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范曾靠什么卑劣手段出名,有什么不耻的前科,余以为人们要有宽容之心待之,回头去看,很多历史名人谁没有缺点呢?再看当下有些书画家,为了出名,手段可能比范先生更卑劣,更可耻,只是名小无人关心罢了。

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范曾

范先生从来不缺争议,公诸于报端、网络的斥责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这期间很少有人为他说好话,但凡为范先生说句公道话者一概会被谩骂,被视为范先生的同党。那些骂他的人好像没有达到什么目的,一是没有把范曾骂趴下,反而越骂越火,越骂越出名,二是骂者也一无所获,倒让范先生扩大了知名度。

——邓晓岗

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邓晓岗: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我和范曾并无私交,也没有必要去维护他的形象。

前段时间,我观各媒体对范曾颇有微词,特别是郭庆祥诉范曾败诉案后,言论几乎一边倒,多认为法院判决不公等等。我曾经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也是一名书画家,就我看来,法院的判决是妥当的,在此没有必要去深谈判决妥当的理由,但有一个现象令我非常不解,那就是艺术家和藏家们都在骂范曾,但都想当范曾。其实欣赏画作有很多群体,大众群体是老百姓,“主导”群体是官员,艺术家和收藏家自认为是欣赏画的行家,但这个群体只是少部分人,而骂范曾的这些人,却出现在艺术家和收藏家这个群体当中,这就很值得我们思考。

范曾在当今社会,你绝不能否定他有自己的地位,画的价位很高,也有卖场和人气,更有数量众多的喜好者,我接触的非艺术圈的朋友当中,都认为范曾的画画得非常好,只是说其价位炒得太贵,一般老百姓接受不了,而艺术圈的朋友,都把范曾的价位当成自己作品价位的目标。实际上说白了很多艺术家都想当“范曾”,很多艺术家都不择手段来当“范曾”,甚至用出了一些低劣卑鄙的手段(比如假名人之势,虚构事实,出版同某某名人编在一书内的所谓“当今十大画家”、“影响中国书坛的八大家”等等虚假书籍,这些“家”中就有一个人实际上名不见经传的假书画家,这种现象让我很茫然),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骂者是虚伪乎?是想借此出名乎?是确认为范曾的做法会让中国画灭亡,而自己想当救世主乎?

艺术的批评,是非常应该的,你可以中肯的提出你自己的看法,但不能诋毁和谩骂。作画的方法多种多样,流水线作业也未必不可,上一笔画差了,第二笔线条马上可以调整和改正,可以比上一笔画得更好,你怎么能够以此认为他这种方法就不好呢,就是粗制滥造呢?一幅作品需要反复的打磨!一笔一划更需要反复的打磨!书法家写对联,同时摆上五幅,同时五幅都写一样的内容,然后来挑出好的作品,这种方法书法家普遍运用,并且确能够出好作品,你不能骂人家这种写字方法是粗制滥造!

故而,我认为艺术界不只是需要犀利的批评,也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更需要心态的平衡!

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为何那么多书画家在妒忌范曾

于我看来,文艺界对范曾确有嫉妒之心。如果换个立场看问题,范曾之争并不复杂,或者说根本没有必要。

在老百姓的眼中,范曾的画还是雅俗共赏,很有共性,很讨老百姓的喜欢,同时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这可能是当今任何其他画家都达不到的。

范曾靠什么手段出名,有什么的前科,我以为人们要有宽容之心待之,回头去看,很多历史名人谁没有缺点呢?

再看当下有些书画家,为了出名,手段可能更卑劣,更可耻,只是名小无人关心罢了。

范先生从来不缺争议,公诸于报端、网络的斥责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很少有人为他说好话,但凡为范先生说句公道话者一概会被谩骂,被视为范先生的同党。

其实静静想来,骂也好,上法庭也罢,是大师也好,是小丑也罢,这些东西由不得几篇文章,几个官司和看似一边倒的舆论所主宰。事实是,范曾依然活得很滋润,央视捐款有他,文艺座谈工作会上有他,中国文联联欢会有他,而那些骂他的人好像没有达到什么目的,一是没有把范曾骂趴下,反而越骂越火,越骂越出名,二是骂者也一无所获,倒让范先生扩大了知名度。

以结果论,骂范曾的人确实很愚蠢!

在领导的眼中,范先生也没有什么不好,以前有卖国之嫌,但现在人家改变了态度,端正了思想,又创作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国画作品。

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当然人民群众首先要喜欢,你学术水平再高,民众看不懂,领导也不喜欢,自然没有什么好结果。你可以天天在家哀叹知音难觅,感叹人民群众和领导的欣赏水平太低,艺术素质太差,但你总不能强迫人家喜欢你的画吧?你有能耐你就去把大家培养起来当你的粉丝啊!

故而范先生的水平之争对于社会来说毫无意义,中国画的水平绝不可能因为范曾的水平差就大幅下降。相反,范曾以他雅俗共赏的画作在引导老百姓对中国画的热爱上是有功劳的。

范曾靠什么卑劣手段出名,有什么不耻的前科,我以为人们要有宽容之心待之,回头去看,很多历史名人谁没有缺点呢?再看当下有些书画家,为了出名,手段可能比范先生更卑劣,更可耻,只是名小无人关心罢了。

一个名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范曾的画价虚高,我也认为不对,与其水平名不副实,但他的作品大部分落入了当朝的权贵和精英手里,乃至作了雅贿的工具。而这些人在主宰着这个社会,他们怎么愿意范曾的画变得不值钱呢?此点看来,骂范曾的人同样愚蠢,反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画人画皮难花骨,知人知面难知心,我们身边,隐藏着很多披着人皮的时代巨骗,他们当然不是一点没文化和本事,他们当中很多人本事那还相当厉害,但这种本事不为社会的进步和美好而用,仅为个人名利和飞黄腾达而用,那么我们就别再捧他们作为艺术家文学家的场吧,准确的给予他们以商人的尊重就足够了。

当然,很多书画家都在骂范曾,范曾也曾经或讥讽或痛骂过沈从文、黄永玉、李苦禅等多位艺术大师——

1、黄永玉:

细细看来,范增先生贬损过的名人还真不少,首先是同样喜欢语出惊人的黄永玉。

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黄永玉

范曾批评黄永玉的画作“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性的‘如有智慧’。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厕身”。

他认为黄永玉的画呆板写实、荒诞变形,既无色彩、亦无线条,“等待着黄永玉会渐渐入门。”

在他的《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中,他这样评价黄永玉:一评黄永玉的画:国画尚未入门;二评黄永玉的画:呆板写实与荒率变形;三评黄永玉的画:既无色彩,亦无线条...... 黄永玉寡情薄义,黄永玉政治投机......黄永玉打击同道不择手段......黄永玉大打出手......黄永玉欲壑难填......黄永玉灵魂丑恶......

2、吴冠中:

范曾在《黄宾虹论》中说:“有以为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者,其用笔之浮而躁,如春蚓之行于草,秋蛇之绾于树,鄙陋浅薄,厚诬国画,无视权威,诅咒徐齐,实可鸣鼓而攻。”这里范曾揪住吴冠中言及的“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者”不放,却有意忽略“笔墨等于零”前面有个定语句“脱离了具体画面的笔墨”等于零。也就是说,范曾先肢解了吴冠中对中国画的论断,再刻薄攻击吴冠中,并号召大家“鸣鼓而攻”吴冠中,实在有失君子之风。

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冠中作品

3、李苦禅

著名画家李苦禅同样是范曾的老师,不过这种师徒关系也最终破裂。其原因何故众说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苦禅先生在辞世前的最后时刻说:“没有范曾这个学生。”并特意交代,自己死后拒绝范曾扶灵。“子系中山狼,得志变猖狂”,李苦禅先生在去世前曾这样骂过范曾。这也是作为恩师,对他最全面的概括了。

都在骂范曾,都想当范曾!

李苦禅作品

1983年6月,李苦禅去世。范曾前来参加葬礼时,李苦禅的夫人、子女及弟子拒绝他给苦老扶灵。李苦禅的弟子、当时健在的国画家万兆元看到范曾在门外的尴尬情景,就让范曾参加了葬礼。

4、沈从文

作为黄永玉的表叔,文学巨匠沈从文即使曾经帮助过范增也没能躲过他的口诛笔伐。

“文革”期间,对沈从文执弟子之礼的范曾就曾贴过沈从文的大字报。作家陈徒手在《午门下的沈从文》就直言写到“让沈从文震惊的是,写大字报揭发最多的居然是他曾经帮助过的范曾”。

对贴沈从文大字报的事,范曾也给出了这么一段:“不过我一生对不起他(指沈从文)的地方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作为‘反动权威’被揪出之后,我也曾给他写过大字报。其时我也被揪出是‘现行反革命’,写大字报虽事出无奈,但今天每兴思及此,总是一阵阵内愧。”正因为这个“内愧”,范曾获得了许多心地善良的文化人的宽恕,想必范曾自己也因此得到了自我的释怀。

文化评论家叶匡政说,个人的行为,总是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相似之处。而历史事实,更多的指当事人的心理事实。也就是同样在贴大字报列罪状这件事上,被贴大字报被列罪状的沈从文和贴大字报列罪状的范曾之间出现了极大的数字上的差异,以致我们不禁疑惑,究竟谁说的才是事实?

现在,沈从文已经作古,范曾作为活着的当事人,他所提供的历史事实其实就是他心理事实的文字反映,“事实”成了一个敏感词汇让后人在截然不同的“沈范”冲突中难辨真伪。

关注百墨艺术,分享书画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