结构化设计,不允许区分优先、劣后级,对所有的资金权益一视同仁,意味着机构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将进一步下降。

5、禁止多层嵌套。资管新规只允许资管产品嵌套一层资管产品,并限定了投资范围,这意味着通道业务基本被斩断,过往那种多层资管产品嵌套,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乱象将不可持续。

至于资管新规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有一个很直观的数据,那就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资管新规在今年4月27日正式公布后(虽然之前已经征求意见近半年),5月份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中,社会融资增速应声腰斩,央妈出来喊话说是短期的、结构性的;但市场是诚实的,前两天6月的数据出来了,社融增速在5月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跌,并且是在贷款增长的情况下录得的下跌数据。说到底,还是因为资管新规斩断了非标业务的通道,既往不合规产品到期后不可再续的因素所导致的。


冷炎


4月27日晚,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

第一,什么是资管业务?

"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金融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收取合理的业绩报酬,

业绩报酬计入管理费,须与产品一一对应并逐个结算,不同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串用。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第二,对金融行业有什么影响?

其一,保本理财成为过去

新规第二条明确规定: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官方允许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专门负责资管业务,以真正实现“表外业务”这四字含义。

其二,处置非标

《资管新规》对非标处置做出四点规定,目前允许在满足期限匹配、信息披露要求、风险隔离要求等系列条件后,私募资管可对接非标资产,其余情况下,行业规范后的标准化资管不得投资非标。期限错配被相对放宽,严控去杠杆、去嵌套、去通道。资管新规真正规范了“标准化债权的定义”以区别标与”非标“。

其三,破刚兑

《资管新规》不止停留在净值化管理要求并推出刚兑奖措施,还要求三单管理、第三方独立托管、独立运作资管业务等,最终从根源上破除刚兑赖以维系的资金池运作模式。

其四,阻断监管嵌套

《资管新规》做出两方面规范,一是禁止多层嵌套,二是统一监管标准。前者从形式上堵住监管套利型通道,后者从套利动机上消除监管嵌套。

综合而言,资管新规发行原则——其一控制增量风险,严管存量风险;其二,引导金融脱虚向实;其三,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其四,破刚兑,去资金池 回归资管业务本源。


信托者


资管新规下如何影响银行理财零售客户?日前,普益标准发布了银行资管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受资管新规影响,未来低风险偏好的客户或将退出理财市场,银行理财整体规模或将萎缩近两成,同时银行理财业务应打造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今年4月份一行两会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这将引发银行资管经营模式的转变,即由“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型升级。据普益标准评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风险等级为一级的银行理财规模大约为5.15万亿,受资管新规影响,该类理财客户将逐步分流至其它领域,由此导致银行理财市场存量规模萎缩近两成。

普益标准的报告指出,当前银行理财客户呈现三大需求特征:一是流动性需求,相比收益,客户更看重产品流动性;二是从投资规模来看,低门槛的产品仍是市场主流,且大型银行更受中高净值客户青睐;三是从风险偏好来看,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整体趋于上升。

因此,基于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状况分析,各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决不能千篇一律,而是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客户特点并结合自身优势,制定符合自身理财业务发展的可行策略,进而打造差异化的银行理财发展之路。

具体来看,理财发展程度低的银行包括大部分的农村金融机构与少部分的城商行,可将发展重心转移至类货币基金产品和代销业务,除代销其它行理财产品外,还可代销非银机构理财产品;理财发展程度适中的银行主要包括大部分城商行和少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该类银行应先注重中低风险、低门槛理财产品的研发,满足主流客户的理财需求;理财发展程度高的银行包括国有行、股份行及部分大型城商行和大型农村金融机构,产品池应以自有理财产品为主,且需打造爆款产品,建立差异化品牌效应,以应对同质化竞争压力。


大洋网


资管新规是对一些投资市场的行为规范

资管,说直接点就是资金的管理!

资管新规是指2018年4月2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资管新规的发布,是对于投资者的一个区别对待,限制了一些投资者的准入条件。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是便于监管机构的监管,其次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一种保护,第三,是限制一些金融机构的吸收资金的范围和群体。

例如:

“资管新规第五条、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 是站在我们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放风险识别能力角度来考虑的,因为普通大众对于一些机构和市场是不了解的,盲目的投资会造成相应的损失,甚至担心这些投资危害我们的家庭,所以出台资管新规,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种保护,对于投资机构也是一种风险源头的控制。

新的规定肯定是向着美好的颁布的,对于金融行业虽然会限制相应的资金入市,特别是一些私募基金等产品,但是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着强大的推进作用。

另一方面更加约束金融结构,按规矩办事,按规范办事,让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更加的熟悉透明,也能及时了解自己投资产品的情况,都是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对投资者进行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如资管新规第十二条:“金融机构应当向投资者主动、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资产管理产品募集信息、资金投向、杠杆水平、收益分配、托管安排、投资账户信息和主要投资风险等内容。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也加强金融机构对于产品风险的控制,识别正确的投资群体,不滥发金融产品。如资管新规第十六条:“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等级与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做到每只产品所投资资产构成清晰,风险可识别。”

国家的调控都是面向未来,面向美好生活而进行的,我们应该遵行国家规范,支持国家的规范,沿用国家的规范,维护国家规范,保障每位投资者利益,让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老鳄鱼观天下


此次的资管新规对金融行业和投资者都做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明确了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再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了刚性兑付,这样很多追求保守型的投资者就不能冲着刚性兑付去投资了。


另外短期理财方式将逐渐减少,3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后期将越来越少,一般都是在90天以上的,未来短期理财或不再存在了。


明确公私募划分,私募对投资者要求更高,必须具备2年以上的投资经历,并且资金门槛也是相当高,私募投资者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和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等,一些小资金的投资者只能选择公募基金了。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资管新规全名《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于去年11月发布。简单来说,宏观层面关系到国家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中观层面关系到百亿元规模的资管行业;微观层面关系到万千家机构未来生存转型之道,以及数量更为庞大的金融民工的年终奖能拿多少。

新规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银行了:

1.打破刚兑 实现净值化管理:

新规要求,对于非保本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管理。而对于保本理财,目前已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视同存款管理。保本理财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理财产品“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属性存在本质差异,两者将清晰划分。

也就是说,再过渡期2年结束之后,将不再有保本理财产品,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将如何保留住那些喜欢保本理财的客户。

2.规范资金池 降低期限错配风险:

新规要求,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这意味着,理财产品不能在期限错配,导致理财产品的周期会被拉长,使得金融机构将倾向于发型久期较长的产品。这也将导致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结果发生变化。

3,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

在加强公司治理与风险隔离的要求下,银行将成立资管子公司进行专门运作资管产品,分离业务,隔离风险。

好处就是专项业务专项管理,有利于隔离风险,推动理财产品创新。但是对于信托行业来说,则意味着“去通道,去杠杆”,势必导致信托行业进入收入增长放缓、信托报酬率下滑的阶段。不过长期来看是促进信托行业转型,健康发展的。

近一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呈下降趋势;保本理财产品占比、3个月内短期理财占比出现下降;新增净值型理财逐渐增加、结构性存款增长明显;理财门槛降至1万元;目前,已有18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

未来,投资者能买到的理财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开放式、定开式产品将显著增多。

对券商资管,去通道趋势明显;从“逐量”到“提质”

根据资管新规,去通道是最为明确的一个信号。而券商资管作为去通道的首要对象,过去依靠牌照优势冲规模、获得收入的时代难以为继,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多位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新规落地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执行,行业已经开始减少或停止增量通道业务,适应新的监管导向。

根据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资产管理业务统计快报(2018年年底)》,截至2018年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0.5万亿元。这一规模,相较2017年年底的资管业务总规模缩水了5.78%。

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5629只,份额12.9万亿元,规模约13.0万亿元。这一年里,公募基金数量增加了16.28%,规模增长了12.07%。

此外,截至去年年底,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规模总计约24.9万亿元,相较17年年底规模减少了19.42%。其中,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下降幅度最大,减少了37.55%。

在当前政策的引导下券商资管将实现从“逐量”到“提质”的转变。

对基金公司,利好净值型产品

新规打破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使得这部分投资者重新选择投资方式。那么积累的专业主动管理能力和严格的风险控制能力,将是最有可能承接原银行理财投资者资金的机构。

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投资习惯还是停留在类保本、收益率稳定的资管产品上,货币基金更接近这类需求,同时在高流动性、类保本的安全性和免税的优势基础上还有一定的“无风险收益率”。但在基金流动性管理新规和风险准备金的要求下,货币基金规模仍会保持匀速发展。

对保险,保险列入资管行业

新规明确了保险资管机构的市场地位,指出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有保险资管人士点评,这是第一次正式把保险资管列入资管行业,使保险资管机构可以在同一起点上与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公平竞争,改善了保险资管机构的市场地位。

保险行业可以跳过银行、直接赚取利差收益,促进商业保险的发展。

对信托行业,迎来刚性转型期主动管理成大方向

在降杠杆、去通道的大背景下,信托业难免经历转型的“阵痛”,但就长期来看,资管新规对行业发展是利好。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认为,资管新规对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监管环境下,信托转型不仅是生存的的需要,更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

他表示,2018年信托业实际已经全面进入刚性转型期,这意味着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已经势在必行,不可逆转。“今年注定会成为信托公司刚性转型元年,任何冲规模、做通道的动作都可能是踩红线的动作,靠通道业务为支撑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将成为过去。”

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26.25万亿,去通道、去杠杆背景下的信托业面临着行业收入增长放缓、信托报酬率下滑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