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L4无人驾驶真的能在未来几年实现并发挥作用吗,当前的研发方向有没有可能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_做一棵微笑的明媚花朵



作为无人驾驶研究人员,我认为:L4无人驾驶真的能在未来几年实现并在限定区域发挥作用!当前的研发方向没有什么根本的错误


首先,L4级别的无人驾驶真的能在未来几年实现并在发挥作用,但只会在限定区域!

尽管过去几年大量的无人驾驶领域公司都在力推L4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但是从目前市场上的量产车型来看,无人驾驶仍普遍处于L2级别,L3级别的自动驾驶仍未完全发展起来。


因此,尽管包括沃尔沃、福特、百度、特斯拉、蔚来等已经表示或默认将放弃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直接迈向L4/L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但L4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造价高昂是一方面,L4级别自动驾驶需要系统具备独立的复杂路况判断能力,除了在传感器上需要更多的冗余设计之外,针对制动、转向、电源以及控制系统也需要进行调整设计。


另一方面,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责任划分规则仍未出台。

此外,车联网等无人驾驶基础设施还刚刚萌芽,近几年之内L4级无人驾驶全面实现和发挥作用软硬件设施还不具备。


但是,在机场、码头、社区、封闭路段等限定区域,L3、L4、L5级无人驾驶正在全国各地蓬勃试点。

去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杭州、深圳、贵州等地都开展相关无人驾驶试点。


因此,从无人驾驶发展规律来看,未来几年L4级无人驾驶预计会在限定区域实现并发挥作用。


其次,L4级无人驾驶当前的研发方向没有根本的错误!


关于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分级。下面的图表给出了比较准确的分级定义,这个定义是美国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制定(SAE)的。



美国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制定(SAE)的划分标准,L4级无人驾驶(自动驾驶)都包含了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属于无人驾驶最高级别。


对于L4级无人驾驶的研发方向,大体上有两种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无人车模式,注重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从感知、规划、决策等环节提升汽车智能化程度。

以谷歌Waymo、特斯拉、苹果、通用等为代表,其无人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车联网模式,

注重无人驾驶汽车、道路、城市的整体推进,用智慧城市建设带动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发展。

想要让无人驾驶汽车放心上路,除了单体车辆技术上的进步以外(传感、5G、AI等),还需要系统性地规划专用道路、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大数据计算分析、车辆信息联网等,甚至需要专用的交通法规!


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我国正在从整体上推进这个系统工程!


当然,这两种模式也不是绝对的,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在注重无人车发展同时,也在发展车联网;我国发展车联网同时,也大力发展无人车。


只是两种模式各有侧重、各有特色而已。


最终,两种模式必将融合为一种模式!总体方向是对的!


我们相信,十年到十五年之后,L4、L5级无人驾驶必将大范围实现,预计2035年80%以上的汽车是无人驾驶!


综上所述,我认为:


L4级别的无人驾驶真的能在未来几年实现并在限定区域发挥作用!


当前的研发方向没有什么大的错误!


供参考!!



无人车来也


不可能从根本上是错的,因为目前的理论实现自动驾驶在逻辑上是可行的。但是逻辑是逻辑,实际是实际,实验室的数据和模型处理的数据都比较干净,而且具有相对明显的特征规律,但是实际中并非如此,比如特斯拉对于高速运动下的静态固体判断就相对较差,这个在算法上是权衡出来的结果,不过算法是可以修改的,所以其实这个方面如果存在问题,一定是可解的。

至于L4什么时候实现,目前已经可以实现了,至少waymo的产品已经在加州公路上跑起来了,不过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主要是接受度的问题。人开车撞了人,可能觉得不小心或者驾驶习惯不好,罚了就好。但是自动驾驶撞了人,一是处罚对象和轻重难以决定,二是有人会拿这个做文章,搞威胁论,噱头搞大了会直接搞死自动驾驶,三是人类对自己的信心多于机器,说是自负也好,人们总是相信自己开的车,甚至连别人开的车都要指手画脚,更不要说算法开的了。


榻榻米的榻榻


有可能是错的,但是需要新的自动驾驶技术识别技术出来,我想会有的,一套集成化的传感器设备。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过于复杂成本太高,如果没有商业化 市场可接受的服务是不可能成功的。车的价格永远都在那摆着,低中高档次,但是从发展角度,希望每个老百姓都要消费的起。 为什么现在的电动车不能普及,关键是太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