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参加划龙舟大赛是怎样一种体验?

lxl爱莉


划龙舟大赛,体验兴奋、投入、竞争、怀念、爱国。

兴奋,是参加规模庞大的龙舟赛事,围观者人山人海,参与者全神贯注,水挟风势,舟乘风威,鼓号齐鸣,群情振奋。在兴奋中参与,在兴奋中体验,在兴奋中狂呼,在兴奋中释放自我。一年一度,身心的狂欢。

投入,参加龙舟比赛,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团队,什么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的目标一致,莫过于此。没有一个人偷懒,没有一个人耍奸,没有一个人不倾力而出,没有一个人不为共同的目标付出全力。努力!努力!努力!这就是龙舟比赛的主旋律!

竞争,才能迸发活力,才能让人更加痴迷,更加焕发出时代的风采。无数艘龙舟,排列待发,健儿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意气风发,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冲刺。千帆竞进,谁为王者。一种豪气,在胸中油然而生。这告诉青年一个真理:没有竞争,就没有王者。

怀念,浸透在每个现场参与者的心中。人们都知道,龙舟比赛,虽为比赛,意却在于唤醒年青人,继承屈原精神,忧国忧民,把为国牺牲的国之精神,深植于人的心底里。屈原这一伟大历史人物,融入了中华民族血液;屈原的光辉形象,成为中国人鲜明的文化符号,鼓舞一辈辈青年人克服困难,勇攀高峰。

爱国,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个体的能力是最小的最不值一提的,集体的力量才最值得崇敬。团结一致、戮力同心,从屈原伟大一生,去体味中国人生存之意义,感悟古代士人情怀,深切体悟到爱国二字,非一时一事所能真正融入行为。


跟我学公文


没有参加过划龙舟大赛,但是现场观看过划龙舟大赛,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参加,说下当时去观看划龙舟大赛的体验。

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也是端午小长假,温度已经挺高的了。我在家闲着没事干,听说附近有个古镇有划龙舟比赛,我想着自己正好没有见过就去了。

到达之后,排队入场,看台是露天的,沿着河边一小片,当时观众已经挺多的了,反正也没有遮荫的地方。河边码头上停着几艘参加比赛的船,细细长长的,我们想过去拍照合影,当然不让靠近。然后很快,参赛人员入场,大家的穿着跟平时在电视上见到的差不多,围着头巾,穿着不同颜色赛服,系着腰带,我不敢细看,因为自己当时还比较害羞,就立刻回到观众席上坐下。那叫一个晒啊,观众席上的座位都被烤热了,得打着伞,带着遮阳帽,最好在带着墨镜,如果有望远镜也可以带上。后来又等了一会比赛才开始,整个场面是比较沸腾的,鼓声跟口号声,龙舟队很快就离我们越来越远,然后就见不到了,好像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反正我全程发懵,不知道是被热傻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还说加油吧,也不知道给哪个队加油,就跟在后面瞎喊,感受气氛吧!后来终于结束了,我赶紧离场,因为实在是太晒了。比赛看上去还是挺正规的,但是毕竟是在景区里,有表演的性质。

要总结一下,说的高大上一点,就是去感受了一下,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文化,感受现场氛围,享受运动拼搏精神。要说我自己的最深的体验就是,第一太晒啦,第二没看清楚,第三对这项运动了解的太少啦!

以上就是亲自去现场观看赛龙舟比赛的感受!


羽羽烟


参加划龙舟大赛,其实是一种传承文化的体验。

南宁把划龙舟叫做扒龙船,其历史起源于何时,并无准确记载,但听长辈说,他们从小就是听着“氹氹转,菊花园,阿妈叫我睇龙船”的童谣长大的。

每年南宁都搞扒龙船大赛,当然我没有一次被选拔为龙船队员,只能是一名啦啦队员,把南宁市的队伍加油,帮东南亚国家的队伍加油,龙船上鼓声振天,岸边加油声欲聋,每一年的场面都令人十分难忘。

最近几十年的南宁扒龙船,获胜队伍都是获得奖金,但听老一辈人说,过去是不发奖金,而是发烧猪和白酒的。哪一只龙船获胜了,就把烧猪和白酒搬到哪一只龙船上,获胜队伍庆祝一番后,就用烧猪和白酒进行聚餐庆贺,总有不少人是不醉不归的。后来,听说烧猪不好卖了,市面上很少有人做烧猪,组委会就把卖烧猪的钱作为奖金发给获胜队伍,叫做发烧猪钱,现在很多人仍然把领扒龙船的奖金叫做领烧猪钱。

所以即使你没有成为一名龙船上的队员,但你参加了活动,你就会有很好的文化体验,这种体验就是中华文化千百年传承至今的根基。


把生活当旅行


先说龙舟,有大龙舟、小龙舟之分。大龙舟一槽18档,坐36个划手,外加司鼓手、后稍手、掌锣手、管旗手、唱神、托香斗各2人,共计48人。小龙舟一槽13档,26个划手,六种执事的管旗手和唱神各一人,其他不变,计36人。

对个人而言,参加划龙舟大赛会是你一生中难忘的经历,起码有三点收获:

⒈当地组织活动的同龄人中,你是最出色的人之一,无论身体,还是人品、外貌,都是佼佼者,否则不会被选上。



⒉又一次受到深厚的民族文化教育。划龙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纪念屈原,爱国主义民族情节,进一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⒊切身体会到集体活动的要义。划龙舟是一项全船每一个人高度划一的活动,不论你的体质强弱,力量大小,动作幅度和力度都要和大家保持一致,否则你就不被这个集体接受。这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


普济


上年公司就组织了一次划龙舟比赛!

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也体会了一把乡里划龙舟的紧张刺激!



真的是非常难忘的经验!


广州是有专业的龙舟队的,也有专业的龙舟俱乐部,公司团建或者个人感兴趣都可以去搜搜看,非常值得体验!

我来说说看,划龙舟大赛是怎么样的体验!

在广东,我们更多会叫“扒龙舟”,因为推桨的姿势,就很像把东西扒开。

教练带着我们做完热身运动后,就会开始教我们如何正确“扒龙舟”。姿势相当重要,只有姿势正确了,才能“扒”到水,使龙船前进,不然只是“划水”,吃力不讨好,龙船根本前进不了,遇到逆流,更是“不进则退”了。


除了“扒”的姿势要对,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同一条船的要一个心,就是要同一个节奏,同一个动作!不然一个“扒”得正确也抵不上9个乱划的。

当天活动,我们公司连同热身和培训也是用了差不多一个小说左右,就下水演练并且直接比赛了!!!

当然,救生衣都有认真穿好!

当然,专业教练都有在船头掌舵!



我们是在珠江边的河面开始比赛的,这个河面相对比较平静,很适合我们这些菜鸟去体验(就没有大风大浪,没有大船出没,没有那么容易翻船的意思)。


当时我们的目标是一直划到猎德桥底……

什么概念呢,就是非常非常远!而且去程是逆流!非常具有挑战性。

到真正下手去划了,才能感受到“扒水”的力量。


首先,船头击鼓的同事,负责了一条船的士气!必须控制好节奏!

这个听起来容易,但是其实非常困难。为什么呢?首先,这个节奏,你不仅要够肺活量,要喊得大声(最起码了!要大家都能听到!更好一点就是比较激昂地,鼓动人心的!),还要击鼓!就是说你喊一下,要击鼓一下,配合着节奏来。刚开始15分钟容易坚持啊,到后面嗓子喊不动了,手击鼓也累了,节奏就会变样了。

全船人都靠着这个节奏扒桨的,时快时慢,扒桨的人也会很难控制动作的规范性,快了动作做不到位就变“划水”了,慢了动作拖沓了与下一个动作就不连贯了。

击鼓的人,我们知道很重要,但是真的到了下水去划了才知道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我们2条船都分别换了一次鼓手。

其次,还是姿势的问题。毕竟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姿势学得参差不齐是一定的,但是我们还有专业教练随船啊!教练看我们“不得劲”,船距越拉越大,也会出动宝典,纠正我们的姿势——姿势第一条:就是要把桨插入水。重点就是插字。龙舟不像小船啊小艇的,必须要把桨插入水,才能推动起龙舟前进!这个也是那天划了一下午得来的实践经验!

这些都是扒完龙舟的感觉经验回想,在扒龙舟的时候,根本没法有其他的杂念,非常全神贯注,跟着节奏,努力跟着坐自己前面的人的举桨姿势、下桨姿势保持同步,还不断和同船的小伙伴一起加油加油!整个人都物我两忘!手脚酸软什么得都……暂时感觉不到了!

后来听一个同事说,回家的时候发现“工伤”了,因为太集中精神,屁股都磨皮了都没发现,哈哈哈哈哈哈








那天的夕阳也很美!


最后,放一下我们当时发朋友圈的一个小视频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b43228728a16df1135adb882999b05a0\

随机漫步


五月五,龙舟下水打烂鼓,道州端午节龙舟赛正在激烈的进行中。

6月1日至4日,在道县西洲公园至上关大桥之间的水域,全县144支参赛队伍、3400余名参赛队员将同场竞技,预计现场观众达到40万人,县城锣鼓喧天,加油呐喊声更是激情四射,这就是我们湖南道州龙舟赛的景象,欢聚一起共同迎接端午节到来。

https://m.toutiaoimg.com/group/6697556424530067981/?app=news_article×tamp=1559454164&group_id=6697556424530067981

道州龙舟也叫道州龙船,是湖南省的特色传统民俗活动。道州端午划龙舟始于宋代,是为祭祀屈原。如今,道州龙舟赛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每艘龙舟都有固定的名称,船头雕刻也有龙、虎、凤、鹰、猫等不同标志。至2010年,这一特色民俗文化已被道州纳为打造道州龙舟文化产业的重要活动之一。2002年,道州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舟之乡”称号。 2006年,“道州龙舟赛”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州龙舟在民间的影响深远,俗语道“五月五,龙舟下水打烂鼓”,说明比赛的激烈和热闹气氛。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州端午节龙舟竞赛,2006年以来,道州龙舟的规模更是越来越大。清光绪三年修《道州志》记载:“(道州)五月端午,城市龙舟竞渡于东西洲,鼓声喧震,观者如堵”。过去统治阶级讲讳忌,龙舟的“龙”是“天子皇帝”的象征,道州人为避皇帝的讳忌,把龙舟头改成了“虎头、凤头”等船头。











乡野日志


没有进行过正规系统性的训练和比赛,只有在老家县城里被派遣过参加龙舟比赛。

在老家县城,每年春节、端午这两个中国重要性节日,都会有庆典性节目。比如舞龙灯和划龙舟。端午节前,我们那每个镇都会给村子里进行任务分配。每个镇必须有人参加。各个乡镇一起举行比赛。

而有一年20岁的时候有幸被村里干部选上参加龙舟比赛。(可知以前都只有看的份,必须年龄满20岁水性较好才能参加,在一定意义上认为能参加龙舟比赛算成年。)

一条船21人,前头有个鼓手位。和大家站在一起,一股很强烈的欣慰感。大家都是些精壮的汉子。

在端午节前几天大家就每天上午会聚在一起练一练,主要是连节奏的统一性。道理和拔河一样,大家力都在同一个点使的时候那速度才是最快。每天练习完后镇上就会出资弄点酒菜犒劳我们,叫我们一定要加油,为镇上挣光。

到了端午那天,只见河道两旁都是乌黑黑的人头。(以前我也是属于站队方,人山人海中感觉特别兴奋)四只队伍一组,进行两组比赛。用时最少时间的一方获胜。所以说不是和身边的对手比赛,而是纯粹和时间赛跑。这样就不会出现自己领先的时候内心松懈。

在炎炎夏日下,我们穿着露肩衫,等待着别人一声枪响。前面鼓手高抬起双臂准备打鼓鼓劲,我们左右斜排均以歪腰等待那一声枪响。枪一响,水里,岸边的气氛被推向然点。只记得自己口中的呐喊声,鼓手的每一次敲打都扣人心弦,岸边的喝彩声。那个记忆力的端午已过去许久。

现在也还是会举办龙舟比赛,还必须要求穿救生衣。我们以前安全意识没有这样高的领悟,好多都是光着膀子干。安全意识提高好多了。

总结下来,参加龙舟比赛,很爽,很累。


每日生活故事体育资讯笑话分享。多谢关注我的头条号,多多互动。


今一谈故事


端午是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

端午是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

“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锣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江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竞渡》诗,把浪遏飞舟的龙舟竞渡同凭吊屈原联系在了一起。“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湖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抡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在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紧张热烈的竞渡场面,与助兴呐喊的震撼跃然纸上。“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在北宋词人黄裳的《竞渡》中,“直播”了扣人心弦的竞渡习俗与荣耀夺标的实况。哪里有龙舟赛,哪里就有激动的人群,世间的怀念有时是需要齐声呐喊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