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不分國籍,同心協力——上海外籍居民的社區防疫故事

不分國籍,同心協力——上海外籍居民的社區防疫故事

碧雲社區各小區出入口都配備了消毒物資及各語種的防疫通知。新華社記者何曦悅攝影

新華社上海3月6日電(記者何欣榮 何曦悅 丁汀)“帶回中國的口罩都沒有送出去。”美國人伊安·漢納說,這讓他覺得頗為驚訝,同時又覺得很安心。

2月中旬,漢納從美國回到了在上海的居住地——位於上海浦東金橋的碧雲社區。目前,他已經結束了14天的居家觀察期,回到任職的車企開始正常工作。

作為上海知名的國際社區,這裡集聚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戶境外人士家庭。2011年第一次來到中國的漢納一家,很快被這裡的生活深深吸引了。

“我和妻子覺得,上海的生活和我們在美國其實很相近,而且居民們都非常友好。這讓我們想再回到這裡。”漢納說,2018年,自己和家人再次來到了上海。

今年春節過後,漢納從美國回到中國繼續生活工作。“我還特地帶回了很多口罩,準備送給有需要的朋友或同事,但是我發現大家都已經能買到口罩了。”

不分国籍,同心协力——上海外籍居民的社区防疫故事

碧雲社區一個小區的出入口準備了多語種的信息登記表格。新華社記者何曦悅攝影

碧雲一居黨支部書記沈佳青介紹,在上海市口罩預約開放後,碧雲社區工作人員開發出了預約購買口罩的雙語小程序,方便居民遠程預約、減少人員接觸。

小區出入口的信息收集處,洗手液、消毒劑、一次性手套一字排開,門口的宣傳材料、信息登記表和溫馨提示不僅有中英文,還有日語、韓語等多語種,這已經成了碧雲社區裡各個小區的“標配”。

疫情發生後,碧雲社區不僅在第一時間發佈了中英文雙語版的防疫宣傳、信息登記,還提供了日、韓、俄等多語種的翻譯版本。社區工作人員還為居家觀察人員建立了微信群,24小時響應需求。

“隔離期間,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郵件、微信群告知了我們疫情管控相關的舉措,我們有需求也可以隨時聯繫到他們,如果有快遞,保安都會送到我家門口。”漢納說。

走入社區,不僅能看到配合檢測體溫、登記信息的外籍居民,也有外籍志願者的身影。今年1月剛剛來到中國的意大利小夥孔健,在廣播中聽到碧雲社區招募志願者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報了名。

從本週一至今,他每天都會走上社區志願者的崗位,接收擺放快遞,測量進出人員體溫,指導外籍居民填寫信息登記表。

“這沒什麼,有很多中國的社區工作人員都在為我們的安全做貢獻,我覺得應該回報這裡。”孔健說。

不分国籍,同心协力——上海外籍居民的社区防疫故事

意大利小夥孔健(左二)正在為居民測量體溫。疫情發生後,他主動報名,成為了一名社區志願者。受訪者供圖

本打算在中國尋找一份金融工作的計劃因為疫情暫時擱淺,但孔健說,這或許也應了自己最愛的中國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不論事情看起來有多糟糕,都要保持信念,相信自己能夠從危機中尋找機遇。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繼續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還能為我的社區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孔健說。

5日,一位中國鄰居敲響了孔健的家門,為孔健送來口罩,感謝他為社區做的貢獻,這讓孔健感動不已。

“來到中國時,我和家人只買了單程機票,希望我們能在這裡生活很久。等疫情過去,我希望在中國找到屬於我的一片天地,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孔健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