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情书》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处女作,1995年上映,岩井俊二凭借此电影获得第8届日刊体育电影大赏新人奖、第20届报知电影赏导演奖及第21届大阪电影节导演奖。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初识《情书》,是因为电影封面那美好的意境,雪地上孤独的人影蕴含着沁人心脾的魅力。《情书》是一部纯爱电影,带有导演岩井俊二深深的个人烙印,极致的细腻,淡淡的忧伤。

在日本,有两位导演以感情的细腻见长,一个是是枝裕和,另一个便是岩井俊二。是枝裕和的细腻体现在对于亲情的捕捉,而岩井俊二则是纯美爱情的探索。

岩井俊二被称为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被誉为日本有潜质的“映像作家”,也有中国影迷称他为“日本王家卫”,他的电影总是充满诗意的悲伤。

电影讲述了渡边博子本应发往天国的情书意外收到回复,在频繁往来的书信中,一段隐藏许久的暗恋慢慢浮出水面,那是一段极致的刻骨铭心的单恋。

其实,这部电影的主旨并不在于这场暗恋的极致,而是通过暗恋为我们讲述了爱情中的成长与错过,告诉我们

爱情的真谛是付出而不是拥有,这就是岩井俊二的纯爱哲学。

《情书》这部纯爱电影经久不衰,下面我将从巧妙的人物设置,“散文诗”般的叙述风格以及深刻的主旨体现三个方面探索岩井俊二的纯爱哲学,重新感受这部电影的独特魅力。

一、巧妙的人物设置:男女双藤井树的设置让电影的结构更加立体丰富

你好么?我很好!

渡边博子准备寄给天堂中的藤井树一封不可能收到的信。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可世界就是如此奇妙,不可能寄到的信却收到了回信。随着书信的往来,渡边博子慢慢发现回信的藤井树与自己的男友可能并非一人。

看着电影的前半段,我曾期待着男藤井树也许并没有死。可是在渡边博子的推测中,女藤井树慢慢浮现。一幻灭一重生让电影的故事情节丰富起来。这是影片中人物设置的第一个惊喜点。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也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影片中出现的同名同姓的男女两个藤井树,一下子让整部电影蒙上了一层美丽朦胧的面纱,使电影结构更加立体丰富。

渡边博子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来到男朋友藤井树的老家小樽,在这里她见到了女藤井树。可让她心碎的是女藤井树的样貌和她一模一样。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影片开头渡边博子的唯美爱情回忆在与她样貌一样的女藤井树出现后变得扑朔迷离,这是影片人物设置的第二个惊喜点。

岩井俊二的才华在《情书》人物设置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两个名字相同的藤井树,而女藤井树的样貌与男藤井树的现女友渡边博子样貌出奇的相似,这不得引人遐想。

只通过巧妙的人物设置,岩井俊二就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矛盾冲突鲜明的爱情世界,让影片充满无尽的魅力。

二、“散文诗”般的叙述风格:书信回忆及黑白格调带来慢节奏的唯美享受

《情书》最大的观感就是舒服,这与影片“散文诗”般的慢节奏叙述风格息息相关。

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最能抒写心灵与主观情绪,而岩井俊二那透着墨香的书信成为完美的载体。

1.渡边博子与女藤井树的书信让我们走进那段青春美丽的时光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书信的缘起来自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一张初中毕业照中,渡边博子知道了藤井树小时候的住址,带着无尽的思念,第一封信寄往小樽。

在不断的来鸿与去燕当中,博子终于明白,在阿树的老家小樽有两个藤井树。

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通过书信将一场凄美的暗恋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信是慢节奏的最佳载体,也是岩井俊二的最爱。在《情书》这部电影中,信中的每一个字符都带着一段美好的回忆,字体与光影的转换让我们慢慢走进男藤井树那段尘封依旧的爱恋。而在岩井俊二最新执导的电影《最后一封信》里讲述了裕里参加姐姐未咲丧礼后与初恋对象镜史郎相遇,他们通过一封封信回忆起当年旧事并揭开未咲留下的最后一封信的秘密的故事。

书信是有温度的,是慢节奏生活的最佳表达方式。小说《查令十字街84号》用书信打造了一个读书人的圣地,而电影《情书》则用书信创造了一座纯爱的丰碑。饱含爱意的情书通过书信的形式才能直击心灵,也是电影中最高明的处理手段。

2.黑白格调给影片带来唯美极致的展现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渡边博子在漫山的大雪中缓步前行,距离她前未婚夫藤井树的过世已经两年。

镜头拉远,画面中只有白色的雪与黑色的山。博子停下蹒跚的脚步,慢慢躺在厚厚的积雪中,藤井树的身影在脑中挥之不去。听着雪花飘落的声音,仿佛阿树从天堂中走下,在博子的耳边轻声的呢喃。

这黑与白的对比产生不可名状的美,美得极致,美得摄人心魄。

黑与白是最纯粹的颜色,没有任何杂质,也对应着最纯粹的爱。影片通篇采用黑白作为主色调,一种唯美的感觉扑面而来。

影片最后,白色的雪花从黑色的天空飘落,就像白色的樱花,绚烂绽放,黑与白成为这场纯爱最美的注脚。

三、深刻的主旨呈现:纯美爱情的真谛是付出,而不是拥有

《情书》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爱情,那段刻骨铭心的极致暗恋以及秋叶茂对渡边博子的等待之爱,让我们明白爱情中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1.极致的暗恋,那回不去的青春记忆

张爱玲说: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开学第一堂课的点名,当老师叫到藤井树的名字,有两个人同时举起了手。在满堂的窃窃私语与爆笑声中,男藤井树转头看到女藤井树清澈的眼神,暗恋的种子已悄然埋下。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一张拿错的英语试卷,让两个藤井树有了单独接触的机会。在自行车棚,男藤井树认真的核对试卷,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他俊美的侧脸,不知道那一刻的她可有一点心动,而他早已彻底沦陷在这场纯美的暗恋中。

岩井俊二对暗恋的把控可谓细致入微,那种暗恋时的懵懂,悸动都是恰到好处,那种既怕暗恋女孩知道又怕她不知道的纠结更是表现的丝丝入扣。

宽阔的马路上,一切是那么静谧。从天而降的纸袋忽然套在了女藤井树的头上,诉说着他淡淡的哀怨。不知从何时起,男藤井树喜欢在无人借阅的空白图书卡上写下藤井树的名字。

多年后,当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送到女藤井树的手中,她发现一张特殊的卡片,藤井树的名字乖乖的躺在卡片正面,而背后却多出了一张美丽的素描,那是国中时期女藤井树的画像,栩栩如生。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这场极致的暗恋是令人忧伤的,男藤井树一直在默默的付出,至死都未曾拥有。然而正是这种残缺的美,才足以震撼人心。

2.不变的等待,终于换来期盼已久的爱

在阿树与博子相知相爱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守候,他就是秋叶茂。在见到渡边博子的第一眼,秋叶就爱上了博子,同样的一见钟情,却未掺杂任何杂质。

即使在藤井树山难去世的两年间,秋叶也是在用自己的柔情在慢慢的温暖博子,他知道博子仍在思念着阿树。感受着博子对阿树的思念,秋叶陪着博子走过探寻的旅途,没有丝毫怨言。

英国作家毛姆说过: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

秋叶一直在期待着作博子那块可以填补忧伤的拼图,不求回报的付出着。

当秋叶与博子来到藤井树去世的山前,博子终于鼓起勇气向过去告别,向逝去的阿树,向小樽的藤井树,也向那一场纯情的暗恋告别。当群山的回响在雪地里飘荡,一切等来了新的开始。

从人物设置、叙述风格及主旨呈现解读纯爱电影《情书》的魅力

一直暗恋博子的秋叶终于用自己的坚守等来了自己的爱情,在这里,没有谁是谁的影子。岩井俊二通过两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告诉众人,纯粹爱情的真谛是付出,而不管是否拥有。

写在最后的话

追忆似水年华,青春的暗恋是那一场最纯真的悸动,而走到最后的,总是默默坚守,无私付出的爱恋!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情书》这部电影虽然已经走过25个春秋,但仍被奉为爱情的经典,就像岩井俊二其他的电影一样,历久弥新,体现了他卓尔不凡的导演才华。

渡边博子在纯白的天地间抬头望向飘扬雪花的场景,将成为永恒的经典瞬间被一直传颂,因为那是纯爱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