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清代黑龍江將軍衙門格局揭祕

在目前編印的圖冊、網絡上,大家可以看到清代黑龍江將軍衙門的照片。從狀貌和標識看,這張圖片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難”後俄羅斯攝影師拍攝的(見下圖)。照片中,正門莊嚴巍峨、宏敞偉岸,尤其是門前一對石獅子與眾不同。鐘鼓樓造型奇特,頂層設計立體感極強。從正面望去,門內庭院深深,建築物林立,令人遐想。

​​​​​

清代黑龍江將軍衙門格局揭秘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俄羅斯攝影家拍攝的黑龍江將軍衙門

光緒二十九年三月(1903年4月)中旬,大風連日。十六日(13日),城外飯鋪失火,致使附近柴垛被焚燒。因風火串,城內民房也著火,將軍衙門署內房間多處均被延燒。署理黑龍江將軍薩保與官員、馬弁、兵役以及練軍一面控制地方局勢以免宵小乘機作亂,一面設法救解住在將軍府內的沙俄官兵,幫同照料。五月十二日,薩保向清廷進呈《奏為黑龍江省城街市鋪戶不戒於火延燒民房連及將軍衙門房間折》,解釋了火災原因和發生過程。

事後,薩保親自堪察、評估,決定重修衙署。但因失職,被“交部照例議處”,未及興建即卸任離去。新任署理黑龍江將軍達桂與齊齊哈爾副都統程德全繼任後,考慮到中外交涉、旗民政治等事宜亟需官衙辦理。光緒三十年(1904年)三月,在被焚燬的衙署舊基上開始動工新建。因將軍衙門是燒燬的,主官負有責任,不宜請示朝廷動用正款。於是,程德全等呈奏朝廷,建議從省內各處放荒經費中提取建設經費。文件呈送戶部後,戶部對此提出異議,認為應按慣例採取“賠修及借款興修”辦法。程德全的解釋是,如果賠修,那麼將軍薩保已經調任,如果借款興修,那麼江省財政困難,況且設法“搜刮”也不符合政體,並且前期費用已從節省放荒經費項內動支,懇請朝廷應允。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工程基本告竣。此次新修衙署23所,房子共有105間,費用為6萬3千餘兩。

重建之後的將軍衙門外觀、結構、規模、功能如何,以往我們瞭解甚少。民國4年(1915年)11月4日,黑龍江省巡按使公署向所屬各縣徵集黑龍江通志材料。民國6年(1917年)2月20日,龍江縣按要求上報《龍江縣採送省志資料》。其中建置志的廨宇類中刊載了黑龍江將軍衙門的建築物格局、規模、式樣等,數據非常詳實。2013年4月,筆者在相關書籍中,查到了這些史料。現輯錄於此,供大家分享:

“將軍衙門大堂五間,東西長五丈六尺,南北寬二丈二尺。兩側配房各三間,長各三丈六尺,寬各二丈二尺。左為暖堂,右為印務處及折本堂私房。暖堂迤東,建坐東朝西錢庫三間,南北長三丈,東西寬一丈八尺。堂司之西,建坐西朝東看印值班房三間,南北長三丈,東西寬一丈八尺。

大堂南三丈許,建穿堂五間,東西長五丈六尺,南北寬二丈八尺。左配房為內工司檔案房,右配房為內刑司檔案房,各三間,長各三丈六尺,寬亦各二丈二尺。內工司之東,建坐東朝西銀庫三間,南北長三丈,東西寬一丈八尺。庫後,建坐北朝南庫司三間,南北長三丈,東西寬一丈八尺。前映照壁一座。庫司之偏北並建坐北朝南更房三間,東西長二丈,南北寬一丈二尺。其內刑司之西,建坐西朝東刑具房三間,南北長三丈,東西寬一丈八尺。又穿堂東銀庫近南,建坐東朝西內戶司檔案房三間,南北長三丈二尺,東西寬一丈八尺。其穿堂西刑司刑具房近南,建坐西朝東內兵司檔案房三間,南北長三丈二尺,東西寬一丈八尺。

再出穿堂南行十丈零五尺許,建儀門一座。東西長一丈六尺,左右角門各一。儀門後並建垂花門一座,東西長二丈六尺。又儀門外左東,建坐東朝西戶工二司房共七間,南半隔為戶司,北半為工司,南北長共七丈二尺,東西寬共二丈六尺。由司轉東另院,在戶司之後背,建坐北朝南核鋪處房三間,東西長三丈六尺,南北寬二丈。迤東又建坐東朝西公務房三間,南北長三丈,東西寬一丈,即核鋪處之左廂也。丈儀外右西,建坐西朝東兵刑二司房共七間,南半設為兵司,北半設為刑司,南北長共七丈二尺,東西寬共二丈六尺。其各司之前,均有板樓門一所,兩旁各樹以木柵。

又出儀門南行九丈餘,建大門三間,東西長三丈八尺,南北寬二丈四尺,懸額曰‘將軍衙門’,左右配為兩翼值班房各三間,長各三丈八尺,寬各二丈四尺。

再,大堂後,建坐北朝南檔房五間,東西長五丈六尺,南北寬二丈。由東西出角門,繞過檔案房迤北另院,亦建穿堂五間,東西長五丈六尺,南北寬二丈。

再北建丈器銀庫房九間,東西長十一丈,南北寬二丈。東西建兩廂各三間,南北長各四丈,東西寬各二丈,乃為工司後庫。

再由穿堂進後院轉至東北隅,建坐北朝南招墾局房五間,東西長五丈七尺,南北寬二丈三尺。局前偏西,並建南北軍械樓七間,東西長七丈,南北寬二丈。樓近南,建坐東朝西進貢面樓三間,南北長三丈二尺,東西寬一丈八尺。面樓偏南,建坐東朝西進貢食物樓二間,南北長二丈,東西寬一丈八尺。

再,前大門以外,東西設木柵門各一。其前三面砌以磚臺,高三尺,寬五尺。上立鹿角木,周長共二十九丈四尺。映門建照壁一座,東西長四丈二尺。周圍砌牆,以磚壘砌,南北長四十五丈,東西寬二十六丈,高七尺。以次凡屬公所房間,均系循章迭經修補。如歷年添蓋之房屋,實屬不勝繁載,附以登明,庶備稽考。”

2013年6月27日,筆者在省檔案館工作人員及市政協文史研究員李正同志協助下,親自在省檔案館查閱到該檔案原件並得以複製(見圖樣)。

清代黑龍江將軍衙門格局揭秘

民國6年(1917年)2月20日,龍江縣按要求上報《龍江縣採送省志資料》中的黑龍江將軍衙門圖樣

從檔案、圖樣對照,不難看出,當時龍江縣在提供材料時,將軍衙門的建築狀況相當完好,資料提供者寫實記述了主要建築物數據,由此可以洞見將軍衙門的弘敞格局和齊全功能。對於建築材料,也完全可以確定已經全為磚瓦。史料之中,不見有鐘鼓樓的描述,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其記載的黑龍江將軍衙門,確係光緒二十九年以後所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