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一代名將

論名氣,韓信所在的那幾頁歷史,真可謂家喻戶曉、熠熠生輝。

論本事,幾千年來能居其右者,也是寥寥無幾。

所以,韓信可以說是,名實相副。

可就算是如此人物,也難免和我們常人一樣:關鍵時刻,受格局所限,留下千古遺憾!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韓信。

韓信年輕時,貧困潦倒,好吃懶做,品行也不怎麼樣。經常食宿在別人家,時間久了,別人都討厭他,因此也閱盡世間人情冷暖。

但是韓信有抱負的,滿腹的才華無處施展。

(至於他的才華從何而來,不得而知。)

為了理想,韓信只能混跡於市井小民之中,遭冷眼、受歧視、被嘲笑,甚至忍受街頭混混的“胯下之辱”。

他好像在等待時機。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街頭受辱

時機說來就來,公元前206年,“楚漢之爭”拉開帷幕,劉邦、項羽爭霸賽正式開始。

韓信的軍事韜略主要就發揮在這段歷史裡。

他先是投奔項羽,項羽給他個“執戟郎中”,也就是個侍衛,顯然沒被重用,後又多次建言,也不被採納。

於是棄項羽,改投劉邦。奈何劉邦的態度也是“未之奇也”,也沒有發現他與眾不同。先是當個接待賓客的小官,後又當個管軍糧的小官,心中常存不滿。

不過韓信幾次與丞相蕭何聊天,蕭何倒覺得他是個人才。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慧眼識才

當時兩軍交戰,勝負未可知,大將多有逃亡,韓信又覺得不被重用,也逃了。

(至於這次要往誰那裡逃,不得而知。)

蕭何得知韓信也逃跑了,來不及向劉邦稟告,親自“月下追韓信”,將其追回,隆重向劉邦舉薦。

這次韓信抓住機會,在劉邦面前充分分析了當前敵強我弱的形勢,又說明了項羽雖強但並非不可戰勝的道理。劉邦聽了大喜,自以為得韓信太晚,於是拜韓信為大將軍,所有軍事部署,皆聽從韓信的計策。

韓信也很露臉,有了兵權,如魚得水,把自己的軍事才能展示的淋漓盡致:

首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見於正史),一舉平定關中“三秦”(項羽所封關中三王:章邯、董翳、司馬欣)。

然後出關,先破魏、趙,後滅燕、齊。

一路所向無敵,不久便蕩平當時中原的北部和東部,並且自稱齊王,達到了他人生輝煌的頂峰。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所向無敵

韓信的“齊王”是“要”來的,不但要的很沒有風度,還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引起(應該說加深)了劉邦對他的懷疑。

事情是這樣的:

在降服齊國之後,韓信給劉邦寫了一封信說:“齊國是個狡詐多變、反覆無常的國家,南邊離楚國(項羽)又近,如果沒有個假王(代理齊王)鎮服,恐怕難以久安,就讓我當個代理齊王吧!”。

當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形勢正處在危急之中,恰在這時,韓信的信使到了。劉邦一聽韓信要當代理齊王,怒罵道:“我受困在此,日夜盼望有人來助我,此人倒好,想自立為王……”

話未說完,張良、陳平踩了劉邦一腳,小聲對劉邦說:“我們現在處境很不利,況且韓信戰功顯赫,能阻止他稱王嗎?不如做順水個人情,讓他稱齊王守住齊國,穩住他,以免生變”。

劉邦恍然大悟,接著怒罵(面不改色)道:“大丈夫,平定諸侯,厥功甚偉,要做就做真正的齊王,做什麼代理齊王!”,於是派張良去齊國立韓信為齊王。

實際上,當初攻打齊國的時候,韓信的弱點就已經漸漸暴露出來了。

他是怎麼攻打下來的呢?

劉邦先派韓信出兵齊國,同時又暗中派著名辯士酈食其(liyiji)前去勸降齊國(劉邦為什麼這麼安排,不得而知)。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辯士酈食其

酈食其先到,勸降工作順利完成,而此時韓信大軍正在開往齊國的路上,聞聽齊國已被辯士被酈食其說降,就打算折返。這時候齊國辯士蒯通,來到韓信軍中,說了這樣一番話:

“將軍您奉命攻打齊國,說客酈食其是秘密行事,現在沒有詔書命您撤軍,您有什麼理由不進攻呢?況且,酈食其一介書生,僅憑三寸之舌就輕鬆拿下齊國七十城,而將軍您率數萬眾,攻下趙國五十城,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難道說您為將多年,還不如一個腐儒?”。韓信一聽,有理,決定繼續進攻齊國(小利看的清楚)。

而此時齊國已降,正與酈食其飲酒歡慶,並撤銷對漢軍的一切防禦。韓信趁機長驅直入,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到齊國都城臨淄。齊王田廣以為酈食其出賣了齊國(這個時候酈食其即便渾身是口,也難為自己洗冤),就把酈食其扔進了油鍋。

韓信這樣才平定了齊國。

至此,整個中原單從軍事實力上來說,已成鼎足之勢:

南方項羽、西方劉邦、東部韓信。

這時候,來了兩個辯士。

先是項羽的說客武涉,勸韓信棄漢降楚,可想而知,韓信因為當初在楚國不被重用才離去,當然不會同意,斷然回絕。

武涉剛離去,蒯通再次出現(韓信的貴人啊)。

蒯通早已看透天下大勢,權在韓信:韓信助漢,漢得天下,助楚,楚得天下。於是準備用奇策說服韓信,便以看相人的身份來到韓信帳下。

屏退左右,蒯通先圍著韓信看了一圈說道:“若從您的面相來看,不過封侯而已,但也不能保證一生無虞;然從背相(暗示其背叛)來看,則貴不可言啊!”

韓信沒有明白。

蒯通接著說道:“方今天下,二王相爭,雙方智勇俱困。一日數戰,無尺寸之功,百姓遭受塗炭。此時非將軍您這樣的賢聖不能制止這天下之禍啊。我看你不如讓雙方勢力持續下去,將軍您在齊國傭兵自立,牽制二王。因民之慾,廣施恩惠,贏得民心,待機而動,平定天下。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時機啊!須知‘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願將軍好好考慮!”。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辯士蒯通

蒯通的話,可謂是千古之至理,也可謂用心良苦、慧眼獨具。

可惜,韓信不聽。

這並不是蒯通的遊說水平不高,而是韓信的致命弱點所致,他“打工者”的觀念,使他只能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而看不見長遠大計,認不清天下大勢,命運終究為格局所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先後共有三個人(項羽、武涉、蒯通)勸降韓信,韓信的回答幾乎是同一句話:“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食我以其食,衣我以其衣,我豈可向利背義乎?”。

這話如果出自政客之口,那是打官腔,迷惑眾人的,但出自韓信之口,乃是韓信的肺腑之言。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功高蓋主

韓信並沒有打算造反,他的理想就是想當個“王”。

但是在別人眼裡,他的功勞已經超過了封“王”的標準。

因為他一直沒有明白,自己本來已經功高震主,即便退隱江湖,也難以消除劉邦對他的懷疑。而韓信恰恰在這個時候反要稱王!這就使劉邦“確認”了他的不臣知心。

這就叫引火燒身。

韓信錯失天賜良機,幫助劉邦掃清最後後的障礙:垓下一戰,逼死項羽。

至此,韓信就再也沒有半點利用價值了。

劉邦先奪其兵權,後遷為楚王(沒了根據地、沒了兵權),徹底被架空。

不久,便有人告其謀反,被劉邦擒獲,又釋放,貶為淮陰侯。

整日鬱鬱寡歡,常稱病不朝,與同僚關係不睦,狀態還不如一個普通人。

終於因參與陳豨謀反案,被呂后騙殺於長樂宮。

再讀韓信:“三國”本該是漢、楚、“齊”而不該是魏、蜀、吳

韓信之死

一代名將,就這樣草草結束了生命,不能不讓讀史之人長嘆。

許多人讀到韓信的時候,難免感嘆:“如果韓信採納蒯通之言……”

可惜啊!我們讀歷史會發現,

有好多次,歷史差一點就可以改寫,只是由於當事人的一念之差而遺恨千古。

比如說當年:

如果吳王夫差聽從伍子胥的忠言,殺掉勾踐......

如果鴻門宴上項羽聽從范增的建議,殺掉劉邦......

如果關羽在華容道,不放走曹操......

如果諸葛亮廢掉阿斗,自立......

......

想想我們自己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韓信呢?我們過去的人生就是歷史,雖然只有幾十年甚至幾年,也有遺憾,也可以有很多的假設:

如果我們能早點相遇就好了!

如果當年能繼續上學,現在也可找個好工作!

如果那時我也放棄讀書而去創業,現在也會有好多錢!

如果我們早點孝敬老人......

......

有許多的“如果”留給我們許多的遺憾。

也許吧!也許這才是歷史的魅力、也許這才是人生的意義!而我們能做的只有“以史為鏡”,認真走好每一步路,創造儘可能精彩的歷史。

再說蒯通。

自勸說韓信之後,蒯通失望之極,裝瘋做了巫師,以隱人耳目。

劉邦平定陳豨之亂回來,得知韓信臨死前說了句“悔不該不聽蒯通之言”(這傢伙,臨死還出賣自己的貴人)。就將蒯通擒獲,也要扔進油鍋。

蒯通說:“秦國無道,氣數已盡,這就好比秦國丟失了一頭鹿,天下群雄並起,共同追趕,誰跑得快誰先得到,當時我只知道韓信,不知道陛下您。況且天下群雄之中與陛下您幹著同一件事的人多得是,陛下豈能全都扔進油鍋呢?”

劉邦終歸是有格局的人,放了蒯通。

算來,蒯通是韓信生命中的貴人,只是韓信沒有貴人之緣,識不得貴人之策,聽不懂貴人之言,遺恨千古!

想起“美國聖人”富蘭克林說過一句話:“傻瓜最需要忠告,然而,忠告只對聰明人管用”。

以此判斷,韓信不能算是聰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