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端午香囊中的哪些香料是中草药?

甜水大哥


端午香囊中装的都是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具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等功效,可以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而且香囊的气味清香纯正、持久,对很多病毒和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那么,端午香囊中装的到底是哪几味中草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藿香。功效: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常用于暑湿倦怠,胸闷不舒,腹痛吐泻。我们常见的防暑药“藿香正气水”的主料正是藿香。

2.艾叶。功效:理气血,逐寒湿。常用于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

  

3.石菖蒲。功效:开窍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常用于癫痫、热病神昏、心胸烦闷。  

4.山奈。功效:温中行气、消食止痛。常用于脘腹冷痛和饮食不良。  

5.肉桂。功效: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常用于心腹冷痛、虚寒、温经通脉。


另外介绍几种针对小儿的功能性香囊的中草药配方:

1.预防小儿感冒:  

艾叶、紫苏、桂枝、藿香、佩兰、冰片各3克  

2.小儿驱蚊:  

金银花、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5克。


在此祝朋友们端午安康!


笑谈西风论沧海


中国人佩戴香囊的习俗,早在春秋时期的《礼记》当中就有记载,而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在汉代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习俗。宋代以后的端午节习俗中常常出现各种袋状饰品。比如用红白彩丝织出的包囊,再用丝线贯穿,拉紧丝线,使包囊皱出花朵的形状。然后,把稻子、李子放进去,称为“道理袋”。

明代香囊成为流行的端午节饰物。香囊中包裹的东西各不相同,有朱砂、雄黄一类药物的,也有装填了沉香等香料的。万历时期浙江《新昌县志》云:“佩香囊、艾虎。”有些地区的香囊中装的是朱砂(也是古代辟邪药物),所以叫“朱砂袋”。如清雍正时期《辽州志》云:“系五丝,佩朱砂袋。” 清朝时佩沉香香囊更是逐渐流行了。

红楼梦里过端午时,亦是出现不少焚香挂香囊场景。贾宝玉在端午就佩戴专门的沉香荷包。

中药香囊一般采用芳香中药材做为配料,比如丁香、沉香、艾叶、佩兰、肉桂、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等,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香囊浓郁的药香在口鼻周围就可形成高浓度的香氛环境。

以下为数则香囊香药验方,端午前后,不妨自己动手配制,驱邪祈福之外,也是一件雅事。

胡庆余堂: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300克;

方回春堂:白芷100克、甘松100克、山柰100克、公丁香20克、檀香20克、陈皮150克;以上两则为多份数的量,可以均分为十份。

川芎闻鼻散

出处:《内病外治精要》

功用:预防感冒

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

用法:上花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

三香散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功用:防治四时流感

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山奈苍术散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

用法;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香囊香药配方中使用的多是常见的香料与中草药,沉香等名贵香料较少用到。不过,沉香在安神助眠,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确有良效,适当添加在香囊中也是可以的。或者纯用沉香如沉香挂件、把件或者沉香珠串,也是不错的选择。

内容来自东家沉香匠人琼脂天下。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东家APP


端午香包一般用川芎.芩草.白芷.甘松.山萘.艾叶.泽兰.熏草研磨成粉状装入各种好看的布袋缝制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