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导语:《无言之美》是朱光潜在1924年仲冬于上虞白马湖写就的谈美随笔。集中了谈美的一系列文章,编辑成书,命名为《无言之美》。这里要说的就是针对《无言之美》这篇文章的观点,以及读后的联想感受。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美学的教育接受其实是欠缺的,中学里,大多数美术课、音乐课变成了自习课,我们缺乏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和欣赏,也缺乏对生活美学的感知,或许如此,导致了现代人过于焦虑和浮躁的现状。

找到并有意识地感受无言之美,必然会让心灵得到滋养,我们的生活也必将更有趣味,更加从容优雅地过好这一生。

“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朱光潜

01无言之美的爱情,上帝也无可奈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他14岁的女儿写过一封信,谈什么是爱情。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用书信的方式,向刚由孩子跨越成年人的女儿解释爱情这么难的主题,更为郑重和清晰。但是,他的智慧远不在此,更在于他这封书信,他借用他的祖母玛利亚,对他小时候讲的一个童话来说明什么是爱情。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什么是爱情?……在上帝创造世界时他就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给男人和女人都分了土地,教给他们如何筑造窝棚,又给男人一把铲子,女人一把谷粒。“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上帝对他们说道:“我去忙自己的事了。一年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这里的情形。”

刚过一年,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就来了。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熟睡的婴儿。

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在他们目光接触的刹那间,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居然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于是他勃然大怒,决定惩罚他们,“从现在起你们就要变老。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五十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眼睛里还留着什么东西,该死的人!”

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东西。

上帝怒不可遏,继而无奈,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这就是爱情,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

找到一个心灵相契合的伴侣,你们的所思所想,彼此心领神会,犹如钱钟书和杨绛,犹如李清照和赵明诚,或者,就在生活中的你和ta。

两个相爱的人,一个眼神就足够了,那眼中有无以伦比的美和力量,眼波流转胜过千言万语。所谓的“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对的人”。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02无言的分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3月2日,因为行为艺术家乌雷的去世,阿布和乌雷的分别仪式又一次成为网红,事情简单回顾下:

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MoMA举行大型回顾展“艺术家在此”,她静坐在木桌前,和上前的陌生人进行1分钟凝视,也接受他们的对视。

这场表演十分轰动,吸引了85万人来参加,历时700多个小时,但不管对面是谁,不管对面如何挑衅她,阿布都只是平静尊重地凝视对方,如同雕塑一般无动于衷。而很多人在她的凝视下,眼神逃离、流泪,甚至崩溃。

然而,当一位白发帅气的老男人走上前来,坐在她的对面,阿布拉莫维奇抬头一看,眼泪夺眶而出,难以平静的巨大的情绪起伏,让她泪流满面,并忍不住伸出手与对面的男人紧紧相握。那个男人就是阿布曾经的恋人、搭档乌雷,他们曾经有过12年相爱合作的美好时间,此时已经分别22年。22年后再相逢, 阿布和乌雷在这场行为艺术中的自然流露,感染了观众,此前的种种恩怨,就此化解。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一分钟凝视,执手相看泪眼,无言胜过千言万语,震撼人心。

这一分钟的凝视,也成为了行为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场面。无言的泪,无可争议地再次证明:爱过的人,不可能真正从内心抹去而消失不见。ta只是沉淀在心底,只要有一个机遇,就会重新回到眼前。而那回到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

正如我们所经历的往事,我们童年时期的种种磨砺,现在想来,都是无比珍贵的美好。当时只道是寻常而已。

03无言的文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朱光潜

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九个字为什么千古流传,人人深以为懂得其中意味?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如斯夫”三字根本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

但是即使这样解说,还是无法说清楚, 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从最简短的文字中加入了我们的想象,加入了我们的境遇和感慨,于是在我们的脑里心里,这九个字被换化成90字,或者900字。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我爱这两句诗,多少是因为它对于我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曲终人不见’所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可爱的乐声和奏乐者虽然消逝了,而青山却巍然如旧,永远可以让我们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朱光潜曾这样解释过。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彼此隔离,期间有天驱车到龙之梦,偌大的景区没有一人,钻石酒店静悄悄,往日喧嚣的动物园也听不到任何声响。我和先生登上后面的小山,放眼望去,不见人影,幢幢高楼里也是空的。稍远处,一个个村庄静默地卧着,想起年前的无人机表演,烟火大会,真可算得上是“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了。

人到底是怕凄凉,要求伙伴的。曲终人去, 游目骋怀的世界猛然间好像从脚底倒塌了。这是人生最难堪的一件事,但是一转眼间我们看到江上青峰,好像又找到另一个可亲的伴侣,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它永远在那里。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那一番细腻幽微的感情, 就这样在这10个字里曲折呈现,无言之美的魅力在于,言不尽意,言也不必尽意。

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当我们在读诗,徜徉在文学里的时候,能够联想到更多,能够关照到自己的生活,能够领略到此中真意,欲辨忘言的悠然,从容的生活也就在当下了。

04 雕塑无言, 美在含蓄不露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朱光潜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雕塑是广场景观中最具魅力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分,它既自成一体,又与整个广场甚至整座城市紧密相连。它往往是这个广场的标志,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既深厚又鲜明,虽然它是无声的,但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知识就是力量

看到这幅雕塑,一定会会心一笑,没有说教可是印象深刻,知识就是力量啊,无言的雕塑,达到了比言说更重要的效果。

当然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中,体现着含蓄留白的无言之美。本人不太熟悉,故而感悟也说不清楚,留待您慢慢体会。

05适时无言,美在生活更坦然

海明威有句名言: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有人把这句话做了一点改造:一个人用两三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会如何闭嘴。

杨修之死,就是一个没有学会闭嘴的经典例子。此处不多说。

《庆余年》中的郭宝坤,在朝宴上没有把住嘴,把他爹和长公主利用庄墨涵来打压范闲的事,呈一时嘴快,预言范闲要倒霉,致使其父郭攸之被捕。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郭保坤与其父彻底决裂,断绝父子关系,才能保郭保坤一条活路。看着父亲郭攸之被带走,郭保坤后悔不已,因为如果不是他的原因,郭攸之也许根本到不了这一步,只可惜世上从来都没有后悔药。

无言之美:找到它的人不仅有生活趣味,还往往是人生赢家

确实,学会沉默非常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太急于辩解,急于表达,急于倾诉,急于吐槽,急于展示。我们往往把不该说的、不能说的、不应说的、不好说的,一下子就都给说出来了,结果就造成了很多遗憾,很多麻烦。

正如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说的多, 事后后悔不已。有些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好多话,但是我们说那么多话最主要的目的是倾诉或者证明什么?往往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的表现。

正如作者说“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不仅文学美术,也不仅教育宗教,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 循着艺术的留白之美,生活中要适时无言,学会节制,不多说。 含蓄是一种修养,一种情趣,一种韵味,一种悠然的生活味道。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朱光潜

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而是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